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八 (2)

卯八、泉池(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分二科) 巳一、問

齊何泉止息?於何徑不通?世間諸苦樂,何處無餘滅?

這是第八科「泉池」,分二科;第一科是「舉頌言」,分二科;第一科是「問」。這一共是三個頌,第一個頌是問,第二頌以下是回答。

巳二、答

若於是處所 眼耳及與鼻 舌身意名色 永滅盡無餘

齊此泉止息 於斯徑不通 世間諸苦樂 是處無餘滅

這是「舉頌言」。下邊是第二科「長行釋」,分二科;第一科是「別釋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釋名字」,分三科;第一科是「泉」;先是「征」。

辰二、長行釋(分二科) 巳一、別釋頌(分二科) 午一、釋名字(分三科)

未一、泉(分二科)   申一、征

云何為泉?

這個第一個頌問裡邊,「齊何泉止息」這個「泉」是什麼意思呢?

申二、釋(分二科) 酉一、出體

謂六觸處。

這是一個譬喻,譬喻我們的生命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的事情,這是「謂六觸處」。這以下就是解釋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出體」,就是「泉」的譬喻的體性,是指「六觸」說的。第二科是「顯義」,解釋這個六觸處的義,分二科;第一科是舉譬喻。

酉二、顯義(分二科) 戌一、舉喻

何以故?譬如泉池能生諸水,水所系屬堪任觸用。又能存養男女大小,下及禽獸,乃至一切未盡枯竭。

「何以故?譬如泉池能生諸水」,什麼原因呢、這個泉是譬喻六觸處呢?說譬如這個泉池「能生諸水」,這個泉能湧出來很多的水,就變成一個大池了。「水所系屬,堪任觸用」,這個水是屬於這個泉池的,這個水「堪任觸用」,這「堪任」是能的意思,它能有觸的作用。說「又能存養男女大小,下及禽獸,乃至一切未盡枯竭」,這是說這個「觸用」,觸用的意思;但是用一個「又」字。這個水,這個泉池湧出來的水,它能夠使令這個眾生的生命體能生存、能長養,能存養男、女,或者大人,或者是小孩,下及到禽獸,乃至一棵樹、一朵花,都需要有水的長養,乃至到一切一切的這個生物,「未盡枯竭」,都是需要有水。這裡邊的意思,它本身沒有枯竭,它就需要水的長養,這是一個意思;就是一切都是有水的,也有這個意思。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六四七頁:

水所系屬堪任觸用等者:水所攝故,名所系屬。身根所取,堪任受用,是名觸用。或飲食已,壽命得存,是名存養。

「水所系屬堪任觸用等者:水所攝故,名所系屬」,這句話解釋這個「水所系屬」這句話,「水所攝故」,這個泉是水所攝、水是泉所攝、在這一切生物也都是水所攝。「身根所取,堪任受用」,這解釋「觸用」這句話,是「身根所取」,是我們這個身根;眼耳其餘的根不取它,眼取色、耳取聲,他不取這個水,而是「身根所取」,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根是取這個水的。「堪任受用」,它能為身體所領受而發生作用的,「是名」叫做「觸用」。見聞覺知,這個身是屬於觸,所以是「觸用」正表示身根所取的意思。「或飲食已」,或者說是這個「觸用」這麼解釋,和這個「存養」的意思相同。飲食這個水以後,「壽命得存,是名存養」,這個「存養」是這樣意思,實在也就是這個「觸用」的意思。

這是舉譬喻,下面「合法」。

戌二、合法

六內觸處亦復如是。一切愚夫,六境界觸之所觸用,又能存養,乃至是中諸貪愛水未盡枯竭。

「六內觸處亦復如是」,有外六觸處、有六內觸處,現在是說「六內觸處亦復如是」,也是這樣子。「一切愚夫,六境界觸之所觸用」,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去觸色聲香味觸法,一切愚夫都是這樣子,都有這種作用,都還是願意這樣子觸,就是希望從色聲香味觸法上得到喜樂,也是內心裏面有這種好樂,所以就是這樣散亂。「又能存養」,你從色聲香味觸法上得到喜樂的時候,能使令你這個生命體能繼續存在下去。得到喜樂,就是這個悅意觸能使令這個身體諸根長養,得到長養。所以我們人與人之間說話,如果你觸惱他,那就使令他沒得到長養。

「乃至是中諸貪愛水未盡枯竭」,這個日常生活一切一切事情,都是不能離開這個六觸處的,所以這個「乃至」這裡的範圍是很廣了。「是中諸貪愛水」,這個六觸處裡面,六觸處是個泉,它發出來這貪愛的煩惱,就是泉裡面流出水了,這個水譬喻貪愛的煩惱。「未盡枯竭」,你不遇見三寶、不遇見佛法的時候,這個水是沒有辦法能夠枯竭的,一直是存在的,就像那個泉裡面能湧出水來似的。這個《披尋記》念它一下。

《披尋記》六四七頁:

六內觸處亦復如是等者:六內觸處,譬如泉池;能生貪愛,譬能生水。一切愚夫,六境界觸,譬如水所系屬。云何名為六境界觸?謂色乃至法為緣,所生諸有漏觸。一切愚夫貪愛為緣,即於此觸喜樂受用,名所觸用。由喜樂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名能存養。

「六內觸處亦復如是等者:六內觸處,譬如泉池;能生貪愛」,這個六內觸處,這眼耳鼻舌身意,它能生出來貪愛的煩惱,譬如這個泉池能生出來水,就是這樣譬喻。「一切愚夫,六境界觸,譬如水所系屬」,一切的愚夫都離不開這件事,都有六境界觸;就像這個水,水所系都屬於這個泉。「云何名為六境界觸」呢?「謂色乃至法為緣」,為六界觸所觸的緣。謂「所生諸有漏觸」,這些觸都有貪愛心在裡面,所以都是有漏觸。「一切愚夫貪愛為緣,即於此觸喜樂受用」,希望在所觸上得到喜樂,「名所觸用」。「由喜樂故,便能長養諸根」,長養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諸根的大種──地水火風,「名能存養」。這樣子,這個泉池譬喻這個六觸處,能生貪愛的水,是這樣意思。

未二、徑(分二科) 申一、征

云何為徑?

現在解釋這第二個名字,解釋這個「徑」。「於何徑不通」,這個「徑」什麼意思呢?

申二、釋(分三科) 酉一、標

徑有二種。

這個徑是人行道,這個徑它有二種。

酉二、列

一、煩惱徑,二者、業徑。

一個是「煩惱徑」,二是「業徑」,這二種道,就是從這條道路能到果報那裡去。這個六觸處實在也是個果報,它是由煩惱和業招感來的,所以說這個徑是二種。

酉三、釋

此中徑者:意明因義。

就是六觸處的「因」。六觸處,為什麼會有六觸處?由這兩種因而得來。得來六觸處之後,又會有發出來這兩種徑,將來再得果報,是這樣意思。

未三、苦樂(分二科) 申一、征

云何苦樂?

這底下是第三,解釋這個「苦樂」。「世間諸苦樂」,這個「苦樂」,怎麼叫做苦?怎麼叫做樂呢?這底下第三:第一是「征」;第二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於現法」。

申二、釋(分二科) 酉一、於現法

謂或於現法六種觸處為緣所生,或安受受所攝,或不安受受所攝。

這是「謂或於現法」,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體上,這上面有「六種觸處」,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這眼耳鼻舌身意他以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為緣,這內六觸和外六觸處相接觸的時候,就生出來苦、或者樂了。

「或安受受所攝」,這個「安受」,就是平安、令你滿意的這種覺受,那麼這就是喜受;這若在第六識來說,就是喜受。「受所攝」就是前五識,前五識也是屬安受,就是樂受。前五識滿意的受叫作樂受;第六識滿意的受叫喜受。這個樂受和喜受是相似的、是同類的,所以叫作「受所攝」。或者說是這個「受所攝」,就是身心是「受所攝」,喜受、樂受實在是心所法;但是同時它也有心王──就是心,它還要有身體,還有其他的諸相關的事情,就叫做「受所攝」:所系屬的。

「或不安受受所攝」,那不安就是苦惱的境界了,就是在第六識叫做憂受,前五識受叫做苦受,這是不安的受受所攝。

酉二、於後法

或於後法煩惱攝持妙行、惡行為緣所生,或安受受所攝,或不安受受所攝。

這是第二科「於後法」,就是將來的生命、將來的色受想行識裡邊,是「煩惱攝持妙行、惡行」。「後法」是將來的生命,就是現在的生命結束了,以後又有生命繼續下去,那當然是有漏法,所以叫做「煩惱攝持」。如果你沒有煩惱了,這個有漏的生命體就結束了。所以將來還有、繼續有這樣的生命,那是屬於煩惱,不是無漏的。「妙行、惡行」,妙行就是福行、不動行;惡行那就是罪行了──「為緣所生」的,或者是「安受受所攝」,或者「不安受受所攝」。

午二、釋滅處(分二科) 未一、征

於何處所,如是六處及名色等,無餘滅盡?

「於何處所」,這以下是第二科「釋滅處」,解釋這個滅處。這個「世間諸苦樂,何處無餘滅?」這解釋這個滅處。是「若於是處所,眼耳及與鼻,舌身意名色,永滅盡無餘」,解釋這個。這是解釋滅處,分兩科:第一科是問、是「征」;第二科是解釋。

「於何處所」,到什麼境界。「如是六處」,如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及名色等」,這個眼耳鼻舌身,這都是色法,這個意處是心法;但是所有的心法總合起來名為意處,這包括著受想行識,一切的心心所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都在內,所以「及名色等」。這個「名色等」,這個意處是總說,這個「名」就包括所有的心所法,心王、心所都在內,「名色等」。「無餘滅盡」,這種有漏的果報令人苦惱,到什麼時候能夠沒有殘餘的、全部的滅盡了呢?就是苦集滅道這個苦諦,什麼時候能夠滅盡呢?

未二、釋(分二科) 申一、總顯

謂無餘依涅槃界中。

這底下第二科是解釋,等於是回答。分兩科,第一科是「總顯」。

「謂無餘依涅槃界中」,就是這個修行人最後得無餘涅槃的時候,這個有漏的色身、眼耳鼻舌身意就全部的滅盡了,是這樣的,到這個時候就不起了。也就是十二緣起裡邊,是:生滅故老死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滅──這到無餘涅槃的時候,就出現這個境界。但是你若修止觀的時候,你觀察第一義諦的時候,也就是這種境界。

申二、料簡(分二科) 酉一、簡一切(分三科) 戌一、異生

若諸異生泉徑苦樂,一切無缺亦未有舍。

前邊是「總顯」,這以下是「料簡」,再重新地、詳細地再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簡一切」,全部的解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異生」,說凡夫的境界。

「若諸異生」,假設這個人是屬於凡夫,所有的生死凡夫是「泉徑苦樂,一切無缺」,那麼他的這個「泉」,他也是具足的;這個「徑」他也是具足的,他這個六觸處是具足的,他這個煩惱徑和業徑也是具足的;他所或者受苦、或者受樂,他也是具足,都沒有缺少。「亦未有舍」,因為他沒有修學聖道,他不棄捨,那一樣他也不舍。這個樂他不能舍,苦惱也是不能舍的,雖然不願意受苦,但是他不棄捨這個苦。但這種話是按聖人來看凡夫,凡夫不能舍苦,他不能;雖然他也不高興這個苦,但是他還偏要受這個苦。這個意思是說,如果你得聖道了,有苦可以舍,就可以不受苦的。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六四八頁:

若諸異生至亦未有舍者:謂諸異生煩惱具縛,是名無缺。諸纏現行,名未有舍。

「若諸異生至亦未有舍者:謂諸異生煩惱具縛,是名無缺」,無缺少。「諸纏現行,名未有舍」,這個煩惱任意的活動而不知道約束自己,所以就是「未有舍」。

戌二、有學

若諸有學缺而未舍。

這是第二科說「有學」。「有學」就指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乃至沒得無上菩提,都叫做「有學」。這樣的聖人,他們這件事:這個泉、和徑、和苦樂,就有所缺了、不具足了;但是也沒有完全棄捨。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六四八頁:

若諸有學缺而未舍者:謂彼六種有學聖者,從預流果乃至第六阿羅漢向,由不具縛,故名為缺。修所斷縛,猶復現行,是名未舍。

「若謂有學缺而未舍者:謂彼六種有學聖者,從預流果乃至第六阿羅漢向」, 這個預流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再阿羅漢向,一共是六個,就是沒有算這個──須陀洹向不算在內,這是「乃至第六阿羅漢向」。「由不具縛,故名為缺」,因為他們這個見煩惱都斷除去了,這個愛煩惱也斷除去多少了、它不具足了,「故名為缺」。「修所斷縛,猶復現行」,這個修道所斷的煩惱還有存在的,那就是初果他還有欲界的愛煩惱還沒斷,乃至到色界、無色界的這些愛煩惱也沒有斷,「猶復現行,是名未舍」。

戌三、有餘依

若諸無學,徑及當來所有苦樂,亦缺亦舍,不復現行。泉及現法所有苦樂,亦缺亦舍,有餘依故,猶復現行。

這是第三科「有餘依」。「若諸無學」,若是已經得到四果阿羅漢的無學的聖人,是「徑及當來所有苦樂,亦缺亦舍」,那麼他的六觸處發出來的煩惱徑和業徑沒有了,他不再有煩惱,也不再造生死業了。他是遇見一切境界,他心裏面不虛妄分別,所以他沒有徑。當來的所有的苦樂──將來的,不是說現在,將來的這個生命體以後,所有的苦樂也完全沒有了,那表示現在還是有苦樂,還是有一點。所以這個「徑及當來所有苦樂,亦缺亦舍」,也沒有了。「不復現行」,也不再有這件事、不再有這種活動。

「泉及現法所有苦樂,亦缺亦舍,有餘依故,猶復現行」,這句話有點事情。就是他這個「泉」,他這六觸處,他還是有,這個阿羅漢還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及現法所有苦樂」,他的六觸處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也是有苦、有樂,也還有這件事。但是現在說他是「亦缺亦舍」,這麼講,這裡面有事情。「有餘依故,猶復現行」,因為這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他現在的生命體還在,雖然是沒有這個徑──沒有這個煩惱、沒有業了;但是這個果報還存在,叫做「有餘依」,這個「依」就指生命體說的,「猶復現行」,還是存在的。看這個《披尋記》的解釋。

《披尋記》六四八頁:

若諸無學至猶復現行者:此說有餘依位無學阿羅漢果煩惱及業,苦因永盡,永不現行,是名亦缺亦舍。又於煩惱所攝,當來苦果亦不更生,是名不復現行。內六觸處,及彼隨緣所生苦樂,於現法中,由心解脫及慧解脫,貪愛無明皆永斷滅,說名亦缺亦舍。然六觸處及與苦樂未任運滅,是故說言猶復現行。

「若諸無學至猶復現行者:此說有餘依位無學阿羅漢果煩惱及業,苦因永盡」,煩惱和業是苦因,這個苦因永久是沒有了,「永不現行」了,「是名亦缺、亦舍」。「又於煩惱所攝,當來苦果亦不更生」,也沒有了。這個「永不現行」,是指現在不現行、將來也不更生,「是名不復現行」。

「內六觸處,及彼隨緣所生苦樂,於現法中,由心解脫及慧解脫,貪愛無明皆永斷滅,說名亦缺亦舍」,這個地方有事情。是「於現法中」,他現在這個阿羅漢還有「六觸處,及彼為緣」所生的苦樂,由這個內外的六觸為因緣,就會有苦樂的感覺,這些苦樂的事情。「於現法中,由心解脫及慧解脫」,他阿羅漢心裏面有戒定慧、有這樣的力量,「慧解脫」是得到智慧,這個「心解脫」是得到定。這個「貪愛無明皆永斷滅,說名亦缺亦舍」。這個地方有點什麼事情呢?就是說是他這個身體還存在,如果他不入定,他也會接觸色聲香味觸法,那麼他就是有苦樂的感覺;但是他若是一入定的話,這個定慧一現前的時候,就沒有這件事了,有等於是沒有。若入滅盡定的時候,等於是入涅槃了,所以說就是「亦缺亦舍」,就是這樣意思。

「然六觸處及與苦樂未任運滅,是故說言猶復現行」,但事實上,你這個眼耳鼻舌身意還是在,你若不入定的時候,你和這個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也還是有苦樂的問題,所以叫做「猶復現行」,這個文是這個意思。這「泉及現法所有苦樂,亦缺亦舍」,這是在聖道,他若不入定的時候,當然和凡夫不同,但是也有相似的地方。

酉二、結無餘

是故無餘涅槃界中,說彼一切無餘盡滅。

這是第二科「結無餘」,前面是「有餘依」,這底下說這個「無餘涅槃」。

「是故無餘涅槃界中,說彼一切無餘盡滅」,這一有漏的惑業苦完全都息滅了,只是真如的境界了。

巳二、略辨義(分三科) 午一、標

複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

前面是解釋這個頌,這底下略辨它的要義,分三科,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解釋。

午二、釋

謂略顯示於現法中因及苦樂,於後法中因及苦樂,於無餘依涅槃界中皆悉永滅。

「謂略顯示於現法中因及苦樂,於後法中因及苦樂」,這二種苦樂「於無餘依涅槃界中皆悉永滅」,都滅了。

午三、結

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此中略義」就是這個意思。這種略義,其中一個就是聖道,雖然沒入無餘涅槃,但是在這個心解脫、慧解脫的境界裡面,也等於是入涅槃了,這一切的苦樂都不現前。

卯九、暴流(分二科) 辰一、初二頌(分二科) 

巳一、舉頌言(分二科) 午一、問

誰能越暴流?誰能超大海?誰能舍眾苦?誰能得清凈?

前面是第八段,現在是第九科「暴流」;分兩科;第一科是「初二頌」,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頌言」,又分兩科;一個是「問」、一個是「答」。這一共是兩個頌,第一個頌是問,第二個頌就是回答。

午二、答

正信越暴流,無逸超大海,精進舍眾苦,智慧得清凈。

這是回答;這前面是「舉頌言」。

下面是第二「長行釋」,分兩科;第一科「別釋頌」,分四科;第一科是「釋次頌第一句」。這是兩個頌,頭一個頌是問,就不解釋了。解釋這回答的就是第二個頌,先解釋第一句,是「正信越暴流」,解釋這一句,先是問。

巳二、長行釋(分二科)  午一、別釋頌(分四科) 

未一、釋次頌第一句(分三科) 申一、征

今此頌中,云何正信能越暴流?

這句話。這是「征」,第二科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顯獲正信」。

申二、釋(分二科) 酉一、顯獲正信

謂如有一為欲了知諸欲過患,聽佛所說,若弟子說所有正法。聞是法已,獲得正信,便生欲樂,為斷事欲及煩惱欲,遂能棄捨居家事欲,正信出家,往趣非家。

「謂如有一為欲了知諸欲過患」,譬如有一個人,他為了、他想要明白欲的過患,這色聲香味觸的過患。「聽佛說法」,也可能他在欲上不如意,所以可能來聽佛說法,來到三寶的地方聽佛說法,是「聽佛所說」。是「若弟子說」,或者聽佛的弟子講說佛法。講說所有的正法,那就是苦集滅道。「聞是法已,獲得正信」,他就得到一個對於佛法的正信。「便生欲樂」,他就從佛法裡邊生到希望心,生到歡喜心了;這還是有善根的人。

「為斷事欲及煩惱欲,遂能棄捨居家事欲」,這個「欲」:生希望心;這個「樂」就是好樂、就是歡喜心。他相信了佛法以後,「為斷事欲及煩惱欲」,這個欲分這麼兩種,他這時候因為知道欲是有過患的,就想遠離過患,所以為求斷滅事欲的過患、及煩惱欲的過患。「遂能棄捨居家事欲」,他就能夠棄捨在家的這些欲的事情,這些欲的事情就能夠棄捨,這也是不容易!「正信出家,往趣非家」,他因為對苦集滅道有信心,所以他就遠離了這個煩惱家,「往趣非家」,就是來到沒有煩惱的地方了,就是寺廟,寺廟是沒有煩惱的地方。如果我們到寺廟還有煩惱,這個出家的義有一點不具足了。

酉二、能越暴流

既出家已,為欲斷除煩惱諸欲遠離而住。彼由熾然勤精進故,乃至修習正思惟故,斷煩惱諸欲,得離欲定地。

「既出家已,為欲斷除煩惱諸欲」,這是第二科「能越暴流」,得到了正信以後,就能超越暴流的欲。既然出家以後,「為欲斷除煩惱諸欲」,前面是事欲,只要你出家了,那麼就把家的這些欲棄捨了,這個事欲是斷滅了;但是心裏面的煩惱欲還在,怎麼辦呢?就是「遠離而住」。遠離一切修道的障礙,在修道無障礙的境界裡面居住,這個意思。

「彼由熾然勤精進故,乃至修習正思惟故」,這個人出了家以後,他就努力精進地修學佛法,這個「熾然」就是特別殊勝地、很顯著地。「勤精進」,他不懈怠修學佛法。「乃至修習正思惟故」,這個「乃至」有超、減略了好多,當然這裡面先要聽聞佛法,知道怎麼樣用功修行這些事情。到「修習正思惟故」,這個修行的事情,主要是心裏面要正思惟,這個正思惟當然是什麼?就是四念處了。

「斷煩惱諸欲」,這樣由於正思惟的原因,就把「煩惱諸欲」──對於色聲香味觸的愛著的這些煩惱諸欲,加上瞋心也都在內、瞋煩惱也都在內──就是斷了。「得離欲定地」,這時候成就了離欲定地,就是遠離了欲的煩惱。這個「得離欲定地」,這個地方沒有明白說;明白點說,什麼叫作「離欲定地」?就是四禪,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因為欲界定沒能離欲,未到地定也沒能離欲,還是有欲。若離欲,那就是超越了未到地定,達到色界四禪了,所以是「得離欲定地」,那要這個四念處修得很成功,這是「能越暴流」。

這一科是越暴流,得到色界定就是超越了欲界的欲了,就把欲界的欲的暴流超越了,就是從欲裡面跳出來了、解脫了欲。

申三、結

如是正信為依為導,便能越度諸欲暴流。

這第三科結束這一段文。如是像前面文說的,這個人聽佛、或者是佛弟子,聽聞正法,得到正信以後,以正信為依止、為導,「正信」是個導者、是個領導者。「便能越度諸欲暴流」,從這欲的暴流,像那個很兇惡的流水,你若沈溺在裡邊可是不得了!你很難逃出來;現在可解脫出來了。當然這個地方沒有明顯地說,這若說初果聖人還沒能離欲;但是你若是佛教徒,你修止觀先得四禪,還沒得初果,你也可能先得四禪,那也是「得離欲定地」。這文上這個意思,只是說「得離欲定地」,就是他一定是得四禪了;得沒得初果?得沒得聖道?這地方沒有提,沒有提這句話。

《披尋記》六四九頁:

為斷事欲及煩惱欲等者:七攝受事名為事欲,為斷此故,正舍家法,趣於非家。欲貪分別名煩惱欲,為斷此故,居遠離處,修習對治。由二種欲皆遠離故,名能越度諸欲暴流。

「為斷事欲及煩惱欲等者:七攝受事名為事欲」,前面講過這個「七攝受事」。「為斷此故,正舍家法,趣於非家。欲貪分別,名煩惱欲」,什麼叫做「煩惱欲」?就是你心裏面有欲貪的妄想,那就叫做「煩惱欲」;但是沒有事,沒有做這件事。「為斷此故,居遠離處,修習對治。由二種欲皆遠離故」,這個事欲和煩惱欲,你都能夠棄捨,「名能越度諸欲暴流」。

這是「正信越暴流」,這句話解釋完了。現在「第二句」,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未二、第二句(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無逸能超大海?

「云何無逸能超大海?」這句話怎麼講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顯不放逸」。

申二、釋(分二科) 酉一、顯不放逸

謂於彼定終不愛味,乃至亦無堅著安住;唯除為證諸漏盡智,專註其心。

「謂於彼定」,謂那個得離欲定的那個修行人,他對於所得的定,得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終不愛味」,可能一開始可能有愛味,可是到最後,終究是不愛味、不執著這個定的境界。「乃至亦無堅著安住」,雖然也是入定,但是沒有堅著的心,不堅固地執著。為什麼會這樣子?因為他是佛教徒,他用四念處修、觀察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還是苦、空、無常、無我的,所以他就會不愛味、也不堅著安住。

「唯除為證諸漏盡智,專註其心」,為什麼不堅著安住?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除了為求證得諸漏盡的智慧,就是證悟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這個時候要「專註其心」,就是在禪定裡面那個心專註的力量特彆強,需要入定,入定的時候才能夠成就這個漏盡的智慧,那時候需要入定,堅著安住。

酉二、能超大海

由此定心清凈鮮白,正直調柔,於四聖諦能入現觀,乃至證得諸漏永盡。

前邊是第一科「顯不放逸」,這個不放逸是已經得到四禪的人,他對於這個禪不愛味,叫做不放逸,這樣講,這個不放逸境界還是很高了。現在是第二科「能超大海」。

「由此定心」,由於這個佛教徒他所成就的色界四禪,他入在四禪裡面的時候,他的心是「清凈」的、是「鮮白」的、是「正直調柔」的,是這樣的境界,這唯獨是佛教徒才能有。非佛教徒得到四禪的時候,他還是在裡面有煩惱、有高慢心、有邪知邪見、還有種種無明的煩惱的,所以是不清凈、不鮮白,也不正直、也不調柔。那麼佛教徒因為修四念處觀,他對於禪不那麼執著,所以入定的時候,心是清凈、鮮白、正直、調柔。「於四聖諦能入現觀」,在四禪裡面,他能夠觀察是苦集滅道四諦,能入現觀。這個現觀是分明,這個智慧觀察所緣境的時候,心裏面分明,而是決定無疑、無猶豫的一種情況,「能入現觀」,也就是諦現觀。「乃至證得諸漏永盡」,這個能入現觀,在禪定,在四禪裡面修諦現觀,那很容易得聖道,得到初果、二果、三果,「乃至證得諸漏永盡」,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完全地消滅了,「諸漏永盡」。這是「能超大海」。

下面第三科是「結」。

申三、結

如是由不放逸為依、為導,能斷色、無色系二有暴流,及斷一切無明與見二種暴流,是故名為超渡大海。

「如是由不放逸為依、為導」,由於這位修行人,他不愛著禪定的輕安樂,不愛著、沒有愛味。「為依、為導,能斷色、無色系二有暴流」。前面是「正信越暴流」,是超越了欲界的欲;現在「無逸超大海」,是指超越色界、無色界的欲。所以,這位修行人他不放逸,他繼續地向前修行、修學聖道,以此、以「不放逸為依」止處;「為導」,他能繼續向前進,這就是他的願力為導。能斷色界、無色界所屬的一切煩惱,就是「二有暴流」,就是色有、無色有,這裡邊還是有煩惱的暴流的,由於修諦現觀就把這兩種流也超越了。

「及斷一切無明與見二種暴流」,斷一切無明和見,無明暴流和見的暴流,這兩種暴流。就是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這是四流。欲流和有流這兩種說完了,現在這上面又說到斷無明流、說斷見流。這個「見」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些,這是見暴流。這「無明流」就是根本的執著我、我所,這一種這個無明,不知道無我的道理,根本的這一方面來說的,這若是照第七識:我見、我愛、我慢,還有我痴,那就是這個我痴就是無明,其餘的都是我見,都屬於我見來說了。「是故名為超渡大海」,這是超渡大海,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六四九頁:

謂於彼定終不愛味等者:謂若定心,猶為愛、慢、見、疑、無明等諸煩惱之所染污,未名圓滿清凈鮮白。如〈修所成地〉說。(陵本二十卷十三頁)今由無逸思惟彼彼煩惱過患,故不愛味乃至亦無堅著安住。由此定心離下地染,故名清凈。離自地染,故名鮮白。安在上舍,故名正直。隨意自在,故名調柔。

「謂於彼定終不愛味等者:謂若定心,猶為愛、慢、見、疑、無明等諸煩惱之所染污,未名圓滿清凈鮮白」,你雖然得到色界四禪了;但是你在禪裡邊,你有愛著心、你有高慢心、還有邪知邪見、你還會有疑、還有無明等諸煩惱之所染污。這如果是非佛教徒,就算是佛教徒也好,如果你得到色界四禪,還有很多事情都不明白,所以也會有疑,這些染污,是「未名圓滿清凈鮮白。」「如〈修所成地〉說。」就是二十卷裡邊,「陵本二十卷十三頁」有解釋。「今由無逸思惟彼彼煩惱過患,故不愛味,乃至亦無堅著安住,由此定心離下地染」,你得到初禪的時候,就沒有欲界的染污心;你得到二禪,就沒有初禪的染污心,這樣子叫「離下地染,故名清凈。」「離自地染,故名鮮白。安住上舍,故名正直」,這可要佛教徒才可以,佛教徒修四念處觀才能有這個境界。「隨意自在,故名調柔」,這可見若不是佛教徒,禪定的境界有的時候不隨意自在,裡面還是有障礙。

這是第二句「無逸超大海」,這一句解釋完了。

未三、第三句(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精進能舍眾苦?

這是「第三句」,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麼樣叫做「精進能舍眾苦」呢?這是問。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顯住精勤」。

申二、釋(分二科) 酉一、顯住精勤

謂如有一有學見釋,作是思惟:我應當證三界離欲,諸結永盡。便臻遠離,於彼勇猛精動而住,不多安止貪慾纏心。

「謂如有一有學見釋」,前面「正信越暴流,無逸超大海」,這兩句已經把這件事圓滿了,就是最低限度得阿羅漢果了。這個精進能舍眾苦,這個地方是又一回事。

「謂如有一」,有一個人「有學見釋」,他不是一般的凡夫,就是已經得到初果、二果,或者是得到初果以上的聖人了。他「見釋」,就是見道,是見到苦集滅道四諦的真理了,這樣的人。「作是思惟」,這位聖人他心裏面這樣想、思惟:「我應當證三界離欲」,這個得初果的人,欲界的欲還沒有離,他還沒能離欲,沒離欲,但是這個聖人他心裡想:我應該證悟欲界、色界、無色界的離欲的境界。「諸結永盡」,不但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的煩惱都應該滅除,我應該這樣子;他這樣的思惟。

「便臻遠離」,他這樣思惟以後,他就採取行動了,他就達到遠離的境界。達到這遠離的境界,這包括身遠離、心遠離的這些事情。「於彼勇猛精勤而住」,他在那遠離的境界裡面,勇猛精勤地修學聖道,這叫做「而住」。「不多安止貪慾纏心」,因為沒有斷煩惱,有的時候貪煩惱也會出來,但是他不多安止貪慾纏心。以前曾經說過,在家居士也會得初果,出家的法師也能得初果;但是在家居士煩惱多,出家的法師煩惱少,這就是包含的這麼說。不多安止在貪慾的纏心,貪慾現起的時候,他能覺悟,不多安止,就是少少還是有一點。

酉二、能舍眾苦(分二科) 戌一、舉貪慾蓋

又能如實了知現在諸欲貪纏所有出離,於貪慾蓋凈修其心,遂能斷滅諸貪慾纏,及貪慾纏為緣所生心諸憂苦。

前面是說「顯住精勤」,這下面第二科「能舍眾苦」,分兩科,第一科「舉貪慾蓋」。

又能──這位有學見釋的聖人,他又能如實的了知現在的「諸欲貪纏所有出離」,怎麼樣能從貪慾的煩惱裡面解脫出來,他知道、他明白這件事。「於貪慾蓋凈修其心」,他就對這貪慾的煩惱,他用四念處來清凈自己的心、來滅除貪慾的煩惱。

「遂能斷滅諸貪慾纏,及貪慾纏為緣」所生的心諸憂苦,你有貪慾心,你心裏面就有憂苦,這是由貪慾纏帶來的一種苦惱。現在你能修出離的四念處的方法,就能斷除這兩種事:一個貪慾纏,一個貪慾纏引來的苦惱,那麼這個人就由初果向前進步了。

這是說「舉貪慾蓋」;下面第二「例余諸蓋」。

戌二、例余諸蓋

如貪慾蓋,乃至疑蓋,當知亦爾。

「如貪慾蓋,乃至疑蓋」,乃至疑蓋也能除去了,也能解脫。這疑蓋,就是對佛法僧三寶有所疑,對於苦集滅道有所疑。你如果有這些疑,就能障礙你修學聖道,所以疑也是蓋。「當知亦爾」,這個初果聖人也能從這裡面解脫出來。

申三、結

如是精進為依、為導,能舍眾苦。

這是第三科:結束。說是這位有學見釋的這個人能精進修行,以「精進為依、為導」,就是向前進,就能棄捨這一切的苦惱的事情。

《披尋記》六五○頁:

又能如實了知現在諸欲貪纏所有出離等者:如〈抉擇分〉說:心清凈行苾芻,由三種相遍知其心:一、雜染愛樂相,二、雜染過患相,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陵本五十一卷十二頁)由此三相,能如實知雜染出離。今說貪等五蓋所有出離,能如實知,當知亦爾。

「又能如實了知現在諸欲貪纏所有出離等者:如〈抉擇分〉說:心清凈行苾芻,由三種相遍知其心」,由三個相貌就可以全部地知道染污心的情形。「一、雜染愛樂相,二、雜染過患相,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

「雜染愛樂相」,這是說開始用功修行的人,這雜染愛樂相,這個心憶念五欲的事情,然後覺知不對,要從這裡面解脫出來;但是你沒得到不凈觀、你沒成功,這心很快地又回到雜染去了,又回到五欲的境界去虛妄分別了,這叫雜染愛樂相;所有的貪心、瞋心都是這樣子。第二、「雜染過患相」,說是若這樣,那怎麼辨呢?這位修行人就得思惟雜染的過患,我若是常常地起貪慾心、起瞋恨心、昏沈、睡眠、疑惑這一切煩惱,那麼我就會對自己也沒有利益,對他人也沒有利益,能自害、能害他、能俱害,能有現法罪、能有後法罪、現法後法罪,能有這些事情。這樣思惟諸欲的過患相,這樣的厭離心就生起來;生起來,無形中對欲的煩惱就減輕了、它力量就減輕了。

這第三是「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那就是修四念處了。這樣子,你再繼續修四念處,心就得調伏,就不會像初開始的時候,我想從欲的煩惱出來,到無欲的境界能安住,安住不來,又回到欲的煩惱去了。所以這怎麼辨呢?佛菩薩告訴我們:你思惟雜染的過患相,你深入地思惟,這煩惱就輕微,這個厭離心出來了。這個《瑜伽師地論》裡面,他告訴我們,他就按照凡夫本身的這種情況開示你修學的方法;不是說:「你不要分別!」這句話也可能有用、也可能沒有用,是這樣意思。陵本五十一卷十二頁就是說這些事情。「由此三相,能如實知雜染出離。今說貪等五蓋所有出離,能如實知,當知亦爾」,也是這樣子。這是解釋第三句:「精進舍眾苦」。

未四、第四句(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智慧能得清凈?

這是第四句,分三科,第一科是問,怎麼叫做「智慧能得清凈」呢?這是問。底下第二科是解釋。

申二、釋

謂彼除滅能染污心,乃至能障究竟涅槃五種蓋已;即依未至,安住未至。如先所得苦集滅道諸無漏智,於諸苦中思惟真苦,乃至於道思惟真道,便得無餘三界離欲,諸漏永盡。

「謂彼除滅能染污心,乃至能障究竟涅槃五種蓋已」,這是前面「精進能舍眾苦」,這位修行人是把五蓋──謂彼除滅了能染污心。這五蓋能染污自己的心,使令心不清凈;這五蓋能障礙你得究竟涅槃。這樣,這個禍患這麼大,而這位能精進這個人,他把它消除了。消除了以後,這表示什麼意思呢?「即依未至,安住未至」,那就表示這個人得到未到地定,他依未到地定,就是超過了欲界定的這個未到地定,他以它為依止,安住在這個未到地定裡面。安住在這裡幹什麼?

「如先所得苦集滅道諸無漏智,於諸苦中思惟真苦」,就是你得初果的時候,你成就了苦智、集智、滅智、道智,這些無漏的智慧,你成就了這個智慧。現在在未到地定裡面,就是由這樣的智慧「於諸苦中思惟真苦」,繼續這樣思惟,思惟這色受想行識是苦,思惟它真實是苦。「乃至於道思惟真道」,凡夫還想不到這裡,智慧不夠,這初果聖人達到這個境界,他能夠很深刻地知道色受想行識是苦,這個愛是集,苦集滅了這是真滅,乃至聖道是真實的聖道,能解脫一切苦。「便得無餘三界離欲,諸漏永盡」,你這樣思惟的時候,就能夠沒有剩餘的,三界所有的欲都能夠遠離了。這時候「諸漏永盡」,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完全的消滅了。說這些修行的方法是這樣子。

申三、結

如是由先所得智慧為依、為導,能證清凈。

這是第三科結束。這樣子修行的人,「由先所得」,由他在先時初果的時候所得到的智慧為依,就是苦集滅道的智慧為依、為導,繼續努力地修四念處觀,就能得到四果阿羅漢,諸漏永盡了,得到心解脫、慧解脫的清凈。

午二、略辨義(分三科) 未一、標

複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

前面是解釋這四句頌,這底下是「略辨義」,分三科,第一科是「標」。今當略辨上面所說的義。

未二、釋

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略顯異生先已離欲,後於聖諦現觀清凈;及顯有學於諸聖諦現觀為先,離欲清凈。

「謂薄伽梵」,這第二科解釋,「於此頌中,略顯異生先已離欲,後於聖諦現觀清凈」,這句話就是「正信越暴流」,這就是「先已離欲」。「於聖諦現觀清凈」,就是第二句「無逸超大海」這句話。「及顯有學於諸聖諦現觀為先,離欲清凈」,這句話就是「精進舍眾苦,智慧得清凈」的意思。「及顯有學」,而不是從凡夫開始的,是已經得到見道了。「於諸聖諦現觀為先」,最後得到「離欲清凈」。

未三、結

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推薦閱讀:

十個瑜伽拉筋體式對疼痛說再見
超可愛的3D瑜伽小人,憨態可掬、寓教於樂!
別讓瑜伽練習傷了膝蓋
正確理解瑜伽指令 規避傷害!26條中英對照指令(A-Z)
一個陰瑜伽體式永別了我的三層肚!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