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肌性斜頸宜儘早正規推拿治療,家長千萬不要傻傻的等待!

「歪脖子」在醫學上又稱小兒斜頸,發病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屬先天性的原因有肌性斜頸和脊椎發育畸形。後天性的原因有冷風侵襲、感染和創傷導致的急性斜頸,由於眼睛斜視導致的眼性斜頸,還有一種痙攣性斜頸。最常見的是先天性肌性斜頸。該病在早期進行正確有效推拿治療,大多數患兒可以完全得以治癒。

小兒肌性斜頸如果發現的早,就可以及時的按摩糾正,不需要手術的。如果一直沒注意,孩子越來越大,骨性已經長好,治療起來就比較麻煩而且會給您的孩子帶來很大的危害!

小兒斜頸的發病原因及臨床表現

小兒肌性斜頸是指因胸鎖乳突肌攣縮所造成的斜頸。本病多發現於出生後兩周左右。發病率0.3%~0.5%。1/4發生在右側,1/5伴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本病應及早治療,按摩推拿對於6個月以內的患兒有較好的療效。

一、病因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有三種學說:產傷學說、宮內發育障礙學說、缺血性肌攣縮。但這三方面也不能完全解釋本病,常見的病因如下:1、產傷出血,分娩時胎兒一側胸鎖乳突肌受產道或產鉗擠壓至出血、機化形成攣縮。

2、胎位不正,影響了一側胸鎖乳突肌的血液供應,引起缺血性改變所致。

3、胎兒在子宮內,頭偏向一側,與產程無關。

4、感染性肌炎所致。

5、遺傳性疾病。

二、發病機制

三、臨床表現

1.頸部歪斜:頸部歪向患側,而顏面旋向健側,逐漸出現臉部不對稱,嚴重者甚至出現頸側彎,椎體契形變及斜視等表現。

2.頸部包塊 嬰兒出生時並無異常,一般於生後2周左右頸部出現腫塊就診,多見於右側。於受累側胸鎖乳突肌中、下1/3可觸及圓形或橢圓形包塊,質硬,可移動,按壓時嬰兒哭鬧。但腫塊無紅腫熱痛的感覺。

3. 頸部B超:患側可見肌性包塊。

四、診斷

頸部歪斜,頭喜偏向患側,晚期有頭面部畸形,有胎位不正或臀位產史。頸部B超:患側胸鎖乳頭肌可見包塊。X線表現:頸椎未見骨骼改變。

五、治療

早期診斷治療十分重要,越早效果越好,一般滿月後即可來醫院推拿治療。

小兒肌性斜頸的推拿治療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張世卿教授提出了小兒肌性斜頸六部推拿法:

1、患兒取仰卧位,用拇指在患側胸鎖乳突肌施以推擦法,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為防止擦破皮膚,可先塗潤滑劑(滑石粉,爽身粉均可)。

2、用拇指按揉患側以放鬆局部再用中指、食指在患處自上而下地左右揉動,以舒筋活血、緩解痙攣。

3、用拇指、食指於患處兩側進行左右捏拿、彈撥,以消散結塊、增加血液循環。

4、一手扶住患側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兒頭頂,使患兒頭部漸漸向健側部傾斜,逐漸拉長患側的胸鎖乳突肌(切忌用暴力),使之舒通氣血,分離黏連。

5、右手托扶患兒前下頜處,另一手抱住頭枕部,把頭略往上牽拉,然後向左右方向旋轉,在旋轉法施行完畢後,將頭部做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擺動。用力不宜過猛,操作要柔和,速度不宜太快。

6、如果出現高低肩、脊柱側彎、長短腿等情況,要配合脊柱軟組織調整手法。

掌上君溫馨提示:

(1)本病當與骨性斜頸、姿勢性斜頸、眼源性等斜頸相鑒別。

(2)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一般在出生3個月以內開始治療更好。當腫塊消失後,應繼續推拿,直至頸部活動正常為止。

(3)親人或者保姆要根據不同的病變位置,選擇自己在餵奶和睡覺時的位置關係。比如說孩子是右側斜頸,就要在餵奶和睡覺時把孩子放於您的左側,反之亦然。

(4) 斜頸患兒,還應注意檢查是否伴有其他先天畸形特別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去醫院拍雙側髖關節X線加以確診)。

(5)小兒不宜過早直抱,防止發生姿勢性斜頸。

小兒推拿,綠色療法,常給寶寶推拿

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了解更多小兒推拿知識,

推薦閱讀:

因為等待,我戀上流年
3月份桃花運飆漲的三大生肖,不用等待,財運更旺
等待不被辜負,愛情終將姍姍到來
誰的等待,仍堅忍地守候在草葉尖上*
繁花落盡飄落了誰的等待,驀然回首隻為換你紅顏一笑。

TAG:治療 | 等待 | 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