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應該了解的巴赫音樂(下)

今日主播:景行

你應該了解的巴赫音樂(下) 來自知樂古典音樂 15:54

?點擊收聽?

◇◇◇

你應該知道的古典名曲 之

你應該了解的巴赫音樂(下)

G弦之歌

《G弦之歌》即《D大調管弦樂組曲第三號》,冥想中深深的虔敬與感動呼之欲出,這是巴赫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此曲是巴赫在柯坦時代,大約三十歲左右時創作的《管曲樂組曲第三號》中的「歌曲」部分:原曲是由兩個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通奏低音五種樂器,在D大調上完成的。

十九世紀時德國小提琴家威爾赫米將此曲編成C大調的小提琴獨奏曲,只在G弦上演奏,至此一躍成名。G弦就是小提琴的四弦(E弦A弦D弦G弦)中最低的一弦,G就是唱音sol。所以如今大家瘋傳的那個關於「巴赫大提琴動過手腳,只用一根弦即興演奏創作出此曲」的故事是後人杜撰的。

《D大調管弦樂組曲第三號》包括五部分:序曲、歌曲、加沃特舞曲、布雷舞曲、積格舞曲。

布蘭登堡協奏曲(1046~1051)

柯坦時代是巴赫最幸福的時代,他大部分的器樂曲傑作都在這個時期創作完成,其中以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為最佳代表。

《布蘭登堡協奏曲》是1721年巴赫36歲時所作的,因獻給布蘭登堡領主魯德維而命名;但他並非為了題獻領主而作,而是為雷奧博德宮廷樂隊中不同樂器所演奏的協奏作品中,巴赫自己選擇出最為傑出的六部作品彙總而成。

第一號是F大調,共四樂章(約二十分鐘)。獨奏樂器部分由比現在小提琴、兩支法國號、三支雙簧管、一致低音管擔任;合奏樂器部分由弦樂合奏、通奏低音、豎琴來完成。

第二號也是F大調,共三個樂章。獨奏聲部由小號、長笛、雙簧管、小提琴擔任;合奏聲部由弦樂合奏、通奏低音、豎琴完成。

第三號是G大調,共二個樂章。獨奏與合奏並無區別:三把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低音提琴、豎琴合作演奏此曲。第三號與第五號都很著名。

第四號是G大調,共三個樂章。獨奏聲部由兩把小提琴、兩支長笛;合奏部由弦樂合奏、通奏低音完成。其中第一樂章與第三樂章中的小提琴特別活躍,所以人也稱之為「小提琴協奏曲」。

第五號D大調共三個樂章,獨奏聲部由小提琴、長笛、豎琴完成;合奏聲部是弦樂合奏、通奏低音。此曲中巴赫賦予豎琴非常華麗的樂段,也是六首曲子中最親切的一首。

第六號為降B大調,共三個樂章。與第三號同樣是獨奏與合奏沒有曲別的曲子,使用兩把古大提琴、兩把古中提琴、低音大提琴、通奏低音。

《布蘭登堡協奏曲》是比維瓦爾第的《合奏協奏曲》形式更進一步的作品。

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

風琴是巴赫最重要的樂器,他的一生當中留下了合唱前奏曲、賦格、觸技曲(Toccata)、巴沙加亞舞曲、幻想曲、田園曲、詼諧曲、協奏曲等二百四十六首作品。其中華麗的《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經過斯托科夫斯基(波蘭指揮家、編曲家)改編成管弦樂,布朗改編成吹奏樂成為大家熟悉的樂段。

巴赫的風琴作品大致分為教堂的聖詠曲和純器樂作品兩種,《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and Fugue)》屬於後者。這是巴赫在威瑪時代初期,約二十二、三歲時的作品,充滿熱情與朝氣。所謂的觸技曲(Toccata),就是在鍵盤樂器上做出的自由而即性的演奏。巴赫的《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一共有兩首,後人把BWV538那首稱為《多里亞》,這個名稱是希臘音階之一,此部作品中經常出現,故此得名。

馬太受難曲

巴赫的時代,音樂是教會與王室貴族的專屬品,所以音樂家們的創作也從來不會為了普羅大眾,他們也不會夢想著自己的某一作品能為後人經久流傳,很多巴赫的作品是被時間塵封了很久,後人才在不經意間重新發掘出來的。

1892年,弱冠之年的門德爾松親自指揮《馬太受難曲》,才使巴赫這部偉大的作品與世人見面,這距離此曲創作完成已經過了一百年。巴赫曾寫過多首的受難曲、清唱劇、神劇、彌撒曲等宗教音樂,其中《馬太受難曲》是最傑出的合唱曲。

受難曲是以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生命為世人贖罪為主題的宗教音樂。此曲巴赫用了三年時間創作完成,於1729年耶穌受難日在萊比錫的多瑪斯教堂首演。歌詞取材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書》中最重要的《馬太傳》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全部作品包括第一部的《最後的晚餐》、《格賽馬奈的祈禱》、《猶大的背叛》、《耶酥被捕》;第二部《主教卡亞巴的審判》、《總督皮拉特的判決》、《加略山的告示》、《耶酥之死與贖罪》等七十八曲,是一部大型樂曲。

演奏時除了兩個管弦樂團之外,並加上女高音、女中音、男中音、男低音獨唱,以及少年合唱團,更配上管風琴的伴奏,樂器編製規模十分龐大。

巴赫共寫了五首受難曲,現存有與《馬太受難曲》 齊名的《約翰受難曲》,《馬各受難曲》、《皮康迪爾受難曲》兩首已經失傳,《魯卡受難曲》則有人質疑它的真實性。

奉獻樂,即《音樂的奉獻》

巴赫的次子埃馬努埃爾·巴赫是個音樂狂人,在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的宮廷內擔任長笛手。1747年巴赫62歲時,為了見長孫一面來到普魯士,受到腓特烈大公的熱烈歡迎。

腓特烈二世對巴赫的盛名早有耳聞,便親賜主題令巴赫即興演奏,巴赫便用皇帝最鍾愛的古鋼琴完成了御前演奏,博得皇室們的一致讚譽。

巴赫回到萊比錫後,將這些即興演奏的樂曲加上同一主題,完成了九部《無插入賦格》、五首《卡農》、一首《卡農風格的賦格》,將其合併為《音樂的奉獻》、即《奉獻樂》,以此獻給腓特烈二世以表示忠誠。

巴赫的創作技巧在這部《奉獻樂》中到達了頂點。

第一首 三部無插入賦格,以及大鍵琴獨奏。

第二首 無終卡農,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完成。

第三首 各種卡農

A.倒影卡農 兩把小提琴

B.同度卡農 兩把小提琴、中提琴

C.倒影卡農 兩把小提琴、中捉琴

D.轉回擴大卡農 兩把小提琴、中提琴

E.迴旋卡農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第四首 五度上的卡農風格的賦格曲,由長笛、大鍵琴完成。

第五首 六部無插入賦格,大鍵琴獨奏。

第六首 迷你二部卡農 中提琴、大提琴

第七首 迷你四部卡農 三把小提琴丶大提琴

第八首 三重奏奏鳴曲,由長笛、小提琴、大鍵琴完成

第一樂章 緩板

第二樂章 快板

第三樂章 行板

第四樂章 快板

第九首 無終卡農 由長笛、小提琴、大鍵琴完成。

演奏樂器里除了巴赫指定的第八首和第九首外,其它的均用現在所使用的樂器為主。

無插入賦格是古時未出現賦格之前的模仿性樂曲,巴赫取此文字的每一個字母作為開頭,而在《奉獻樂》曲集的扉頁上題了這樣一段文字:尊奉國王之命的創作,包括:歌、主題;其他以卡農來完成。

賦格的藝術

與《奉獻樂》同一系統的作品有《賦格的藝術》,此曲成為巴赫的絕唱。它與《奉獻樂》同為巴赫最高成就的曲集。《賦格的藝術》不是展現演奏技巧的音樂,而是巴赫與神的對話,是莊嚴之音的階梯。

曲子由十四個賦格與四個卡農所構成,第十九號作品未完。樂譜終了之處有巴赫次子埃馬努埃爾·巴赫的批註:作曲者已過世。

文/茶茶斑竹、校對/Nancy、責編/倩兒


背景音樂列表

1.G弦上的詠嘆調

2.Brandenburg Concerto No.3 in G, BWV 1048 .

3.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 BWV 565

4.Matthew Passion, BWV 244, Part One

5.Musikalisches Opfer, BWV 1079

6.The Art of Fugue Contrapunctus 2

知樂古典音樂—知識文庫

www.zhiyue001.com

有聲音的古典音樂鑒賞平台

FOLLOW US|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知樂古典音樂(ID:zhiyue_music)

新浪微博:知樂古典音樂

喜馬拉雅、蝦米、蜻蜓的認證賬號:知樂古典音樂

知樂古典音樂∣有聲古典公眾號
推薦閱讀:

大王叫我來巡山兒歌
音樂小課堂—拍號(修正)
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
【音樂聆聽】民歌金韻獎 - 青春之歌
聽音樂,學詩詞

TAG:音樂 | 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