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淺析中國引進蘇35戰機的問題 殲20將替代
資料圖:1996年,中俄兩國簽署引進生產200架蘇-27SK的合同,在國內被稱為「11號工程」。首批(00批)兩架完全由俄羅斯部件組裝的蘇-27SK於1998年年底首飛,並於第二年交付部隊試用。圖中為第一架組裝機,00批01架「藍色49號」殲-11。
國產化蘇27的歷程
根據1996年中俄雙方簽訂的引進蘇27SK單座戰鬥機的合同(價值20億美元),俄羅斯向中國出售許可證,幫助瀋陽飛機公司生產新型戰機。1997年夏天,俄羅斯方面向沈飛提供了技術資料,1998年沈飛組裝了兩架從俄羅斯進口套件的殲11(蘇27SK)戰鬥機,並於2000年交付空軍試用。2002年開始,瀋陽軍區空軍的空1師開始批量裝備殲11戰鬥機,標誌著國內生產的第三代重型戰鬥機時代來臨了。為何組裝蘇27花費了較長的時間?根據《現代軍事》2007.4期訪談沈飛總經理李方勇的文章,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解答:由於俄國所提供的圖紙與零件存在很大出入,給打通生產線帶來了預想不到的巨大困難。沈飛的殲-11組裝應該是從基本的零件開始,甚至要從引進的材料自己金加工做零件,這才有圖紙和零件對不上、零件和零件模具對不上的問題。另外,俄羅斯航空工業的技術和生產文件管理比較「自由主義」,歷次中國引進俄制武器裝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結果,整個維修時間長達1年有餘,在最高峰的時候,外方派來的維修人員多達150人,維修的工裝超過80%,更改量超過圖紙的一半
根據原來的合同規定,雙方需要做兩件事:一是改造沈飛,引進全套機體的生產技術;二是俄羅斯向中國提供蘇-27SK的散件,首先通過零部件組裝方式生產,然後逐步提高國產化率,由中國自行生產零部件,完成飛機的製造工作。前後部分的總數量為200架,但是合同規定雷達、航電和武器裝備始終都要由俄羅斯提供。殲11的批量裝備正好在911事件之後,國際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在2002年,國家做出」抓住重大戰略機遇期「的決斷,中國的空中力量迎來了大發展的時期。因此,國產化殲11的決策也是在這段時間裡被付諸實施。在接收100套左右的殲11零部件並完成生產之後,完全國產版的殲11B終於登上了舞台。
首先,2002年6月,付國祥成功完成了配備一台渦扇-10發動機的蘇-27的試飛。這意味著蘇27的國產化最大的攔路虎,動力系統開始有了眉目。2006年2月,在一航集團發動機事業部的工作會議上,渦扇-10項目終於對外正式宣布研製成功,按有關技術要求完成了全部地面考核試驗和空中試飛任務,實現了設計定型。渦扇-10定名為「太行」。總設計師為一航動力所的張恩和。這樣,完全國產的殲11B可以擇機露面了。
資料圖:0013號「太行」殲-11
其次,2003年12月6日,殲-11新型號由畢紅軍駕駛完成試飛,標誌著該型號的研製工作進入了全新階段。新11改型採用了大量新技術新材料,航電系統與蘇-27相比有了較大提高,雷達火控武器均採用了更為優秀的國產產品。2006年末,在國產化殲-11基礎上繼續深入發展的殲-11B開始公開露面。該機外觀上最大的區別是雷達罩從蘇-27的向上開啟,改為向側面開啟。因此雷達罩外形及連接方式有明顯變化。另外,使用了黑色塗料。該機可攜帶國產新型空空武器,例如霹靂-12主動雷達制導導彈。
與引進蘇27、蘇30的時間表對比
我國從1990年開始簽署協議引進蘇27,直至2003年簽署最後一份協議引進蘇30MK2,前後一共13年,引進了蘇27SK/UBK共計76架,蘇30MKK/MK2共計100架。自行生產了組裝版殲11約100架,此後轉入完全國產化的殲11B、殲15和殲16。按照中俄協議,本來在後100架的殲11機體生產就應當由沈飛自行完成,而非引進套件;俄國只需要提供發動機、航電和武器即可。而國產的殲11B則是完全用國產動力和電子設備取代了俄制設備,並且在完成合同規定數量後繼續生產,甚至生產了不在合同規定內的殲11BS、殲15和殲16。這就是中俄在航空方面知識產權糾紛的由來。從時間節點上看,中國空軍從2002年開始批量裝備殲11A,按照一年一個團的速度,到2005年裝備了4個團,約100架,它們全部是引進部件組裝版。2006年2月,渦扇-10設計定型,同年10月,殲11B公開露面,可見,本來2006年的飛機應當是沈飛自行生產機體,俄國提供雷達、發動機的第一批,也就是200架飛機的後100架開始生產。但是我國完全用國產動力和航電取代了俄制產品,這時俄國人應該開始感到情況不妙了。
殲11B首先生產了四個團給空軍,然後生產了兩個團給海軍。按照中俄的原來協議,176架引進的飛機和200架國產飛機加起來應該是376架蘇霍伊戰機,但隨著海航的殲11B服役,以及殲11BS、殲15和殲16的服役,我國的重型戰鬥機數量已經突破400架了。
資料圖:殲-15霸氣CG
蘇35的引進問題
從時間節點的對比來看,我國生產殲11B的節奏是完全接續上了中俄引進協議的規定,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用國產動力和航電取代了原本的俄制設備,並且對飛機進行了一定的修改。而後來的殲11BS、殲15和殲16就是自主的產品了。目前殲11B已經裝備了6個飛行團的兵力,第3個海航殲11B飛行團也在換裝當中,同時殲15也有至少10架服役。從2006年開始算起,基本上做到了一年一個團。加上接近300架的殲10和200多架的飛豹,中國的現代化戰機數量超過900架了。這是我們認識現代中國空軍和海航的基本事實,而且隨著殲15和殲16、殲10B、飛豹B的投入使用,三五年內就可以超過1200架,屆時,殲20也將小批量投入生產和服役。考慮到中國海空軍的戰術飛機總編製約1500架,在殲20服役後會逐步替代舊型號戰機,因此留給蘇35的空間確實不多。
如果是小批量引進蘇35呢?我們必須看到,蘇霍伊工廠的生產力也是比較有限的。在早期的引進當中,幾乎都可以做到簽署協議後兩年內完成交付。但是蘇35可謂是命途多舛。最早的蘇35是蘇27M戰鬥機,在1990年代中期就頻繁露面於各大航展。但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蘇35與90年代的飛機已經不是一種型號了。我們所說的蘇-35BM/蘇-35S是2008年首飛的大幅改進型,取消了前翼及機背上的減速板,改用AL-41F1A發動機,進氣道擴大,新增空中加油管,被動相位陣列雷達,航電及座艙設備亦全面升級。同時加裝後視雷達,可向後方發射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
蘇35在俄羅斯空軍的服役比較緩慢。2009年莫斯科航展上籤署協議,決定在2015年前生產48架蘇35。然而,直到2012年底,首批6架蘇35才交付給空軍。到2013年年底以前,俄空軍已經裝備了10架蘇-35S戰鬥機。今年2月初俄空軍接收了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公司去年生產的12架蘇-35S型機。該公司計划到今年年底之前再生產、試驗和移交12架。2015年俄軍方將接收最後一批共14架。計劃完成後,俄空軍蘇-35S型機總數將達到預定的48架。據報道,第二批48架蘇-35S戰鬥機採購合同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簽訂。新飛機的生產將持續到2020年左右。這樣,這兩份合同完成後,俄空軍蘇-35S型機總數將達到96架,將成為俄空軍中數量最多的戰機型號之一,僅次於蘇-27和米格-29及其改型。也就說,蘇35每年的產量約為12架。(作者署名:超級大本營論壇 新浪軍事特此鳴謝)
資料圖:藍天白雲塗裝版蘇-3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