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殺事件頻發?死亡教育是個問題
07-20
據媒體公開報道,今年五月下旬,在甘肅武威雙城鎮發生學生連續服毒事件,六天時間裡兩名學生死亡,四名獲救。他們當中有五個人是同一所小學的六年級學生。 5月19日,雙城鎮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苗苗服毒自殺身亡。與其一起自殺的還有一名蔡同學,經搶救獲救。 5月21日,雙城中學高二學生趙某服毒,搶救無效後死亡。 5月22日,該校六年級的另一同學小孫服毒自殺。5月23日早8時,小孫的好友小倪服毒自殺。5月23日晚11時,雙城小學六年級學生楊某服毒自殺。這三名同學經搶救脫險。 這些孩子們怎麼啦?他們為什麼要自殺?到目前為止這也許還是一個謎。據報道有的學生家庭條件還相當優越。 兒童問題諮詢專家趙遠虹表示,雙城事件中的學生正好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都有其特殊性。而雙城地區比較閉塞,教育也比較落後。當教師或家長對孩子們的理解過於缺乏,溝通的渠道過於狹窄,都有可能導致青春期的孩子作出過激行為。此次孩子們參與自殺事件的原因有可能是表達對一個美好東西夭折的悲哀,或者對自身生活和周圍環境的失望,或者是對教育者的失望等等。 「不論孩子們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自殺,但有一個問題是無法迴避的,那就是雙城事件的發生和處理暴露了我們教育中『死亡教育』的空白和無力。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的所有問題都應該給予嚴肅認真的回答,這是教育者的義務。」趙遠虹表示,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一直在迴避死亡這個題目,我們的家長、老師甚至整個社會不敢也不知道如何與孩子談論死亡。絕大多數人包括在單位里,當人們遇到「死亡事件」時也不知道能和誰說,大家都避而不談,不知道如何表達,覺得這是一個難題。 《蘭州晨報》是最早報道雙城事件的媒體,該報閻記者接受時訊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他的採訪中,他發現,雙城鎮絕大多數小學生幾乎不能和大人談論死亡是怎麼回事,他們對「死亡」的概念幾乎是一無所知。有的學生對死亡「無所謂」的態度已經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更不可能知道如何處理由此帶來的心理衝擊和悲傷。 閻記者說,「死亡」在有的孩子眼中就是心情不好時把農藥喝下去不想後果的事。雙城鎮六年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生說:我不知道什麼叫「死亡」,我想死了就是睡著了,再也醒不來了。另一名孩子認為「死亡」就是到一個很遠的地方,是件很幸福的事。他們中不少人表示大人不能向他們解釋什麼是死亡,不了解他們。 雙城小鎮的悲劇發生後,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將注意力放在自殺本身和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要堅強不要輕生上。而關於我們的學校、家長和老師已經、能夠和應該做什麼?如何處理死亡危機,至今為止,卻一直沒有涉及。 雙城小學六年級甲班主任吳壽昌發現,5·19事發後的第二天,很多同學桌子上刻了「519」的字樣。班主任知道學生們是在紀念苗苗,但他當時的反應是:叫同學們要愛護公物,桌子上不能刻字。 吳壽昌不知道如何向學生解釋苗苗的死亡,他認為這事不好說。他只向孩子們解釋說,喝葯會造成胃病。在他的眼裡死亡就是活得沒意義。活的沒意義就去死,到絕境的時候就死亡,很可怕。 家長在和記者談起連續發生在雙城鎮的學生自殺事件時情緒激動,但有的家長竟將此和雙城鎮的風水有問題聯繫在一起。 青春熱線負責人陸小婭接受時訊記者採訪時表示,雙城鎮連續發生的學生自殺事件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死亡」作為一種危機事件,缺乏相應的應激處理。而學生自殺或因意外死亡這樣的事件和校園暴力、人質事件等都屬於危機事件,一旦發生,都會給老師和同學帶來極大的心理衝擊。「長期以來我們在處理這些悲劇性事件時,往往會忽略師生的感受,忽略了由此帶來的心理創傷。」陸小婭強調說,很多危機帶來的衝擊反應是隱性的,於是我們很容易就過於急促地處理悲傷,常常粗暴地打斷哀悼過程,不給人表達和處理悲傷的機會。甚至將一個人能夠很快控制住悲傷的情緒,當作是「堅強」的表現;或者將一個人在失去最親的人時仍然堅守崗位,認為是「公而忘私」的典範而給以褒揚。 「實際上,這些做法都是非常危險的。應激事件對於當事人來說,帶來的心理衝擊是必然而巨大的,如果沒有及時疏導和處理,這些沒有找到出口的負面情緒就會偽裝和深藏起來但不會消失,就好像表面結痂裡面還在發炎的傷口,其實還在消耗當事人的能量,妨礙他的社會適應,破壞他的人際關係,影響他的成長和發展。嚴重的還會對他造成長期的情感損害。」 陸小婭說,在傳統文化中,人們是通過習俗和宗教儀式來處理悲傷。但在現代社會中,匆忙的都市生活、疏離的人際關係,我們甚至來不及和別人談論死亡和悲傷,或者不知道從何談及,缺乏溝通和交流機會的氛圍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為我們埋下了心理疾病的種子,逃避和壓抑這種痛苦,反而會延長痛苦,甚至會在日後引發諸如抑鬱症等不良癥狀。 相關鏈接 不同年齡孩子對於死亡的理解 9-12歲: 開始明白自己死亡的可能性;將死亡看成是結束; 會感受到強烈的憤怒或內疚的情緒; 表現出對死亡生理機制的興趣; 可能關心死者去世對自己未來的影響(特別是經濟和生活方式方面),開始關注自己的未來; 迴避他人,儘力隱藏自己的感情。青少年: 常常能以成人的觀點來看待死亡; 將死亡看成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 發展出自己抽象的死亡觀; 努力去戰勝死亡——建立靈魂不朽的態度; 對有關死亡的強烈情緒感到不舒服; 表現出極力照顧他人的行為,或出現行為上的退縮。 危機中成人的幫助作用 提供支持性和安全的環境;能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旁; 接受和准許孩子當前自然的情緒反應; 幫助孩子明白悲痛引起的身體癥狀是正常的反應; 對死亡及其過程的問題給予誠實和具體的解答; 如果你不知道具體的答案,或不能回答他們的問題,請誠實地告訴孩子; 理解憤怒是悲傷情緒很自然的一部分,通過接納式的傾聽,面對危機的孩子可以懂得情緒是不能用好壞來判斷的,而是現實可以接受的; 以開放的態度進行回憶——無論是好的事情,還是不好的事情; 幫孩子理解對一個人生氣或難過不會導致此人的死亡;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以作為示範,使孩子可以不再害怕或不好意思談論自己出現的情緒。(張麗麗) 幫助孩子面對悲傷 讓孩子可以隨時聯繫到你,得到你的支持;正視你自己喪失的感受和悲傷的心情; 開放和誠實地面對情緒。創造開放、接納的氛圍,讓孩子敢於提出問題,培養彼此的信任和關愛; 鼓勵他們表達悲傷(通過談論、書寫、繪畫或喊叫等方式); 用你的耳朵、眼睛、心靈去傾聽; 身體的接觸往往比語言「說」得更多,觸摸可以告訴對方:「我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在關注著一切,如果你需要,我就在你身旁」; 不要把孩子和悲傷的情緒隔離開來,悲傷是對失去的一種正常而自然的反應。 一個完整的哀悼 對疾病、臨終和悲傷問題做過大量研究的美國心理學教授華爾頓認為,一個完整的哀悼過程要完成四項任務:首先是接受喪失的事實,承認事情已經發生,逝者不會再回來。然後,必須經歷悲傷的痛苦。逃避和壓抑這種痛苦,反而會使痛苦延長,甚至會在日後引發抑鬱症。第三個任務是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這也包括重新面對自己。最後,當能夠將情感重新投注到新的關係中,在世界上繼續有效地生活時,哀悼的任務才算全部結束。(張麗麗)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永遠不要在第一次約會問6個問題
※正義解答---常憶念佛---常見問題
※從「巡視清單」看五大突出腐敗問題
※齋戒應注意的問題
※臨終往生問題 經論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