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語言和土地開發政策對清朝滅亡的影響
07-20
清朝時滿族蒙古族形成同盟關係,共同控制漢族。滿族皇帝均會滿漢蒙等語言,大臣們如果要被錄用,會滿文是非常需要的。而滿文蒙文在漢族中並沒有很高的學習氣氛,特別是發生起義的廣西客家人洪秀全等。需會滿蒙文字,這導致漢族獲得清朝高官的機會很低。清朝用語言和血統加強了滿族的統治。但是也導致漢族人減少了被錄用的機會。這種「歧視」是清朝太平天國和後期孫中山同盟會在南方起義的重要原因。但是另一方面,由於漢族革命家們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及其支持者們缺乏清朝皇帝那樣的對蒙古甚至蒙古族的同盟和認同感。蒙古族的民族關係理論是「樹倒猢猻散」的方式,也就是滿族在政權,就一起,滿族被推翻,漢族和蒙古族是對等的,所以就獨立。後來的漢族革命領袖者們鮮有像清朝皇帝那樣懂蒙文的。於是清朝時期形成的滿蒙同盟關係這個時候已經是靠不住了。蒙古一再的分離出去,而漢族的革命領袖也一再放棄了不同意分離的立場。而這種立場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漢族的內鬥。如果滿族在,蒙古不分離出去的可能性更大些。 清朝的皇家教育,應該是歷朝歷代中最為嚴格的。清朝皇帝的語言種數的確是漢族皇帝們無法相比的。就那光緒帝來說,他不僅回漢文、滿文,而他最厲害的是,自己有口吃,但也會說一口非常非常流利的英文..非常難得可貴的..他們一年當中只有5天的假期,全都是會滿文的,就連末代皇帝溥儀不愛學習的都會滿文。而現代領導人的外語水平就和清朝無法比擬了。這主要是教育制度的差異。 清朝的皇帝是最累的,他們除了要學習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還得學漢,蒙,藏等語言文字,武術,數學,物理,化學,文藝這都是必修課,還有法文,英文等選修課了。首先,皇子們或者說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皇子都是百分之百的滿族血統,絕無滿漢混血,宮內的后妃們,高級的也都是滿人,漢人最多只有一些答應、常在之類的低級妃嬪;皇子開始學習後,要配備滿漢的師傅各一個,漢人的師傅傳授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學問,滿人的師傅稱為「瑪法」,也要教給皇子滿文和滿洲的傳統文化,康熙帝算是個異類,滿漢文化都學之外,因為他本人對數學和天文學的熱愛,就讓皇子們也跟著法國傳教士學習。另外皇子們還要學習騎馬射箭和摔跤,他們有專門的師傅和夥伴來陪伴練習(夥伴稱為布庫)。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溥儀遜位以後,溥儀在紫禁城中仍然有學習。因為清朝統治也是非常危險的,1%的滿人統治著99%的漢人,所以有清200多年裡,滿人一直防備著漢人,比如宗人府這類的皇家監獄機構內部文件就都是滿文,無漢文。所以如此殘酷的種族和階級壓迫,他們的頭領和心臟---愛新覺羅家族是不會因為學習漢族文化而被同化的。當時的帝王學齡教育有點殘酷。 滿文、漢文都用 但是凡想做大官的一般都是滿漢語都會說! 國子監都是雙語教學的!! 如和珅會滿語、漢語、蒙語、藏語、維吾爾語。首先是八旗蒙古。八旗蒙古是清朝統治者依靠的基本力量之一,地位僅次於八旗滿洲,在維護清朝統治中起著重要作用。且多是滿、蒙、漢三文合璧的。清朝的科舉考試有文科、武科、翻譯科之分,蒙古地區的王公貴族為了更好地執行清朝的法令制度,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也需要熟悉滿、蒙、漢語言文字和儒家經典,因此,他們除送子弟到有關學校學習外,還興辦私塾,延聘塾師,教育子弟。一些富裕的平民為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也重視子弟的教育。 第二個清朝滅亡的原因是清朝在海上,滿洲,蒙古長期閉關,導致蒙古和滿州廣大土地長期發展緩慢,很少有移民,與此同時俄國卻積極進行對這些地區的蠶食,等到清朝注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從乾隆朝初年起,清朝開始對外藩蒙古和內屬蒙古地區實行封禁政策。實行這一政策的原因,是為了阻止蒙漢族人民的接觸。由於清朝入關前內蒙古就已經歸附了滿族貴族,入關時蒙古王公又建有功績,所以清朝入關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實行的是滿族貴族和蒙古王公政治上的聯盟。滿族貴族把蒙古地區作為統治全國的穩定後方,並藉助蒙古騎兵加強對全國的統治。鑒於內地漢民到蒙古地區墾殖的越來越多,清朝統治者害怕危及其封建統治秩序的穩定,便開始實行封禁政策,防止蒙古地區受漢族影響。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帝諭示蒙古王公:「蒙古舊俗,擇水草地游牧,以孳牲畜,非若內地民人,依賴種地。」「特派大臣,將蒙古典民人地畝查明,分別年限贖回,徐令民人歸赴原處,蓋憐惜蒙古使復舊業。」[8]後來,清朝進一步禁止內地民人進入蒙古地區,聲稱「不準多墾一畝,增居一戶」[9]。對蒙古人,清朝則不許他們建造房屋演聽戲曲,不許取漢人字義命名,不準延請內地書吏教讀,不可任令學習漢字,公文呈詞等不得擅用漢文。[10] 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爆發後,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外藩蒙古和內屬蒙古地區的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主要表現是: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勢力的侵入,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銳,社會秩序極不穩定,以及蒙古王公在清朝的作用日漸降低,滿族貴族和蒙古王公的政治聯盟,逐漸被滿族貴族和漢族地主階級的聯合專政所代替,漢民流入外藩蒙古地區的情況並未有所改變等。清朝為了適應變化了的社會形勢,增加國庫收入,加強邊防,抵禦沙俄的進一步侵略,開始改變在外藩蒙古的封禁政策,明令在局部地區實行開禁。於是,儒學教育在外藩蒙古地區得以繼續發展。清朝所謂的「龍興之地」東北(實際上只有「白山」「黑水」那麼一小塊地方,原住民漢人基本被他們興的時候殺光了)絕對不許漢人前往,即使前往了也是流放去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康熙打了幾仗以後,就把疆域讓給了俄羅斯。俄羅斯不斷的從歐洲移民到亞洲遠東地區,日益渴望控制滿洲,終成清朝的邊疆大患。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北大未名站 ○ 笑口常開 主題:人口政策特區證實「一胎化」錯誤
※台灣同胞提前享受統一後的「紅利」!最新惠台政策最重要的是「同等待遇」
※「二孩」政策等待期「搶生」就別罰了
※2011年紐西蘭推新簽證政策 程序減少更快捷
※龔方雄:中國緊縮政策已到盡頭 通脹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