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篇  刀劍矛戟鎧金屬武器蚩尤原本沒有  只是將上古石矛訛傳成兵械  金釜缶又土金文象形比照即可發

第六十篇刀劍矛戟鎧金屬武器蚩尤原本沒有 只是將上古石矛訛傳成兵械

金釜缶又土金文象形比照即可發現金字是坩堝熔煉礦石指岩金

通過前面對蚩字、蟲字、止字、步字、蠶字、蛇字等的甲骨文與金文之「象形」演繹情況辨析考釋,筆者於是發現並且提出:我們中華傳說史話里的「蚩尤」,並不是為《史記·五帝本紀》里所說的一個喜好並經常侵略其他人群們的殘暴的個人君主;也不是為《說文解字》里稱之的「蚩,蟲也」;或者現今一些學者們解說的今之苗族等的少數民族之始祖。實際上蚩尤原本只是稱為「蚩」,蚩字甲骨文象形是為「腳印」與「蛇」合字,而不是與「蟲」合字。現今「蟲」,準確說是為昆蟲的「幼蟲」之甲骨文的象形,乃是為「蠶」字。

正是在此基礎上,綜合《逸周書》、《山海經》、《尚書》、《史記》等古文籍中有關蚩尤的傳說史話,筆者確認蚩尤是為我們中華上古1、2萬年之前,是由炎(帝)人群群體分離出來的一個子輩部落聯盟組織。當時他們已經是發現認識到蛇這種動物,雖然沒有生長腳,可是在地上遊動的速度卻是十分地快捷,有的甚至比我們人類跑得要快很多,轉眼之間就不見了。並且還發現蛇在攻擊其它的動物時,是非常地敏捷,包括我們人類被蛇咬時,多數都是連蛇也沒有看到,僅是感覺到疼痛和發現被蛇咬的「牙齒印痕」,才知道被蛇咬了。正是因於此,他們人群群體在從炎(帝)人群群體分離出來的時候,就以「象蛇一樣地快速與敏捷」作為自己人群群體的名稱。在後世的文字形成產生與演繹過程中,這一「象蛇一樣地快速與敏捷的人群群體」之涵義,被甲骨文字的創造者以「足印」和「蛇」的象形之組合,代表表達之,就是甲骨文「蚩」字的所由來。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夠理解明白「蛇」原本是沒有足的動物,為什麼卻會形成產生出「蛇」與「足印」組合而成的十分荒唐怪異之象形合字。也就是說,是秦篆包括籀文,將甲骨文原本只是為蛇的象形,演繹成為了「蟲」字。而蚩字中原是為甲骨文「止」字,即腳印的象形,則是假借轉義表達為「蛇」運動的快捷。

至於蚩字還含有的「無知、痴愚、欺侮、悖亂、海獸、譏笑」等涵義,則應該是為後世人們對於蚩人群群體的議論,被誤訛融合成為了蚩字的涵義之中。而尤字則是甲骨文字的創造者們,以很少的人們會生長出「第六個手指」的象形,喻義表達為蚩尤人群群體原本是為炎(帝)人群群體分離出來的子輩部落聯盟,因為被炎(帝)人群群體首領宣布斷絕與蚩尤人群群體之間的「宗主」和「血統關係」,於是蚩尤人群群體成為既是炎(帝)人群群體分離產生出來的,卻又不是正常的血緣後裔。至於尤字還含有的「特異的、突出的、過失、罪過、怨恨、責怪、多、親近、喜愛、尤其、更加、還、尚且」等等的含義,亦當是後世人們對蚩人群群體的「評議」,而與蚩連結成為「詞」組,被連在一起提及說之。

從春秋末期至戰國時期,伴隨著「私塾」的社會化廣泛普及,雖然使得先前的「文化知識」只能由貴族子弟們學習掌握,發展進步成為平民子弟們也可以學習知曉,是開創出我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學術思想劃時代繁榮昌盛的根基。但是必須認識理解,「私塾」里平民子弟學子們對於文化知識的學習,相對於由「王」或「國君」們所設置的規範化學校學習而言,就文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嚴謹性、標準性等等而言,必然是要相差得很多,而不是一點點。就象現在的補習班、夜校、網路教育與正規全日制大學學府教學之間,肯定會是存在有著不小的差距情況完全一樣。如《說文解字·序》里所說:「學僮,十七以上,始試。諷籒書九千字,乃得為史。」即是說,貴族的弟子們一般是在八歲進入「王」或「國君」所設置的學校學習,10年之後要經過嚴格的「考試」,不僅能夠將9000餘個筆畫繁雜的「籀文」每一個字,準確無誤地分別、辨識,並且使用刻刀標準地刻畫到竹片或木片的簡牘上面,而且熟知每一個「字」所具有的全部的涵義,及其各種含義之來龍去脈。必須經過考試「合格」,才能夠有被聘擔任「史」職務,即「書記員」之資質。(參見筆者隨附的《致對「人類起源;中華文明起源;三皇、十紀、五帝、虞、夏、商、周傳說史話;氏族社會;酋邦社會;專制王朝」等話題感興趣朋友們》續四、續五、續六等的辨析說明)

這樣情況實際是相當於現在能夠將《漢語大字典》搜集到的54678個漢字的全部完整含義,以及它們各自的來龍去脈和演繹變化情況,一點不差地講述清清楚楚,即是將《漢語大字典》的全部內容能夠完整地講述清清楚楚。可見這樣的人員已經不是大學文科本科畢業學生具有的水平,而應該是為大學副教授所具有的學術知識水準。2500多年之前的孔子,就是因為學習成績優異,對於9000餘個籀文精通熟練,才被魯國的執政正卿季氏,聘為季氏家族倉庫出入賬目的「書記員」職務。依據《周禮》里的記載,每一種職司的每一個崗位,都有著多名的「史」記事職務者,這些人員實際也都是和孔子一樣,是能夠將9000餘個籀文的全部完整含義,以及它們各自的來龍去脈和演繹變化情況,一點不差地講述清清楚楚。由此可見春秋及西周時期「王」和「國君」設置的學校里,對於文化文字學習傳承是何等嚴格嚴謹。當是表明我國西周、春秋時期「王」和「國君」學校教育情況之一斑。

正是因為戰國時期「文化普及」過程中伴隨產生的文化水平降低,特別是秦漢時期以隸書取代秦篆通行社會普及使用,文字被簡化以及含義互相之間通假借代,從而導致出對於先秦文籍里文字含義的誤解錯釋訛傳。《山海經·大荒北經》里原本是記述黃(帝)人群群體攻擊蚩尤人群群體時,蚩尤人群群體因為得到「風伯」與「雨師」兩個人群們的大力援助,致使黃(帝)人群群體嚴重受挫。後來黃(帝)人群群體首領邀請到「象堅韌不懈奔跑的獵狗一樣勇敢與團結協作」為名稱,即「犮」人群的支援,再加上炎(帝)人群群體按約投入對蚩尤人群群體的攻擊,於是「風伯」與「雨師」兩個人群主動撤退出戰場,該處的蚩尤人群們見情況形勢很是不利,也紛紛逃離原本的領地。這一情況因為是在「犮」人群的支援下獲得到,這一情況即被說為「拔除」敵人。後世稱說的「拔城掠地」,根源就是出自於此。而這一情況又正好與人們將地里的植株或雜草連根拔除之事情有著類同相似,便被假借喻義成為「拔」字,即「犮」字里原本具有的「拔」涵義的由來。再者,不論是莊稼或者雜草,被從土壤中拔出後,就會萎枯。而乾旱時田地里的莊稼亦是枯萎,上古的先民們不能懂得這種自然現象的科學原因原理,於是將乾旱認作是為神靈鬼怪所致使,是與植株被從土壤中拔出的「萎枯」類同,故而將導致乾旱的神靈鬼怪稱之為「魃」,亦即就是神靈鬼怪將莊稼生長的「精華」、「精髓」拔除掉了,也就是「魃」字的原始原本涵義所在。

正如李賢注《後漢書·張衡傳》所引,以及《太平御覽》卷79所引,原始原本的《山海經》里是稱說為「妭」,而不是「魃」。妭則是金文演繹成為「大篆」,即籀文時附加偏旁部首過程中,原本的「犮」字被附加上女字傍,專指為「犮」字含義裡面包括的,以「象堅韌不懈奔跑的獵狗一樣勇敢與團結協作」為名稱的人群之涵義。由於秦漢以後的人們多不能夠知曉上述這樣「犮」字演繹變化之歷史情況背景,在《山海經》的流傳過程中,有人將《山海經·大荒北經》里記述原本是為以「風」與「雨」為名稱的人群援助蚩尤人群群體重挫黃(帝)人群群體,誤解錯釋訛傳認為蚩尤是得到掌控大自然風和雨的「神靈」幫助,產生出自然的狂風暴雨致使黃(帝)被重創,將黃(帝)後來取得的勝利,理解釋說成為黃(帝)是獲得到了與風雨「神靈」相拮抗的導致乾旱的「魃」之神靈鬼怪支援,而將原始原本《山海經》里的「妭」字,因殘缺而改訛成為了「魃」,《字彙》及《文字指歸》並《說文通訓定聲》等的撰著大師們,則乾脆將「妭」字解釋成為就是引發乾旱災難的女性神靈鬼怪之「魃」。也正是後世人們的這樣誤解錯釋訛傳,從而致使得《山海經》裡面原始原本是為千真萬確的「史話史料」,卻被演繹變化成為了萬確千真的「神話故事」。

再結合筆者在隨附的《致對「人類起源;中華文明起源;三皇、十紀、五帝、虞、夏、商、周傳說史話;氏族社會;酋邦社會;專制王朝」等話題感興趣朋友們》文篇裡面,對於希臘神話故事和羅馬神話故事的史話性「辨析考釋」,以及隨附的《從越國追索夏代、有夏氏、禹、酋邦社會、專制王朝、中華文明等的起源及歷史真相》文篇裡面,對於我們中華傳說史話里有關盤古、盤瓠、高辛王、舜、禹、虞代、夏代,等等神話故事的史話性「辨析考釋」;和前面第51、第52、第53篇等裡面,對於巴比倫人泥版所記載的瑪爾杜克領導指揮「戰爭」的神話故事之史話性「辨析考釋」;我們終於能夠確實知曉現今全世界流傳保存的大量大量史話性「神話故事」,就是這樣原本都是為千真萬確的「史話史料」,是被後世人們的誤解錯釋訛傳,才成為了萬確千真的「神話故事」。

如是我們也就得以知曉,《太平御覽》卷79引《龍魚河圖》說的,「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通鑒外紀》說的,「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食鐵石。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志林》說的,「黃帝與蚩尤,戰於逐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乃令風后法斗機,作指南車,以別四方。遂,擒蚩尤。」《歸藏·啟筮》說的,「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管子·地數第七十七》說的,「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雍狐之戟、芮戈。是歲,相兼者:諸侯十二。」等等,原本都是為傳說史話,是千真萬確的史話史料,只是被後世人們誤解錯釋訛傳而成為了荒誕的神話故事。如前面說過,所謂「蚩尤兄弟,七十二人」,或「八十一人」,就是某時候,蚩尤人群群體是為由72個「氏族」組成的人群群體,後來則是分離而增加到了81個「氏族」。至於「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等等,明顯是為荒誕誤訛。

學者們正是據此而確認蚩尤人群已經有了金屬的刀、劍、杖、矛、戟等的武器,甚至鎧甲,這些則是誤解錯釋的訛傳。金,現在的涵義是泛指「金屬」,或者「黃金」,或者作為貨幣的「銅」錢。然而上古時期「金」字的原始原本涵義卻不是這樣。雖然至今未能夠發現到甲骨文的「金」字,我們從甲骨文與金文是為同一體系的文字,儘管金文每一個「字」都是有許多形體大同小異的「變化」,但是從本質上講,金文是傳承於甲骨文,而且字體象形的本質內涵是為完全一致。所以從金文「金」字的象形來說,其並不是現在人們所看到的「人」與「古玉」(王字加二點,《說文·玉部》說為古文玉字)的合字。結合《漢語大字典》和《古籒彙編》搜集到的金文之「金」、「釜」、「缶」、「又」、「土」等字的象形(見附圖十六),證明金文「釜」字象形上部原本是右手,被演繹成為「又」字,下部是「缶」,而不是「古玉」。義為用手將土捏制出並且窯燒成為的炊具,即「釜」字真正涵義所在。是在演繹成為「秦篆」過程中,《說文》搜集的釜字「或體」成為「上父下金」合字,正體則為「左鬲右甫」合字。進而經歷「隸書」與「楷書」,才演繹成今「釜」字上「父」下「古玉」之合字。

所以,結合金文「釜」字上述之演繹情況,金字下部並不是所謂「古玉」字。而應該是由甲骨文與金文的「土」以及「缶」字演繹產生出來,原始原本涵義是指為:使用土(確切說是耐火泥)製做成的燒熔器具「坩堝」,其中的四點,或三點,或二點,則表達為坩堝是在燃燒的火焰包圍之中,將石塊熔煉成為金屬。《說文》解釋的「生於土,從土。左右注(即左右的點),象金在土中形(應為金在坩堝里熔鍊形成)」,即是「金」字的原始原本涵義。(請參閱隨附《從越國追索夏代、有夏氏、禹、酋邦社會、專制王朝、中華文明等的起源及歷史真相》O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等小節有關人類對銅和青銅發現認識過程。)

如是也就是說,上古時期「金」字原始原本的涵義,並不是現在一般認為的「金屬」、「黃金」、「貨幣」,而是指為將「石塊」熔煉成為金屬。所以,其含義裡面是包括有著「石塊」與「熔煉」。這一點還可以從五行「相生」、「相勝」(即是相剋)獲得到佐證。金、木、水、火、土被稱為「五行」,是見於《尚書·洪範》及《左傳》、《國語》等文籍,時間是要上溯至商代。戰國時期形成為五行「相生」、「相剋」的觀念理論,成為我們中華文化和思想中一個重要學術理論觀念,不但被使用解說中醫學裡「五臟」生理機能之間和疾病演繹變化的關係,還被以「五德」興盛衰敗更替,解釋虞、夏、商、周、秦、漢王朝的更替取代,甚至以「五方」之五行關係,用以追述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之歷史成就。

對此,如果將金解說僅僅只是為「金屬」,那麼「金生水」的理念就無法能夠講述通順。前面第29篇里已經說及過了「五行生剋」的關係,在此再補充說一下。大家都知曉幾乎所有的河流都會是發源於高山峽谷的溪流,或者是為山岩中流淌出的涓涓泉水。現今我們得以知道,空氣中飽和水汽的含量,是隨著空氣溫度每升高8°C而增長一倍,同時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空氣溫度則降低0.6°C。所以當地表的空氣相對濕度只是50%時,如果其上升到約1350米以上時,就會因為空氣溫度的降低,相對濕度轉變成為超過100%的超飽和狀態。如是,這種超飽和狀態的水汽要是懸浮在空中,即表現為「雲」;如果是漂浮在山樑峰嶺之間,就是所謂的山嵐瘴氣;或者成為細小水珠附著在樹木、藤草、岩石、土壤等的表面;要是岩石有裂縫,其水珠亦會通過岩石裂縫聚合形成為涓涓流淌不息的「泉水」,甚至會聚合成為高山峻岭峽谷里的「溪流」。上古先民們沒有這種的知識,只能以為「水」是由岩石裡面形成產生出來。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中,金是泛指為金屬和岩石,故而被說成為「金生水」;同理,五行中的木是泛指為樹木、藤草、莊稼等的所有「植物」,俗話「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於是被說成為「水生木」;所有的植物都能夠燃燒產生出火,故而被說成為「木生火」;與蠟燭、油脂、天然氣等物質燃燒後沒有殘渣情況相反,所有植物燃燒後都會遺留下灰燼,因此被說成為「火生土」;由於熔煉金屬的各種礦石,以及岩石山體,多是被埋藏在地表土壤以下,也就被說成為「土生金」。

反之,不論是後來的金屬刀斧,還是早先的石斧、石錛、石砍砸器等,都是可以用作砍伐樹木或雜草、藤枝,或收割莊稼穗頭,即被稱說為「金克木」;土壤種植莊稼後,肥力會逐年下降,產量亦會是逐年減少,即被稱說為「木克土」;人們將水澆到地面上後,水會被土壤滲漏吸收,即被稱說為「土克水」;水會熄滅植物燃燒產生出的火,即被稱說為「水克火」;火得以使金屬或者礦石熔煉成液態,從而失卻金屬或者礦石通常所具有的物理性能,即被稱說為「火克金」。五行「相生」、「相剋」學術理論的形成產生,就是這麼簡單,其中關鍵一點是為:金是泛指岩石和金屬,木是泛指植物。如果沒有這個基礎,那麼五行「相生」、「相剋」的學術理論,是絕對不可能在戰國時期形成產生出來。

再者亦如《呂氏春秋·孟秋紀·盪兵》里說:「人曰『蚩尤作兵』(兵即兵器,泛指金屬類的武器)。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矣。」用現在話說就是,人們傳言蚩尤已經製造出了金屬的兵器。其實蚩尤並未製造出金屬的兵器,只不過他們戰鬥時使用的器物比較「鋒利」罷了。早在蚩尤以前的時候,人們就已經在衝突爭鬥之中,將樹枝表皮剝掉,枝端削尖,進行廝殺搏鬥。雖然《呂氏春秋》是為呂不韋的門客所撰,並非丞相呂不韋自己親著,但是這一說法應該是受到了呂不韋的首肯確認,理當是「史實」不假。既然蚩尤時期沒有金屬,為什麼會產生出蚩尤製作金屬兵器傳說史話呢?

其實《管子》里所說的「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應該不假,原本是記說蚩尤的人群們在葛盧山與雍狐山採集或漁獵時,發現這裡存在有著優質的岩石,即燧石。也就是「金」字的原本涵義。考古學證明,人類在進步入到舊石器時代晚期之後,多已經懂得選取質地優良的燧石製作石器工具。而時間約2.4萬——1.6萬年之前的晉南地區下川文化人們,就已經製作出扁底三棱銳尖的石器,綁在樹枝丫上成為複合工具「石矛」。其比較於樹棍或削尖的樹棍,或角矛,自當是更為銳利。如前所述,蚩尤人群群體正是下川文化人群的後裔者,不但傳承有這一知識技藝,兼之又發現獲得到優質的燧石,而被傳說擁有「金」武器,確實是為史實不假。只是後世的一些人們不能知曉這樣的歷史原本面貌,誤解錯釋訛傳而成為是「金屬」的刀、劍、矛、戟。《呂氏春秋》的撰著者即是對於當時這種錯誤說法予以批駁,而說是為武器銳利,說的就正是「石矛」。


推薦閱讀:

為什麼炎帝打不過黃帝和蚩尤 [一點資訊]
黃帝、蚩尤,誰是入侵者?
神話中九黎族蚩尤帳下十大魔神,在涿鹿之戰後各自的歸宿如何?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57
蚩尤的後裔是漢族嗎?

TAG:武器 | 蚩尤 | 金文 | 金屬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