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頸動脈最容易堵?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
概述
頸動脈是將血液由心臟輸送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是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頸部血管斑塊的出現明顯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圍血管疾病如下肢血管硬化症的危險。研究表明,頸血管內膜中層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險增加10-15%,卒中危險增加13-18%。尤其是超聲顯示低回聲的軟斑塊即不穩定斑塊,更容易脫落導致腦卒中。頸內動脈狹窄程度分為4級:①輕度狹窄,動脈內徑縮小<>
頸動脈狹窄的病因
動脈粥樣硬化是頸動脈狹窄的最常見病因;其他多個病因可導致頸動脈狹窄,但自然病史和臨床過程迥異,這些病因包括:纖維肌發育不良、頸動脈夾層、動脈炎、放療後頸動脈狹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後再狹窄。
1、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是累及全身動脈的系統性、退行性疾病。其特徵是不斷增大的斑塊最終導致管腔狹窄、前向血流減少,動脈粥樣硬化亦可波及頸動脈,增加了相關患者的卒中風險。
2、纖維肌發育不良
纖維肌營養不良 (FMD) 是一種非動脈粥樣硬化性退行性病變,可以累及中等直徑動脈,比如:腎動脈、頸動脈,一般病變的長度較長,它的表現主要是分為無癥狀的,還有是短暫的腦缺血發作或者卒中。在女性患者中更為常見,頸動脈纖維肌發育不良典型表現是多發的向心性的狹窄成「串珠征」。
3、頸動脈夾層
頸內動脈夾層是由於鈍性損傷或頸部突然伸展所致,少數情況可以自發出現,夾層引起的內膜撕裂可以導致管腔變窄或者繼發血栓形成。
4、血管炎
雖然少見但也可以累及頸動脈或者顱內動脈。
5、放療後頸動脈狹窄
放療可以導致動脈的損傷,放療後數年頸動脈可能發展成為狹窄甚至閉塞。
6、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後再狹窄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後 2 年發生的再狹窄大多與內膜增生有關,發生率大約為 5 %,動脈粥樣硬化複發也可以導致再狹窄,一般在內膜剝脫術後數年出現。
常見癥狀
1、腦部缺血癥狀;可有耳鳴、視物模糊,頭昏、頭疼、記憶力減退、嗜睡或失眠、多夢等。也可有短暫性腦缺血性發作如眩暈、黑膜,重者可有發作性昏顧甚至偏癱、失語、昏迷,少數患者有視力下降,偏盲、復視,甚至突發性失明。頸動脈狹窄以後可引起眼部的缺血表現,如角膜白斑、白內障、虹膜萎縮、視網膜萎縮或色素沉著、視盤萎縮、靜脈出血等。患者失明多因白內障引起。當鎖骨下動脈第1段閉塞時.可因鎖骨下動脈竊血導致或加重腦部缺血癥狀。
2、斑塊或血栓脫落可導致短暫性腦缺血和腦梗死。常見於動脈硬化閉塞症性頸動脈狹窄。
3、多發性大動脈炎活動期可有全身不適、發熱、易疲勞、食欲不振、體重下降、多汗、月經不調等癥狀。有時可有不典型表現,如無原因發熱或心包積液等。皮膚表現有感染性皮膚結節、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病。有些患者可有結核、風濕熱。輕者可無明顯臨床癥狀,嚴重時出現局部癥狀。
頸動脈狹窄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多普勒-超聲檢查 多普勒-超聲檢查是將多普勒血流測定和B超的實時成像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目前首選的無創性頸動脈檢查手段,具有簡便、安全和費用低廉的特點。它不僅可顯示頸動脈的解剖圖像,進行斑塊形態學檢查,如區分斑塊內出血和斑塊潰瘍,而且還可顯示動脈血流量、流速、血流方向及動脈內血栓。診斷頸動脈狹窄程度的準確性在95%以上,多普勒-超聲檢查已被廣泛地應用於頸動脈狹窄病變的篩選和隨訪中。 超聲檢查的不足之處包括:①不能檢查顱內頸內動脈的病變;②檢查結果易受操作人員技術水平的影響。
2、磁共振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一種無創性的血管成像技術,能清晰地顯示頸動脈及其分支的三維形態和結構,並且能夠重建顱內動脈影像。頸部血管有著直線型的輪廓,是特別適合於MRA檢查的部位。MRA可以準確地顯示血栓斑塊,有無夾層動脈瘤及顱內動脈的情況,對診斷和確定方案極有幫助。 MRA突出缺點是緩慢的血流或複雜的血流常會造成信號缺失,誇大狹窄度。在顯示硬化斑塊方面亦有一定局限性。對體內有金屬瀦留物(如金屬支架、起搏器或金屬假體等)的患者屬MRA禁忌。
3、CT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CTA)是在螺旋CT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非損傷性血管造影技術。方法是經血管注射對比劑,當循環血中或靶血管內對比劑濃度達到最高峰期間進行容積掃描,然後再行處理,獲得數字化的立體影像。顱外段頸動脈適宜CTA檢查,主要原因是頸部動脈走向垂直於CT斷面,從而避免螺旋CT掃描時對於水平走向的血管分辨力相對不足的缺點。CTA的優點能直接顯示鈣化斑塊CTA技術已在診斷頸動脈狹窄得到較多應用,但該技術尚不夠成熟,需要進一步積累經驗加以完善。
4.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目前雖然非創傷性影像學手段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頸部動脈病變的診斷,但每種方法都有肯定的優缺點。高解析度的MRA、CTA、多普勒-超聲成像對初診、隨訪等具有重要的價值。雖然血管造影不再是普查、初診和隨訪的方法,但在精確評價病變和確定治療方案上,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仍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頸動脈狹窄的DSA檢查應包括主動脈弓造影、雙側頸總動脈選擇性造影、顱內段頸動脈選擇性造影、雙側的椎動脈選擇性造影及基底動脈選擇性造影。DSA可以詳細地了解病變的部位、範圍和程度以及側支形成情況;幫助確定病變的性質如潰瘍、鈣化病變和血栓形成等;了解並存血管病變如動脈瘤、血管畸形等。動脈造影能為手術和介入治療提供最有價值的影像學依據。 動脈造影為創傷性檢查手段,且費用昂貴,文獻報道有0.3%~7%併發症的發生率。主要的併發症有腦血管痙攣、斑塊的脫落造成腦卒中、腦栓塞和造影劑過敏。腎功能損害、血管損傷及穿刺部位血腫、假性動脈瘤等。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
有三種:藥物治療、頸動脈開刀手術和頸動脈血管腔內治療術(支架成型術)。
1、藥物治療。基本方法是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葯(如常規服用阿司匹林、或新的強效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但僅適用於狹窄程度不超過50%的無癥狀患者,對於超過75%狹窄的患者一般建議進一步治療。
2、頸動脈開刀手術。基本方法是內膜切除,解除動脈狹窄和粥樣硬化斑塊,恢復大腦血供,消除腦梗塞栓子來源。該手術比較成熟,開展有50多年了。因為該手術需要阻斷手術側頸動脈,以往該手術圍手術期中風和死亡率為5.6%左右,現在該手術應用轉流管在手術中維持頸動脈血供的同時切除內膜斑塊,有效降低了圍手術期中風和死亡率。該手術的缺點是需要全身麻醉,頸部切口及創傷大,恢復慢,優點是完全切除增生內膜和硬化斑塊,再發生狹窄的機會較小,不需要終身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藥物。
3、頸動脈腔內治療術。即在狹窄的頸動脈里應用球囊擴張再安置支架的方法。該方法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起效快、恢復快、療效確切、可重複操作等優點。通常在局部麻醉,在大腿根部穿刺,將一根直徑在2毫米左右的導管放置入股動脈,將導管輸送到頸動脈狹窄部位,選准位置後球囊擴張再安置支架來就完成了對頸動脈硬化狹窄部位的擴張成型,改善恢復大腦血流的供應。其缺點是支架釋放過程中可能會誘發不穩定斑塊的微小栓子脫落引起「中風」腦梗塞,以及血管痙攣、血管內膜破損以及術後再狹窄的可能。近年來開始使用帶有腦保護濾網的支架系統,能夠很好的預防抓捕有可能脫落的微小栓子,有效避免了「中風」腦梗塞的發生。
預防措施
根據國外研究報道,無癥狀的嚴重頸動脈狹窄(>70%)者1 年內腦卒中的危險達2%~5%,伴有潰瘍斑塊者每年卒中率達7.5%。伴有腦卒中發作的頸動脈狹窄者,1 年內卒中複發率達59%,在歐美約35%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是由頸動脈狹窄引起的。
1、因為本病最主要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大動脈炎,外傷和放射性損傷等,所以積極治療和預防原發病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2、發現有明顯的頸動脈狹窄可以做頸動脈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或頸動脈支架成形植入術,以消除潛在的栓子來源,防止腦卒中的發生。
關注「快樂的小大夫」,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
推薦閱讀:
※頸動脈斑塊與腦卒中
※雙側頸動脈硬化伴多發斑塊形成應如何治療?急!
※遭遇頸動脈斑塊,如何辦?
※斑塊導致重度頸動脈狹窄,該不該放支架
※頸動脈常見疾病超聲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