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獻,中國為何推進艱難 錢江晚報
本報記者 張苗 本報通訊員 李伊平
「杭州女婿」英國人馬克,去世後將心臟、腎臟、肝臟、角膜捐獻給了6個中國人(詳見本報6月29日A16版、6月30日A3版、7月2日A9版),大家都為他與妻子王女士的跨國戀情以及器官捐獻的舉動所感動。 而馬克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感動,在這段故事的背後,我們能看到更多的內容。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資源匱乏,以及與歐美國家的觀念差距,一直是輿論關注的話題。
從數字看差別
全球平均器官移植供需比1∶30
中國器官移植供需比1∶150
據衛生部統計,中國每年有150萬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但只有約1萬人能夠完成器官移植,供需比例為1∶150。
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平均器官供需比為1∶20到1∶30。
浙江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季雲松告訴錢江晚報記者,馬克是在浙江的第512位器官捐獻者,從登記捐獻者數量上看,浙江已經登記、有捐獻意願的人4200餘位,佔全省常住人口的2.61/100萬。其中的45%來自省內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全國已有6.7萬餘人進行了器官捐獻意願的登記,佔全國人口的2.1/100萬。
雖然這些數字每年都在上升,可是和人口總數相比,仍然顯得微乎其微。
我們對比下馬克的祖國英國,英國人口總數不到7000萬,但已經至少有1700萬人登記,同意死後將器官捐獻出來,約佔總人口的1/4,其中多數人尤其是駕車者同意在致命車禍等意外發生後,捐獻自己所有的器官,也有少部分人希望能在死後給自己留下一雙眼睛。
從全球範圍來看,器官捐獻率最高的是西班牙。西班牙的法律規定,任何人都可被視為潛在的捐獻者,除非其明確表示不願進行器官捐獻。也就是說,在沒有明確拒絕進行器官捐獻的情況下,任何人都可被看作器官捐獻者。
這個政策也是促進西班牙器官捐獻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最終是否捐獻還要尊重家屬的意見。西班牙每年保證1000例左右的捐獻,基本可滿足國內需求。
從文化、教育看差別
歐美國家:從小教育
中國:受傳統影響比較大
中國器官捐獻的數據為什麼和歐美國家相差這樣大?在季雲松看來,這與一個國家的文化、教育和經濟發展水平是有關係的。
馬克的丈母娘、王女士的媽媽唐老太太的態度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
馬克身後要捐獻器官,他遠在英國的親戚們,以及王女士的哥哥、嫂子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馬克的丈人沒有明確表態,不過丈母娘唐老太太一開始的態度很堅決:不同意。
這位將近70歲的杭州老太太的想法很簡單: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她希望這位英國女婿在來生是「完整」的,「怕他來世『沒心沒肺』。」唐老太太這樣說。
這位杭州老太太,最後真正接受器官捐獻這件事,是在6月29日馬克去世、進行捐獻手術那天。「他的心臟還能在別人那裡跳動,我又覺得沒有那麼絕望。」
浙江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何炯說,「傳統的對死亡的理解,讓很多國人對器官捐獻產生疑慮。」
在國外,同樣有「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不過相比外國同行,何炯和她的同事們要經歷捐獻者家屬更多的糾結與擔憂。
很多西方國家採取了媒體宣傳、公益廣告等各種方式鼓勵人們參與器官捐獻,還在學校講授有關器官捐獻的知識。
美國、西班牙等西方國家從上世紀60年代後就開始推進人體器官捐獻移植,和中國一樣起步階段也是非常艱難的。「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在管理規範和捐獻人數上走在全國前列,不過要得到更廣泛社會的認可以及普及,滿足器官移植需要,工作任重道遠。」季雲松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