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家訓:教育孩子,只在這三件事

說到教育,我們很容易想起學校,想起老師。

但是,從孩子降生之後,他們就已經開始了學習,父母,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

一個孩子的未來在哪裡?在家庭教育里。

父母才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人。

01

做個好人,比什麼都重要

古語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保持良好的品德,才是家庭興旺延續的根本。

王陽明曾經被劉瑾追殺,在龍場被鄉民攻擊,歷經人心險惡,但他依然願意相信善良。

他以德報怨,幫助鄉民建房、讀書、耕種。

王陽明給孩子的信里說:「凡做人,在心地」。

做一個好人,比什麼都重要。

就像是樹上的果子,人的良心就是蒂,如果蒂換了,果子自然也就掉了。

善良的人乾淨溫暖,他們往往有更好的人緣,更多的朋友。

善良的人有底線,他們不會去做危害別人的事,也自然不會招致禍患。

善良的人內心有光,他們心中有一份誰也奪不走的溫暖。

02

勤讀書,是最低門檻的高貴

古人說:詩書繼世長。

王陽明家訓的第一條就是:勤讀書。

讀書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過去是,今天也是。

王陽明讀書一生勤奮,在小時候,每天都要讀書到半夜。以至於曾經累得吐血。

父親王華擔心他的身體,每天都要去敲門,強迫他熄燈睡覺。

當然,盡信書則不如書。

書,要讀,但是不能讀死,要教給孩子吸取其中的精神。

王陽明讀的兵書很多,但是他認為這些兵書雖然講得方法很多,但是只教給他一點:「不動心」。

其次是要讀經典。

世上的書汗牛充棟,要是都讀的話,一輩子也讀不完,所以只讀經典就好,其他的書雖然說法各異,但充其量都是經典的註腳而已。

一個人只要養成了終生讀書的習慣,也就相當於把人類歷史上的智慧化為己用。

會讀書的孩子,有知識,有眼界,有格局,只要他守好內心的善良,家長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03

知行合一,勇於實踐

善良,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一個動詞。

我們說一個人善良,定然是他做了善事。

光說不練,是假把式。

讀書亦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很多事情,都要落在實際行動上才能作數。

從小要教給孩子動手的能力,實踐的習慣。

王陽明一生成就頗多,詩詞繪畫、書法兵法、教育軍事,幾乎無一不精。

這得益於他知行合一的實踐智慧。

生活中遇到問題,不妨先讓孩子動手做一下。

三思而後行,不如小步前進,大膽試錯。

在行動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再由新的認識出發,改變自己的策略。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則不達。

熟能生巧,不斷堅持,這樣的孩子,才能擁有一個完滿的人生。


推薦閱讀:

聖賢之路《知行合一王陽明》
王陽明的良知到底是什麼意思?
王陽明
董平| :全能大儒王陽明
王陽明:世間的事,不動私心,才能做到不煩惱

TAG:教育 | 孩子 | 王陽明 | 在這 | 教育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