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社會的理論構圖與哲學批判
本期主持:仰海峰(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期主題:紀念《資本論》出版150周年
主持人語
150年前,《資本論》第一卷的出版,標誌著馬克思哲學思想發展達到新高度。《資本論》不僅以學術理論的方式批判和改變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既有道路,預示著西方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傳統的現代變革及其向帝國主義的轉化,而且接軌於以俄國革命與中國革命為典範的東方社會的現代變革。本期特別刊發三篇文章,從不同維度闡釋《資本論》的理論譜系及其當代價值,以為我們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理論滋養。
馬克思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在於將形而上學批判推進到社會歷史生活批判,經過政治經濟學批判這一中介後,將其哲學的主題確立為資本邏輯批判,以探索合乎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新社會。這一主題在《資本論》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以說,《資本論》體現了馬克思哲學思想發展的頂點,正是在這一經典文本中,馬克思實現了對自由資本主義社會的科學構圖與哲學批判的統一。
商品生產普遍化與社會秩序的整體轉型
在《資本論》的開篇,馬克思就寫道:「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在接下來的章節中,馬克思從哲學—經濟學的視角出發,對商品的內在本性、社會歷史意義及其意識形態效應展開了分析。通過這些討論,馬克思揭示出:商品生產的普遍化帶來了社會秩序的整體轉型。
這種轉型,首先體現在社會生產與交往領域。在擺脫了傳統的人身依附關係後,從傳統社會解放出來的人走向了勞動力自由交換的市場,成為現代工廠下的工人和勞動者,工人與勞動工具的分離,成為現代生產的一個重要特徵。生產的目的不再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直接物質需要,而是為了獲取最大限度的剩餘價值。在這一利益目標的驅動下,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體現為擴大再生產,它不僅推動著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而且逐漸形成了商品統治一切的局面。可以說,商品生產的普遍化改變了社會時空結構,推動著人們從固定的時空構架進入到不斷生成變化的時空中,這是日常生活構架的整體轉型。這個轉型,在今天的世界上仍然沒有完成,許多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從農業社會向商品社會的轉變中,《資本論》所討論的,正是這一轉型中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生長過程及其特點。
其次是社會管理結構的轉型。生產的集中與生產的日益技術化,推動著社會管理結構的轉變。一方面,這種轉變體現在生產層面,資本家最先從生產者逐漸轉變為管理者,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工廠內部逐漸形成了有著諸多中介的管理架構,並在剩餘價值最大化的刺激下,形成了以量化為原則的管理理念。在20世紀早期,這種量化的管理原則在泰勒制中得到了體現。另一方面,隨著機器大工業的發展和推廣,工廠內部的管理系統影響到社會系統的管理體制,形成了科層化結構。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主要揭示了第一個層面的問題,而在組織化資本主義之後,社會管理體系上的科層制日益完善,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管理模式。
最後是思想觀念層面的抽象化。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馬克思通過討論商品,非常深入地揭示了近代以來西方思想的「歷史性」內容。比如在哲學意識層面,馬克思通過商品拜物教的討論指出,近代以來哲學所強調的抽象的理性,說到底是商品生產與交換普遍化時代,社會運行過程中的「抽象性」原則在思想觀念中的回應,理性的「抽象性」源自商品社會本身的「抽象性」,也正是這個意義上,當黑格爾強調抽象成為統治時,實際上是以顛倒的方式說出了這個社會的存在特徵。
對於馬克思來說,上述三個層面是同時發生的,它們共同表徵了現代社會的結構性轉型。商品生產與交換的普遍化,意味著人類歷史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即一個資本邏輯統治一切的時代。對資本邏輯的批判分析才是馬克思哲學的根本議題。
從生產邏輯到資本邏輯:馬克思哲學的視域轉換
對《資本論》的哲學思想,過去的研究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由第二國際以來形成的推廣論,即強調將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推廣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研究,就可以得出《資本論》,在這一語境中,《資本論》成為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運用與證明。考慮到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以物質生產為基礎,可以將這一解釋思路稱之為生產邏輯。二是自列寧的《哲學筆記》,特別是盧卡奇的《歷史與階級意識》之後,形成了以黑格爾辯證法為基礎來重新解釋《資本論》哲學的思路,以便從黑格爾哲學出發來重新解釋《資本論》。後一種討論方式過於黑格化,由於篇幅原因,這裡不展開論述。對於國內研究來說,影響最大的是第一種思路,即從生產邏輯出發來闡釋《資本論》的哲學。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奠基的以生產邏輯為基礎的歷史唯物主義,固然體現了馬克思哲學思想的重要變革,但從其思想發展的總體過程以及馬克思對李嘉圖社會主義者的批判來看,這一邏輯在李嘉圖社會主義者那裡已經具有基本內容。從一般意義上的生產邏輯出發,在考察現實社會時,人們關注的是其物質生產的基本要素,以及建立在這一要素基礎上的關係,這就易形成可以不要資本家,但不能不要資本的結論,這正是馬克思後來所要批判的。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一方面力圖從生產邏輯出發,並從勞動本體論的視角來確證生產邏輯的社會歷史意義,另一方面則意識到,這種生產邏輯已經不足以面對資本主義社會,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需要進入到資本邏輯中。馬克思思想發展中的這一雙重邏輯,經過《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中介,在《資本論》中發生了重要的轉換,即資本邏輯統攝生產邏輯,馬克思將生產邏輯置於資本邏輯之中來加以理解。
在資本支配一切的社會,由於資本的生產體現為擴大再生產,資本邏輯也隨之呈現為一種螺旋形上升的模式,即一種不斷結構化的過程,人與物都成為這個結構化過程的內在要素,近代以來所討論的主體、客體以及主體—客體之間的關係,在這一結構化進程需要重新審視。理解資本邏輯的這一哲學意蘊,我們才能透視黑格爾關於絕對觀念的哲學探討,也只有到這一層面,我們才能理解馬克思是如何超越黑格爾的。可以說,黑格爾是在這個意義上才被馬克思「顛倒」過來。
資本邏輯批判與馬克思的哲學指向
在《法哲學原理》中,黑格爾已經意識到商品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問題。在關於市民社會的討論中,黑格爾較為清晰地討論了以分工為基礎的勞動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及其局限,特別是在自由競爭狀態下,資本主義勞動本身具有無法解決的難題,即一方面體現為技術的發展與個體的機械化、碎片化狀態,另一方面體現為個體的發展與社會總體發展之間的悖論。正是看到了這些問題,黑格爾才強調「國家決定市民社會」。黑格爾看到了資本的內在難題,特別是在自由狀態下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對立,但他認為這些問題可以在國家範圍中得到解決,也就是在理性中能夠得到解決。可以說,黑格爾對於資本邏輯的發展在總體上是有信心的。在馬克思看來,資本邏輯的展開必將帶來無法解決的矛盾,因此批判資本邏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構成了《資本論》的哲學指向。
在《資本論》及相關手稿中,馬克思批評了幾種主要的資本主義批判理論。一是從商品交換出發的哲學批判。這種批判尤其體現在以蒲魯東為代表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身上。蒲魯東主義者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問題出在商品交換領域,並將貨幣看作一切問題的根源,從而提出以勞動券作為交換憑證的解決方案。針對這一思考,馬克思指出,商品交換存在於資本邏輯的現象界,生產領域才是資本邏輯的本質界,這樣一種解決方式,當然並不能真正地消除資本邏輯的根本難題,說到底只會將資本的形成過程重新演繹一遍。二是將資本還原為生產要素,強調沒有資本,現代人就無法生產,也就無法生存下去。這是一些李嘉圖社會主義者的基本觀點。針對資本的這一「實體性」理解,馬克思指出,資本不是物,而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生產關係,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三是道德批判。馬克思哲學變革的過程,首先就是與這種道德批判相決裂的過程,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對費爾巴哈人本主義以及建立在這種人本主義基礎上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批判,都在表明,這種道德批判說到底只是一種個人情感和烏托邦的表達,並不能真正地觸及社會存在的根基。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馬克思在討論到工人階段的生存處境時再次指出,這種外在的否定並不能改變資本邏輯的進程。正是在考察上述幾種資本邏輯批判方式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理解馬克思對辯證法的界定:辯證法是從資本的內在矛盾中去理解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趨勢,這是一種肯定中的否定,只有在這個意義上,辯證法才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馬克思對資本邏輯的批判,對於我們理解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依然有著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歷程來看,《資本論》面對的是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時代。在19世紀70年代之後,資本主義社會經過了一次重要的轉型,即從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轉向了組織化的資本主義,馬克思所批判的生產中無計劃的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變。在20世紀70年代之後,資本主義又從組織化的資本主義社會,轉向全球資本主義。正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這種變遷,給人這樣的印象,似乎《資本論》已經過時了。但事物的發展總有其內在同一性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就資本主義社會而言,這個根本就是資本邏輯。雖然資本邏輯的形態及其運行方式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但只要資本邏輯仍然統治著這個社會,《資本論》的哲學就仍然是我們面對這個時代的重要理論指南。就人類理想而言,馬克思關於自由王國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學說,同樣是這個時代最為根本的追求。
(作者:仰海峰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本文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重大基礎理論問題研究」?項目批准號:16JZD003?的階段性成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