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804篇:中國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朱熹的教育思想

逍遙行者

2011年4月16日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叉仲磚,號晦庵。南宋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後一住重要的哲學家和影響深遠的教育思想家。

一、生平教育活動  朱熹出生於書香門第,父朱松是二程(北宋理學奠基者洛陽程顥、程頤兄弟倆人)的再傳弟子羅從彥的學生,朱松以二程思想教育朱熹。具有強烈求知慾和好學不倦的朱熹自八歲起即通讀儒家經典。他對孔子極為崇敬,曾這樣說過:「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朱子語類》卷九三)。  朱熹於19歲起考中進士到69歲罷官回鄉,在半個世紀中從事講學活動歷40多個春秋,即使在他五次出任地方官吏期間,也經常從事教育活動。他在任職期間,極力提倡設置州學、縣學和書院。如於24歲出任福建同安縣主簿時,辦過縣學。知南康軍時(治所在今江西星子縣),曾重建白鹿洞書院,並參與講課和制訂了一整套學規。在宋代初年,白鹿洞書院乃全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是故朱熹對後世書院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淳熙十年(1183年),又曾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廣收門徒,傳播理學。61歲,知福建漳州時,「時詣州學,訓誘諸生,如南康時」(《朱子年譜》卷四上)。65歲高齡,知湖南潭州時,仍提倡州學、縣學,修復嶽麓書院,且親臨講學。《朱子年譜》曾這樣記述當時他在該書院講學情況:「先生窮日之力,治郡事甚勞,夜則與諸生講論,隨問而答,略無倦色,多訓以切已務實,毋厭卑近,而慕高遠,懇惻至到,聞者感動。」前來聽講者極眾,「座不能容。」史載,朱熹19歲那年,即紹興十八年(1148年),他與揭陽的鄭國翰為同科進士,倆人遂成莫逆之交。鄭國翰初授福建莆田縣令,歷任兵部郎中,後由於目睹國事日非,遂辭官歸里,修建藍田書庄於湯坑飛泉嶺(今屬豐順縣南礫),招生授徒,以「澹」名軒,學者稱他為「澹軒先生。」當時,朱熹常至揭陽鄭國翰家中作客,且共同講學於藍田書庄,宣揚理學,名震四方。據《豐順縣誌》載:有一次,他倆人同游飛泉嶺時,朱熹興緻勃勃,即興賦七絕一首云:「梯雲石磴羊腸繞,轉閣飛泉碧玉斜。一路風煙春淡泊,數聲雞犬野人家。」同時,朱熹還手書「落漠鳴泉」四字,且榜諸攬勝亭,還鐫刻於石壁上。其遺迹至今尚依稀可辨。  宋紹熙五年(1194年)8月,經宰相趙汝愚推薦,朱熹被任命為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給寧宗(趙擴)皇帝講學,但為期僅46天即被罷免。同年11月,朱熹回到福建考亭(今建陽縣)時,曾在此前修建的竹林精舍(後更名為滄州精舍),繼續他的教學和著述事業。慶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日,朱熹病逝,終年71歲。朱熹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親自編寫教學用書,且注釋儒家典籍作為教材。其著述共有七八十種之多,其中最著者有《四書集注》、《詩集注》、《楚辭集注》、《通鑒綱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等,影響極其巨大。據《鑒略要注》稱:到南宋朱熹出,當時「四方仰之如泰山北斗,至謂天下第一人。」朱熹的影響是遠遠超越了國界的。

二、關於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視教育對於改變人性的重要作用。他從「理」一元論的客觀唯心主義思想出發來解釋人性論,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義、禮、智」封建道德規範的觀點。他說:「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稟,故謂之性」。

與關於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聯,朱熹主張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明人倫」。他說:「古之聖王,設為學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氣質之偏,物慾之蔽,以復其性,以盡其倫而後已焉。」在朱熹看來,要克服「氣質之偏」,革盡「物慾之蔽」,以恢復具有的善性,就必須「盡人倫」。所以,他強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倫也。庠、序、學、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書院揭示》中,也明確把上述五倫列為「教之目」,置於首位,指出「學者學此而已」。

從教育的目的在於「明人倫」的思、想出發,朱熹嚴厲抨擊了當時以科舉為目的的學校教育。他認為:「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然而,當時的學校教育卻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於書,不越乎記誦、訓詁、文詞之間,以釣聲名,干利祿而已」,完全違背了「先王之學以明人倫為本」的本意。他尖銳地指出:這樣的學校,其名「雖或不異乎先王之時,然其師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學,則皆忘本逐末,懷利去義,而無復先王之意,以故學校之名雖在,而其實不舉,其效至於風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舉,整頓學校。朱熹針對當時學校教育忽視倫理道德教育,誘使學生「懷利去義」,爭名逐利的現實,以及為了改變「風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狀況,重新申述和強調「明人倫」的思想,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同時,他對當時學校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批評也是切中時弊的。三、論「小學」和「大學」教育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階段,並分別提出了兩者不同的任務、內容和方法。8歲至15歲為小學教育階段。朱熹十分重視這個階段的教育,認為小學教育的任務是培養「聖賢坯璞」。他說:「古者小學已自養得小兒子這裡定,已自是聖賢坯璞了」。同時指出,「蒙養弗端,長益浮靡」,若兒童時期沒有打好基礎,長大就會做出違背倫理綱常的事,再要彌補,就極為困難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補填,實是難。」因而,他認為小學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必須抓緊,抓好。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強調以下三點。首先,主張先入為主,及早施教。在朱熹看來,小學兒童「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種思想的影響,而一旦接受了某種「異端邪說」,再教以儒家的倫理道德就會遇到抵觸。因而,必須先入為主,及早進行教育,「必使其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使其習與知長,化與心成,而無扦格不勝之患也」。其次,要求形氛生動,能激發興趣。朱熹接受程頤等前輩學者的思想,認為在對小學兒童進行教育時,應力求形象、生動,以激發其興趣,使之樂於接受。在此思想指導下,他廣泛地從經傳史籍以及其他論著中採集有關忠君、孝宗、事長、守節、治家等內容的格言、訓誡詩、故事等,編成《小學》一書,作為兒童教育用書,廣為流傳,產生了重要影響。再次,首創以《須知》、《學則》的形式來培養兒童道德行為習慣。兒童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有一個從不自覺到逐步自覺的過程。15歲以後為大學教育。大學教育是在「小學已成之功」基礎上的深化和發展,與小學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學教育內容的重點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學教育任務也與小學教育不同。小學教育是培養「聖賢坯璞」,大學教育則是在坯璞的基礎上「加光飾」,再進一步精雕細刻,把他們培養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他寫道:「國家建立學校之官,遍於郡國,蓋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在大學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其中兩點值得注意:其一,重視自學。他曾對學生說:「書用你自去讀,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隻是做得個引路底人,做得個證明底人,有疑難處同商量而已。」在教師指導下重視學生的自學與研究,確是大學教育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其二,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相互交流。朱熹不囿門戶之見,進行不同學術觀點之間交流的做法,長期以來一直是學術史和教育史上的美談。朱熹認為,儘管小學和大學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教育階段,具體的任務、內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這兩個階段又是有內在聯繫的,它們的根本目標是一致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因教育對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階段的劃分,並不是像「薰蕕冰炭」那樣截然對立。朱熹關於小學和大學教育的見解,反映了人才培養的某些客觀規律,為中國古代教育理論的發展增添了新鮮內容。四、關於道德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理學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朱熹十分重視道德教育,主張將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說:「德行之於人大矣……土誠知用力於此,則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國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為先」。就是說,德行對人有重大意義,不僅可以修身,而且還可以推而廣之去治人、治國。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於優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單純追求知識,人就會像離群的「游騎」,迷失方向,而找不到歸宿。朱熹關於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立志朱熹認為,志是心之所向,對人的成長至為重要。因此,他要求學者首先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問為學功夫,以何為先?曰:亦不過如前所說,專在人自立志。」人有了遠大的志向,就有了前進的目標,能「一味向前,何患不進」。如果不立志,則目標不明確,前進就沒有動力,「直是無著力處」,他說:「所謂志者,不是將意氣去蓋他人,只是直截要學堯、舜。」又說:「學者大要立志,才學便要做聖人,是也。」(二)居敬朱熹強調「居敬」。他說:「敬字工夫,乃聖門第一義,徹頭徹尾,不可頃刻間斷。」還說:「敬之一字,聖學之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為小學者不由乎此,固無以涵養本原,而謹夫洒掃應對進退之節與夫六藝之教。為大學者不由乎此,亦無以開發聰明,進德修業,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由此可見,「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 (三)存養所謂「存養」就是「存心養性」的簡稱。朱熹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善性,但同時又有氣質之偏和物慾之蔽。因此,需要用「存養」的功夫,來發揚善性,發明本心。他說:「如今要下工夫,且須端莊存養,獨觀昭曠之原。」從另一方面來說,「存養」又是為了不使本心喪失。「聖賢干言萬語,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無主宰。」同時,從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務來說,「存養」是為了收斂人心,將其安頓在義理上。 (四)省察「省」是反省,「察」是檢察。「省察」即是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和檢查的意思。朱熹認為一個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養,就應當「無時不省察」。在他看來「凡人之心,不存則亡,而無不存不亡之時。故一息之傾,不加提省之力,則淪於亡而不自覺。天下之事,不是則非,而無不是不非之處。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則陷於惡而不自知。」因此,為了使人心不「淪於亡」,做事不「陷於惡」,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和檢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的這一見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強調防微杜漸,同時又重視糾失於後。 (五)力行朱熹十分重視「力行」。「夫學問豈以他求,不過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聖賢教人,必以窮理為先,而力行以終之。」他所說的「力行」,是要求將學到的倫理道德知識付之於自己的實際行動,轉化為道德行為。朱熹的這些見解,已經觸及到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動,道德行動接受道德認識的指導,並檢驗道德認識的正確與否等這樣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問題。

朱熹的上述見解,反映了道德教育中某些帶規律性的東西,至今仍有可供借鑒之處。總之,朱熹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繼孔丘之後的又一個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動和教育思想,大大地豐富和充實了我國古代教育寶庫,對於我國封建社會後期教育的發展曾產生過重大影響。因此,認真研究朱熹的教育活動和教育思想,不僅是研究宋朝教育的重點,而且也有助於了解元、明、清時期教育的發展。

推薦閱讀:

朱熹對宋代易學的發展——兼論朱熹、程頤易學思想之異同
為什麼知乎有這麼多人給朱熹辯護?
程朱理學對當今社會的影響還有多大?
朱熹排佛與參究中和的經過 (一)
朱熹 詩集傳 詩經卷之三 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 ●陳風 ●檜風 ●曹風 ●豳風

TAG:教育 | 思想 | 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