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熱病瘥後調理與急性傳染病後期的康復

【關鍵詞】 外感熱病瘥

外感熱病,是指由外邪侵入人體所引起,以發熱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這類疾病在現代醫學中主要為急性傳染病,並包括以發熱為主要癥狀,由細菌或病毒等引起的疾病。瘥後調理,是指外感熱病治癒後進行的調養和治理。中醫學認為,外感熱病,是人體的正氣與病邪激烈相爭的過程,通過辨證採取「祛邪」、「扶正」治療,最終人體正氣逐漸戰勝病邪,熱病治癒。在這過程中,因「邪能傷正」,勢必產生不同程度的臟腑、組織器官的破壞和損傷,以及經絡、氣血津液的損耗與功能紊亂。因此,熱病初愈這一特定階段,應及時進行補充、調整和修復,採取各種措施使其痊癒和復原。我國人民早已知道與外感熱病作鬥爭,自《內經?熱論》討論了熱病的成因、證候分類、發展規律、治療大法、禁忌和預後;以後不斷形成了「傷寒學派」和「溫病學派」,並在學術爭鳴過程積累了防治外感熱病的豐富經驗。與此同時,也非常重視「瘥後調理」(恢復期的康復醫療)。如:《熱論》提出「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傷寒論》在「六經辨證」後,列「瘥後病脈證並治」專篇、《溫熱經緯?疫證條辨》敘述了「瘥後」治療法則和經驗等。

1 調攝精神,心理康復

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情志活動,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抗病康復能力密切相關。《內經》謂「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疫證條辨》指出「瘥後,虛煩,心神不安者,審證而用得其宜,貴乎醫者之神悟矣」。因此,瘥後首要是指導患者調攝精神,心理康復。正確認識外感熱病的發生、轉歸規律,「可防、可治和可控」。既不輕視疾病,又不顧慮重重,有一個良好心理狀態,避免「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惡性循環。安心養病,以利康復。必要時可配合藥物治療,如《溫熱經緯》「瘥後觸事易驚,夢寐不安,乃有餘熱夾痰,宜用竹茹、黃連、石菖蒲、半夏、膽星、梔子、知母、茯苓、旋復花、橘紅等葯」,清熱化痰,安定心神;「瘥後,驚悸、怔忡、心神不安,屬血虛,宜清心、養血安神,用硃砂安神丸(硃砂、黃連、生地、當歸、甘草)」。

2 將息得宜,調養身體

將息,即是人的生活、活動和休息。熱病瘥後,更應注意這些方面的攝生調養。如《溫熱論》「邪退正虛,此時宜令病者安舒靜卧,以養陽氣來複」恢復功能;《內經》已有病後「谷肉果菜,食養盡之」飲食調養,康復痊癒法則,並指出「熱病已愈,時有所遺,當何禁之?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可以引起「勞復」、「食復」。所以熱病初愈,應:慎起居,居室宜安靜、整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適寒溫,防外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多飲開水,多食水果,蔬菜;根據個體病情恢復狀況,逐步起床活動,適量自我操練,如做呼吸操等等調養身體,以增加「肺主氣、司呼吸,心主血脈」氣血運行功能,「脾主運化」增進食慾,攝取營養物質,充實「主四肢肌肉」恢復體力。如果出現「勞復」、「食復」,以《傷寒論》「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的法則,應用一些理氣,健脾助消化,清邪透熱藥物。

3 清除餘熱

外感熱病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邪正相爭」過程,「發熱」是其主要病理反應和臨床表現,傳統的辨證診治法則,將其發熱性質和特徵(「熱型」)區分為「六經」(六期)、「衛氣營血」(四期)和「三焦」(三期)論治。現有將辨發熱分成為「發病期、熱盛期和恢復期」三個階段。因此,辨發熱為治療外感熱病的重要依據。瘥後餘熱,可因余邪引起,又可因熱病過程,熱傷陰液,或氣隨津耗,氣陰兩虛,虛熱內生,因此,在辨證施治上,又有其特殊性。

如《傷寒論》提出「傷寒瘥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不同治法。若病後,餘熱未盡,津傷未復,胃失和降,虛羸少氣,口渴,舌紅無苔,不飢欲嘔,治用《傷寒論》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半夏、麥冬、人蔘、甘草、粳米)益氣和胃生津,清泄餘熱;若熱病瘥後,微熱微煩、微渴,精神不爽,頭目不清,胸腹痞悶不舒,飢不欲食,選用《溫病條辨》清絡飲(荷葉、銀花、扁豆、絲瓜葉藤、竹葉心)清宣余邪,透發餘熱;如熱病瘥後,煩熱,上熱下移於小腸,溺赤短澀,治用《濕熱經緯》加味導赤散(細生地、生甘草、竹葉、豬苓、麥冬、蓮子心、燈芯),清心利尿,泄熱;若熱病瘥後,熱退不凈,肺熱下移於大腸,津液不足,腸燥便秘,大便乾結,治宜《溫病條辨》增液湯(玄參、麥冬、生地黃)養陰生津,通便泄熱。此外,熱病瘥後(恢復期),還應重視防治及辨別復感外邪(現所說傳染病「再感染」、「重複感染」)以及余邪加劇(「複發」、「再燃」)引起發熱。


推薦閱讀:

脊柱調理的千古奧秘
多夢易醒、入睡困難,常喝1碗湯可調理好
「心」事紛擾睡眠差,試試藥膳調理
單元樓風水調理
立秋後患氣象過敏症 飲食起居心態需調理

TAG:傳染病 | 後期 | 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