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庚子 :西方政治傳統中的個人主義
兩種傳統,一個故事
略論西方政治傳統中的個人主義
劉庚子(山東大學校董、客座教授、劉庚子弘道教育基金創始人)
長期以來,我們對西方個人主義的了解失之粗淺和籠統,一般只把它歸於倫理範疇,看成品德問題,沒有上升到政治、社會哲學的層面去理解(如《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個人主義」)。尤其是,僅從階級性而未從民族文化傳統視角審察西方個人主義,沒有分辨西方各國個人主義之間的重大差異,把西方的個人主義作為資產階級統一的理論。因之,也就無法明了近代以來,在數次中西文化的大規模接觸和衝突中,主要是哪種西方的個人主義影響了中國。所以,筆者認為,對西方個人主義做一番辨析,是目前一項重要的課題。
這是一個歷史發生、演化的研究維度。韋伯早就說過:「個人主義一詞囊括了可以想像的各種不同的事情……」對其「從歷史角度進行徹底的分析對科學是很有價值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三聯書店,1992年,第186頁)
西方個人主義文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如伊比鳩魯等人的學說、猶太基督徒重視個人價值的傳統。但近現代西方個人主義則是在文藝復興、新教改革中出現,在英法德等國的啟蒙運動和美國的開拓建國曆程中形成的。雖然它們都是新的人文精神,但由於各自由以衍生轉化的民族化傳統和現實條件的差異,使其從整合定型之初直至當今,精神意蘊大相徑庭。
從語義史的角度講,在首先發明個人主義一詞的法國,涵義是否定性的,而在英、美、德等國涵義則是肯定性的。20世紀最著名的右翼思想家、認同了英國老輝格黨傳統的奧地利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則依據西方主要國家人們對「理性作用」及應怎樣確立社會秩序的不同看法,極其深刻、極富洞察力地劃分了「真箇人主義(英、美)和「假個人主義(法、德)」這一50年前的劃分是經典性的,至今仍有巨大的理論影響。
一、 英美的個人主義
雖然「個人主義」一詞首先出現於法國。而英語中的individualism(個人主義)是從法語中引進的,但我們還是首先討論英國的個人主義。因為實質內容比名稱更重要。正如典型的資本主義制度首先形成於英國一樣,典型的個人主義學說也首先形成於英國,儘管當時這些學說未冠個人主義之名。美國的個人主義承襲了英國血統,並做了自己的、淋漓盡致地張揚。所以這裡我們把英美的個人主義合在一起談,並重點梳理18世紀英國個人主義思想家的奠基理論。
19世紀上半葉,個人主義一詞引入英國之後不久便獲得了自己本土的肯定意義,即指英國「中產階級」具有「自助精神」的品質特徵,溫和且重實際的「教養」。他們誇耀道:「這類人是最謙遜的人」,「在生活中為他的同伴樹立了一種實幹、節制、正直誠實的榜樣」。正是這種「積極的個人主義對其他人的生活和行為產生了強有力的影響,從而成為一種最有實效的教育。」《個人主義:分析與批判》〔英〕史蒂文.盧克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第37頁)
到19世紀後半期,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潮聲勢日趨浩大,個人主義也逐漸演化為指稱英國近代確立的經濟自由主義和政治保守主義及其人性論的哲學基礎,從而樹立了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對立面的形象。
有的學者將主張私有制、機會均等、自由經營,反對政府干預的經濟個人主義與主張國有化、否認有機會均等的條件、要求儘可能地使人收入平等,要求政府控制、管理經濟社會的「社會主義」諸項做了對照。右翼學者則把個人自由、個人權利的平等、立憲政府,人的尊嚴、財產權、隱私權、自主性,以及自信、競爭、追逐個人財富、市場機制等觀念統統歸於個人主義的名下。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個人主義」條目可以說是20世紀英國人對其個人主義的一個一般性的比較客觀的理論概述:個人主義強調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來約束的個人或自我」的一類學說。這類學說一般包括以下幾層內容:
1、人性理論。以個體的人作為研究社會問題的出發點,認為每個正常的成年人都既是利己的、又是具有理性的,並由此推論,最符合他利益的就是讓他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責任去選擇他的目標和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並付諸行動。
2、一套價值體系、人權思想。包括三條原則。其一、一切價值均以個人為中心,因為一切價值最終都是由個人體驗的;其二、個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的價值,社會只是達到個人目的的手段;其三、一切個人道義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應當被當做另一個人獲得幸福的工具。
3、一種對社會生活總的態度、傾向和信念。它主張高度評價個人的自信、個人私生活和對他人的尊重,主張個人有權不同於他人。
4、一套確立社會秩序的原則。這一原則反對任何強加給個人的命令,特別是國家對個人的支配,主張每個人或家庭都享有最大限度的機會取得財產,並按自己的意願去管理和轉讓財產,並按自己的意願去管理和轉讓財產,對於恪守斯密傳統的右翼黨派來說,這套原則意味著「小政府」,反對政府干預市場。
美國可以說是英國個人主義的最大市場,儘管《獨立宣言》中明顯地帶有法國啟蒙運動的印跡。在美國(可能是愛默森於1835年)第一次以正面的口吻使用了個人主義一詞。至內戰結束,個人主義一詞已成為美國意識形態中具有巨大象徵性意義的符碼,許多學者把美國的建設成就歸功於個人主義。
史學家德雷珀(J.W.Draper)認定「社會發展的這種令人驚嘆的壯觀景象恰是個人主義產生的社會結果」(《美國內戰史》,紐約,第一卷208頁)與英國類似,美國一些人也把個人主義看成是達到由獨立、自助、自我約束、充分發展的個人所構成的美好的、自然的社會秩序的唯一通道。
愛默森認為,在理想的、可以實現的個人主義共同體中,每個人都應是相互區別的,並且,每個人都必須受到一定的約束,權力受到一定的削減,這樣的共同體才是完善的。
在美國一些學者看來,個人主義與美國民族近現代的價值觀念和理想是一致的,是其民族認同的標誌。他們斷言,個人主義為其民族特有的態度、行為方式和抱負提供了合理的說明,它是美國人已經選擇和仍然祈求的關於社會組織的理想和信仰。甚至有人進一步把個人主義看作是社會進步的法則和人類的未來。
早在1839年《合眾國雜誌與民主評論》上一篇文章稱:「文明的進程是人從一種原始的個人主義狀態向一種更高的、更合乎道德的和文雅的個人主義狀態的進步。文明的最終狀態是……承認和接受個人主義在這個國家的永久存在……這一國家的特殊責任就是實現這麼一種文明,在這種文明中,個別人的權利、自由、心理和精神的發展,構成所有社會限制和法則的最高目的」《波士頓評論季刊》的一篇文章指認:「個人主義……必定會最終同化人類」(《個人主義:分析與批判》第29頁)哈耶克自認為是英美「真」個人主義道統的正宗傳人,並就英美個人主義之所以「真」做了深入地說明和全面地闡發。
第一、「真」個人主義的理論傳統和出發點。早在本世紀初,一些學者就指出英美個人主義是唯名論、經驗論哲學傳統的必然結果。哈耶克認為,真箇人主義理論的現代發展始於洛克,特別是始於孟德維爾和休謨,經由斯密(經濟學)和伯克(政治學)首次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19世紀承襲這種輝格黨政治哲學的人物是阿克頓和法國人托克維爾。穆勒、斯賓塞的個人主義受到了法國傳統的「污染」。在哈耶克看來,伯克和托克維爾斥責的個人主義是盧梭的假個人主義,他們自己的立場則是真箇人主義。
哈耶克歸結說,真正的個人主義是一種理解社會生活的理論。同時也是一套社會行為規範。區別於《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提法,哈耶克認為這種理論從人的全部特性皆由社會存在決定這樣一種認知出發。而不像人們誤解的,是從孤立自足的個人存在出發的(參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第6頁)。他通過理解作用於個人的社會事件,進而通過理解由這些事件引發的個人預期行為來理解社會現象。
第二,理性有限的觀念和自然秩序思想。哈耶克強調對理性的謹慎態度是18、19世紀英國人的一個顯著特徵,孟德維爾的思想極大地推動了這一特徵在社會領域的擴展。英國人認為,人並不具有高度的理性和智慧,相反,人是一種十分缺乏理性且易於犯錯誤的動物。孟德維爾在1728年出版的《蜜蜂的寓言》中說,人們常常把一些重大的社會成就(如勞動分工)看成是人類才智的產兒,而實際上這應歸功於在時間延續中許多人的經驗和積累。
這種認定社會生活中個人理性有限、人類理性不完善的信念,是英國傳統的經驗主義、懷疑論在社會理論上的映現。他們斷定,人類事務只是部分地受理性支配,理性的作用絕沒有人們通常想像的那麼大。儘管如此,人類業已取得了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巨大成就。人類事務中的絕大部分秩序(人類賴以缺的成就的諸多規章制度)也不是人們理性設計的產物,而是在沒有指導原則和計劃的情況下產生,並發揮作用的。如認為「國家…… 是人類行為的結果,而非人類設計的結果。」(《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第7頁)
因此,英美人推崇順其自然,推崇自然而然的秩序,看重「自由人」的自發聯合創造,看重許多「自由」個體活動交錯複合的綜合影響。認為每個人的「自由」比「天才」的理性重要,「自由人」群體的自發創造超過「天才」的設計。所以,英美人對非個人的,無個性特徵的社會過程採取謙卑的態度,認為以謙遜的態度參予到這種社會過程中,有助於個人創造出超出其本人理解範圍的成就。哈耶克把英美的這種理性精神稱為「進化理性」,以區別於他稱為「建構理性」的法、德理性精神。可以說斷定理性有限是「真」個人主義之所以「真」的根本點。
第三,關於私利與公益的觀點。18世紀歐洲的個人主義者都把「自愛」、「自我利益」描述成人類社會運作的「普遍動力」。哈耶克把人類理性、知識和利益的局限性作為前提,辯解說,除霍布斯的「激進個人主義」外,英國個人主義在使用「自愛」之類的術語時並不意味著利己主義。哈耶克解釋道,作為個人主義哲學「堅實」基礎的是一個無法改變、也不無可爭議的事實,即人類知識和利益固有的局限性。人們所能夠理解的只是以他們為中心的狹窄圈子中的事情,能夠給他們以激勵的也只有在他們領域內接觸到的事物。哈耶克說,肯定這一「事實」正是孟德維爾、休謨等人的最睿智之處。
由此,哈耶克認為在英美個人主義看來,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人類個體是否為或者是否應該為自私的動機所左右,而在於社會是否允許和個人按照眼前他所知道和關心的那些情況指導自己的活動。在哈耶克看來,人不是或不應該是唯一由自己的利益、需要支配,但人是並且應該是由他們的興趣和願望指導行動。所以,「應該允許人們按照他們認為理想的方面去努力。」如果一個人打算盡其所能為社會的共同目標做出重大的貢獻,社會「就必須允許他按照他自己所知道和所關心的具體事情去行動。」(參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第14、15頁)還是老孟德維爾坦率:「私惡即公益。」斯密從經濟社會學的角度指認,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是使決定個人行為的「有限關心」自願盡其所能轉化為對他們不了解的社會需要做出貢獻的社會機制。發展完善的市場是一種使得人們加入比他們所理解的更為複雜的社會過程的有效方式,正是通過市場才使得人們能夠為與自己毫不相干的目標貢獻力量。因此,他得出結論說: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7頁)」
第四,對社會組織,國家及與個人關係的看法。基於理性有限的信條和對自然秩序的崇尚,真箇人主義要求限制國家的權力而尊重、提倡自願協作。真箇人主義首先聲明自己不是無政府主義,肯定強制力量的必要性,但強調要把國家權力限制在一定範圍內,強調社會中應有約束他們的其他力量,並希望把它的權力減少到最低限度。這也就是斯密的「小政府」思想。真箇人主義認為,政府應該依據規則管理國家,其目標是告訴人們的責任範圍,使他們的生活約束在範圍之內,而不可依靠行政命令管理國家、強行攤派目標和具體任務。
喜歡自發自願的協作而反對使用強制權力構造的組織這種思想傾向,不僅在真箇人主義的理論中,而且在英美近現代的社會生活中都呈現的很清楚。哈耶克說:「真正的個人主義肯定家庭和一切小團體共同努力的價值,它相信地方自治與自願結盟的力量」,認為「自願組成的聯合團體通常比國家用強迫力量來做到的更好。」(《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第22頁)由此, 英美人非常重視社會「中間組織」。認為這種組織是維持社會秩序,防止社會原子化和國家權力膨脹的基礎力量。而這種組織是民族傳統和習慣的體現。
真箇人主義十分尊重傳統和習慣,強調傳統和習慣對於維持一個社會正常運作的重要性。這些傳統和習慣由社會進化而來,不需要強制實行。他們在演化中形成了一些十分靈活的原則,同時又使人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可以預期的。共同的慣例和傳統在一個團體中存在,會使得人們能夠和諧有效地在一起工作,可以省去無共同慣例的團體中那些出於不得已而進行的有意識的、主動的協調工作。因之,人們應該使自己適應傳統慣例—這些看起來似乎是盲目的力量。
可以看出,哈耶克的論述與《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的一般概況,在思想傾向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哈耶克的論述更能反映英美近現代社會過程的特徵和理論傳統的真諦,特別是突出了法、德個人主義的區別。
二、 法國的個人主義
雖然法國和德國的個人主義被哈耶克統稱為假個人主義,但兩者在理論形態和社會現實表現又各不相同。
據考證,個人主義一詞最早於1920年被法國天主教復辟派思想家約瑟夫.德.梅斯特(Joseph.de.Maistre)提出,並與稍後為聖西門主義者首先系統使用。與英、美、德等國不同,個人主義一詞在法國從19世紀初到現代,一直被用作貶義,它意味著強調個人就會侵害社會的整體利益。
法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思想家塗爾干把個人主義等同於「自我主義」和「混亂」,《法蘭西學院詞典》把它定義為「普遍利益對個人利益的服從」。1968年底戴高樂發表新年講話時指責個人是「五月風暴」的精神根源。只有上個世紀初少數的法國人從正面使用這個詞。如傅里葉的追隨者、基爾特社會主義者認為個人主義意味著個人的自由和尊嚴,認為社會主義是個人主義邏輯上的完成。
個人主義一詞在法國之所以是貶義的,出自上個世紀法國人對法國大革命沉重的負面效應帶來的混亂和苦難的反省與批判。他們認為法國啟蒙運動導致了個人主義在法蘭西「瘟疫般地流行」。
伏爾泰、愛爾維修、狄德羅、霍爾巴赫,特別是讚美理想化淳樸群體的情感主義者盧梭、均被列為個人主義的宣傳家。保守主義者、天主教復辟派教士、社會主義者、自由主義者從不同的立場斥責、批判18世紀啟蒙運動的個人主義。他們一致認為,高揚個人、強調個人中心、讚揚追逐個人利益、視個人理性至高無上的評判者,必然有害於國家穩定,導致無政府主義,最終會使國家崩碎成一團由顆粒堆積成的反社會、反文明、無聯繫的混沌碎片。
教士們的看法雖有保守的一面,但又確有深刻之處。他們一面嘆惜個人意見的增長破壞了傳統的等級制的社會秩序,導致了宗教信仰的衰頹和社會凝聚力的減弱。同時他們又指出,18世紀的哲學家們聲稱個人是他自己絕對的統治者,他的理性就是他的法律、他的真理,他的正義。強加給他任何一種不是出自他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的責任,都會被他認為是對其最神聖權力的侵犯。這種觀念的流行必然導致一切法則和權力的瓦解。他們強調,個人主義抽掉了服從和責任概念,也就摧毀了法律和秩序,社會中剩下的就只有不同利益、激情和意見的紛爭、可怕的動亂和血腥的災難。
直到本世紀下半葉右翼政治家戴高樂仍持與上世紀這些保守思想家一致的觀點,視個人主義者為狂熱的破壞者,空談否定的教條主義者,蠱惑民心的宣傳者。斥責他們驕縱蠻橫,幼稚可笑,煽動的所謂革命,只能導致生靈塗炭,一切化為烏有,或陷入獨裁專制的深淵。
哈耶克等許多西方學者,都把法國個人主義觀念方式的根源歸諸於唯理論傳統,特別是歸於笛卡爾的理性主義,所謂「我思,故我在」。哈耶克也認為這種理性主義作為公民的個人理性,如果膨脹會導致社會的原子化,若統治者持這種理性主義則會導致專制極權。
的確,18世紀伏爾泰和《百科全書》派的思想家都欽崇「科學的理性「精神,他們雖然指出了理性的感性來源,卻未對理性本身加上懷疑性的限制而一味鼓勵「獨立判斷」。同時,他們又揄揚所謂人的「自愛」本性,促成了社會的功利主義風尚。他們只是以「理性」和「自愛」激烈地攻擊、否定社會現實和宗教信仰,而不謀求一種連續性地轉換改造,致使社會處於一種原子化的瓦解之中。
與此同時,啟蒙運動時期盧梭與理性唱反調、浪漫的、訴諸情感的社會哲學則呈現為一個從「毫無顧忌的個人主義」出發,而以「毫無顧忌的集體主義」終結的過程。他從「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子論個人主義出發,經由接受柏拉圖的思想,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出了充滿自相矛盾的「人民主權」思想。其所謂「總意志」、「公意」的觀點學說直接為雅各賓派專制提供了理論依據。盧梭說:「社會公約也賦予政治體以支配它的各個成員的絕對權力。」(《社會契約論》,商務印書館,第41頁)羅伯斯庇爾說:「我們的意志就是總意志」(薩拜因《政治學說史》下卷,商務印書館,第663頁)這裡所謂「總意志」換成其他詞,如意見、理性、情感等意思不變,效果也一樣。都是「朕即公意」。雅各賓派等一代真誠的革命者由狂熱地追求自由到構造血腥可怖的專制機器,演出了一幕最殘酷的歷史悲劇。
正是基於這種沉痛的教訓,19世紀把個人主義看成是對一種國家干預最少而政治自由度最大的多元社會秩序的威脅。著名思想家托克維爾在其《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描述了個人主義在法國社會的一般表現:「個人主義是一種只顧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使每個公民同其同胞大眾隔離,同親屬和朋友疏遠。」「個人主義首先使公德的源泉乾涸。但是,久而久之,個人主義也會打擊和破壞其他一切美德,最後淪為利己主義。」(《論美國的民主》下卷,商務印書館,第625頁)當人們都成了孤立的、自我欣賞的利己主義者,社會便只是一堆毫無凝聚力的塵埃,若遇到暴風雨,國家立刻會淪為一灘爛泥。二戰中法國迅速淪陷,法國個人主義對其民族性格的長期侵染是一個深層原因。另一方面,托克維爾辯證地洞察到,個人主義的發展為國家政治權力無節制的膨脹提供了危險的場所和機會。
也就是說,當社會原子化後,各種社會制約因素消解了,這就為強權的凸現提供了可能。並且,當各種人際聯接的紐帶喪失後,要維持社會的存在,簡便易行的辦法只有強權。回顧法國大革命整個過程中翻來覆去瘋狂的以暴易暴、極權專制,不能不嘆服托克維爾的分析切中法國個人主義的要害。
三、德國的個人主義
德國的個人主義一詞是從法國引進的,但卻另有所指。與法國意味著個人孤立和社會分裂的否定性含義不同,德國個人主義的含義主要是肯定性的,它意味著個人的自我完成,個人與社會的統一和社會團結的真正實現,實質上是一種浪漫的個性主義,即關於個人獨特性、創造性和自我實現的思想,也即把個性的「充分和諧」的發展看成是人的本質的表現。
齊美爾稱它為新個人主義,一種關於差別性的個人主義。這種個人主義認為,隨著個性的發展和變化,個人的本性和成就都是不可比較的,每個人都是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個體,他註定要實現自己的願望。由此反對法國質上無差別的、原子化的個人主義。
這種個人主義的主要倡導者首推歌德和洪堡。在德國早期浪漫主義者那裡,個人主義表現為個人天才和創造力,尤其是對藝術家的狂熱崇拜,強調個人與社會的衝突,以及主觀、獨處和反省的至上價值。
這一思潮的演化導致了對稀奇古怪的東西無所顧忌,無休止的追求,直至整個20世紀文學藝術都籠罩在這樣一種情緒中。在上個世紀中葉,德國個人主義最極端的理論出自麥克斯.施蒂娜,一種反倫理、反理智的自我主義和社會虛無主義。施蒂娜宣稱:「對我來說,我是高於一切的!」「一切其他事物對我皆無,我的一切就是我,我就是唯一者。」「個人是任何普遍性、任何束縛,即任何桎梏的不可調和的敵人。」(施蒂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務印書館,第5、233頁)標新立異、獨立特行、狂妄自大、自負有改天換地的「氣概」,膨脹為德國人一種民族性格。
哈耶克曾談到,在納粹興起時他從奧、德去英、美,發現英美青年傾向於與公共慣例保持一致,而德國青年則以獨特性自豪,極不情願與他人、傳統慣例為伍,且蔑視非自覺創設的社會秩序。哈耶克認為,當這種過分強調個性,擺脫外在權威的個人主義破壞了社會秩序,使社會陷於困境時,絕望的人們會要求一個專制的政府,利用它的力量強制建立社會自身無法產生的秩序。
現實的變遷與先於它的理論演化是一致的。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初,德國個人主義的主要演化方面是與世界觀上的有機總體觀念結合,導致了一種有機共同體的民族主義理論,及個人的個性演化為民族和國家的個性。
這種演化過程與費希特、謝林、施萊爾馬赫的學說分不開。而於深受盧梭啟發的黑格爾那裡達到了高峰。他們認為,每個獨特的、自足的個人註定而且必須植根於民族中,才能獲得他的自我和他的個性。進而,他們認為個性不僅屬於個人,也屬於超個人的力量,尤其屬於民族和國家。史學家蘭克轉述黑格爾的思想說:國家是「有個性的獨立存在」(薩拜因《政治學說史》下卷,第721頁)他們不像英法、認為國家、社會是個人間契約的結果,而是認為國家、社會首先是超個人的創造力,是用獨特的個人這種材料不斷構築成的一種精神整體。依據這種精神整體,再不斷地創造出包含和體現這種精神整體意義的具體的社會政治組織制度。
很清楚,德國個人主義的最終歸宿是獨特民族的整體主義。它與盧梭一樣,完全抹煞了英美啟蒙思想家關於個人權利的思想,呈現出無限誇大日耳曼民族性格、意志和理性的極權主義傾向。德國人曾以為,在他們的「社會總有機體」中,個人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可以達到個人與社會、自由與責任的和諧一致。德國人曾稱讚其個人主義帶來了倫理社會主義,即「國家社會主義」,為他們始料不及的卻是一場空前的法西斯主義的災難。
比較德、法的個人主義可以看出,它們之間雖有明顯差異,卻更有內在的一致性,即都缺少英美個人主義的那種對理性的謹慎態度。因此都曾從誇大理性或感情、意志、最終轉化為極權專制,徹底否定了個人權利。無怪乎哈耶克把他們統稱為假個人主義。
四、 幾點思考
通過以上對西方個人主義粗略的述評辨析,我們考慮到以下五點事關國人對現代化目標的認知、對改革方式的選擇和確定與市場經濟秩序相適應的社會價值觀念系統問題。
1、明辨西方個人主義之間的差異,是把握近代、現代、當代世界變幻、演化的一個前提。近代以來,特別是20世紀,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各種學說、流派、思潮新舊交替、紛繁複雜、層出不窮,各領風騷若干年,但最根本的、始終未變的是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對壘,以及個人主義之間,英美與法、德長期的、有時甚至是激烈的對立。不了解這些分歧,就不能真正懂得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家干預經濟的興起和70年代的市場轉向和私有化浪潮的含義;就不能真正懂得拿破崙,特別是法西斯主義為什麼單單出現在法、德等歐洲大陸國家,而不會出現於英美。
2、從近代到當代主要是法、德的個人主義在中國產生過影響。中國沒有土生土長的個人主義,中國的個人主義是近現代從西方舶來的。近代嚴復的翻譯工作主要引進了英國的個人主義,但他產生廣泛影響的譯作確實不屬於個人主義範疇的《天演論》。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時期、30年長、8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主要偏愛盧梭、法國啟蒙運動、歌德、尼采等。這表明中國主要受到了法國、德國個人主義的影響。對於這種影響我們有必要進一步認真細緻地考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側面更清晰地把握近百年中國社會演化的線索。
3、重視理性有限的思想,建構市場經濟新秩序。理性有限的觀念不僅屬於英美個人主義,應該把它視為現代人類睿智的表現。赫伯特.西蒙通過對決策過程的分析證明了理性有限原則,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理性有限的思想是確立市場經濟秩序的觀念基礎之一。
現代社會生產為什麼只能搞市場經濟而計劃經濟行不通?簡單地說是這樣兩個事實: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需要,且千差萬別;二、人的理性有限,信息不完全,所以只好藉助市場配置資源。而計劃經濟的人性前提是:第一,認為人們的需要都差不多,且都可交給計劃者安排;第二,認為搞計劃的人有足夠的理性和充分的信息,能制定恰當的計劃,調配好資源,生產出滿足絕大多數人需要的產品。然而,此種前提是虛假的,歷史的經驗已證明計劃經濟事與願違。今天我們應該廣為傳播理性有限的思想,讓人們深入理解市場經濟,大力促進其形成和完善。
4、培養尊重習慣、傳統,重視社會秩序的民族性格。英美民族尊重習慣傳統、主義秩序、主張社會漸進改良的性格和觀念,值得我們充分重視。自本世紀初,我國由於受法德個人主義的影響,釀成了一股「全盤反傳統」、「全盤西化」的社會情。
一方面,青年人中個性主義膨脹,動輒要用個人理性審判一切(80年代很突出),以反叛為榮。甚至出現了一種反社會,反文明的痞子化傾向,一味地發泄對社會的不滿,缺乏指向新目標的建設性行動。此種情緒只能導致社會原子化,而無益於新社會秩序的形成。
另一方面,人們總是把現代化過程的挫折歸於文化傳統,把傳統是視為累贅,動輒要徹底「決裂」、打碎「重建」,幻想天翻地覆後會有個新世界。總是崇尚「創新」,似乎凡後出的就是好的(新生事物)。
現在反省歷史,也許這種情緒觀念、行為方式正是中國現代化歷城坎坷的一個重要原因。根據現代化國家的成功經驗,要較順利地實現現代化,就應該尊重和正視傳統,肯定歷史過程的連續性,謀求漸進的改良和創造性的轉換。
作者簡介:
劉庚子,山東大學哲學與發展學院79級校友,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山東大學客座教授、校董,劉庚子弘道基金創始人,天人講堂發起人,微群天人新語群主。長期關心中國教育改革,對哈耶克、英美自由主義傳統等有深入研究。
推薦閱讀:
※神文:?中國為何沒出現西方那種「排隊槍斃」火槍陣?(1)
※話題 | 綿羊還是山羊?羊年令西方人困惑
※圖解西方人與中國人的區別【24P】
※揭秘: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 (附登錄密碼)
※被西方誤解一個世紀後,馬克思「回來」了 (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