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俗語被誤傳了千年,你們都被騙了!(累了的話,不妨看看此文娛樂下,順便漲漲姿勢)
當形容要對丈夫死心塌地時,我們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當表達一種堅持時候,我們說「不到黃河心不死」;當憤怒某人說話蠢笨時候,我們說「狗屁不通」;當為朋友仗義出手時候,我們說「兩肋插刀」……
「造」嗎?其實這些俗語按照本來的意思,我們是都用錯的!因為它們都被誤傳了,誤傳後甚至與本來的意思背道相馳了!是時候,給大家漲漲姿勢啦!!!
1.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出處是《賣油郎獨佔花魁》,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應周瑜造十萬支箭用於破曹,出了「草船借箭」之計。但不知,當日諸葛孔明算準時機,便命隨從部下三人,在二十艘小船兩邊插上草靶子,再以布幔掩蓋。其隨從完成後,回報軍師,並提出這樣布置恐讓曹軍看出破綻。三人心有一計,但只不說,明日安排好領軍師看。只見每艘小船的船頭都立著兩三個稻草人,套上皮衣、皮帽,看起來就像真人一樣。後曹軍果然中計。真可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人難敵三人之智。
「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 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3.有眼不識金鑲玉
現在人們說的「有眼不識金鑲玉」其實是「有眼不識荊山玉」,這句俗語典出《韓非子·和氏》。裡面所說的「荊山玉」就是出自荊山的和氏璧。
春秋時期,楚人卞和看見一隻鳳凰落在荊山(位於今湖北南漳縣境內)的一塊青石上。由於當時的人們皆認為鳳凰神鳥不落無寶之地。於是,卞和就認定那塊青石中必有寶玉,便將它獻給了楚厲王。楚厲王命玉工辨識,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楚厲王大怒,命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腳。楚厲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楚武王又命玉工辨識,玉工仍然說那只是一塊石頭。於是,卞和又因為欺君之罪而失去了右腳。楚武王死後,楚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得淚水流盡、眼中滴血。楚文王聽說此事後,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問他:「天下受刑被砍掉腳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如此悲傷?」卞和答:「我悲傷的不是被砍掉了雙腳,而是美玉被當成石頭、忠貞之士被當成騙子。」楚文王聽後便命玉工剖開璞玉,發現裡面果真是一塊稀世之寶玉。後來,為了彰顯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將此玉命名為「和氏璧」。因和氏璧出自荊山,故後人又稱之為「荊山玉」,如三國·曹植《與楊祖德書》中即有句云:「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
4.不到黃河心不死
有一種說法是與比翼鳥相關的。
傳說古代黃河附近有個人叫柳生,能模仿各種鳥叫,並且讓人難辨真假。其母生病,為了救母,柳生將自己賣給對面村的一個黃員外。這個員外有個漂亮女兒叫黃鶯,十分喜歡小鳥,尤其喜歡聽一隻金絲雀的鳥聲。但是鳥壽命有限,過了兩年這隻金絲雀死了,黃鶯十分傷心,每天以淚洗面,即使黃員外又買了一隻金絲雀也無濟於事。柳生早已心慕黃鶯,於是躲在花叢里,學已死金絲雀的叫聲,哄黃鶯開心。黃鶯小姐發現了,便知道了柳生的存在,然後柳生每日學鳥叫,引來許多鳥和黃鶯同樂,兩人便這般日久生情。但是卻被黃員外發現了,叫人把柳生打個半死,然後抬去黃河丟掉。那黃鶯聽說後,血氣攻心,一條命便沒了,從她心口跳出一隻單翅的小鳥,不會飛,不會叫,但卻超著黃河的方向跑去。在黃河岸邊還有一口氣的柳生看到小鳥,看到小鳥便咽了氣,被甩下了黃河,結果心口也跳出一隻單翅的小鳥,和黃鶯變成的那隻小鳥合在一起。那鳥兒唱著屬於她們自己的歌,飛向那屬於他們的幸福。這小鳥兒的叫聲美麗無比,眾人都被它的啼叫聲吸引了。後來眾人便說,那會唱歌的鳥便是柳生的心變的,而那不會唱歌的鳥便是黃鶯的心變的,兩人真心相愛死後也變化成了鳥兒,人們便把這種鳥兒稱做比翼鳥,從此世上便有了比翼鳥了;也有人被柳生的毅力打動了,便道: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是下定了決心做某件事。世上便有了這句話了!
5.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原是「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原為方言「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因為晉語等方言"鞋子"叫"孩子",於是在流傳過程中俗語變形為「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6.狗屁不通
這個成語有說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沒有汗腺,酷夏時,狗要藉助舌頭來散發體內的燥熱,「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個特點。「屁」是污濁的象徵,對於文理不通的東西,以屁來喻,也將就吧!
7.王八蛋
「王八蛋」是「忘八端」的訛傳。中國人自古重視德,認為最重要的排列靠前的有「八德」即:孝、悌、忠、信、禮、儀、廉、恥。古人認為一個人的品行如果以上八德不齊就是一個不道德的人也是被人不齒的,所以對於那些不忠不孝、不講信義不廉潔自律、不知羞恥、不懂禮節的人以「忘八德」斥之。當然被斥為「忘八德」的人並一定是八德全無,在這八德里違反一項或者一項以上就斥之「忘八德」,「八」是個概數不是確數。 在長期的口傳過程中「忘八德」被訛傳為「王八蛋」與三個字組合讀音有關,因為「忘八德」出現在口語中是呼出來的,不是念出來的,被呼的詞語在漢語里是有講究的。比如祭文、經文是送出來的,人名、口號等一般是呼出來的。呼出來的詞語要求音調平仄有韻鏗鏘有力,所以在起名時這是其中要注意的方面之一。「忘八德」(平、平、平)三個字的組合,違反了被呼詞語鏗鏘有力的規範,所以在口傳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被平仄押韻的「王八蛋」(平、平、仄)所代替,一代傳一代,最終讓好多人迷失了這個詞語的本意。
8.無毒不丈夫
原句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顯示出了一份陽剛有力的氣魄,一個胸懷坦蕩的男人形象就躍然於紙上。
以訛傳訛的原因要從古時候文人的習性說起,在這副對聯式的諺語里,「度」為仄聲字,犯了孤平,念著彆扭,很容易讀為平聲字「毒」,經過長時間的詐傳,於是這句話,終於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原話里一個君子對一個丈夫,一個度對另一個量,本來是很完美的一個句子,可經過上千年的以訛傳訛,竟成了「無毒不丈夫」這句現在我們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9.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意思為:刑法不加重於大夫,禮制不減輕於庶人。實際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禮制。所以,這一句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責,庶人不因不懂得禮制而減輕罪責。」對刑法和禮制知道與否,並不能影響罪刑的輕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減一分。由於我們對「上」「下」的認識不全,常將它們誤解。
10.無奸不商
「無奸不商」本為「無尖不商」。「無尖」的「尖」來源於古代用來度量的斗。
「無商不尖」,出典為舊時買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說。賣家在量米時會以一把紅木戒尺之類削平升斗內隆起的米,以保證分量准足。銀貨兩訖成交之後,商家會另外在米筐里氽點米加在米鬥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會鼓成一撮「尖頭」,盡量讓利。量好米再加點添點,已成習俗,即但凡做生意,總給客人一點添頭。這是老派生意人一種生意噱頭,這一小撮「添頭」,很讓客人受用,故有「無商不尖」之說。「無商不尖」還體現在去布莊扯布,「足尺放三」、「加三放尺」;拷油拷酒都有點添頭。總之,商家盡量讓利,以博得回頭客,獲得客人的讚許和肯定,這些行為和做法都可以叫做「無尖不商」。
不過現在道德一日千里地下滑,「無尖不成商」慢慢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無奸不商」或「奸商」了。
11.打破沙鍋問到底
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這一俗語原本為「打破砂鍋璺([wèn]:裂紋)到底」,意為砂鍋被打破後其裂紋會一裂到底。後來被諧音傳為「打破砂鍋問到底」,表示遇事刨根問底、窮追不捨。
出處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12.床第之私
原為「床笫之私」。要注意,不是「第」而是「笫(zǐ)」。笫是竹編的床席。床笫指床鋪。「床笫」也就是床鋪。引申為夫妻之間的語言或房事。
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七所》:「床笫之言不逾閾。」 秦·孔鮒《孔叢子·答問》:「凡若晉侯驪姬床笫之私,房中之事,不得掩焉。」
13.不見棺材不落淚
原是「不見親棺不落淚」,並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訛變為「不見棺材不落淚」,如果不管誰的棺材,只要見到就落淚,那就有點太莫名其妙了。
古代滑稽清才安鴻漸特別幽默與滑稽,他十分害怕老婆,他岳父病故,兩人前去弔唁,在路上他們就開始大哭。他老婆為人特別嚴格,見老公光哭而沒有眼淚,覺得奇怪問為什麼?安鴻漸回答說用帕子擦了,其妻特別囑咐見了棺材一定要掉淚!
14.為朋友兩肋插刀
其來歷是(隋唐演義)中秦叔寶為救朋友,染面塗須去登州冒充響馬,路過兩肋庄時,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兒,猶豫片刻,一條路去歷城,一條路去登州,一條路回家門,最終還是為朋友,視死如歸去了登州,兩肋庄岔道體現出秦瓊的深重義氣就被人們傳為「兩肋岔道,義氣千秋」。而今卻因誤傳成了在肋上插刀。
15.空穴來風
成語源自楚國人宋玉的(風賦),文中有「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句子。「空穴來風」,本來是宋玉藉題來諷刺楚襄王的,原意為「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後來在白居易詩中準確使用過此語:「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說腐朽的樹木難免招來蟲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來風吹。按此解釋,「空穴」和「來風」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應比做說法有根據、有來由。結果,後來被篡改成了捕風捉影的意思。
推薦閱讀:
※趕緊看!廣西警方公布這些傳銷形式,不要再被騙啦!
※捉「謠」系列|梨有驚人抗癌功效?還在被騙的醒醒吧
※十大健身謠言 你被騙了多少年?
※哪幾種男人容易被騙財?
※錢財被騙如何有效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