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根機行者若想不誤善緣,修行方式方法就要細緻到位

弟子問:上師,我在修上師瑜伽的時候,有時觀得清楚,沒有昏沉和掉舉,可以安住一段時間,但有時卻觀不清楚,安住的時間也很短,這是否是修行在退轉?是不是需要求新的竅訣?

上師答:初次修上師瑜伽或本尊時,觀得模糊、不清楚多數是因為觀的時間太短、次數太少,但是很多初學者一方面由於無知,另一方面是過於心急,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身份,所以修行一段時間還是觀得不清楚時,就會產生疑慮:是否自己和這個法沒有緣分?是否自己業障煩惱太沉重,不適合修學這樣的法?不一而足。

歷代傳承祖師是我們的榜樣,但我們能否像歷代傳承祖師般一瞬間達到很高的見解還得另當別論,此時應從不同的角度中去觀待,如修行時間長短、次數多少等。因為缺乏長期修行的緣故,皈依境觀得不清楚是很正常的。往昔華智仁波切能在短短几秒鐘內,觀出725位本尊不同的形象,憑藉的不是見解,而是長期觀想之力。所以我們在觀修的過程中要懂得這些道理,多下功夫。

有人認為修學密宗,就是修禪定、等持等根本法,因而輕視戲論、觀照等法,一入座就不知不覺帶著這樣的想法——我要把心靜下來,讓心在沒有念頭的狀態中安住,至於能不能觀清楚皈依境,早已擱置一旁了。修的過程中若沒有昏沉掉舉,就認為自己修得不錯有進展,但當安住的時間與自己希望的時間有差距時,又覺得自己修行有退轉。

切記!禪定可不僅僅是止息一切妄念啊!修學禪定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解脫本身的特點是便智雙運而不單純是智慧啊!有上面的顯現,充分說明雖然修了很長時間,但方式方法還是沒有到位。方式方法若是到位,一系列功德決定會呈現在眼前。也就是說,在修上師瑜伽有一定經驗之後,只需導師稍加點撥,你的見解就會日日增長。若覺得還需要另一個法來改變自己,就充分說明修法的基礎並沒有紮實。

初學者為了達到便智雙運的境界,修學方法是方便和智慧交替來修,逐漸達成一如。但若止觀交修做得不圓滿,即便當時僅僅為了追求智慧,這個智慧也會偏重於單空。比如,當心安住在平靜狀態中,眼前能看得見一切之相,所見並不模糊,但又沒有完全專註於某一個相之上,由於此時明分非常薄弱,對於所見之相是什麼,好像既知道又不知道,這種狀態叫前五根識,不是出世間的見解。也有人說,眼前看不見相,好像進入到一種所謂的大空性狀態之中,但無論如何描述,這種狀態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心念再粗一些,眼前既能呈現一切相也能知道是什麼,雖然知道但沒有分別好與壞、是與非等,這是第六識耽著,還是在意識範圍當中。若是產生分別,就是最粗糙的煩惱——第七識末那識。這些都不是正確的禪定,真正的禪定必須超越八識。若是不如理如法修行,永遠也得不到真正的禪定。

不是我的見解有多好、修學方法有多麼到位,而是跟隨上師時間長,聽聞以及為他人講授上師瑜伽不少於100遍!由於長期聽聞、修學上師瑜伽導修的緣故,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正確禪定的方法。雖然赤裸心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由於我們今生有這麼好的善緣,能得到這麼殊勝的教法,只要運用到位、如理如法去修持,赤裸見解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見解未赤裸,主要原因是方式方法沒有到位。

有些傳講無上竅訣大圓滿的導師,對方式方法不重視,僅僅憑藉直指心性來印證見解,讓弟子將心安住在平靜狀態之中,但我相信這樣還是超越不了八識。我們不否定對於某些次第根機修行者如是印證的合理性,但要超越八識,從世間轉變為出世間,只有運用上師瑜伽導修傳講的這些方便法!再沒有比它更深的法了。若還想尋找他法,可能不僅徒勞無功,還會將解脫慧命置於險地。

喇嘛仁波切曾經說過:「無上竅訣大圓滿的宣講風格是直指心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依見而修——得到見解以後,如如不動修學,是密宗的特點。那麼,對於當下不能獲得見解的下等根機者,應該怎樣修學密宗呢?堪布昂瓊說,當然是依修而見,以修行的方式去成辦見解。

無垢光尊者在《諸宗派寶藏論》中講解了顯密差異的四個要點:見解不迷惑、修行方便多、行為無辛勞、根機為上等。但這四個要點多少有一些理論成分,要把它變成能夠在修行中實際操作的方法,就要結合上師瑜伽四精要法——傳承法脈清凈而具普遍之信心、通達方便、認識智慧和善巧運用。從理論上講解,先是見解不迷惑,後是修行方便多,但對於一個次弟根機者來說,修行方便多應作為前者,見解不迷惑是結果,所以,只有方式方法到位,才能修出真正的禪定。

弟子問:上師,您特彆強調修行中方式方法需要到位,那您能不能具體地講一講方式方法?

大恩普紮上師答:《上師瑜伽引導文》、《如意寶藏——上師瑜伽之圓滿引導》和《上師瑜伽之四精要引導文》講解的就是修行的具體方式方法。堪布昂瓊曾在一部教言中說:「深之深法大圓滿,過簡難攝諸要義,然若廣宣心難容。昔日引導諸次第,乃為持明傳承教,諸智傳承之善說,聖者傳承諸經驗。」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所宣講的無上竅訣大圓滿,是一切乘法之頂點,諸法之精要,乃歷代持明傳承祖師之教言。在傳講大圓滿的過程中,如果過於深廣,弟子接納不了,過於簡單,又不能圓滿無上竅訣大圓滿之要義。所以,我們目前宣講的大圓滿,是簡中至簡、要中至要之法,再簡就不是大圓滿了。想憑藉一、兩句教言就能得到很高的見解,完全是自欺欺人。

有人說直指心性很簡單,但這樣的公案在歷史上只有幾個例子啊!末法時代,眾生煩惱沉重,希望能像歷代傳承祖師般當下證悟,恐怕比登天還難。當然,了解這些道理之後對密法心生敬信是非常好的,但實修中還是要遵照個人的根機為妙。不切實際的誑言和誑行除了給我們帶來過失和惡業,沒有絲毫利益。要達到真實見解,只有靠如理如法修學。

什麼才是真正的見解呢?比如說,眼前什麼都看不見,感覺進入大空性之中,這是第八識,不是出世間法;若眼睛開始起作用,能看得見一切形象,但並沒有專註在某個景象上,而是普遍性的觀照一切,這也不是見解,是前五根識;若明了更深一層,如眼前有幅唐卡也很清楚地知道,這叫耽著,是第六識;對唐卡產生分別叫煩惱障,是第七識。這些都不叫禪定。

在上師瑜伽導修中說,從有相定開始的一切見解,都是憑藉長期如理如法修行而得到的,不是思維造作出來的。無論思想有多麼細緻、豐富,也永遠達不到見解,因為思維和見解完全是在兩個不同的時空當中。禪定不是講出來的,而是修出來的,所以方式方法必須到位。

無論修上師瑜伽還是成熟口訣法,都在修竅訣法,按傳統需要一對一傳講,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如此傳講,原因是弟子們的基礎沒有修紮實,即便講解,也沒有絲毫利益。作為導師,我更不能去糟蹋竅訣法,所以只能停下來,讓大家好好修學直到見解赤裸為止。這個時代,想得到成熟口訣法並不難,難在把見解修出來。這可不是短時間能達到的事情,因此還是要多下功夫,精進修行。

我們的弟子中修行很多年的比比皆是,但很多都把修行當作任務來完成。要麼是對本傳承的感情很深,放不下;要麼是和導師的感情很深,覺得不修對不起導師,所以要把法修上去;還有就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很少有人這麼幸運,能修這麼殊勝、深奧的法。如果把修行當成例行公事的任務,就意味著你沒有廣大的發心,修法時馬馬虎虎、沒有下很大功夫自然也就不足為奇。

往昔上師說過,單純從修無上竅訣大圓滿來說,亞青寺的傳承是最殊勝的。現在看也是這樣,真的找不到比這更殊勝的傳承了。無論是身邊的學習資料,還是平常所講解的實修方法,都是最殊勝、最殊勝的法了。雖然站在理論的角度,用文字詮釋法義,無論是小乘、大乘還是密乘的導師都在宣講,但是如理如法遵照密乘的法義修學,除我們這個傳承外,真的非常稀少。所以,我們是有殊勝緣分、根機非常圓滿的具緣者。在擁有這麼好的條件下,修行若還是馬馬虎虎,僅僅是時間長短和念誦數量在變化,最終見解沒有絲毫進展,還是很令人惋惜的。

時間飛逝,一年即將過去,頭上悄悄增添的白髮和眼角無聲爬上的皺紋,是閻王爺發給我們的警告:離死亡又近了一步!當我們身患疾病,哪怕只是頭痛,都應告誡自己作好準備,因為這些病痛也是閻王爺給我們的預警:離死亡越來越近了。所以,在修行上真的要多下功夫,不能時時隨著妄念漂泊,因為無常隨時都會降臨!

在無常的逼迫下,如果我們能精進修行、赤裸見解,在現實生活中就能看透一切,甚至沒有煩惱,獲得今生快樂;面對臨終就能了脫生死,獲得自在;未來也能獲得解脫。因為駕馭一切就是解脫,當我們擁有見解的時候,虛幻永遠束縛不了我們的內心。這就是見解本具的能力,一切都來自於見解。如同只有真正擁有財富者才是富人一樣,見解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口中,而應真實證得。我們細緻講解見解的目的就在於此。

以上是弟子根據大恩根本上師普巴扎西仁波切講法錄音整理。若有錯謬,即在大恩上師及道友們面前發露懺悔!嗡班匝兒薩埵吽。

願您永具菩提心
推薦閱讀:

飛行36年 「旅行者1號」跨出太陽系
為了出行者 高速公路也是蠻拼的
黑牛食品:健康植物類蛋白飲料的忠實執行者(13.12.13)
做一個聰明的旅行者,你需要知道這些…… | 旅遊315
行者的攝影書 名師教你特殊氣候下如何拍

TAG:方法 | 修行 | 方式 | 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