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藝術的楷模:秦大將王翦
伴君藝術的楷模:秦大將王翦
「伴君如伴虎」這似乎是警世名言,上下五千年都在證明萬古不變的真理。「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白起賜死、韓信遭誅,岳飛被殺,和珅抄斬,歷歷在目。就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進程中,民企的發展也延續這個顛覆不破的「神話」。
秦朝大將王翦,在秦王嬴政統一全國的戰爭中,戰功居偉。戰國七雄,除秦國外,被王家攻城拔寨、滅家破國的就有五個(齊、楚、燕、趙、魏),其顯赫戰功、青史彪名,被譽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但世人卻鮮有隻聞。其過人的戰績,被低調謹慎淡泊;其驚世的圓滑,伴君王壽終正寢。值得後人津津樂道的是王翦巧用心理學主導伴君藝術的軼事奇聞,彰顯其驚世韜光養晦的策略,令人嘆為觀止拍案叫絕,在千古不變的殘酷生存中,王翦從容應對、方得全身而退。今奉獻其人其事,略作街談巷議,以饗讀者。
王翦是一個全才的聰明人。在秦國是繼白起之後能征善戰、功績顯赫、功高震主的戰將,同時他深諳伴君之術,運用的遊刃有餘。 公元前,秦國攻滅三晉,奪燕都,並一再打敗楚軍,秦王政決定乘勝攻滅楚國,實現統一全國的宏偉目標。他問大將李信:「我想攻取楚國,你看需要多少軍隊?」李信這個人驍勇善戰,經常帶著幾千兵馬就敢出奇兵突襲對手的大部隊。李信非常自信:「有二十萬就足夠了。」秦王政又問老將王翦,王翦內心籌划了一番說:「老臣非六十萬不可。」秦國此時舉國兵力也不過七八十萬,這等於抄了家底,秦王政不高興地說:「王將軍真是老了,競如此膽怯!」
於是以李信為主將、蒙恬為副將,率領二十萬軍隊出兵攻楚。
王翦見自己的意見不為秦王所用,且引起秦王不滿,權衡之下就托生病為由,告老還鄉辭官到頻陽那個地方種地抱孩子去了。(見好就收,惹急了秦始皇,就是白起也會被賜死!)
話說李信和蒙恬各帶一路人馬出征,開始倒也順風順水。然而,最終被楚軍項燕殺了回馬槍,直殺得李信落荒而逃,慘敗回歸。秦始皇一聽就急了,後悔當初不聽老將軍肺腑直言。御駕親臨頻陽找王翦去了。 見了王翦,秦始皇就抱歉,說:「王老將軍,寡人不聽將軍之言,果然兵敗。現在楚軍日益西進,將軍雖然有病,能忍心丟下寡人不管嗎?」王翦說:「臣年老糊塗,大王還是另擇良將吧!」
秦王政說:「過去的事就算了,將軍不必再說。」
王翦說:「大王一定要用臣,非要六十萬兵不可。」秦王政一咬牙一跺腳答應下來。 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出咸陽,秦王政親自到灞橋餞行。酒酣之際,王翦湊到秦始皇跟前悄悄說:「大王啊,您瞧我活了這麼大年紀了,也沒什麼家業,你是不是能給我幾畝好田美宅園池,好做養老的宅院啊?」 秦始皇一聽就樂了:「老將軍,你是我大秦著名的大將軍,還怕沒有宅院嗎?」 王翦道:「不成,我給大王當將軍,將來大王得了天下,我也不敢奢盼著賜土封候,趕好現在大王看得起我用我,不趁現在給子孫撈點好處,以後等大王不待見我了,那不就晚了嘛。」秦王政竊笑,欣然允諾。諭旨之下,即刻兌現。王翦方下令全軍出征。
兵到臨潼,王翦派傳兵快馬到皇宮,向秦王政請求:君王雖說給了良田美宅,尚須民工修繕,方能建成。秦王應允。
剛過渭南,王翦又遣兵卒請求:良田美宅建成後,尚須奴婢傭工,請一併考慮。秦王笑應。
王翦出潼關之前,先後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要求賜給良田美宅家奴等等。都得到秦王的應諾。
手下的將領們困惑不解,認為老將軍原本不是這樣。王翦嘆口氣,說:「大王驕矜且多疑,從不輕易信人。如今將傾國的兵馬都交給我指揮,最猜忌的是我擁兵自重,另立君王,我如果不多多地要求良田美宅,讓他認為我胸無大志,豈不是讓他懷疑我圖謀不軌嗎?」眾將皆齊佩服。
王翦領兵至大梁以後,楚國出動全部軍隊由項燕率領前來迎戰。王翦命令部隊構築堅固的壘壁防守,就地休養生息起來,絕不與楚軍交戰。休養期間,還開展軍營內的軍體訓練和遊戲。秦王和朝廷內雖對王翦按兵不動,持有異議,但在秦王政的力挺下,也默認了「將在外不由帥」。
楚軍多次挑戰無效,軍心怠懈,認為王老將軍是過時的老虎不如貓,楚將項燕也因事撤離前線。王翦立即以壯士為先鋒,出動追擊,破楚師於蘄(今安徽宿縣東南)南。次年,滅楚。
王翦不光精於打仗,還懂為臣之道,更善於巧用心理學主導伴君藝術,招招實蘊靈氣、次次運用的爐火純青。李斯那麼大功都被宰了,王翦到老都太平無事,說明他對韜光養晦這四個字深有研究,頗見體會。漢朝張良怕也自愧不如吧。
王翦的伴君藝術集中體現在:首先,低調謹慎。王翦雖然手握重兵且立下戰功無數,但王翦始終沒有恃功居傲、目中無人,沒有像白起那樣的傲氣霸道,
西安 王北陵 拙筆
2009.06.18修改
推薦閱讀:
※秦國四將——王翦
※王翦穩健戰法
※白起和王翦有何不同,為什麼秦始皇能統一天下?
※戰功赫赫的王賁,是他父親王翦在戰場之外又一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