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全文(翻譯 下)

第三十七章【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俗譯】

  以「無為」的方法能達到「無不為」的效果,這就是「道」的普遍規律。侯王若能遵循「無為」之道,萬物萬事都將自己處於「化」也就是「無」的狀態。如果處於「化」的狀態還想興起的話,我們就可以鎮之以「無名之朴」。所謂「無名之朴」,是「朴」的「無名」的形式,其實也就是「無欲」,是「無」中還未出現任何趨勢的狀態。如果一切連任何趨勢都沒有,其狀態就是「靜」,也就是天下一切都自己處於安靜而穩定的狀態。

【導讀】

  「道常」指的是「道」的「公式、定式、規律」。老子認為,「無為」是人能夠得「道」的唯一方法,因為「道」總是從「無」產生的,即所謂「無中生有」。所謂「無為」,就是使事物保持在其產生之前的「無」的狀態。對於已經存在的事物,人可以使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將事物產生之前的「無」的狀態推衍出來,並作為同類事物的借鑒,從而以保持事物產生之前的「無」的狀態的辦法來避免不利於人的情形發生。「名」指的是事物的趨勢已經開始出現,如果能夠去掉這個「名」,其趨勢也就不存在了,這種情形就可以稱之為「朴」。「朴」也可以稱之為「無欲」,是事物產生之前的還未出現任何趨勢的「靜」的狀態。老子認為,以「無為」的辦法,可以避免亂象的發生,從而達到他所期望的「無不為」的效果。所謂「無不為」,就是可以從「無」開始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即是將事情引導至和保持在對人有利的方面。老子用「無為」而「無不為」表明,「無為」是「得道」的唯一辦法。「無為」的方法也被稱之為「心法」,是人動用自身的邏輯思維的方法。人必需經過自身的邏輯思維的程序才能對一切事物加以抽象,從而可以用抽象來對應和理解事物的本質。當人能理解事物的本質並能從邏輯上重構宇宙的源起過程時就是所謂「得道」。所有的事物都在邏輯上有其本身的狀態和位置,這種情形也就是「自定」的意思。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俗譯】

「上德」若不歸屬於「德」,就叫做「不德」。接下來就必然是「有德」。「下德」若仍歸屬於「德」,就叫做「不失德」,但接下來就必然是「無德」。「上德」的本質是「無為」,因為其範疇為「無以為」,也就是「上德」已不可再上溯了。「下德」若要下溯,就屬於「有以為」的範疇了。「上仁」若要上溯,屬於「無以為」的範疇。「上義」若要上溯,屬於「有以為」的範疇。「上禮」若要上溯,屬於「莫之應」的範疇;「上禮」上溯卻無所應,即為「莫之應」,於是下溯,也就是「攘臂而扔之」,成為「亂之首」,其實也就是混沌之初。所以,道的階段之後是德的階段,德的階段之後是仁的階段,仁的階段之後是義的階段,義的階段之後是禮的階段。至於禮的階段,屬於「忠信」的薄的趨勢,屬於「亂」也就是「混沌」的開始。在道、德、仁、義、禮五個階段之前的稱為「前識者」,屬於另外的範疇,是「道」的升華,即所謂「道之華」,也是「愚」(「無」)的範疇的開始。所以,大丈夫是在「厚」的地方求「道」,而不是去「薄」的地方;是在「實」的範圍求「道」,而不是去「華」的範圍;總之,凡不在「此」(即「道、德、仁、義、禮」五個範圍)的都不「取」,亦即「厚此薄彼」。

【導讀】

  《道德經》一書又被人們分為《道經》(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和《德經》(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此章為《德經》的第一章,為《道德經》一書的核心。這一章若沒有弄懂,就等於沒有得到老子的「道」。用現代人的話來說,老子的「道」就可以說是宇宙學,特別是關於宇宙起源的學問。老子把自己的「道」稱之為「非常道」,並將其劃分為「道、德、仁、義、禮」五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再分為上、中、下三個階段。這就構成十五個小的階段或者說步驟,包含著老子的「非常道」──或者將其說成「前超弦理論」──的核心內容。

  若以現代人研究科學的方式加以重新表述,可以把老子所分的道、德、仁、義、禮五個階段列表如下:

階段 上下 編號 形態 維數 象之特徵道 上 1 愚 無 無(前識者)道 中 2 點 0-維 信,(動)點,太極道 下 3 開弦1 1-維 箭頭「一」德 上 4 閉弦1 1-維 無極圈德 中 5 超閉弦1 1-維 一圈一箭頭德 下 6 開弦2 2-維 陰陽兩個圈仁 上 7 閉弦2 2-維 一大圈含陰陽兩個圈;太極圖1仁 中 8 超閉弦2 2-維 太極圖1又加含兩箭頭仁 下 9 開弦2 雙2-維 太極圖2義 上 10 超開弦2 雙2-維 兩直角相交之太極圖加含兩箭頭義 中 11 開弦3 3-維 太極圖3義 下 12 開弦3 3-維 3個太極面相互作用運動禮 上 13 開天(內感應) 3-維 六箭頭感應連接形成卦方坐標方圓禮 中 14 闢地(外感應) 3-維 六箭頭衝破天圓地方;膨脹開始禮 下 15 亂 3-維 勻態數字宇宙空間:絕對空-時系

「大丈夫」之拆字:

  「大丈夫」是儒釋道及普通大眾都使用的辭彙,屬褒義詞,其所以有褒義是其包含了人對宇宙的認識深意在其中。  1). 何為「夫」?  夫:能衝出「天」者為夫也。  2). 何為「天」?  天:大一為天。有大一和小一之說:莊子曰:至大無外為大一;至小無內為小一。「小一」, 至小者也,小之極也;「大一」,至大者也,大之極也。 「大一」為宇宙的最大態貌。  3). 何為「大丈夫」?  大:一人或人一為大,陰陽合一為大。大小為陰陽集合之稱謂。陰陽不分,可籠統稱大小,分則稱陰陽。大亦陰陽,小亦陰陽。  大丈:丈量之極至矣。又,莊子:「無為為之謂之天」,「 大丈」即是「無為為之」也。  大丈夫:天外有天,不僅有此「天」,而且有彼「天」;丈量以致於量出此「天」而達彼「天」者為「夫」也:故,能大丈者方為夫;或者說能「無為為之」者方為夫。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第三十九章【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俗譯】

  過去已經得到過「一」(「一」﹦道)的:「天」以一作為其「清」的基礎;「地」以一作為其「寧」的基礎;「神」以一作為其「靈」的基礎;「谷」以一作為其「盈」的基礎;萬物以一作為其「生」的基礎;侯王以一作為其「為天下貞」的基礎。其結果必然為:「天」若無「清」為基礎恐怕會出現「裂」的結果;「地」若無「寧」為基礎恐怕會出現「發」的結果;「神」若無「靈」為基礎恐怕會出現「歇」的結果;「谷」若無「盈」為基礎恐怕會出現「竭」的結果;萬物若無「生」為基礎恐怕會出現「滅」的結果;侯王若無「為天下貞」為基礎恐怕會出現「蹶」的結果。「高」是以「下」為基礎的。所以,侯王總是自己稱自己為「孤、寡、不穀」。這是不是專門在作賤自己呢?不是。貴賤不是這樣的問題,侯王不以尊號稱呼自己,反而能成其尊貴,就象人們把稀少的美玉當作寶貝,而不把俯拾皆是的石頭當作寶貝一樣。

【導讀】

  本章以幾個具體例子列舉了通過使用宇宙的邏輯定律箭頭「一」而得到了所期望的結果,以此來證明其定律「一」的有效性。既然這個定律是有效的,所以若不遵循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老子指出,本質和表象不是一回事,不能以現象來作為準則,而要以本質作為標準。為此,老子建議侯王以謙虛的表象來保持其自身的至尊的地位,因為這個地位才是為侯王帶來一切的本質因素。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俗譯】

  利用「無為」的「逆反」的方法,可以使「道」整個地動起來。「弱」一直可以弱到為我們所用的「無」。天下萬物生於「有」,而這個「有」卻生自於「無」。

【導讀】

「反者」指的是古中國人的根本「道」法「心法」,也就是邏輯思維的方法。利用心法,人可以以相反的方向走完宇宙已走過的邏輯軌跡。老子認為,這種與宇宙軌跡的自然方向相反的軌跡是一個由強到弱的漸進軌跡,且逐漸減弱的趨勢的最終結果是進入到「無」的境界。這種「無」的境界就是本章所謂的「弱者」。當人的邏輯思維從「無」的境界返回時,就必然會出現一種「無中生有」的情形,這實際上也就是宇宙產生的過程的本質情狀。所以,本章中的「道之動」指的是與自然方向相反的軌跡「有無」或者「強弱」;「道之用」指的是自然方向的軌跡「無有」或者「弱強」。但是需特別注意的是,不管是軌跡「道之動」還是軌跡「道之用」,都是人的心法所造成的軌跡。古人將人的心法所造成的軌跡與宇宙自然的軌跡的彌合稱之為「天人合一」。

第四十一章【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俗譯】

  對待「道」的態度:上等的,按照「道」奮力實行;中等的,將信將疑;下等的,大笑特笑,而且,不笑彷彿不足以為在說道。所以,《建言》說:光明之道卻彷彿暗昧;前進之道卻彷彿後退;平坦之道卻彷彿崎嶇。道德最高尚的人,胸懷如淵谷般深廣;行為最清白的人,舉止彷彿受到屈辱一般;德行最廣大的人,彷彿總覺得還有不足之處;要建立起高尚道德,彷彿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最質樸純真的人,彷彿讓人感到還有瑕疵。最大的「方」沒有對角;最大的「器」慢慢形成;最大的「音」沒有聲響;最大的「象」沒有形體。「道」隱藏在一切物質之中,但又不霸佔這些物質的名位。只有「道」能善待一切,成就一切。

【導讀】

  按照對待「道」的態度,老子分出了三大等級:懂道的「上士」;不懂道的「下士」;介於懂與不懂之間的「中士」。從發展的觀點來看,下士和中士也有可能最終成為上士。在現實中,下士是最愛議論和嘲笑「道」的,而且跟下士辯論也沒有什麼意思,上士也不會以譏諷來與下士相計較,因為下士根本不懂「道」,跟他計較只會對他造成傷害而非幫助。所以,上士遇到下士的評擊嘲笑,大多保持泰然處之的態度。如此,從人事的表象來看,上士豈不是受辱了嗎? 但事情似乎也只能如此而已。

  「上德、廣德、建德」都是指「道」:「上德」指最初出現的「道」;「廣德」指「道」的擴展;「建德」指「道」的延續。「大方無隅」指的是宇宙空間直角坐標系坐標軸(x,x"; y,y"; z,z")在六個方向上的延伸,「大器」指的是有對隅的「大方」,是「大方」的完整形態;「大音希聲」指的是宇宙在整體上沒有聲音;「大象」指的是隱藏在一切之中的本質規律「道」。從整體上說,「道」不因人的意志而停止其運行,人通過「道」可以了解到宇宙的發生和發展,所以「道」是最值得尊崇的。人類作為一種宇宙現象,本身也離不開「道」的規則,所以對於「上士」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自身先守持「道」,與此同時,不斷將「道」的「理」廣為傳播,讓所有的人都能懂「道」,都成為「上士」。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俗譯】

  由道產生一(現代人記為x, x"),由一產生二(現代人記為y, y"),由二產生三(現代人記為z, z"),由三(三陰三陽,即x, x"; y, y"; z, z")產生萬物(萬物:首先表現為「數」和「位」)。萬物總是以背負著「陰」而投往「陽」的方式運動,以「氣」(即「八卦」)的中而用之(即:「沖而用之」(第四章),或可將其稱之為「中庸定律」)的方式達至「和」也就是平衡。

  人們所厭惡的稱呼,「孤、寡、不穀」,而王公拿起來作為稱呼。所以,事物就是這樣:受損的,也有它受益的一面;受益的,也有它受損的一面。前人教我的道理,我也拿來教人。過分強硬的,也就是硬要以「為」的方式來構築宇宙整體的,就難以正確地運用邏輯反溯之法「箭頭"一』」,更不可能得到宇宙的對立面「死」。我將把此當作指導一切的根本原則。

【導讀】

  老子在本章給出了絕對空時系的宇宙坐標,一個空間直角坐標系,這個坐標系一經形成,其在發展上就永遠不會變形了,因為這個坐標系得到了一個數學定理的支撐,這個數學定理就叫做「費爾瑪大定理」。1995年,懷爾斯(Wiles)證明了「費爾瑪大定理」是成立的。該定理的成立表明,直角坐標系中的比例關係永遠存在,或者說,如果形成了一個直角坐標系,且該坐標系需要發展,則該坐標系只能在直角關係不變的情形下發展下去。這意味著一個空間直角坐標系的擴張不產生形變,也就是說,一個空間直角坐標系可以小到無限小,也可以大到無限大。但是,人們至今似乎都沒有注意到該定理的巨大功用:「費爾瑪大定理」應該成為宇宙學的基本定理,因為該定理是支撐著宇宙存在的根本原理。

第四十三章【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吾謂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俗譯】

  天下最「柔」的東西,可以隨便出入天下最「堅」的東西。「無有」,也就是「道」,可以隨便出入看起來一點間隙都沒有的東西。從這裡可以看出「道行」中對人最有益的是什麼,那就是「不言之教」,也就是「心法」(﹦邏輯思維)的規律;那就是「無為之益」,也就是「無為」(﹦邏輯方法)的規律;這兩點是天下最難能可貴的東西。

【導讀】

  茫茫宇宙,龐然大物,哪怕是最堅硬的東西,都不能逃脫邏輯規律的制約。邏輯規律就一種而已,相對於萬物,可以說少到了極點,然而正是有了它,才有了一切的存在。不僅如此,人還能通過邏輯了解到一切,所以,邏輯是宇宙中最可寶貴的東西。而且,對人而言,能夠利用邏輯方法來進行思維則是最有益的。

  老子所說的「不言之教」,首先是一種教育,在於「教」人如何激活自身的邏輯功能。老子認為,要激活人自身的邏輯功能的最基本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言」,也就是默默無語地進入沉思的狀態,並在這種狀態中找到邏輯,利用邏輯去建構一切。「不言之教」的目的是要達到「無為之益」,而要得到「益」,首先要達到「無為」。所謂「無為」,是一種利用邏輯將事物推衍到其產生之前的「無」的狀態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是必需的,因為人的有效的邏輯思維是屬於後天的培養而造就的,是以人類的現存認知體系(包括知識體系)為基礎的。從這個角度而言「教」代表著人類文明的最本質的方面。

第四十四章【原文】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廢,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俗譯】

  名譽和生命哪個才算更重要?生命和財富哪個才算更珍貴?取得和亡失哪個才算更有害?樣樣都想要,必然導致「大廢」。取藏愈多,所遭致的亡失也愈多。只有「知足」才不致遭辱,只有「知止」才不致遭害,一切才可以長久。

【導讀】

  老子在本章強調了古中國人做事時所奉行的原則,一為「知足」,也就是做事要能做到「恰到好處」;一為「知止」,也就是做事要能做到「適可而止」。這些話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然而實際上是永遠都難以完成的理想境界。為什麼呢? 因為事物時時都在變化,所以「知足」和「知止」也得時時作相應的變化。從這一點來看,只有懂得了變化才能滿足「知足」和「知止」。然而,「知足」和「知止」卻是豐富一個箭頭的時間內涵的基本方法。如果能不斷豐富一個箭頭的時間內涵,這個箭頭就能夠「長久」保持下去。

第四十五章【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能為天下正。

【俗譯】

  「大成」,看起來總像是難以完滿無缺,但用起來卻可以沒完沒了;「大盈」,看起來總像是中有空虛,但用起來卻可以無窮無盡。稟性最正直的人看起來像是容易屈服;技術最高巧的人看起來像是有點笨拙;辯才最好的人看起來像是有點木訥。動可戰勝嚴寒,靜可以戰勝酷熱。「清靜」是天下的「正」道。

【導讀】

  宇宙整體總處於變動之中,彷彿剛剛達到完美,然而一下又變了。人要理解宇宙整體,就得懂得變化之道,也就是要最終懂得宇宙的邏輯定律箭頭「一」,而這又需要人能做到內心「清靜」,使自身進入「無」的境界才能懂得。所以,「清靜」才是得到天下之「道」的正確方法。「正」是使其「止於一」的意思,所以,所謂「天下正」,實際上就是使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歸於宇宙的邏輯定律箭頭「一」。

  「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辯」指的都是非常道的境界。

第四十六章【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好淫色也。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俗譯】

  每當天下「有道」也就是天下太平,則人民生活安定,無需戰馬,因為馬都拿去耕田或做活去了。每當天下「無道」也就是天下混亂,連懷孕的母馬也不得不拉上戰場,只得產駒於荒郊野外。最大的罪過就是「可欲」,也就是不懂得有所節制,不懂得適可而止。最大的禍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就是「欲得」,也就是得了還想得。所以,懂得「知足」,也就是懂得適可而止,這便是「知足之足」,這也可叫作「常足」,或者說是「知足之常」,亦即為「知足」之「公式」。

【導讀】

  「知足」,也就是使事情恰到好處,適可而止。這是古人所尊奉的處世原則。這個原則是建立在懂道的基礎之上的。所以,當一切大致處於「道」的軌跡時,即人大致上處於理性狀態時,社會也大致上處於安定的狀態。然而,當人不知足時,也就是被慾望所左右時,人的理性就被拋棄於一邊,社會也就會出現動亂、禍害甚至戰爭。「知足」並非是一種消極的處世態度,相反,這是一種最極積的處世態度。「知足」要求人們對自身的生存環境作出最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從而作出最好的判定和擬定最好的生存措施,使人類能夠從一種良性生存狀態過渡到另一種良性生存狀態。人類所要對付的應該是造成人類生存威脅的自然災害。從人類文明的整體進程而言,人類應當能使當前的人處於恰到好處的生存狀態,並能讓後人也能處於恰到好處的生存狀態,使好的狀態不斷延續下去。長期的戰亂,使老子厭惡戰爭,呼籲停止一切戰爭。但是,老子之後的兩千五百年來,種種人禍戰端又何嘗有終止的徵兆呢? 反而是愈演愈烈。這表明人類並未處在「正道」之上。人是否能戰勝自身邪惡的慾望,消除種種人禍和戰亂,進入到理性社會呢? 前人實在難於規定今人怎麼做和做什麼,同樣,今人也難於規定後人怎麼做和做什麼。人所能做得最好的情形就是在當世之時自身守持「道」,並把「道」留傳給後人,如此而已。然而,對於人類而言,「知足」實在是一門永遠研究不盡的學問。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第四十七章【原文】

  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俗譯】

  不用走出門,就可以知道「天下」(指「道」)的來龍去脈;不用從窗戶望,就可以知道「天道」(指「道」)的來龍去脈。求「道」這種事,走得愈遠,知得愈少。所以,聖人不用走出去就可以求「道」;不用往外看就能講得出「道」;不用做這做那就能以「無為」(心法)成就「道」。

【導讀】

  老子認為,要推衍「道」,根本用不著走到戶外去看這看那,只需呆在家裡推衍就可以了。因為走到戶外去看這看那,不管走得再遠,也不管看得再多,都是屬於人的感性認識的部分。儘管人的認識來源於感性認識,然而,推衍「道」的規律卻不是感性認識所能勝任的,而是需要人的理性認識,需要人以其抽象的邏輯思維來進行分析推衍才能做到。換言之,推求宇宙規律以及尋找宇宙始點屬於人的理性認識的任務而不是屬於人的感性認識的任務。現代科學有寄望以巨型望遠鏡等先進儀器來解決宇宙起源問題的傾向,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不管是再大的儀器,也都不過是人的感性認識的延伸。解決宇宙的起源問題,涉及到宇宙的整體規律,只有將人的感性認識轉換為理性認識,才能最終經由抽象的過程加以完成。老子認為,以「無為」的方式可以解決宇宙的起源問題。

第四十八章

【原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俗譯】

  每天的學習都應該有所「益」,也就是有所長進,有所收穫。但是「為道」卻相反,方法是首先要把心一點點地「損」,使之最終能達到「無」的境界,(且人的「心」能達到「無」的境界就是「無為」,其更深一層含義是要求人在「無」的境界里有所作「為」。)用「無為」的方法,可以達到「無不為」,也就是可以取得無所不能的效果。所謂「取天下」或說「得道」,也就是說要獲得宇宙的普遍規律,其公式是「無事」。如果心裡哪怕還有一件事,都不可能正確地使用「常」這個邏輯思維的萬能公式,也就不可能做到「取天下」。

【導讀】

  老子拿「為學」與「為道」相區別,指出了兩者相反的性質。在「為學」上,每天的學習都應該有所收穫,這就是「益」的方面,且人們對此是熟悉的。「益」的相反的方面為「損」,老子認為這是「為道」所要做到的。但是人們對此卻常常有所誤解,究其原因,主要是不了解這是一種特殊的邏輯方法「心法」,是一種關於宇宙的整體觀念。「損」就是減少,「損之又損」就是不斷地減少,該漸進過程的最終結果就是達到「無」的境界,這就是所謂「無為」的含意。但是,應當特別注意,「心法」是一個雙向過程,所以達到「無」並不是其終極目標,而是要懂得從「無」又回到原來的出發點。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把「為道」看成是完成「有(我在)-無」的過程,其目標是達到「無」的境界;可以把「為學」看成是完成「無-有(我在)」的過程,其目標是「取天下」,也就是從「無」開始以邏輯重構宇宙。可以說,能把宇宙重構出來,使其從「無」中再生,也就是老子所謂「無不為」的含意。

第四十九章【原文】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俗譯】

  聖人沒有普通人的片面之心,因為聖人心地寬廣到可以容納所有人的心。聖人之心的特點是(能用心法來處理關於宇宙的一切):能善待我的我亦善待之,不能善待我的我亦善待之,此為「德善」(達到了德的境界就是善,把道包容起來就是德),即總是用「善」去對待一切;能信我的我亦信之,不能信我的我亦信之,此為「德信」(達到了德的境界就是信),即總是用「信」去對待一切。聖人心懷天下,做事兢兢業業,為天下尋找「渾沌之心」(宇宙起源的根本原因)。天下人都注視著聖人的一舉一動,然而聖人對待百姓卻象無知的小孩對待事物一樣一視同仁。

【導讀】

  古代的聖人大致等於現代的科學家。五千多年前的伏羲氏時代創製了八卦和文字以後,聖人就成了承傳八卦和文字的人,所以聖人便成為古代文化傳統的代表而受到普遍的尊敬。八卦是遠古人的宇宙模型及其數學體系,關於八卦的原理被稱之為「道」,而關於八卦和道的學問體系則被稱之為「易」。古聖人與後來自稱為「聖」的帝王是不同的,因為與百姓之間沒有上下的統治關係。古聖人全身心投入研究,其成果也常常對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向,所以老百姓關注聖人的工作是自然而然的。

第五十章【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死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以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俗譯】

說到(「道」的或說宇宙的)生與死這種事(可以用「九死一生」來概括):「生之徒」佔十分之三,「死之徒」佔十分之三,對於「人之生」而言,「"動』之死地」佔十分之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生生」屬於「厚」的部分。

聽說有善於「攝生」的人,也就是那種遇到種種危險也死不了的人:行路不會遭兕牛老虎之害,打仗不會遭甲兵刀槍之害;因為兕牛的角連不知怎麼使上勁,因為老虎的爪連不知怎麼使上勁,因為甲兵的刀槍連不知怎麼使上勁。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真正懂得「攝生」的人看得到「死」,所以可以避開「死地」,也就是不到可以被置其於死的地方去。

【導讀】

  俗話有「九死一生」之說,可以作為本章之註解。宇宙到現今在總體上可以計為十個不同的邏輯過程。「生之徒」為宇宙的初生過程,這個過程本身又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也就是三個小過程,佔總體十個過程的十分之三。與「生之徒」相對待的部分為「死之徒」,也就是指「無」,也佔總體十個過程的十分之三。「動之死地」為膨脹開來的絕對空-時系,其也與「生之徒」相對待,所以也佔總體十個過程的十分之三。「死之徒」為「愚」或「道之華」的範疇;「生之徒」和「動之死地」為「非常道」的範疇。剩下的十分之一為「人之生」,屬於「常道」的範疇,其實也就是現今我們所處的宇宙,可稱之為「相對空-時系」。相對於「人之生」的過程有「實物」的情況而言,前述九個邏輯過程都是沒有「實物」的狀態,所以老子以「死」字來加以描述。

  處於「人之生」的常道範疇中也有生命上的生與死的問題。老子認為,人若不到能置自身於死的「死地」(死的範疇)去,則人就必然仍然可以處於「生」的範疇中。

第五十一章【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孰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俗譯】

道所產生的,便為德所畜留。物一旦有「形」出現,則亦有「勢」出現。所以萬物莫不感到道可尊敬,莫不感到德可寶貴,沒有不按上述道與德的公式運動發展的。尊道而貴德,這就是萬物的「命」,而萬物的「命」就是「常自然」,「常自然」就是按照宇宙的邏輯定律「箭頭"一』」自然而然地發展。所以,凡道所產生的,便被德所畜留。「物」在德的「勢」中生長、發育、成熟、壯大,從生養到覆滅,都在德的「勢」中。能讓萬物生生不息,卻不佔「有」的名份,能有所作為而又不依仗工具,能讓萬物生長卻不為其主宰,這就叫「玄德」。

【導讀】

「道」代表著宇宙動的方面,「德」代表著宇宙中靜的方面。「道」的運動造成了「德」,同時「德」反過來又成為「道」的容身處所和運動範圍。以第二十一章所說的「箭頭」為例,「道」的動態「信」的運動所形成的向量軌跡「箭頭」就是所謂「道生之」的全過程,且這個箭頭整體就是「德」。動點「信」生成箭頭的運動可以稱之為「衝動」。值得注意的是,當「德」形成之後,由於並未出現使「信」消滅的因素,所以這個「信」就只得停留在「德」之中,即當「信」的「衝動」達到至極而不再前進時,原來的箭頭便轉化為一條線段,且箭頭或線段就是「信」這個動點在直線運動中的「力」的單位。此後,「信」既沒有消滅它或推動它的因素,便在「德」中遊盪,且這種在一線段之中的遊盪運動可以被視為「擺動」。「信」的自由「擺動」的最終結果是停留於平分線段的中點,從而完成「德畜之」的全過程,且「信」的這種結果所造成的平衡就叫做「中而用之」,也就是所謂「中庸定律」。同時,這條包含著處於其中點的動態單位「信」的線段就可以被視為「物」,此即為「物形之」的含意。但是「信」卻並未改變其動態性質,又由於線段兩邊的平衡均力作用,「信」被卡在線段中點,其動態便開始改變形態,只在線段中部運動。其運動的結果是把線段撕裂成一個小小的「面」,且由於其不斷地運動,這個「面」的邊界也不斷得到擴張,直到最終造成一個圓面為止。「信」的這種造成「面」的運動可以稱之為「振動」,而且,「面」的邊界的擴張可以被視為振動波的原始形態。當圓面形成之後,圓面邊界與整個面的相互作用使圓面逐漸均衡化,其均力的作用最終便將動點「信」逼迫處於圓心位置,從而完成「勢成之」的全過程。這個圓面就是動點「信」及其箭頭或線段的「勢」,也是其最大的勢力或勢態單位。其後「信」的運動就按第三十八章的「道、德、仁、義、禮」五個階段演化,最終形成「大方」和「大器」,即宇宙初始態的「體」。「信」永遠都在宇宙的「體」中運動,這就是「信」的「命」或者說是「信」的自然而然的「常」態,且「體」以其本身接納「信」的運動的情形就叫做「玄德」。

第五十二章【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俗譯】

  「萬物」總有一個開端,這個開端便可以認為是「萬物」之母。既然我們已經知道萬物之母,我們當然就可以知道萬物為其子;如果我們已知萬物為其子,我們就可以再去尋找其母。一個人能不斷地用上述方式來了解道,了解萬物,可以說是終生受益而無害。不妄視,不亂說,運用「心法」的道法,終身都會受用不盡。妄視,亂說,不運用「心法」的道法,終身都會一竅不通。凡是做事可以稱為「明」的,也就是說那些懂得按法則做事的人都可以發現事物的最細小處,凡是做事可以稱為「強」的,都知道去尋找事物的薄弱環節作為其著手處。藉助光,可以在黑暗中再見光明;避免失敗遭殃,就叫做「習常」。

【導讀】

  宇宙有沒有開端﹖一般地說,現代科學認為其有開端,但這卻不是一個肯定的回答,其原因在於還沒有判定的標準。但是,若按照一切都是過程的觀點來看,也就是說,若按照宇宙的邏輯定律箭頭「一」來判定,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其肯定的回答是:宇宙必然有一個開端。老子認為,這個開端就是產生其後萬物的原因,所以這個原因就可被視為萬物之「母」。老子要求人們不斷地在「母」和「子」兩者之間進行比較和思索。老子把「母」劃屬為「非常道」,把「子」劃屬為「常道」,成為兩個不同的範疇,同時,這兩者又構成一個總的範疇「道」。老子進一步又從範疇「道」看到了其對立面,並將其稱之為「愚」,屬於「道」以外的無意義範疇。於是,「愚」和「道」便構成了老子哲學上的最大的觀念範疇,這是一種「至大無外」的觀念範疇。老子認為,宇宙的邏輯定律箭頭「一」可以窮盡宇宙的最小和最大,所以可以成為指導一切的根本規則。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第五三講→大道之行

 使我介然有知 行於大道 惟施是畏 

假使我有一些智慧要行於大道的話,還須要小心謹慎。因為不小心的話,還恐怕會走入歧途末路之中呀。這為什麽呢 ?

 大道甚夷 而民好徑 

因為我看到了大道本來就很平坦的,很寬大的。可是偏偏有些貪妄的人,他喜歡尋找小路走。這樣的結果不但無益,反而害了自己。這些都留給我很大的警惕 

 朝甚除 

就以一些當朝的文武百官,為譬喻吧。朝綱都已經保不住了 

 田甚蕪 

百姓的田地也都已經荒蕪了 

 倉甚虛 

倉庫的稻米也已經快要沒有了 

 服文采 

但是還有一些貪官污吏尚穿著華麗的衣服,來顯示自己的尊貴 

 帶利劍 

身上還帶著明亮的利劍來誇耀自己的強悍 

 厭飲食 

不但如此,更是一心追求美餐、美酒來吃喝享受 

 資貨有餘 (資另本作財)

而且只顧自己的財貨有餘,更不去接濟別人 

 是謂盜竽 (竽另本作誇或跨)

像這種人,不就是像極了惡人的作為嗎 

 非道也哉 (另本 也)

所以像這樣的作為實在很不合乎大道的。 

054→善建章第五四

第五四講→德的餘蔭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脫 

天地之間 如果建立有形的東西 容易被拔去 購置有形的物品 容易被取走 因此唯有善於建立道德的人 才不容易被拔去 

不容易披取走 這為什麽呢 因為道德是建立於無形的心中 所以沒有形體讓力量拔去 也沒有其他力量 能讓無形的道德脫落 

 子孫祭祀不輟 

所以能夠在生的時候 行乎道德的人 他死了之後 仍然有社稷宗廟 讓子子孫孫祭祀 代代相傳不絕 

 修之於身 其德乃真 

因為他的德 實行於身 所以他的善德 才有如此的完美 

 修之於家 其德乃余 

所以說 一個有道德的人 他修德充實於身的話 必能使家人得到德的餘蔭 

 修之於鄉 其德乃長 

如果這個有德望的人 德化於鄉里之間 則鄉里之間必然能夠得到教化上的長處 

 修之於邦 其德乃豐 (邦另本作國)

如果德化於國家的話 這個國家也必然會得到興旺 

 修之於天下 其德乃普 

如果德化於天下的話 也一樣能夠感召天下 

 故以身觀身 

因此我明白以上這些道理之後 我就以自己的身心體悟 去觀察別人的一切作為 

 以家觀家 

以自己的家庭教化 去觀察別人的家庭教化 

 以鄉觀鄉 

以自己的鄉里教化 去觀察他的鄉里教化 

 以邦觀邦 (邦另本作國)

以自己的國家教化 去觀察其他國家教化 

 以天下觀天下 

以現在的天下教化 去觀察未來天下教化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以此 

所以我何以知道天下的變化情況呢 就是以上的道理推究而得的 

055→含德章第五五

第五五講→德性深厚的人

 含德之厚 比於赤生 

包含德性深厚的人 就好像天真無邪的嬰兒一樣 那麽的無知識 那麽的順天自然 

 毒蟲不螫 猛獸不據 攫鳥不搏 (搏另本作摶)

所以毒蟲要螫他 他也不怕 猛獸要傷害他 他也不怕 兇惡的野鳥要撲抓他 他也不怕 因為他毫無傷人之心 亦無懼怕之意 

心靈中純然物我兩忘 那裡會去顧忌毒蟲之螫 猛獸之害 以及野鳥的撲抓呢 

 骨弱筋柔而握固 

別小看這些嬰兒 雖然筋骨柔弱 可是當他握起小拳來 卻是非常的硬朗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 (峻另本作 或全)

他雖然不懂得男女之間的情慾 更不懂雌雄之間的交合 可是他的真陽之物 卻能常勃起 

 精之至也 

這就是他的真精已達到極點的表現啊 

 終日號而不嗄 和之至也 (嗄另本作 )

你看他終日的號哭 但是聲音仍不沙啞 這就是他保守太和之氣 已達到極致的表現啊 

 和和曰常 

因此由以上的舉動 我們可以知道 赤子之心 不但不怕外物的傷害 況且骨弱而握固 無知而陽舉堅 哭叫而不嘶啞 這些表現

 就可知道嬰兒他保全了太和之氣 而我們不能保持這些太和之氣 就是我們欲心動而神亂 嗔心動而氣耗 情慾動而精散 這就

是我們不能返回先天真常之的原因啊 

 知常曰明 

如果夠知道真常之道的人 可算是明白誰是真我的人 能夠明白真我的人 他的心自然能夠像秋天的月那麽明亮 像晴天中的

潭水那樣明凈 所以 這種人 也是明智的人 

 益生曰祥 

這種人 也自然知道 保養先天太和之氣 以增益長生之道 能夠增益長生之道的人 就是吉祥的人了 

 心使氣曰強 

但是 現代的人 往往不去保固先天的元氣 反而妄動暴躁 自以為很剛強的樣子 其實這都是不對的舉動 

 物壯則老 

因為你妄動暴躁 這都是勉強的行為 勉強的行為 總是支持不久 支持不久 就好像萬物的強壯 就會老了 老了不是早日邁向

死亡之道嗎 

 是謂不道 不道早已 

所以這都是不會合乎道的舉動呀 不合乎道的舉動 就要早日自我滅亡了 

056→道貴章第五六

第五六講→悟道的人

 知者不言 

真正悟到道的人 心與道合 可是卻難以用言語表達 就像釋佛所說 無法可說 是名說法 達摩祖師所說 達摩東來一字無 全憑

心意用工夫 若要紙上尋佛法 筆尖醮乾洞庭湖 可見道是如何的微妙了

 言者不知 

可是偏有一些好於炫耀自己的人 喜歡在大庭廣眾 高談闊論 行為乖張 高傲自取 其實這種人反而是不知道的人 

 塞其兌 

所以有道的人 他自先塞住了 他的口舌紛爭 

 閉其門 

關閉他七情六慾之門 

 挫其銳 

折挫他鋒芒又高傲的銳氣 

 解其紛 

這一切才是解脫紛擾煩惱的方法 

 和其光 

同時 有德之人 他毫無高傲之心 就是有功於眾生 可是他的心與眾生的心 仍然能夠像燈光與燈光 在一起的時候那樣的混合 

 同其塵 

那樣的不矜奇 不立異 不粉飾 隨俗同塵 

 是謂玄同 

他的作為沒有一點特殊的地方 使人感到特別 反而與人共同相處 

 故不可得而親 

但是這種人 你想親近他 其實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心同虛空 是不染情慾的 

 不可得而疏 

你想疏遠他 也是很難的 因為他慈悲為懷 關愛世人 使人難以捨棄他的恩德 

 不可得而利 

你想利益給他 其實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淡然無欲 只是抱著 取之眾生 用之眾生而已 

 不可得而害 

你想加害他 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有解脫之心 能夠超出生死的假相 

 不可得而貴 

你想貴重他 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不貪慕榮華富貴的虛名地位 

 不可得而賤 

你想輕賤他 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心靈中時時懷有 如瑰寶般的牟尼寶珠 

 故為天下貴 

因此 外在的形像 以及褒貶毀譽 都不能打動他本心的自在 所以這才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了 

057→治國章第五七

第五七講→治國之道

 以正治國 

治理國家要以正道的方法 不要以奇巧的方法 

 以奇用兵 

只有在用兵的時候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 才用奇巧的方法 

 以無事取天下 

因為治理天下 要使百姓平安無事 才可以取得天下百姓的心 

 吾何以知然哉 以此 

我為什麽知道這個道理呢 就是以下的道理 給我的啟示 

 天下多忌諱 而民彌貧 

比如 治理國家 如果發布禁忌太多的政令 就不能便民 人民於無法順利工作 無法順利工作 農工商生產就要少了 所以

人民就會越來越貧窮 

 人多利器 國家滋昏 

如果人民擁有太多利害的殺人武器 打殺的事件 自然就多 因此要治理人民 就會愈感到混亂 

 人多技巧 奇物滋起 (技另本作伎)

如果人民有技巧的居心時 一些邪惡又奇怪的事物 就越來越多 

 法令滋彰 盜賊多有 

在法令設得很多的時期 就是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 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 盜賊恐怕就要越多了 

 故聖人云 我無為而民自化 

所以 上古的聖人曾說 只要我渾全天理 順天應人 人民就會自我約束 自我導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只要我虛心恬淡 不妄動 不縱慾 人民就會自然歸於清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 

只要我不施禁忌太多的政令 去擾動百姓的行動與安寧 就是便民 然後人民自然康富 

 我無欲而民自朴 

只要我不貪慕享樂 人民自然也會歸於純樸 

↑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第五八講→治國方針

 其政悶悶 其民淳淳 (淳另本作醇)

治國的方針 若能以寬大為懷的胸襟 人民反而過得淳樸安定知足 

 其政察察 其民缺缺 

治國的方針 若是私智自用 嚴刑苛罰 人民反而狡詐多端 憂慮不安 

 禍兮福所倚 

因此災禍的裡面 已經隱藏了幸福的到來 譬如說 發生過災禍的人 才知道幸福的可貴 因此才知行功立德 去追求永恆的

幸福之道 

 福兮禍所伏 

幸福的裡面 也潛伏著災禍 比如說沒發生災禍的人 他不知珍惜幸福 反而為非作歹 奢侈浪費 造下罪業 一日因緣成熟 

災禍就要臨頭了 

 孰知其極 其無正耶 

但是 像這種禍福循環 物極必反的道理 有誰能夠了解他的究竟 有誰能在無形中去認識這些真理呢 

 正復為奇 

所以 人心不古 本來是正直的道理 人卻認為那是奇怪的理論 

 善復為妖 

本來是善的教導 人們卻認為那是妖怪的行為 

 人之迷也 其日固久矣 

因此世人迷昧於邪正善惡的分別 這種日子 已經很久了 

 是以聖人 方而不割 

所以唯有聖人 他為人的方針 能夠在保持方正之中 又沒有銳利的稜角去割傷他人 

 廉而不刻 (刻本作劌)

他為人清廉 可是在處事方面 又很厚道 絕不疾惡太嚴 或苛刻太甚 

 直而不肆 

他為人正直 可是絕不直率得過於放肆 

 光而不耀 

他心性光明 可是絕不炫耀(於)他人 這就是聖人德性深厚的原因啊 

059→長生章第五九

第五九章→治人事天

 治人事天 莫如嗇 

治理世人 以及事奉上天 最好的方法 就是精神不妄泄 

 夫惟嗇 

因為精神不妄泄 就能夠心德全備 心德全備 就好像回復到自己的本性 

 是謂早服 

像這種事 就像每個人起床之後 要穿衣服一樣 是首要的事 

 早服謂之重積德 

所以起床穿衣服 也是我們早已習慣的事 而且每個人一生當中 都是不斷的做 我們的德性 如果能像起床穿衣服一樣 累積下來

的德性 一定是深厚的 

 重積德 則無不克 

一個德性深厚的人 他要治理人 要事奉上天 就沒有不能勝任的 

 無不克 則莫知其極 

既然是沒有不能勝任的 就難以估計他力量的極限 

 莫知其極 可以有國 

像這種力量難以估計的人 也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了 

 有國之母 可以長久 

有這種人來治理國家 就像國家的褓母一樣 能夠率天下之道 治理天下當然可以長久了 

 是謂深根固蒂 (蒂另本作柢)

就好像根深牢固的樹 就能結出結實的果子 

 長生久視之道 

如果以這個道理 去實行於修身養命方面 這種人無形的生命 也可以長久的生存在人們的眼前 讓人崇敬奉養朝拜 因為治國

與修身是一樣的道理呀 

060→治國章第六十

第六十講→純樸祥和的世界

 治大國若烹小鮮 (烹另本作亨)

治理大國家 就好像在烹煎小魚一樣 不能常常去翻動它 否則就會將一條魚煎得破碎不堪 治理國家也是一樣 不要常常去

變動政策 否則人民也會因政策的變來變去 而難以適應 感到煩悶 所以這都是為政的人 因為失去誠信 使人民對遵守法律 也

失去信心的結果 

 以道蒞天下 

因此為政的人 如果能以道的無為 清正誠信 去治理百姓的話 自然能夠達到和氣致祥的目的 

 其鬼不神 

連惡鬼的作亂 也難以顯出神奇的靈應 

 非其鬼不神 其神不傷人 

非但惡鬼難以顯出神奇的靈應 就是威靈的神明 也不會去傷人 因為百姓都是善人 神愛善人 尤所不及 怎會去傷人呢 

 非其神不傷人 聖人亦不傷人 

所以 非但威靈的神明不傷害人 就是聖人在世的時候 看到人民善氣祥和 他也不必慨嘆 人生[生或是心之誤寫]不古 

更不必使出浩然正氣 去傷害一些為非作歹的偽君子 

 夫兩不相傷 故德交歸焉 

如果能夠達到[無為] 無形的鬼神 與在世的聖人 都不傷害人 這就是天下德性感交的時候 也好像天下之人 都回歸到本來

天真與純樸的世里 那樣的祥和與清靜 

061→為下章第六一

第六一講→大國謙卑小國謙恭

 大國者下流 

大國該學大海的卑下自處 雖是居於下流 

 天下之交 

但是唯有居於下流 才能成為百川眾流交會的歸處 

 天下之牝 

就好像天下的雌性動物 

 牝常以靜勝牡 

常以柔弱的靜定自處 但是卻能勝過雄性動物的剛強躁動 

 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 

這就是以靜定為下 反而能勝剛強躁動的原因 所以說 大國若能以謙卑自處 更以誠信有禮對待小國 

 則取小國 小國而下大國 

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服 更能取得小國的歸向之心 小國若能謙卑自處 更以誠信有禮對待大國 

 則取大國 

就能取得大國的信任 更取得大國的崇敬之心 

 故或下以取 

所以無論是大國謙下以求小國的信服 

 或下而取 

或是小國謙下以求大國的信任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 (畜另本作蓄)

大國為政的最終目的 只不過是愛護天下百姓 既然天下百姓皆是安定純樸 治理大國的使命也算是達成了 

 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另本 入)

小國治理百姓的最終目的 不過是願意侍奉人民 使其過得平安無事 因此他對大國的要求 也只是希望大國能將小國平等看待而已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 

所以無論是大國或是小國 如果要達到這種目的 首先就要以謙卑自處 

 故大者宜為下 

而且最要緊的 就是大國應該 首先以謙卑低下做為模範 能夠這樣 天下自然太平了 

062→道奧章第六二

第六二講→道的奧妙

 道者萬物之奧 

道是萬物之中 最精微最奧妙的東西 

 善人之寶 

善人經常視為修身養命的至寶 

 不善人之所保 

就是不善的人 也會依賴道來保障自己 例如俗語說 盜亦有道 就是最佳的佐證 可見壞人有時候 也要仰仗道來保護自己 

 美言可以市 

所以有時候 當你講出一句話 合於道的至善美言 就可博取別人的欽佩 

 尊行可以加人 

這就是說 只要你合於大道行事 有尊貴的行持 就能高人一等 

 人之不善 

人往往有迷昧的時候 而做出不善的事 

 何棄之有 

可是只要你有改過向善的心 誰不會原諒你呢 誰還會遺棄你呢 但是最怕你的懺悔之心不誠 良知不堅 本性不改 力行不恆 

所以才會自棄棄人 為人所棄 

 故立天子 置三公 

所以說 如果你不以道而行 即使得到世間的一切 如擁有了至上的王位 又設置了文武百官 前呼後擁 

 雖有拱壁 以先駟馬 

兩手又擁有希世珍寶的美玉 乘坐富麗堂皇的馬車 如此的尊榮華貴 

 不如坐進此道 

還不如體悟大道 深入道心 來得實在永恆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所以古代的聖人 才如此的尊貴大道 這是為什麽呢 

 不曰求以得 

無不是因為 日日求於大道 日日行於大道 如果不這樣做 便要背道而行 一旦背道而行 就要造下罪業了 

 有罪以免耶 

一旦造下罪業 難道可以免受因果的懲罰嗎 

 故為天下貴 

所以 道實在是天下最貴的了 

063→無難章第六三

第六三講→聖人的處事

 為無為 

聖人處事 不是為了慾望而處事 也不是為了貪得而處事 更不是為了私利而處事 純是為了大公無私而處事 

 事無事 

聖人的行事 不以心機而行事 不為功業行事 不為名利行事 心性中純然 虛無為懷而行事 

 味無味 

聖人的品味 不是為了情慾而品味 不是為了滿足慾望而品味 更不是為了貪慾而品味 純然是以自然淡泊無味而品味 

 大小多少 

可是凡人的心靈欠缺 常常以大為小 以多為少 而聖人的心境就不同了 他心靈中一切具足 不缺少一物 因此聖人能以小為大

 以少為多 

 報怨以德 

所以聖人的心靈是萬德具備 心中無怨 假使有人誤會他 對他產生憤恨的心理 他還能以德報怨 絕不懷有報復之心 

 圖難於其易 

因此 如果你想學聖人的作為 必先從容易的事做起 能將容易的事做好 才能將困難的事情做好 

 為大於其細 

要做大事情也是一樣 先從細小的小的事情先做好 能先從細小的事情做好 大的事情才能做好 

 天下難事 必作於易 

所以說 要做天下的難事 必先從容易的事情開始 

 天下大事 必作於細 

要做天下的大事 必先從細小的事情開始 

 是以聖人 終不為其大 

因此聖人 他總是先從細小容易的事情開始做起 而不是一下子 就想做大事業 

 故能成其大 

所以 他最後根基穩固 終於能成就大事業 可是凡人他輕視心性的修養 他們以為那是小事情 但是小事情都做不好 怎能

成就大事業呢 

 夫輕諾 必寡信 

這就好像一個人 馬馬虎虎點頭答應的事 這個人一定沒當做一回事 沒當一回事的答應 必然是缺少信用的 

 多易 必多難 

還有 如果把事情看得很容易 而且事先一點也不準備的 到時候發生的困難反而越多 

 是以聖猶難之 故終無難 

所以聖人 開始的時候 先把每一件事都認為困難 事事戒慎自己 時時反省自己 最後反而天下無難事了 

064→輔物章第**

第**講→修己治人的方針

 其安易持 

國家安定的時候 為政的人 容易保持治理的大事 

 其未兆易謀 

為什麽呢 因為一切紛亂的事情還沒發生的時候 如果有違反正常的事情 剛要發生 便能一目了然 能夠一目了然 才容易找出

圖謀的對策 

 其脆易判 

就好像說 一件事情剛要形成的開始 總是比較脆弱的 比較脆弱的東西 總是容易分化 

 其微易散 

也比如說 微小的東西 容易散失 尚未凝結的事物 容易分散 

 為之於未有 

所以 要做好一件事 一定要綢繆於事情未發展的開始 

 治之於未亂 

治理國家也是一樣 要在尚未混亂之前 就先做好治國的基礎 

 合抱之木 生於毫末 

好比 一棵兩人合抱的大樹木 它的成長 也是從一粒細小的種子開始萌芽 

 九層之台 起於累土 

一棟九層樓高的平台 也是從一畚箕一畚箕的泥土累積起來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要走千里的路程 也是要從腳底踏出第一步 

 為者敗之 執者失之 

因此行為超出以上過程的人 一定會失敗的 因為他太執著太任性 太執著太任性的人就是缺德 缺德的人就會失去一切 

 是以聖人 無為故無敗 無執故無失 

所以聖人 了解這種道理之後 他就守住渾全的德性 不與人紛爭 也不執著得失之心 既然不執著得失之心 所以也沒有失落的痛

苦 

 民之從事 常於幾成而敗之 

但是世人常在快要成功的時候 只因一時的鬆懈而遭到失敗 

 慎終如始 則無敗事 

因此 能夠將最後關頭 當做開始一樣謹慎的人 他就不會失敗 

 是以聖人慾不欲 不貴難得之貨 

所以 聖人所欲求的 是一般人所不欲求的 譬如聖人慾求的是自在解脫 而不是貴重的金銀財寶 

 學不學 

聖人所學的 是一般人所不喜歡的 好比聖人所學的是內在生命的哲學 而不是追求虛榮浮華 賣弄心機 

 復眾人之所過 

所以聖人他只是想 回復到自己的本性良知 提醒世人不要胡作非為 違背自己的良知而已 

 以輔萬物之自然 

這就是聖人將所要做的事 先去了解先去實行 然後他才能輔佐萬物 回歸自然純樸 

 而不敢為 

因此 聖人他的任務太大了 世人的注目也太深了 所以他更不敢胡作非為 而亂了修己治人的方針啊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065→玄德章第六五

第六五講→回歸純樸

 古之善為道者 非以明民 

古時候 了解以道治國的人 不教人民鬥智機巧 

 將以愚之 

而教人民純樸敦厚 為什麽呢 

 民之難治 以其智多 

因為國家之所以難以治理 就是人民的智謀太多 

 故以智治國 

所以如果以智謀來治理國家的人 等於教人民互相鬥智 一旦上下互相鬥智 自然兩敗俱傷 在兩敗俱傷之下國家 就要要亂了 

 國之賊 

因此這種教人民鬥智的辦法 實在是教人民為賊呀 

 不以智治國 國之福 

反過來說 倘若在上的人 不以智巧治國 人心自然純樸 人民生活自然安定無爭 這才是國家的福祉 

 知此兩者 

所以 如果有人知道以上兩種道理的人 

 亦楷式 能知楷式 是為玄德 

就可成為治理國家的模範 能夠成為治國家模範的人 就是有玄妙德性的人 

 玄德深矣遠矣 與物反矣 

當玄妙德性發輝到更深更遠的時候 在外表看來似乎與世俗的軌道相反 

 然後乃至於大順 

其實這正是使人民更歸於純樸 歸於和諧的妙境啊 

066→江海章第六六

第六六講→謙卑低下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 

汪洋的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眾流之王 

 以其善下之 故能為百穀王 

就是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位 使百川眾流之水 無論凈穢皆能容納 所以才能成為百川之王 

 是以聖人慾上民 以其言下之 (民另本作人)

聖人他能夠高居萬民之上 就是他心口一致 而且先謙自己的言語 自稱為下 

 欲先民 必以身後之 (民另本作人)

所以 如果你也想居於別人的先前 那麽你必須先尊重所有的人 尊重所有的人 所有的人才會尊重你 反之你輕視所有的人 

所有的人就輕視你 

 是以聖人 處上而民不重 (另本 聖人)(民另本作人)

聖人就是知道這些道理 所以他雖然居於上位 可是他處處謙虛為懷 使居於下方的人民 都不感到威重的心理厭力 

 處前而民不害 (民另本作人)

所以聖人雖居於所有人的先前 可是人民會自然的崇敬 不會去嫉妒他 或是加害他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而且天下的人都樂於推舉他 而不討厭他 

 以其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就是他不與人相爭 所以天下人也就沒有人能勝過他了 

067→三寶章第六七

第六七講→慈祥的愛心

 天下皆謂我道大 似不肖 

天下人都說 我把道講得很大 其實看不出道有什麽能力 根本不像很大的樣子 

 夫惟大 故似不肖 若肖 

不錯 就因為道很大 所以才不像任何東西 如果它某一種東西的時候 

 久矣其細也夫 

豈不是 很久以前就被人認為 那是一件很細小的東西嗎 

 我有三寶 保而持之 (保另本作寶)

但是在修身處事方面 我有三項要訣 只要你持有它 就是你身中之道了 

 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那就是第一 慈祥的愛心 第二 節儉純樸 第三 不敢自高自傲 居於別人的先前 

 夫慈故能勇 

因為慈愛才能產生勇氣 就好比一位母親 為了兒子的生活 就必須背負自己責任的勇氣 這就是慈愛所發輝的勇氣 

 儉故能廣 

因為節儉自己的精神不妄泄 所以才能精神飽滿 使先天之氣運轉 五氣朝元 三花聚頂 元神複位 然後天地任我邀游 

更能發輝廣大的救人救世大事業 

 不敢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長 

因為謙虛卑下的美德 才能受人尊敬擁載 像這種德性的發輝 正是大器晚成的寫照 

 今舍其慈且勇 

可是現在有人捨棄了慈祥的愛心 而好勇鬥狠且好出風頭 

 舍其儉且廣 

捨棄了節儉純樸 而荒淫無度且浪費光陰 

 舍其後且先 

捨棄了謙虛退讓 而好爭好鬥 且瞧不起人 

 死矣 

像這種人 就是自己想要快一點邁向死亡之路了 

 夫慈以戰則勝 

所以說 抱著天性慈祥的正氣 才是永恆的勇氣 此種勇氣才有真實的力量 以此種力量去對付逞強邪惡之輩的擾亂 才能得到

真正的勝利 

 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 以慈衛之 

而且以慈愛來防守 就能得到鞏固 因為慈愛本是上天所賦的本性 盡到天賦的本性 天下之人就會擁護愛載 能夠得到擁護

愛載 在上位的人自然能夠得到鞏固的支持了 

068→不爭章第六八

第六八講→最佳的勇士

 善為士者不武 

最佳的勇士 絕不會誇張自己的武力 也不會逞強好鬥 更不會顯出兇狠的樣子 

 善戰者不怒 

最好的戰士 是時時保持太和之氣 以及養精蓄銳 絕不會輕易就暴躁發怒 

 善勝敵者不爭 

最會打勝仗的將帥 是最不想要宣布和敵人交鋒打戰 如果宣布與敵人交鋒打戰 也是為了早日和平著想 

 善用人者為之下 

最會用人的長官 常常關懷部下 為部下著想 如此的信誠關照 才能讓部下信服擁載 

 是為不爭之德 

以上這些都是不與人相爭的美德 

 是為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 古之極 

也是用人的真正力量 這就是配合天地之德 順其古道 所表現的極致啊 

069→用兵章第六九

第六九講→真正的勝利

 用兵有言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不敢進寸而退尺 

軍事專家有一句箴言 我不敢主動先向對方挑戰 只有在對方已經開始攻擊的情況下 才起而應戰 我不敢以殘暴好殺之心 去

爭強爭霸 我只想保全固有的國土 使戰爭早日平靜 

 是謂行無行 

這樣的打仗 雖然國軍士氣高昂 可是去沒有殺氣騰騰的兇惡 

 攘無臂 

雖然高舉著臂膀 高呼著口號 可是卻沒有兇殘暴虐的模樣 

 仍無敵 

雖然互相打仗 可是卻沒有不共載天的深仇 要懷恨在心 因此這種人 不是為了好殺好戰而打仗 只是為了正義 為了和平而

打仗 像這種慈愛光輝的打仗 才能使軍民全心全力以赴 也是勝利的象徵 

 執無兵 

所以說 這種戰爭雖然手裡拿著兵器 可是 這正是正義之手 不是殺人的兇手 

 禍莫大於輕敵 

災禍的發生 都是好戰好殺的人所引起的 而這種人也是過份輕敵的人 殊不知輕視敵人就是失敗的主因 因為再小的國家 只要

全國上下團結一致 軍民同心 這種力量的韌力 就遠勝兇殘暴虐的好戰之軍 為什麽呢 因為一個是順天行事 一個是逆天行事 

差別就在於此 

 輕敵幾喪吾寶 

因此輕敵的人 就會失去陸拾柒章所講的 慈愛節儉 不敢為天下先 這三項寶貝 失去這三項寶貝 以國家來說 等於等於

失去國家的命脈 

 故抗兵相加 哀者勝矣 

所以說 不以好殺好戰去打仗 而以順天行事 悲憫蒼生出戰的國家 它到最後 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 

070→懷玉章第七十

第七十講→我的言論

 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 

我的言論 實在很簡單 你們應該容易了解 而且又容易做到才對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 

可是現在天下的人 本性已經迷昧了 所以才不了解我的道 又難以遵照我的道去做 

 言有宗 事有君 

因為我所說的言論 都有個宗旨 我所說的事情也都有個含意 

 夫惟無知 是以不我知也 

可是你們就不了解這些宗旨 又不了解這些含意 這都是你們受到耳目見聞所染已久的原因 所以才不知道我所說的話 更

不知道我所講的道理 更不了解我的心意 

 知我者希 則我貴矣 (另本 矣)

因此 真正了解我道的人 的確太少了 大概是我所說的道太珍貴了吧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因此聖人就好像一位 身外披著破舊衣服的人 可是內卻懷有寶玉 別人怎麽會知道呢 

071→不病章第七一

第七一講→知與不知

 知不知上 

已經了解道 卻認為自己還不了解道的人 是真正了解道的上等人 

 不知知病 

尚未了解道 就志得意滿 而且還自吹自擂 自以為了解道的人 就是得了高傲誇張的病症 

 夫惟病病 是以不病 

唯有先知先覺的人 了解高傲誇張是一種病 所以以後 才不會再犯上這種病 

 聖人之不病也 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聖人就是這種人 所以以聖人就沒有這種病 因為他知道高傲自取是一種病 所以聖人就不患這種病了 

072→畏威章第七二

第七二講→愛惜自我

 民不畏威 則大畏至矣 

做什麽事 都胡作非為 而且又毫無畏懼的人 比較大的災禍 很快就要降臨 這正是自尋的罪惡之途 也是自尋的毀滅之路 

 無狹其所居 

因為你們不要把你以後的去路 狹窄起來 應該要開闊你的心胸 就好像四海之內皆兄弟 無處不是我的居所 無處不是我的歸處

一樣的廣闊 

 無厭其所生 

而且你們不要厭棄真我 應該趕快去修身立命 使真我 不生不死 不來不去 自在解脫 

 夫唯不厭 是以不厭 

因為唯有這樣不厭棄自己的真我 天地萬物 也才不厭棄你 

 是以聖人 自知不自見 

所以聖人只求明心見性 而不受外在的一切蒙敝本性 

 自愛不自貴 

這就是聖人愛惜真我的大生命 不受因果輪迴的拘束 因此他不貴重身外的榮華富貴 以及人間的虛情假愛 

 故去彼取此 

這就是聖人看輕假身 而求真我的解脫 

073→天網章第七三

第七三講→因果羅網

 勇於敢則殺 

凡是想表示自己勇敢 而殘暴好鬥 又胡作非為的人 必會遭到殺身之禍 

 勇於不敢則活 

凡是不敢輕舉妄動 又不逞強好鬥的人 就可以明哲保身 

 此兩者或利或害 

以上兩種人 一種是對自己有利 一種是對自己有害 

 天之所惡 

這就是上天的本意 討厭剛強好鬥的人 

 孰知其故 

可是有誰能夠知道它的原因呢 

 是以聖人猶難之 

就是聖人 也難以了解這些道理 但是冥冥之中 就好像有這個定數 有這種感應 

 天之道 不爭而善勝 

不相信 你看吧 天的法則 天的造化 它經常不與萬物相爭 可是它從古代到現在 無論你怎樣與他相爭 到最後還是它得到勝利 

 不言而善應 

這好像 上天雖然不說話 可是它有一種不可抗拒的感應 

 不召而自來 

不用你去安排與召請 它自然就降臨下來 

 坦然而善謀 (坦另本作 )

而且報應較快的 反而知道警惕 知道懺悔反省 報應較晚的 罪惡就愈深 罪惡愈深的 災禍就愈慘 像這種因果報應 好像

上天早就謀算好了 

 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 (漏另本作失)

這就是上天散布下來的因果羅網吧 它就是那麽的廣闊 那麽的稀疏 可是對因果報應 都絲毫沒有漏失呀 

074→司殺章第七四

第七四講→暴政之下(一)

 民常不畏死 (常有版 此字)

政治家如果施行暴政 老百姓一定不堪暴政的摧殘 如果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也不怕死了 就想起來革命反抗 

 奈何以死懼之 

到了這個時候 執政的人才想以殺人去威脅百姓 有何用呢 

 若使人常畏死 

因此 如果百姓生活在安定的時候 他是怕死的 

 而為奇者 吾得執而殺之 孰敢 

在這個時候 如果有人為非作歹 執政的人以政治清明的作風 把這些為非作歹的人抓起來 審判死刑 還有誰敢再來送死 

 常有司殺者殺 

但在暴政之下 一切情形就不同了 常常遇有在司法官的命令之下 劊子手才殺人的 

 而代司殺者殺 

也有一些不是司法官命令之下 也不是劊子手 就亂殺人的 

 是代大匠  夫代大匠  希有不傷其手矣 

就好比一位不是砍柴的木匠 也要代替別人去砍柴 這種代替別人去砍柴的事 少有不砍傷自己的手啊 

075→貴生章第七五

第七五講→暴政之下(二)

 民之飢 以其上食稅之多也 是以飢 

暴政之下 執政的人只顧自己縱慾玩樂 對人民失去仁義禮智信 在這個時候 課稅必然超過人民所得 人民在入不敷出 

又勞力用盡的情況下 自然就飢餓不堪了 

 民之難治 以其上之有為也 是以難治 

這就是執政的人 失去仁義禮智信的原因 所以人民也跟著奸詐虛偽 等到這個時候 要治理百姓 就困難重重了 

 民之輕死 以其求生之厚也 是以輕死 (求另本作生)

一旦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人民也就不怕死了 這都是在上位的人 縱慾玩樂過份奢侈的原因 才使人民不怕死的結果 

 夫唯無以生為者 是賢於貴生 

所以 唯有清心寡欲 恬淡虛靜 才是真正貴重他自己的生命 自奉太深 縱慾太深 反而是輕視自己的生命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076→柔弱章第七六

第七六講→柔弱與剛強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堅強 

人在活著的時候 身體是柔軟的 死了之後 身體才變成堅硬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萬物也是一樣 你看花草樹木 它在活著的時候 也是柔軟的 只有死了之後 它才變得堅硬 

 故堅強者死之徒 

由以上的道理 可以知道 如果守住剛強頑固的人 就是想快點邁向死亡的人 

 柔弱者生之徒 

反而謙退柔弱的人 才是走向永生之路 

 是以兵強則不勝 

因此逞強於兵力 喜歡戰爭的國家 往往得不到勝利 

 木強則拱 (拱另本作共)

就好像樹木強大的 反而要遭受砍伐 

 強大處下 柔弱處上 

所以說 經常自誇強大的人 反而使人討厭 讓人看不起他 而以讓退柔弱自處的人 反而讓人崇敬擁戴 

077→天道章第七七

第七七講→天道的微妙

 天之道 其猶張弓乎 

天道的微妙 就好像拉開弓箭 準備射擊的情況 

 高者抑之 下者舉之 

目標在高的地方 弓弦要往下拉 目標在低的地方 弓弦就要往上拉 

 有餘者損之 不足者補之 

距離較短的 拉開弓箭的力量就要小一點 距離較遠的 拉開弓箭的力量就要大一點 

 天之道 損有餘而補不足 

天道的微妙 也是如此 物極必反 循環不已 萬物總是在平衡又調合的情況下 生生化化 調節運轉 

 人之道則不然 損不足而奉有餘 

可是世人就不是這樣了 比如在為人處事方面 常常去做錦上添花這些虛偽的事 而救濟貧困這些實質的工作 卻少有人要去做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 

所以有誰能夠將有餘的精神與財力 奉獻給天下貧困的人呢 

 唯有道者 

我想只有道德的人才做得到吧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 

因此聖人體悟大道 還不敢仗恃自己的能力 

 成功而不居 其不欲見賢耶 

順天行道也不想自居其功 這是聖人他不願處處誇耀自己的能力 將自己的長處去補助天下百姓的不足 這於是聖人所行的天道啊 

078→水德章第七八

第七八講→柔弱的益處

 天下莫柔弱於水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 沒有一樣能超過水了 

 而攻堅強者 莫之能先 (先另本作勝)

水雖然柔弱 可是如果有其他堅強的東西去攻擊它 它總是得到最後的勝利 如石頭丟到水裡 就被它涵蓋 因為它有包涵性 

如火遇到它 就會被撲滅 因為它有化解性 如泥土遇到它之後 就變得柔軟 因為它有柔韌性 

如木材浸在水裡 就會腐爛 因為它有滲透性 如鋼鐵浸在水裡 就會生鏽 因為它有浸蝕性 

 以其無以易之也 

而且 它無論在什麽地方 柔弱低下的本性絕不更改 因為它有平等性 

 故柔之勝剛 弱之勝強 

以上這些都是代表著 柔能勝剛 弱能勝強的原理 

 天不莫不知 莫能行 

像這樣的事實 天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 可是世人就很少有人 能夠學習水的榜樣 

 是以聖人云 受國之垢 是謂社稷主 受國之不祥 是謂天下王 

所以聖人說 能夠承受全國人民的污穢與侮辱之人 才稱得上國家的主人翁 能夠承受全國災難的重擔 才稱得上天下之王 

 正言若反 

你看像這種卑下委屈的話 就是聖人柔弱的真正本性 但是卻能得到反面的益處呀 

079→左契章第七九

第七九講→上天的德性

 和大怨必有餘怨 

世人好勝之心甚強 私心過重 所以常常為了某些不如意的事情 發生爭執 或是結下仇恨 像這種事情 都是雙方自負心甚強 

才產生的結果 因此 縱然在某種機緣下 有人出面調解了恩怨 可是雙方仍然有些不愉快的心情 隱藏心中 還是難以化解的 所

以這種和解 只是勉強的和解 

 安可以為善 

像這種勉強的和解 難道可算是完善的結果嗎 

 是以聖人執左契 而不責於人 故有德司契 

所以唯有聖人的心虛靜恬淡 不與世人紛爭計較 如果有恩於世人 也不惦念心懷 就好像放款的官員 儘管發出款項 沒有捨不得

的念頭 也沒有回報的思想 這就是有德之士的作為 

 無德司徹 

可是世人的心就不同了 就好像是催討債款的人 借多少討回多少 一點也不放鬆 這不就好像無德的人 布施了一些金錢財物 心

里就一直惦念著回報嗎 

 天道無親 

所以只有上天的德性 是最令人欽佩了 因為它養育萬物 是不分親疏貴賤 同樣的施予恩惠 因此行善之人的心境 應該學習上天

的德性 

 常與善人 

然後 你就是上天的知己 跟它一樣 擁有一顆大公無私的心了 

080→不徙章第八十

第八十講→純樸的世界

 小國寡民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佰另本作伯)

如何回復到純樸的世界呢 應該像人民很少的小國家一樣 大家都過著純樸和諧的生活 

 使民重死 而不遠徙 

在這個時候 人民安居樂業 相處無事 就會尊重自己 也不想到處搬家了 

 雖有舟車 無所乘之 

這個時候雖然有船有車 也沒有人爭先恐後想去乘坐  雖有甲兵 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就是武裝的兵器 也不知道要放

在那裡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樂其俗 

這時候 人民吃飯都覺得甘甜 粗衣都覺得華麗 居家都覺得安樂 風俗習慣都覺得樂趣 

 鄰國相望 雞犬之音相聞 

鄰近的邦國 互相遠望都覺得友好 聽到雞鳴狗吠的聲音 都覺得調合 

 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 

這時候 人民生活滿足 就是活到老也是沒有怨言 更不想搬家了 

081→不積章第八一

第八一講→聖人的使命

 信言不美 

信實的話 不是花言巧語 所以聽到耳里 總是不悅耳動聽 

 美言不信 

花言巧語的話 雖然動聽 可是不一定是從心裡講出來的 因此這種話 總是缺乏信用實在 

 善言不辯 辯言不善 (言另本作者)

美好的事物 良善的言語 不必去費口舌爭辯 費了口舌爭辯的事情 便非良善的言語 也非美好的事物 

 知者不博 (博另本作搏)

求真的大智慧者 社會知識不必廣博 廣博反而得了知障 這就是聖人守一而萬事畢的原理 

 博者不知 (博另本作搏)

所以 求得外在廣博的知識 不一定就是真知的大智慧者 因為追求外在的形象 越追越遠 越追越迷 而且永遠無法探求真正的答

案 

 聖人不積 

因此 聖人不必追求外在的知識 更不必追求物慾來佔為己有 

 既以為人己愈有 既以以與人己愈多 

他只是奉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 去禮讓人 然而他卻沒有想到自己所做的結果 反而受人來欽佩 讓人來崇敬 不但如此 

另一方面更使 的博愛精神 留在世人的心靈中 刻下了永恆的追思和懷念 

 天之道 利而不害 

因此 好像上天的道理 只是利益萬物 而不去侵害萬物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聖人的道理 只是負擔調合大自然的使命 而並不與人群相爭 http://blog.myspace.cn/e/403310976.htm
推薦閱讀:

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學用:正能量,給人帶來什麼
衣養萬物——《道德經》與生態文化(第七章)
《道德經》與成語
《道德經》的宇宙觀揭示了最輝煌的智慧 - Qzone日誌
《道德經》全文及釋義(第二十七章)

TAG:道德 | 翻譯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