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紋是怎麼形成的?
研究發現,掌紋只在胎生的靈長類動物和人類中存在。而人類的手紋較靈長類動物更為豐富和多變,至少預示著只從外界環境作用不能解釋這種現象,而需從掌紋的形成同生命的內在的關聯性作進一步的研究。
掌紋具有遺傳性,其中包含正常紋遺傳和病理紋遺傳。
1、 正常紋的遺傳
正常紋包括三條主線和彼此產生的衍生線。三條主線長短、弧度、紋理、紋理的分支形狀在血緣關係相近的人手上,都表現出相似性,甚至如出一撤。
通貫掌也表現出家族遺傳傾向。這種遺傳既有間接遺傳,也有直接遺傳,同代中常可見到幾個人都是這類手紋。
2、病理紋的遺傳
某些疾病的病理紋,可以在血緣近親的人手上同時出現。這種病理紋既可表現為隱性遺傳,也可表現為顯性遺傳。
糖尿病屬遺傳疾病,在糖尿病患者家族中,可以在不同輩分者的手上,同時見到該病理紋,當外界因素(環境、飲食等)一旦形成糖尿病的誘因時,這種遺傳病便會產生。
在研究隱性和顯性遺傳方式時,發現掌紋有隔代遺傳現象,在祖孫之間,常可見相似的膽囊炎、腫瘤等病理紋。
這種隔代病理紋遺傳,極具探討研究價值。
掌紋的生成與胚胎髮育有關。皮紋在胚胎第十三周開始發育,大約在十九周左右形成。皮膚的真皮乳頭向表皮突出,形成許多較整齊的乳頭線(也稱脊紋ridgt),在脊紋之間形成許多凹陷的溝,脊和溝構成了指紋和掌紋。指紋出生時已定型,終生不變,而張文則隨著年齡、經歷、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和疾病狀態等發生沉、浮、消、長的變化。
胚胎期紋理的形成,除上述原因外,還與胎兒在子宮內手的握姿及所形成的壓力有關。胎兒在子宮內,手呈緊握狀,就可使三條主線皺紋深而長;若是五指分開成掌狀,若是五指分開成掌狀,三條主線就變得淺或斷續狀。
3、掌紋生成現象
掌部細小紋的生成與後天的生存環境、手掌的活動量、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密切關係。經常我逼得人,多可使1線和5線深而長;手部活動量大的人,肌肉發達,從而大小魚際隆起,導致1線、3線深而長,2線則相對短平。很多疾病也可使手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如沒有患過闌尾炎的人,相對應的手區則無病理紋;患了闌尾炎,相對應的手區就會出現「米」或「井」狀紋;手術後,該區又會出現「十」、「田」狀紋;手術後多年,若沒有發生腸粘連等症,這些紋理會變得紊亂,而形成「十」、「米」狀紋,被「口」狀紋框在其內。
4、掌紋是人體信息交換的紀錄
人在自然界中,不停的與宇宙間各種有形或無形的物質進行交換,最直接的方式是呼吸和飲食。這種交換都有可能在手上留下痕迹。飲食不當,導致圍場疾病,造成體內脂肪代謝失調,手上的相對區域就會形成過分隆起或塌陷,產生紋理紊亂;呼吸功能紊亂,造成人體內酸鹼平衡失調,引起手上酸鹼區域面積比值的變化;人體微量元素的失調,在手上也同樣有反映,如缺鈣,可使無名指過度增長。這些都說明,手紋的變化同人體與宇宙的物質交換有關,不適量的交換,導致體內環境失調,進而在手上留下痕迹。
信息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其發展將對現代科學技術產生深遠的影響和強大的推動力。信息是物質運動客觀存在的變數狀態,能量是物質運動的動力。那麼,人體表現出哪些物質運動的狀態,又具有什麼樣的信息交換方式呢?
從資訊理論角度講,人體是一個最完善、最高級的自控系統,各組成部分相互聯繫、互相制約。在正常情況下,由許多調節系統自行調節、自我平衡來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保持著信息的識別和處理機制。而當人體某些調節系統發生故障或出現病理變化時,人體就必然在其相應部位發出異常的信息。手掌則是人體信息集中的部位,各種正常和異常的信息,都可以在手掌上顯示出來。
人體信息是多種多樣的,但基本上可分為兩類,即生物電信息和非生物電信息。生物電經過測試,證明不同的疾病呈現在手部的信息不同;非生物電信息在手紋上的反映尤多,高低血壓、心律失常等癥狀在手紋上都有明顯的痕迹,骨折、腦震蕩在手紋上都會留下永久的記號。總之,掌紋是人體信息交換的記錄。
掌紋的生成同手、腦之間及其外界密切的信息交流有關,腦藉助手完成指令,手也常向腦反饋信息,長久地交流必然在手上留下思維活動的痕迹。手診全息醫學就是在手掌上綜合這些比較全面的信息來破譯疾病的密碼,來達到準確診病的目的。
推薦閱讀:
※大明王朝重文輕武的格局是如何形成?
※(重)高峰體驗能夠促進習慣迴路形成
※思想形成物質~相由心生(2)
※八字格局種類(三)財輕形成 外格
※1-2律藏的形成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