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批判看新唯物主義思維方式的特徵
從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批判看新唯物主義思維方式的特徵 | ||
|
||
論文標題:從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批判看新唯物主義思維方式的特徵論文作者 李衛紅論文關鍵詞 ,論文來源 石油大學學報:社科版,論文單位 東營,點擊次數 677,論文頁數 44-46頁1996年1996月論文免費下載http://paper.dic123.com/paper_135583501/ 眾所周知,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從黑格爾出發,經過費爾巴哈走向新的世界觀的。費爾巴哈是舊唯物主義在十九世紀的傑出代表,也是青年黑格爾派中的傑出代表,他的思想構成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共同思想前提,只有徹底批判和揚棄了費爾巴哈,才能最終清算黑格爾派,因此,對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的批判在新唯物主義的創立中具有關鍵性的意義。《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神聖家族》,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超出費爾巴哈過渡到研究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的重要標誌。但是,在這兩部著作中,特別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還帶有濃重的費爾巴哈抽象人本主義的色彩。不擺脫費爾巴哈的抽象人本主義,就不可能過渡到歷史唯物主義。 徹底清算費爾巴哈抽象人本主義的任務,是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完成的。除了社會歷史的原因以外,從哲學發展史的進程來看,從《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到《德意志意識形態》,可以說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正是為了解決舊哲學——其中主要是費爾巴哈和黑格爾哲學——所無法克服的理論缺陷而出現的,創立新唯物主義的過程同時也就是揚棄舊唯物主義的過程。理解馬克思是怎樣批判舊唯物主義的,也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新唯物主義的變革性和優越性,可以在反思中對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的本質進行再認識。 從《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到《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批判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總體上批判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直觀性的缺陷,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第一次明確提出新唯物主義就是實踐的唯物主義;第二,批判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以及從這種觀點出發對宗教所作的批判,提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第三,揭露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彼此脫離、互相對立的,並深刻分析了費 | ||
爾巴哈半截子唯物主義的根源;第四,批判費爾巴哈唯物主義消極的直觀反映論,把實踐作為新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下面就分別述之。 一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中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1〕 如果說《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是包含著馬克思世界觀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那麼提綱的第一條則可以說是提綱中的核心。在第一條中,馬克思不僅揭露了舊唯物主義其中特別是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而且提出了一種不同於舊哲學——包括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全新的思維方式,那就是對事物、現實、感性,既不能象唯心主義哲學那樣,從抽象的人類精神活動派生物的角度去理解,也不能象舊唯物主義那樣,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要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從主觀方面去理解,並且要把人的實踐活動當作真正人的活動,當作客觀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克服唯心主義的抽象能動性。理解了這一點,才能從總體上理解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也才能理解舊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 「事物、現實、感性」這三個詞,在費爾巴哈的著作中是一個意思,都是指感性的對象,其中也包括作為肉體存在的人。費爾巴哈曾經說過:「感性」就是「實際存在著的,因此,在我看來,它具有和現實同樣的意義。」〔2〕馬克思指出,恰恰在這個問題上, 暴露了費爾巴哈「承認現存的東西同時又不了解現存的東西。」〔3〕費爾巴哈證明:「某物或某人的存在同時也就是某物或某人的本質」〔4〕,這樣, 事物、現實、感性的客體存在似乎就是事物、現實、感性的本質了。而馬克思則指出:「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就已經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達到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前一代的工業和交往方式,並隨著需要的改變而改變它的社會制度。」〔5〕 這段話對於理解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與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區別是非常重要的。許多論者認為馬克思在這裡實際上提出了一種「實踐本體論」,即把實踐看成是整個感性世界的基礎。「實踐本體論」的提法突出強 |
調了實踐概念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中的首要地位,這一點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加上後綴「本體」之後,這種提法就值得商榷了。本體,就其最初的意義而言,它是指「一切現存賴以存在者,一切現存由之產生的最初根源,一切現在又復歸於其中的最後歸宿,乃是始終如一的本體,它只在它的各種規定中變化,這便是元素,這便是一切現在的本原。」〔6〕作為人的感性活動的實踐, 本身便要以人的肉體存在和自然界的先在為前提,顯然不具有本體的地位。那麼,究竟應該怎樣理解馬克思的涵義呢?首先馬克思本人已經明確指出,這裡所說的感性世界是指我們周圍的感性世界,即那些已經進入人的視界,成為人的感性對象的自然界。至於那些與人的感覺、感性無關的自然界,馬克思根本沒有提到。實際上,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就已經指出:「提出誰產生了第一個人和整個自然界這一問題」,從理論上說就是由一種無限的追問而產生的,這個問題本身是一種理論的抽象產物,因而是給自己提了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所以是沒有意義的。〔7 〕這個問題在康德那裡表現為「二律背反」,而馬克思本人決不想重複這個抽象的「二律背反」,而是要「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及其產生情況來理解事物」,把「深奧的哲學問題歸結為某種經驗的產物。」〔8〕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事物的本來面目和產生情況呢?當然,我們周圍的感性世界是客觀存在的,即使是人的感性活動也決不能無中生有,無中生有那是黑格爾《自然哲學》中的把戲。但是,承認感性世界的客觀存在,這僅僅是承認了一種現存的東西,一種已經形成的東西。如果我們再問一句,你何以能夠承認感性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然而費爾巴哈沒有這樣給自己提出過問題,他僅僅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事物,這裡暴露了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形而上學性。而馬克思則進一步追溯下去,指出費爾巴哈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就已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實際上,人能夠把事物、現實、感性當作客體去理解,這本身就是以主體與客體的分裂與對立為前提的,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物,正是藉助於改造感性世界的活動,藉助於工業和實踐,人才從動物的地位轉變成人,變成與自然對立的主體。其次,人一旦從自然界中分化出來,就開始了人的歷史。而人要創造自己的歷史,首先必須能夠生活。但人又不能象動物那樣僅僅依靠自己的本能適應自然界,而是必須生產滿足衣、食、住及其他需要的生活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而這種人的自然則是人通過勞動在某種社會關係中自己為自己創造出來的。人當然不是在虛無中創造,但一旦經過人的勞動實踐活動的創造、改造,自然界就不可能是那種一塵不染的純粹自然了,而是打上了人的勞動以及通過勞動而產生的人的全部豐富性的烙印了。正是在這種意義上,馬克思說,我們周圍的感性世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 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就是費爾巴哈所認為的「簡單的可靠的感性對象」,例如櫻桃樹也只是由於社會發展、由於工業和商業才提供給我們的,沒有工業和實踐活動,甚至連最簡單的感性對象的產生都是不可能的。馬克思還指出,「費爾巴哈特別談到自然科學的直觀,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的眼睛才能識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沒有工業和商業,哪裡有自然科學?甚至這個『純粹』自然科學也只是由於商業和工業,由於人們的感性活動才達到自己的目的和獲得材料的」。〔9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就作出過:「五官感覺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10〕的論斷,在這裡,馬克思繼續發展自己的思想,把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的形成都看成是人類長期實踐活動的產物,指出人的特殊的感覺能力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自然科學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本身就是工業和商業發展的結果,是從工業和商業活動中獲得認識材料的。 二 在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直觀性進行批判之後,馬克思得出結論說:「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是整個現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礎,只要它哪怕只停頓一年,費爾巴哈就會看到,不僅在自然界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而且整個人類世界以及他(費爾巴哈)的直觀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沒有了。」〔11〕這段話成為許多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學者爭論的焦點,認為它表達了一種前無古人的思想,即實踐本體論,並且認為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是一種自然本體論。如上所述,馬克思本人無意於討論誰產生了整個自然界和人這個抽象的問題,並且實踐本身並不符合關於本體的規定。我認為,理解馬克思這段話的意思應該聯繫馬克思哲學的出發點,因為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本身就是對舊哲學批判的結果,如果我們仍然運用「本體論」這箇舊哲學的概念去理解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那就重新落入了舊哲學思維方式的窠臼之中。那麼,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麼呢?馬克思提出自己哲學的出發點是有針對性的,這就是針對黑格爾派。黑格爾派認為概念或普遍的東西統治著現存世界,所以他們「從意識出發,把意識看作有生命的個人」〔12〕,他們所做的事情就是把任何事情都歸入某種黑格爾的邏輯範疇,然後加以批判或讚揚。而馬克思則恰恰相反,他說:「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並不是任意想出的,它們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加以拋開的現實的前提。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資料,包括他們得到的現成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所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這些前提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定。」〔13〕在這裡,「現實的個人」、「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無論是「個人」,還是「活動」,如果不僅僅把這些看成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是當作現實的東西本身,那麼,任何現實的個人都是從事活動的個人,而從事活動的個人必然離不開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得到的現成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所創造出來的,而這些也正是他們的活動所改造過的自然界。因此,當馬克思說:「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是整個現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礎」的時候,他並不是在建立一種以實踐為本體的形而上學本體論,而正是在敘述現實的人通過勞動改造自然界使之滿足人的生活需要這一經驗事實。 綜上所述,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並沒有提出一個抽象的問題:實踐是本體,還是自然是本體?無論是實踐,還是自然,都不能作為「現存感性世界」的本體,馬克思新唯物主義關注的焦點也不是所謂世界的本體,而是用實證科學的方法描述「人們的實踐活動和實際發展過程」,而這種對現實的描述「會使獨立的哲學失去生存環境,能夠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過是從對人類歷史發展的觀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綜合。這些抽象本身離開了現實的歷史就沒有任何價值」。〔14〕一方面,我們不能把馬克思的意思理解成這樣:似乎整個自然界都是由人的勞動創造出來的,人似乎是一個絕對的主體,如果這樣理解馬克思,就把馬克思唯心主義化了。另一方面,象所有的唯物主義者一樣,馬克思承認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但作為新唯物主義的創立者,馬克思所闡述的重點並不在那個為所有的唯物主義者都承認的抽象命題上。並且我們要注意馬克思在當時的直接任務,那就是要批判各種各樣的唯心主義,為創立科學社會主義提供哲學基礎。而舊唯物主義作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其最深刻的理論局限之一就是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不了解正是工業和生產,正是人的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是整個現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礎,因而改造現存世界使之合理化的力量也正是在勞動和生產之中,而只是把批判世界、改造世界看成一種理論任務,從而陷入了唯心主義。 註: 〔1〕〔3〕〔4〕〔5〕〔8〕〔9〕〔11〕〔12〕〔13〕〔1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6頁,第47頁,第47頁,第46頁,第49 頁,第49頁,第49~50頁,第31頁,第24頁,第31頁。 〔2〕《列寧全集》第38卷,第54頁。 〔6〕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第34~35頁。 〔7〕〔10〕《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單行本,第87頁,第83頁。 (作者單位:石油大學) 責任編輯 杜金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