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藥飲片,這些知識應該普及

導讀:相信很多人都有服用中藥的經歷,但對中藥是一知半解。開藥後,對於要如何煎煮中藥,更是摸不透!有的人把所有中藥放在一起,加水,開火!就這樣煎中藥嗎?在這要告訴你,這是不對的!下面就讓中藥師帶你了解中藥,走出煎藥誤區!

一、認識中藥,了解中藥飲片的生產質控

中藥由中藥材、中藥飲片、提取物和中成藥四部分組成。中醫臨床採用的治病藥物是中藥飲片(包括配方顆粒飲片)和中成藥,而中成藥的原料亦是生、熟飲片。

中藥飲片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根據辨證施治及調劑、製劑的需要,對中藥材進行特殊加工炮製後的成品。多由醫生處方使用,或者由患者自選做保健和食療之用。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過凈制、切治、炮製製成的符合臨床需要的加工品,中藥飲片的質量直接影響臨床療效與用藥安全。

中藥飲片的質量決定於中藥材的品質,中藥材的品種、採收時節、存儲保管是否得當,直接影響中藥材的品質。

中藥經過加工炮製後才能入葯,這是中藥用藥的特點,也是中醫藥學的一大特色,中藥經過加工炮製後可以降低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改變或增強藥物的作用去向,增強藥物療效,以適應中醫辨證施治靈活用藥的要求。

二、現代中藥飲片的分類特點

普通中藥飲片:中醫常用飲片,最能體現中醫用藥特點。已有數千年的應用歷史。

中藥精製飲片:即小包裝飲片。稱量準確,清潔衛生,規格統一,調配方便。價格相對較貴。屬國家推薦使用飲片。

中藥免煎飲片:方便上班族人群。

中藥顆粒飲片:體積小,調配方便。

中藥破壁飲片:近年最新科技成果,價額昂貴。

三、煎服中藥你要知道這些

患者能否正確煎服中藥,主要源於醫師和藥師認真細緻的醫囑和指導。從煎器及水的選擇、加水量、浸泡時間、煎煮時間、特殊用法、煎取藥量,到服藥方法和飲食禁忌,都需要醫師和配方藥師的細緻說明。患者在煎服中藥時應按醫師和配方藥師的說明使用。

以下幾點是患者在煎服中藥時常出現的失誤:

(1)不注重煎煮前浸泡,取葯後直接加水煎煮。中藥飲片經加工炮製後多較乾燥,應經充分浸泡45~60分鐘後再煎煮中藥,浸泡時加水應超過葯面。在浸泡過程中可翻動飲片,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然後煎煮。

(2)患者煎藥時難以掌握加水量,造成煎取藥量的過多或過少。中藥飲片在充分浸泡後,應適當加水超過葯面2cm。煎煮至規定時間,取第1次葯汁,再次加水適量煎取第2汁,2次煎液合併混勻放置,取上清液400~500ml分2次服。以往煎服中藥時第1次煎煮後,藥渣放置至第2次煎煮前。這樣兩次煎液濃度不一,藥渣在放置期間易滋生細菌,會影響藥物的作用或產生毒副作用。

(3)患者難以掌握煎藥時間,不同的方劑有不同的煎煮時間。如解表劑頭煎15~20分鐘,二煎10~15分鐘。補益葯,頭煎30~35分鐘,二煎20~25分鐘。煎藥時間是以煮沸後算起,這一點醫師和藥房調劑人員應特別囑咐,患者遵照執行。

(4)藥液的服用和飲食禁忌:中藥湯劑在服用方法上都有細緻要求。如解表葯應熱服,清熱葯應溫服,滋補藥應空腹服,安神葯應睡前服等。同時服藥要明確飲食禁忌,如服健脾胃藥時,應少食滋膩難消化之物;服清熱葯時,應少服溫熱食品如生薑、胡椒、辣椒等;服溫里葯時,應少服寒涼之物。總之,在服用中藥時,盡量飲食清淡,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不再增加胃腸的負擔。

作者簡介

顧蘅:副主任中藥師,就職於昆明市中醫醫院,從事中藥工作已經19年,負責配方、複核、管理中藥房毒麻劇藥物等工作。在《河南中醫》、《雲南中醫中藥雜誌》、《陝西中醫》等雜誌上發表專業技術論文及教學論文10餘篇,並參與出版了兩部醫藥學著作。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上火分虛實,別選錯了「滅火器」!

除了止痛藥,這個方子緩解痛風很有效,一定要試試!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推薦閱讀:

關於女人的23句俏皮話
關於女人的名言
關於周易卦序——周易的哲學思想
關於膳食纖維的那些事兒
關於星巴克你可能不知道的15件事

TAG:知識 | 中藥 | 普及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