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 漢武帝的三張面孔(二十三)封禪大典

漢武帝的三張面孔(二十三)封禪大典

  封禪大典是宣揚帝王「受命於天」,「功德卓著」的祭祀活動,是歷代帝王狂熱追求的一件盛事。而漢武帝熱衷於封禪卻並非僅僅為了誇耀自己的功德,他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目的。那麼,漢武帝究竟為什麼要「封禪」? 史學家們又為什麼對他的做法眾口不一呢?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登上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對於這次在歷史上影響巨大的曠世盛典,《史記》《漢書》《資治通鑒》都做了詳細的記錄,然而,三位史學家的記錄和評價卻大相徑庭。班固對於漢武帝的這次封禪大典給出了正面的評價,司馬遷和司馬光卻從不同角度對此進行了批判。尤其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冷峻的言語透露出嘲諷和憤懣。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三位史學家站在了不同的立場之上?對於漢武帝封禪的評價,誰的說法更為客觀真實呢?

漢武帝在位期間,曾到泰山封禪,不僅是當時重要的一件事,影響也極大。可以從兩角度來理解:一是政治文化與禮儀制度來理解,古人相信,上天安排好了一切,王朝有興,人做皇帝都是天命,皇帝是代表上天來統治國家,做皇帝就得承擔起使命,盡到責任。上天是浩德的,皇帝要把這種德行體現出來,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國家風調雨…自,做到了就可以封禪,向上天報告。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封禪是皇帝…自利完成使命後進行的祭天典禮。這是一種禮節,這是理想化的,是學者們的理解角度。古代的現實政治中,皇權至高無上,遇到暴君,現實制約因素太少,學者們想借天命來威懾,可是皇帝真實的想法是,想借這種活動來誇耀自己的功德。向臣民們表示自己的偉大,漢武帝前,秦始皇曾到泰山封禪,在泰山頂立碑,內容完全是歌頌功績。選擇在泰山上祭天,因為泰山地位之高,古代早期,人們相信泰山之巔離天最近,可以在這兒告天。一共341位皇帝中,封禪過的加上武則天不過七人,除此是秦始皇、漢武帝、劉秀、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這些人去泰山封禪有政治目的,要麼是個性強,好大喜功的人。秦始皇前,傳說也有,有七十二位聖王上去過,不過這是傳說,真正歷史記載的最早就是秦始皇。秦始皇與漢武帝都想成仙。封禪與成仙聯繫,源於黃帝的傳說。傳說黃帝是封禪後達到成仙的狀態。漢武帝迷信神仙,身邊許多方士就講這個故事。整理史料來看,這個故事對漢武帝影響極大,李少君年輕時就說過,「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漢武帝感興趣,到最後實踐,中間發生了許多事,重要契機有二:一是司馬相如的遺書;二是有人在汾水南發現寶鼎,公孫卿方士講了精彩的故事,這時間與黃帝得到寶鼎都在冬至日,當年黃帝功德圓滿,天上出現黃龍,把鬍鬚垂到地面,黃帝爬上去了,化仙了。同時還有七十多位的大臣們。當時許多沒福分的,爬到一半,就掉了下來。公孫卿說,漢代也註定一位皇帝可以封禪並成仙,這應該是誰呢?「漢之聖者,在高祖之孫且曾孫也。」排排,正是漢武帝。他說,這時上天會有暗示,「寶鼎出而與神通,封禪。」預示著漢武帝可以成仙。漢武帝說,「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躐耳」。意思是說,如果真成了仙,不惜放棄人世間的一切。在泰山東築了一個大土堆,然後帶著霍子侯從泰山正面山道上主峰,這是霍去病的兒子。霍去病去世後,把他常帶在身邊。這樣的神秘重大事,霍子侯能夠上去,在泰山頂上,待了一晚,第二天從背面下山,到肅然山舉行儀式,這是封禪的二步,祭天與祭地,封禪禮節才基本完成。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幫助準備封禪的重要人物,「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除了這樣的封禪,其他的活動也相當頻繁。這樣的事,朝中有官員必須參加。這就是太史令。太史令的職責是保存整理文獻檔案。封禪涉及到天人溝通,漢武帝準備封禪時,司馬談正是太史令。當時跟隨的人多,司馬談最初也應該在隊伍里,但是走到洛陽時,司馬談被留下來,沒有被允許去泰山。為什麼這樣?不清楚,但是這個安排讓司馬談激烈。「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憤且卒。」這裡太史公指司馬談。作為學者,司馬談仍然認為是與上天溝通的重大事件,卻被留下了。這個決定對司馬談掌管天文的學者來說,是羞辱。工作本來是與此有關,現在有重要事件,居然不讓參加,這是對他工作與學識的否定。這種憤懣,甚至讓他失了命。當時司馬遷剛好完成出使任務,聽說後,趕到洛陽,臨終前,司馬談反覆感慨這事外,還矚咐司馬遷要好好保存記錄歷史。之後,去世了。漢武帝為什麼不讓司馬談去泰山?史記中沒有明說,但是可以根據史料分析,制訂禮儀的主要是儒生,應該也包括司馬談。後來被廢的學者中,也應該有司馬談。這些學者與漢武帝間有觀念的衝突。這些學者與皇帝對封禪理解不一樣。學者們認為是通過封禪通過天命來監督皇權,皇帝是要誇耀自己。漢武帝還有要成仙的目的,雙方肯定談不到一塊。不讓司馬談去,應該與此有關。這是我們的分析與推斷。要談的是這些對司馬遷寫史記產生了哪些影響?父親臨終前的憤怒一定深深觸動他,一定會常常浮現在他腦海中,他會更冷峻地審視漢武帝其人。司馬遷與父親看法不同了,司馬談是學者,對封禪有希望,想藉此來完善皇帝的統治,但是,司馬談的死,讓司馬遷看到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能完成鞏固統治也因此不抱希望。  封禪大典被視為國家鼎盛 、天下太平的象徵,漢武帝身邊的許多官員都熱衷參與,並把這一活動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榮譽,而司馬遷對此卻始終冷眼旁觀、堅守著自己的立場,最終,司馬遷把漢武帝祭祀鬼神和封禪的活動整理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史記·封禪書》。那麼,在《封禪書》里司馬遷是怎樣評價漢武帝的封禪活動的?

漢武帝正式封禪前,也有一系列祭祀活動,有一次去嵩山,這次登上了太室山,敬神靈。祭祀中,有趣一幕出現,許多人在山下聽到山上喊萬歲的聲音,據說是神在喊。當時司馬遷聽到後,想間間明白,「間上上不言,間下下不言。」都沉默。講這個是通過這些表達司馬遷的質疑。沒有的事呀。既然這樣,封禪也就不言而喻了。封禪不過是鬧劇。漢武帝想學黃帝,黃帝卻各說不同。哪個是真實的,學者們都不清楚,言下之意,漢武帝想學的黃帝,根本是騙子們胡說八道的東西。登太室山的事,在班固那兒不一樣。「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登禮罔不答。」這些神靈一一應答,班固的記載,漢武帝了不起呀,能與神靈相溝通。司馬遷記的是間上上不言。班固在一百多年後,卻記錄詳細,明顯是在抄官方說法,替他粉飾。要承認他的眼光更高,班固講前104年,「夏五月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改定了曆法,秦始皇后,漢武帝改歷前,當時的曆法,不是以正月為首,從十月份開始。漢武帝即位初,是沿用了。到這時,改過來了,以正月為首了。第二點,金木水火土,確定漢屬土德。跟土德相配,用黃色。班固強調這個,重要。黃帝也是土德,所以才稱為黃帝。班固這樣說,漢武帝的模仿,不要看作簡單的效仿,要與黃帝相匹配,這不是個人的愛好與品行,要放在制度建設中來看,給漢尋找機會。《資治通鑒》中講,漢武帝上太室山,司馬光用的是「從官在山下,聞若有言萬歲者三。」好像聽到上邊有人喊了三聲。不是純粹抄官方說法,也不戳穿。間完後,司馬遷有資格講,司馬光卻沒這個資格,他也不信,用「若有言」,好像有。這樣的疑間詞來表達疑間。這與時代距離有關。  漢武帝在位期間,曾先後十次到泰山,六次封禪。封禪泰山的次數居歷代帝王之首。對於漢武帝的封禪活動,相比於司馬遷的冷眼旁觀和班固的極力粉飾,司馬光卻有著不同的立足點。那麼,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是如何評價漢武帝的封禪活動呢? 司馬光與班固、司馬遷最大不同點,司馬遷把它與財政聯繫起來。講完封禪後,司馬光說,「先是,桑弘羊為治粟都尉,領大農,儘管天下鹽鐵。弘羊作平準之法,令遠方各以其物如異時商賈所轉販者為賦而相灌輸。」把桑弘羊斂財理了一下,與史記漢書不同。司馬光把二事聯繫起來思考,之所以大規模活動,得益於弘羊斂財。這事的結局是所有人預料不到的。司馬光收尾的是,許多地方出現災難,有人說煮了桑弘羊,天就下雨了,看起來是對財政政策不滿。司馬光藉此為結尾,是告訴我們這樣的假大空對於鞏固統治無用。進行這類活動,消耗大量財富,反而有損統治。司馬光藉此來告誡後世,鞏固統治的基礎,是培植民本,不要搞假大空的東西。這個立場要更高,不是斤斤計較封禪本身,從更高的角度來理解。

推薦閱讀:

百家講壇蘇軾(共10集)  
百家講壇 《慈禧》D
【百家講壇】 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文字之禍
【百家講壇】 國史通鑒【春秋戰國篇】(十四)合縱連橫
《百家講壇》2900集之【2013】305集(26-65)

TAG:漢武帝 | 面孔 | 百家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