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晚學得慢?語言發展黃金期要做的10件事,你做到了幾件
對於孩子何時開口說話,是否該強迫孩子快點學習詞語等問題,媽媽們總是會有截然不同的觀念。兒童教育中心主任@吳怡璇表示,得根據孩子不同的語言發展來做出正確引導,不要錯過孩子的語音發展黃金期↓↓↓↓↓
「我的孩子1歲多了,怎麼還不會說話?」
「我的孩子2歲了,會叫爸爸媽媽但其他字彙很少聽到,是語言遲緩嗎?」
「爸媽自己小時候也很晚才說話,孩子晚點說話應該沒關係啦!」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開口說話」過度緊張,一直強迫孩子開口。也有些家長則對於孩子說話,認為「大雞晚啼」,過於忽視,如此過猶不及皆可能會使孩子更慢說話,錯過3歲前語言發展黃金期!
適齡的語言發展
你得先了解您的孩子語言發展狀況是否符合年齡,才能正確應對,給出相對應的引導。
0-6個月:
●用哭聲、看著爸媽、抓撥等方式表達需求(如尿布濕、肚子餓與不舒服等)。
●會對大人發出聲音表示愉悅或不悅,如咿咿阿阿、笑聲等。
●會朝著聲音源看與轉頭。
6-12個月:
●會以動作手勢表達需求,如點搖頭、指物或掰掰。
●牙牙學語,有類似說話的語調,如大多數孩子能發出爸爸媽媽的發音。
●了解生活中常聽簡單的話,如不要、再見、給我、捏捏或餅乾等。
●喜歡模仿他人動作表情。
●大人喊叫名字時有反應
1歲-1歲半:
●聽懂許多簡單指令,如拿鞋鞋、坐下來等
●聽懂許多人與物,如指出身體部位、指出家裡的人
●模仿幾各常聽到的聲音,如汪汪、爸媽、車車、no等
1歲半—3歲:
●能說出約30-50個辭彙,如謝謝、對不起、水水等。
●能模仿許多聲音,如汪汪、喵喵、咕咕咕等。
●能跟著大人仿說單字或辭彙。
●會簡單組合辭彙,如媽媽抱抱、爸爸車車等。
●聆聽兒歌或歌謠,甚至能哼唱。
每個孩子的氣質不同, 使得孩子說話的主動性會有所不同。另外照顧者給孩子的語言刺激不同,也使每個孩子語言能力快慢不同。
因此只要語言能力沒有落差過大,家長只要提供足夠的語 言刺激,學習引導孩子說話的方法,最重要的還是家長需要耐心的「等待」孩子的主動語言。若是語言落差過多,建議儘早尋求專業諮詢協助。
家長NG語言觀念
1.大雞晚啼沒關係
常見到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慢,反正遲早會說就好。或者認為孩子進入幼兒園就會好,所以過於忽視語言問題,如此往往讓孩子錯過3歲前語言教育的黃金期。
孩子在2-3歲正值情緒發展與自主建立期,喜歡用「不要」來對付大人,若孩子語言發展較慢,就會習慣使用哭鬧來表達挫折與需求說,造成家長教養上的大挑戰。
2.心急強迫開口
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快開口,從1歲就強迫孩子說話:」快說!怎麼不說」或」好笨啦!到現在還不會講話!」如此高壓的學習語言,會讓孩子失去說話溝通意願。
爸媽如何引導孩子語言發展
1.與寶寶說話
從嬰兒時期開始,照顧者要習慣與寶寶說話,如「寶寶餓餓哭哭了阿!」、「小手手摸摸媽媽阿!」
2.重視聽理解
還沒有溝通語言出現的孩子,要先重視聽理解能力,可讓孩子執行簡單的指令,如「去拿鞋鞋」
3.當孩子的解碼器
孩子還沒有語言時,家長要當孩子的解碼器,當孩子有需求時,不是直接給予,而是說出孩子需求如「小美是要喝水嗎?」,當孩子指某物品時,要說如「是餅乾嗎?」,讓孩子能將語言和事物情境連結,幫助語言記憶。
4.模仿孩子語言聲音
剛開始孩子出現少數的語言時,大人記得跟著孩子「重複」一次,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語言能引起大人關注,孩子會樂於發出聲音
5.製造語言機會
孩子有需求時,請「等待」孩子設法說出物品名稱或需求,當孩子說不出來時再適時提醒
6.肢體配合語言
引導2歲前的孩子說話,配合肢體動作可幫助語言辭彙記憶與連結
7.親子共讀與戶外經驗
每天親子共讀20-30分鐘,可以明顯的增進發展中孩子的語言能力。只在家中語彙豐富性會較少,建議多給孩子戶外經驗,如看車小狗和貓等,能有效的增加語彙連結。
8.遊戲中引導語言
陪伴孩子利用玩與遊戲情境中,自然的引導語言比要求孩子跟著大人仿說有用,如扮家家酒遊戲、放動物拼圖。透過與同齡孩子的遊戲互動,更可以刺激孩子更多片語及句子的形成。
9.男女語言有差異
男生的語言發展確實比女生慢一些,因此引導男生說話,要簡化語詞、加強語調、放慢且重覆。
10.重視眼神交流
語言發展較慢的孩子,更要重視眼神的交流,2歲孩子有意義社會性的姿勢表情越多,有利於促進語言的發展,減少情緒相關的疾病發生(如自閉症)。
推薦閱讀:
※葉匡政:讓語言成為一盞自主的明燈
※《濃妝淡抹總相宜——語言的色彩》教案2
※【轉】存在、語言與歷史:梅洛-龐蒂對海德格爾的讀解
※[語言百科] 《佳句秀語大辭典》文摘十萬字(2)
※「我們之間沒有共同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