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用藥如用兵:傳經之邪,斷敵要道
兵學與中醫學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就是兵法醫學
追求的是思想交融
講究的是戰略戰術
原文
是故傳經之邪,而先奪其未至,則所以斷敵之要道也。
譯文
對循著六經傳變的病邪,要預先守護好它尚未侵襲的部位,就好似切斷敵軍必經之道的方法。
今釋
外邪侵襲人體,或沿著六經按一定的順序內傳,無論是順傳,還是逆傳,總有一定的規律。認識病邪傳變的規律,就如同偵察到敵軍的動向,這是祛邪的基礎。外邪侵襲人體後,若人體正氣盛,可以抗邪,也可用藥物祛邪。若二者仍不能阻止邪氣的發展,就應該首先固守邪氣必傳的臟腑、經絡,就像敵人將要侵略某個地方,在敵人還沒有到達前,就要先控制此地。
先控制敵人的必經道路,可以是敵人向前推進的重要關隘,也可以是敵人補給線上的重要通道。這類同於中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法則。這些防病、治病的思想已被廣泛地應用於實踐中,並行之有效。
阻止病邪的發生髮展可分三個階段。通過健身、養生等方法來呵護正氣,使正氣強盛,邪不能犯,這是拒邪的最好方法,也體現了「先奪其未至」的思想。這種思想首見於《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後世醫家對此多有論述,如唐代大醫家孫思邈是一位十分重視治未病的醫家,他說:「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還反覆告誡人們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
然而,人生活在複雜的自然環境中,不受病邪侵襲是不可能的。即使病邪侵入機體,仍可及時固守病邪將要傳入的臟腑、經脈,通過分析病邪傳變的趨勢,在它還未傳變到下一階段時,就進行預防。如肝病易傳脾,在未出現脾病的癥狀時,就予以健脾;太陽病易傳陽明,針灸治療配穴時,注意取陽明經穴,也是為了防外邪內傳陽明;燥邪易傷津,在未出現津傷之前,就用生津之品;風邪易耗血,在未出現耗血之前,就養血活血,所以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誡。
當病邪來勢兇猛,已傳多經、多臟之際,應積極治療病邪傳變必經的臟腑經脈,方可阻止病情繼續發展和惡化。如肝病已傳至脾,出現脾虛的癥狀,經脾後又繼續波及其他臟腑時,仍可健脾,一方面可以阻止病邪繼續向他臟傳變。另一方面,氣血生化有源,正氣來複,也可祛邪外出。
如治療麻疹,初期宜辛涼宜透,疹出發熱宜清解,疹後餘熱不凈當養陰。在發疹高熱過程中,對於素體腎水不足者,邪熱最易乘虛深入下焦,劫爍腎陰則熱勢更難外解。因此,在清解過程中宜加入甘寒又兼有顧護腎津功能之石斛等品兼補腎陰,腎陰得充則邪熱不易侵犯下焦。
北京市梁宗翰老中醫治一患兒,男,1歲半。發熱7天,疹出3天,頜下隱隱不出。高燒,體溫40.8℃。咳喘息粗,鼻扇,嗜睡。曾抽搐兩次。音嘶發嗆,面色青黃,脈數,紋紫,四肢發涼。辨證為疹毒內蘊,蒙閉心竅。治以辛涼宣透、清熱解毒為主。
初診:鮮蘆根15克,桑葉、忍冬藤各10克,僵蠶、牛蒡子、薄荷、豆豉、粉葛根、蓮心、天竺黃各3克,大青葉、連翹各6克,局方「至寶丹」0.6克(沖服)。鑒於小兒臟腑嬌嫩,又麻疹發熱多日,為防邪熱乘虛深入下焦,更傷腎陰,以致病情惡化,故一診、二診時加清熱生津之鮮蘆根,以防熱傷陰津;三診、四診時,於清解中加甘寒養陰之石斛。石斛,甘微寒,入胃、腎經,養腎陰以防腎陰耗傷。五診更以養陰為主,藥用鮮石斛、麥冬、生地黃、天花粉之類,祛除疹後餘熱,固腎陰以防複發。
給大家推薦《兵學與中醫學(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拾壹)》,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兵學與中醫藥學同為中華文化中的瑰寶,本書試將二者融合起來,對兵學與中醫學共同的形成發展背景、哲學思想源流等進行了梳理,探討了兵學戰略戰術同中醫學理論之間的聯繫,回顧了古代名醫借鑒兵學思想拓展中醫學思想的歷程;並以徐大椿《用藥如用兵論》為綱,通過臨床舉例來說明「用藥如同用兵」之道;還對高度凝鍊兵學思想精髓的《三十六計》在中醫學的運用重工以飾。
END
本文由中醫出版公眾號原創發表,內容來源於《兵學與中醫學(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拾壹)》,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如有內容合作,請後台留言,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推薦閱讀:
※5招教你學會使用牛皮癬外用藥
※豬場預防用藥及注意事項
※老年人用藥的特點和原則
※何時用藥,降到多少?這 5 個血壓管理細節需搞清
※咽喉炎的診斷與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