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事件第三波來襲---白酒三巨頭「茅五洋」集體中槍
塑化劑事件第三波來襲 股民用錢為食品安全投票
繼酒鬼酒()、貴州茅台()之後,五糧液()、洋河股份()兩家上市公司也被捲入塑化劑風波。14日早盤,兩隻股票臨時停牌,並在午間公告稱不存在塑化劑超標問題。雖然多家酒廠力證清白,但14日白酒板塊的走勢還是明顯弱於大盤。這樣的情形在乳業、肉製品行業都曾出現過,修復消費者搖搖欲墜的信任感,食品行業需要更多努力。
塑化劑風波再起
儘管貴州茅台之前針對白酒塑化劑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並拿出了多家權威檢測機構的報告「以示清白」,塑化劑風波卻仍然無法平靜。
13日,一個認證為投資諮詢機構的賬號「中能興業」發布微博稱,其送檢的11款白酒均含有塑化劑成分,其中多款產品塑化劑超標,國內白酒三巨頭「茅五洋」集體中槍。一時間,稍稍平靜的市場再起軒然大波。
「白酒塑化劑事件一直沒有官方答案,這酒以後還能喝不?」網友的疑問,道出了塑化劑風波蔓延一個月,仍然無法畫上句號的原因。
在這場持續發酵的風波中,兩大疑點有待解答。其一,白酒里的塑化劑到底從何而來?至今沒有權威的監管部門給予解釋。其二,衛生部關於食品塑化劑含量的相關規定,是否適用於白酒行業目前仍存爭議。
上海市酒類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瞿一鳴認為:「酒企自稱符合標準,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因為網民會覺得送檢的產品都是企業挑好的,只有權威政府部門或者獨立第三方機構從市場上直接抽檢,才可對其產品質量下公正的結論。」
做空論再升溫
雖然從酒鬼酒到洋河股份,四家酒廠都否認存在塑化劑超標問題。但隨著恐慌情緒蔓延,11月份以來白酒板塊下跌近20%。14日上證綜指雖大漲4.32%,但釀酒板塊僅上漲3.01%,漲幅在A股中排名倒數第二。
在這場風波中,民間送檢者的身份備受關注。網路上有質疑稱,之前將茅台送檢的網友「水晶皇」,周五就拿到了報告,卻選擇周一股市開市的前一天晚上公布。至於「中能興業」,自稱為投資諮詢機構,並編寫過《A股上市公司數據手冊》等工具書。記者查詢中國證券業協會的證券諮詢公司公示欄,卻沒有該公司的信息。
有人因此推斷,民間機構公布檢測報告,有做空白酒股的嫌疑。這樣的揣測也許並非空穴來風,在「中能興業」發布報告的前一日(12月12日),貴州茅台融券賣出量為16.6萬股,較前一日增加13%;洋河股份融券賣出量達13.2萬股,較前一日增加63%。
做空某隻股票或某個板塊,在成熟市場很常見,在A股市場卻攪得眾多公司手忙腳亂。國金證券(行情 股吧 買賣點)分析師陳鋼認為,這其中的原因在於企業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不夠,同時對資本市場做空力量的理解不到位。
應對做空,首先企業要有行動。茅台方面在澄清塑化劑的同時,還宣布已儲存14萬噸基酒,大股東還考慮繼續增持股票。監管部門也要有所作為,這包括檢查重大信息發布者是否和相關股票頭寸持有者存在利益關係。
「用錢投票」的督促作用
今年年中,保定「油條哥」的故事走紅網路。「油條哥」每天炸油條都用新油,吸引遠近顧客排起長龍,有人甚至開車十幾公里專門來買。這充分說明,當誠信成為一種稀缺資源時,誠信也會產生溢價。
反過來看,如果一家食品企業不講誠信,不能保證食品安全。那麼,它不但要接受監管部門的處罰,還將遭受消費者的唾棄、投資者的拋棄。
如果說監管部門的調查需要時間,處罰金額也相對有限。消費者的唾棄需要一個認識過程,才能對企業傳導壓力。那麼,由於放大效應,股市的反應幾乎是立竿見影,程度也往往超預期。這對上市公司具有巨大的震懾力,因為股價下跌、市值縮水,不但損傷企業形象,也會對後續的再融資、上項目產生實質性影響。
正因為股民用錢投票比用嘴投票和用腳投票更有效,包括貴州茅台、五糧液這樣的行業大佬,紛紛選擇在事件爆發後的第一時間將產品送檢並公開回應。這對於食品安全工作來說,無疑是一個進步。
「由於塑化劑,白酒業遭受重創,但危機也是商機,誰能改進釀酒工藝、保障食品安全,誰就能重新贏得信任。」網友「ALEX大彬」的觀點得到不少業內人士認同。
曾在華致酒行工作多年的苗春認為:「白酒里存在塑化劑是事實,但國家沒有專門的白酒塑化劑標準,行業此前也疏於管理。要從根本上推動白酒業的自律和革新,塑化劑風波才能真正結束。」
2012年12月16日 00:03
推薦閱讀:
※賀歲檔三巨頭陳凱歌、馮小剛、姜文珍貴合影
※(圖文)今年賀歲檔三巨頭賢內助PK
※政治哲學「三巨頭」
※古典三巨頭: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對比
※虛擬運營商嘆轉售價格太高 或向三巨頭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