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跟隨孩子長大的父母

做跟隨孩子長大的父母

張明紅 文匯報2013-06-06第十五版

  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到處都是為孩子們準備的娛樂節目、遊戲、戲劇,到處都是孩子,但在往常的雙休日,卻很少能夠看到這樣到處都是孩子的場景。就像世界著名媒體文化研究者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描述的那樣:在文化傳播中,童年作為一個社會結構已經難以為繼,並且實際上已經沒有意義。

  幼兒園的創始人、德國的福祿貝爾1837年時就說,3到6歲的孩子應該是沒有書本的學校,唯一的任務就是遊戲。但現在,3到6歲的孩子在到處參加培訓班,到處都是焦慮地一心想要「幫助」孩子長大的父母。

  誰該為孩子消逝的童年快樂買單?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張明紅教授給出的建議是:父母們要把孩子的時光還給孩子,試著跟隨孩子一起長大。 ——編者

  

  不久前我去一所幼兒園為大班的孩子進行幼小銜接教育。老師讓孩子們畫即將成為小學生的自己。結果70%的孩子畫了不快樂的畫,主題包括:我上課遲到怎麼辦?被老師罰站怎麼辦?老師很兇怎麼辦?我上課和同學聊天被老師批評怎麼辦?我不會回答問題怎麼辦?……只有一個孩子說,小學了我可以寫作業,很開心!放學時,老師就問這孩子的家長是如何與孩子交流的。家長說她常常對孩子說,終於盼到你可以背著書包進學校,媽媽等這一天很久了,說明你長大了要成為小學生了。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每天回家工作就不一樣了,他們搭積木,而你會在自己的本子上搭積木,你去架構所有的思想,讓老師了解你、知道你掌握了多少。孩子覺得,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我不要寫作業?可見,低齡孩子的快樂與否很大程度上與父母有關。

  

爸爸媽媽應該跟著孩子跑

  其實,人人都有起跑線,有些人早一點,有些人晚一點。比如卡爾威特直到3歲才開始起跑——0到3歲期間,他都不會說話;3到6歲時不僅會說話了,還可以說6種外語;9歲時6種外語到了嫻熟的地步。當時德國萊比錫大學的教授不相信,考完他後說,這個孩子應該來讀大學。結果他14歲時就拿到了數學博士,21歲被大學聘為正教授。這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起跑的時候,有些人早有些人晚,有些人先快車後慢車,有些人先慢車後快車,因此面對別的孩子的成功,家長淡定吧。

  家長一定要清楚孩子擅長什麼,絕不能讓教育的大環境把所有的孩子「一刀切」。現在小學老師常說,「我要讓你的孩子和別人一樣」,其實這並不好。我曾經駁斥我兒子的小學老師,我說「我和你就不一樣,我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沒關係,我就要他和別人不一樣」。家長千萬不要變成孩子的累贅,在老師的鞭策下跟著老師一起趕孩子,這是不對的,家長要跟著孩子跑。

  家長要教育孩子,就要先教育自己。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給孩子灌輸很多知識,但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發展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和想像力。而且孩子越小,需要家長做的「功課」就越多,這些功課並不是教孩子。

  英國在2000年曾經做過實驗,把140對家長分兩組,每組70個孩子。一組定期教家長如何教育孩子,讓他知道孩子在每個階段該如何發展。還有一組則隨便家長如何教育孩子。2007年這些孩子7歲時,科學家發現受過育兒教育的家長撫育的70個孩子,有9個智商超過了130,另外一組一個智力超常的都沒有。而且前一組孩子平均智商高於後一組15個月。這說明孩子早期開發要遵循科學規律。

  孩子的早期教育應該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特點和發展的需要。比如,5、6個月的孩子有口腔探索欲,他喜歡把所有的東西放在嘴巴里,這是他最早的學習方式。如果你禁止他探索,那孩子以後對新生事物就會很難接受。

  孩子小時候要給他足夠多的刺激,比如,國慶節放焰火,很多家長抱著孩子,看到煙花就說:「快看」、「好看」,看一個小時都是說這些,這對孩子能夠形成腦細胞的刺激嗎?有的家長就告訴孩子「五彩繽紛」、「奼紫嫣紅」、「星星閃爍」、「海棠花開倒掛金鐘」、「像大火球」……還有的家長帶孩子看,但什麼都不說,孩子一說,他還說「煩,話怎麼這麼多?」如果你不讓孩子說,那他就都習以為常了。家長必須要給孩子大量語言刺激和手的刺激。

  

家長小心自己的控制欲

  影響兒童大腦的,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因素。家庭的情緒、情感氛圍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在輕鬆、快樂、幸福的家庭中,孩子的大腦發育會好,因為有合理的營養,有和顏悅色的教育方式,父母也會給他提供很多教育資源。

  母親的性格也很重要。要選擇一個性格好的媽媽,至少是與人為善的媽媽。孩子性格中絕大部分東西和母親有關,尤其是情緒、情感。

  另外要小心家庭功能紊亂。家庭的功能就是親子教育,兩代人間的教育。現在父母不做父母,爺爺奶奶做父母,爸爸媽媽是過客。很多家庭,孩子一個星期5天在爺爺奶奶家,還有兩天外婆帶,爸爸媽媽就是看一看。上次我看到家長帶孩子出去玩,孩子連玩都很焦慮,上了滑梯,眼睛還要偷看爸爸媽媽在不在,因為爸爸媽媽總是在他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走,他沒有安全感。連玩都焦慮,能發育好嗎?

  還有強迫性養育風格。家長控制欲強,強迫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對孩子所有的東西都限制,最好是代替孩子思想。有一個孩子被爸爸帶到美國訪學一年,媽媽每天晚上6點視頻,第一句話就是「想媽媽嗎?」孩子說「想」。「作業做完了嗎?」「做完了」。「不要看電視,早點睡覺」。幾天之後,孩子上來就說:「媽媽我不想你了,作業做完了,電視不看的。」媽媽很傷心,說孩子沒良心。這就是強迫性的養育風格。到了初中,家長說我為了你好,限制你打電話的時間、限制你看電視的時間,孩子完全沒有自我,在各方面自主性都很差。

  還有的家庭兩個極端,熱暴力和冷暴力,這也會影響大腦的發育——持續性的壓力會使得大腦產生器質性變化。我們都知道,前額葉皮質和海馬區,長期的壓力會導致什麼?孩子會不說話。還有是記憶斷裂,前學後忘,說話斷斷續續、結結巴巴,語言開發得晚。大家都知道,壓力很大時,我們常常用不說話保持自己的心理安全感。孩子如果緊張得不知道媽媽什麼時候會吼、不知道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就會一直有壓力。我們要減少孩子的壓力,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輕鬆、快樂,不是談談而已。

  

語言能力直接受家長影響

  孩子的語言也受到家長文化程度的制約,美國1995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44個家庭。在孩子0到3歲之間,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3年中為孩子用過的辭彙有4500萬個,而藍領父母3年中用過的是2600萬個,領救濟金的父母是1500萬。研究者寫了一個報告叫「3000萬的差異」。首先看到的是語言差異,然後就是智力發展、學業程度、人際交往和成就的差異。如果你早期和孩子有很好的互動,不僅促進他的語言發展,還促進他各方面發展。受過高等教育父母的孩子,3歲時可以達到1200個辭彙,而藍領父母教育的孩子達到500、600個,領救濟金的父母教育下的孩子是200到300個,孩子的語言不豐富,也會影響認知。

  德國不主張學前教育,但早期有3樣東西必須做。第一是社會嘗試,待人接物,愛惜物品、節約資源,公共場所的規則,包括自我保護,安全意識,這些都是必須要教的基本內容。第二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第三就是情商的培養。愉快的情緒、情感的培養。並非我反對孩子學外語、學鋼琴,關鍵是孩子有沒有這個動機,他願不願意學。有的孩子一到了鋼琴那邊,像著了魔,手指流淌,忘我了,這是學習帶來了快樂。

  

數理邏輯能力不是唯一標準

  很多時候,孩子是否能成功,家長都用數理邏輯智能或者是用其他智能來衡量。比如有的孩子繪畫很差,說明他的空間視覺智能比較差,但他的數理邏輯智能和語言智能可能非常好。有一次幼兒園裡,老師讓大家畫海洋動物,這個孩子畫了一團墨。他說我畫的是章魚,章魚在一團墨後面,遇到敵人攻擊,就噴了一團墨。雖然不是令人滿意的作品,但他交出了豐富的想像力。下一次,老師讓他們畫美麗的冬天,他畫了三個黑點,老師問這是什麼?他說,這是北極熊在雪地上,就是兩隻眼睛和一隻鼻子。按照單一智能衡量,這個孩子肯定只能得大叉,但老師一樣覺得他也是聰明的孩子。

  哈佛大學曾經做了一個研究,顯示缺乏父愛的孩子,數理邏輯很差,數學成績會一直不理想。缺少母愛,在社會學、情緒情感會比較差。而爸爸的職責是什麼?跟我玩。在遊戲、冒險、探索、動手能力、動作發展、思維能力發展方面占絕對的優勢。媽媽呢?交流。親孩子,說話。爸爸更多是和孩子玩,在遊戲當中是孩子的玩伴、陪伴和競爭者。現在沒有同伴競爭,爸爸吃東西快,孩子就會像搶一樣。

  孩子雖然天生各有不同,但是很多時候是父母在給孩子做加分和減分的,也就是你孩子的社會性表現,是父母做加分和減分。像早期開發孩子的大腦等等,不能想當然地拔苗助長。另外,我們一定要注意,即使愛孩子也不能作為控制孩子的籌碼。很多媽媽說:「你看我為你做這個,我為你做那個」,其實這話沒有必要說。愛孩子是天性,教育孩子是你的責任。我們要讓孩子開心、幸福。我們要了解他的童心、童趣,發現他們喜歡什麼愛什麼,最合適的啟蒙教育來自於家庭,最優質的早期保教離不開父母。


推薦閱讀:

一個好的父親勝過200個老師,做到這30點,孩子長大定有出息
扎克伯格二女兒出生,全世界爸爸都該學學有錢人怎麼帶孩子
神偷奶爸2精彩瞬間(13):孩子們對露西產生好感
德國孩子的家務事清單:6歲學用吸塵機
自己孩子的東西被別的孩子搶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獲萬人點贊

TAG:孩子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