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中三元的學霸

從隋唐到清朝,這一千多年以來,科舉成為帝國選拔人才的一種主要形式,科舉打破世族、門閥的限制,在當時是一種比較公平的選擇人才的手段。只要你刻苦學習,努力付出,還是有機會,通過科舉而鯉魚躍龍門,所以對於無背景、無錢的窮困潦倒的讀書人而言,科舉在帝國時代被認為是可以改變自己命運與地位的一種有效的途徑。無數人前仆後繼的走上了學而優則仕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的競爭尤其激烈,能夠笑道最後的寥寥無幾。

科舉主要由鄉試、會試、殿試組成。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鄉試考中後被稱為舉人,鄉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考中的人被稱為「貢士」,會試的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在會試以後的第二個月由皇帝在太和殿親自考試,考中後就是欽定的「進士」,第一名被稱為「狀元」。

然而自隋唐開科取士以來,能夠連中三元的學霸級人物也不是很多的,據統計能夠連中三元的學霸只有16人,這16人分布如下:

一、唐代3名

崔元翰(729-795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名鵬,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狀元及第。他是中國第一個「連中三元」的人,《全唐詩》存其詩七首。

武翊黃,字坤輿,官大理卿。府選為解頭,及第為狀頭,宏詞為敕頭,時號武氏三頭,生卒不詳。

張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張薦之子,深州陸澤(河北深縣)人,元和九年(814年) 狀元及第,生卒不詳。

二、宋代六名

孫何(961-1004年),蔡州汝陽(今河南汝南)人,字漢公。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狀元。

王曾(978-1038年),青州益都(今山東益都)人,字孝先,謚號文正。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壬寅科狀元。

宋庠(996-1066年),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字公序,初名郊。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甲子科狀元。

楊寊(1014-1044年),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審賢。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壬午科狀元。

馮京(1021-1094年),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字當世。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己丑科狀元。

王岩叟(約1043—1093),字彥霖,宋代大名清平(今臨清杜窪村)人。《宋史"王岩叟傳》載:「岩叟十八、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

三、遼代一名

王棠(?-1094年),涿州新城(河北涿縣一帶)人,字型大小不詳。遼興宗重熙十五年(1046)丙戌科狀元。

四、金朝一名

孟宋獻,生卒年不詳。開封(今屬河南)人,字友之,號虛靜居士。遼世宗大定三年(1163)癸未科狀元。

五、元代一名

王崇哲,生卒年不詳。中山無極(今河北無極)人,字元舉。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即漢人、南人榜,考題較難)狀元。

六、明代兩名

黃觀(1361—1402),字瀾伯,又字尚賓,安徽省貴池縣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殿試策論中主張「屯兵塞上,且耕且守,來則拒之,去則防之,則可中國元擾,邊境元虞」,取殿試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試(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均獲第一名,時人稱「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

商輅(1414-1486),浙江淳安人,字弘載,號素庵,謚號文毅。1435年鄉試第一,之後屢試不中,10年後會試第一,繼而殿試第一,為明英宗正統十年乙丑科狀元。嚴格地說商輅不能稱之為「連中三元」,而應該叫做「獨中三元」。

七、清代兩名

錢棨(1734-1799年),江南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振威,號湘舲。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辛丑科狀元。

陳繼昌(1791-1840年),廣西臨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號蓮史。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狀元。


推薦閱讀: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4種表現,那麼恭喜你,培養了一個超級學霸
一位考上清華的學霸,給父母的8個忠告】
清華學霸老師講解什麼是閏年 厲害!終於搞懂了
兩百年前牛津學霸穿的鞋,為什麼現在還在流行?
學霸就得是書獃子?這部綜藝里的他們個個嘴炮技能滿點

TAG:學霸 | 連中三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