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戰國(十七)最後的中原霸主
雖然鄢陵之戰晉國小勝楚國,但是楚國實力並沒有削弱,而晉厲公則因為晉國的內亂而被弒殺。那麼今後的國際局勢將作何發展,夾雜在晉楚爭霸之間的其他諸侯又要承受什麼樣的痛苦?晉國新任國君晉悼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君,為什麼我們說他是最後的中原霸主,他又是如何複製晉文公的輝煌,在春秋中期稱霸中原的呢?
欒書和荀偃幹掉了晉厲公後,他們物色到的新任君主叫孫周(不是姓孫,而是姓姬),也就是我們即將提到的晉悼公。欒書相中了這位國君,其一是因為其聰明伶俐,其二,我想也是更重要的一個原因,這孩子才十四歲,好控制嘛。
但是別看晉悼公年齡不大,心眼可不小。公元前573年,荀林父的侄子荀罃和士會的兒子士魴帶著孫周小朋友來到晉國都城。當晉悼公見到欒書這些老油條跪拜迎接新君的時候,他一上來就挑破了窗戶紙:「你們是來迎接我的吧,看來上天果然眷顧我呀。不過呢,如果你們讓我做君主,但不聽我發號施令,那這個君主也沒啥意義了。所以咱們醜話說在頭裡,你們讓我做國君,就要聽我的命令,不得馬虎。如果你們不聽,我現在就回老家,這個晉國國君你們愛找誰找誰。」大夥一看,面面相覷,但是都到這份上了,也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
如果這只是開胃菜,那麼晉悼公接下來的三板斧可以說砍得有聲有色。第一板,砍掉姦邪小人,明確治國方略。在除掉了晉厲公晚期那些為非作歹幫著晉厲公胡作非為的小人之後,晉悼公頒布了他的治國九條。一,布施百姓;二,免除拖欠稅收;三,撥亂反正;四,救濟災民;五,禁止奢侈浪費;六,調低賦稅額度;七,以德治國;八,艱苦樸素;九,以糧為綱。看了這九條,說實話,要說是管仲提出來的還可以理解,但是從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嘴裡說出來的,那麼可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了。
第二板,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調整。晉悼公一上來就撤銷了欒書的中軍元帥這個軍政一把手職務,擺在桌面上的理由是欒老爺子歲數大了,該退休回家抱孫子去了。實際原因不用猜也知道,還不知道你這個老東西讓我當國君啥意思,不就是覺得我孫周年紀小好控制,這下讓你回家歇著去,看你怎麼折騰。然後啟用五朝老臣,老師穩重的韓厥同志做中軍主帥,不過後來韓老爺子是真的老了跑不動了,幾年後就把這個重任交給了荀罃。同時晉悼公重用魏相,魏頡(jie),欒厭,趙武,韓無忌等人,調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晉軍八卿)。晉悼公還明確了軍隊的具體分工,讓晉國重新有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三板,抵抗楚國,爭取鄭國。不,等等,這不是三板斧,而是晉悼公的大砍刀。雖然這位小哥從一上台就開始拿著小片刀招呼楚共王,但是我們先提一下晉悼公做的另外一件令人稱道的事情。公元前569年,正當晉悼公在晉國把自己的治國良策忙活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咱們前面多次提到的周朝人民的老朋友,卻沒人喜歡的老鄰居,少數民族山戎來了。但是他們這次不是來搶東西,而是來送東西的。人家看到這次晉悼公這個小孩子上任以後晉國蒸蒸日上,就派人來送禮,順便交個朋友。晉悼公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詞是尊王攘夷,就跟自己的司馬魏絳說:「這時候山戎來送禮,國內肯定沒有防備,要不咱滅了他算了。」魏絳拐彎抹角的說了半天,在晉悼公徹底暈圈之前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伐戎不如和戎。這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超前衛的概念最終被晉悼公採納,不但壯大了晉國的勢力,還進一步擴大了其國際影響力,並且在第二年,晉悼公日夜想念的戰略盟友,楚國背後的堅決捅刀子者,吳國國君壽夢就來覲見了晉悼公。當然,如果魏絳同學知道他這句「和戎」在上千年後變成了對少數民族的妥協,他老人家可是百口莫辯了。
忙活完了國內的事情,晉悼公也該干點那個年代的國際警察,也是中原大國該乾的事情了,那就是跟楚國爭奪中原霸權。雖說春秋無義戰,但是那個年代的諸侯們畢竟還是征服為主,而不是消滅人家。所以晉楚之間很少發生直接的互相侵犯領土的問題,而他們的爭奪對象,呵呵,回答正確,中原牆頭草,風箱小老鼠,鄭國。
前面說到,鄭國經過了N+1輪的搖擺之後,再次投靠了楚國,並且在楚國授意下攻打宋國,引起了鄢陵之戰。雖然楚國鎩羽而歸,楚共王也變成了獨眼龍,但是小兄弟鄭國目前還是靠譜的。公元前573年,抱著人家楚國為了救自己結果死傷慘重,還搭上國君一隻眼的感恩之心,鄭國再一次攻打宋國,楚國令尹公子嬰齊也帶兵前來助陣。晉悼公第一次運用了呼喚神龍的法令,召喚來中原那些小國家聯盟,南下救宋。此時的楚國還沒有完全在鄢陵之戰恢復過來,公子嬰齊看到晉聯軍殺了過來,扭頭跑回家了。
兩年後,折騰了一輩子,在晉楚兩國之間搖擺了幾十年的鄭成公終於解脫了,去世對他來說未必是件壞事。雖然不知道他死後如何跟老祖宗鄭莊公交代工作,但是人家去世之前還是最後交代了一件事。他告訴託孤重臣公子騑:「人家楚共王為了幫咱,眼睛都瞎了一隻,咱們不能辜負了楚國啊。」公子騑含淚答應,也忠實的執行了鄭成公的遺囑,成了堅定的親楚派。
晉悼公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得不到鄭國的投靠,就不能稱霸中原。於是他們在鄭國辦喪事的時候發動聯合國軍,南下伐鄭。鄭國在公子騑的堅持下,堅決抵抗了晉聯盟的進攻。這時候魯國人出了個讓鄭國人頭疼的主意,那就是讓聯軍在鄭國都城新鄭北部的虎牢關修築工事,相當於在人家門口架個炮台,還住這裡不走了。這下鄭國沒轍了,只好乖乖的派人來跟晉國和談。可能大夥問了,為啥鄭國不去找老大哥楚國幫忙呢?因為楚國也正頭疼著呢,公子嬰齊想一口氣解決吳國這個後患,出兵伐吳,沒想到被吳國打得大敗,公子嬰齊無臉回國,半路自殺。楚國遭受了雙重打擊。
現在的楚共王可以說是倒霉到喝涼水都塞牙的份上,鄭國背離,伐吳戰敗,就連自己家門口的鐵杆粉絲陳國都跑去晉國那裡湊熱鬧。楚共王認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立刻聲討陳國的不忠行為。陳國國君很委屈,說不是我們不想跟你楚國好,而是你家令尹要的賄賂太多。楚共王立刻對國內的腐敗問題展開調查,發現新任令尹公子壬夫跟好多楚國盟友要錢,把人家都嚇跑了。於是楚共王立刻幹掉了這個腐敗分子,接著又用武力加王室綁架等行為把陳國弄了回來。晉悼公倒是想幫陳國,無奈人家就在楚國眼皮子底下,晉國遠水解不了近渴。
解決了陳國問題,公元前565年,楚國大軍又開到了鄭國的土地上。鄭國剛剛發生了一場內亂,親楚派公子騑剛剛弒殺了與自己政見不和,意圖投靠晉國的鄭國國君鄭僖公,擁立了另外一個小朋友,五歲的鄭簡公做國君。並且利用楚國進攻之際,公子騑力壓國內的親晉派,與楚共王結盟。晉國一看,立刻召集盟友,從新建立的根據地虎牢出發,把新鄭圍得水泄不通,於是鄭國又被迫跟晉國簽署合約。晉國人一走,楚共王又來了,於是公子騑又代表鄭簡公跟楚國合約。
不得不承認,鄭國牆頭草工夫做到這個份上,也真的夠了讓人無語了,可以說完全無底線啊。最後鄭國人自己受不了了,於是親晉派發動政變,殺掉親楚派公子騑,公子發等幾位執政,鄭國內亂。公子發的兒子子產雖然知道父親被殺,但是沒有慌亂,而是鎮定的組織鄭國軍民平息叛亂,並且建議新的主政公子嘉燒掉所有跟晉楚兩國的盟書,平息國內的不滿情緒,讓鄭國恢復穩定。這個時候的子產還小,我們先簡單提這麼幾句,但是後面這位號稱「春秋第一人」的子產,將為鄭國甚至整個春秋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任何的遊戲都有取勝的秘籍,關鍵就是看誰先找到這把勝利的鑰匙。聰明的晉國人發現了一個規律,誰討伐鄭國,鄭國就向著誰,但是自己走了之後他們就不認賬。晉國聯盟的優勢在於他們分布在鄭國周圍,可以隨時對鄭國發動進攻,而楚國距離鄭國相對遠一些,每次勞師遠征都是師老兵疲,跑一趟也累夠嗆。於是荀罃向晉悼公提出對楚國實施車輪戰,時不時的讓晉國盟友打一下鄭國,等楚國出兵來救了就撤退。這樣既不用跟楚國正面交鋒,也可以把楚國人給耗個夠嗆。鄭國人也在漫長的拉鋸戰和討論如何保持一顆牆頭草的先進性問題時發現了這一點,因為晉國說來就來,楚國疲於奔命,而且有了後方吳國的牽制,楚國實力已經開始下滑。於是鄭國終於統一思想,準備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最終的選擇。
既然明確了方向,那就自己創造機會吧。公元前562年,聰明到要主動找抽的鄭國人挑釁晉國死黨宋國,直接導致了晉悼公的聯軍再次進攻鄭國,並且包圍新鄭。楚共王此時還是沒有死心,立即派兵北上支援鄭國。等到楚國到了鄭國,晉聯軍才後撤,可是楚國剛剛撤回國,晉國聯軍再次攻打鄭國。此時到了鄭國人表決心的時候了,他們派出大夫良宵出使楚國,正式通知楚共王,自己已經下定決心歸順晉國,除非你們楚國給我們鄭國很多錢,或者武力幹掉晉國,否則,我們做牆頭草也累了,不跟你們玩了。代價就是良宵立刻被楚共王關了起來。與此同時,鄭國的另一位使者也來到了晉悼公面前,表示願意徹底歸順晉國。晉悼公派趙氏孤兒趙武出使新鄭,跟鄭簡公會盟。之後,包括晉國,鄭國以及緊密團結在晉國周圍的十三個諸侯國在蕭魚進行會盟,史稱蕭魚之盟。這說明鄭國徹徹底底的投入了晉國的懷抱,同時也標誌著晉悼公稱霸中原,成為了楚莊王之後另一位中原霸主。如果拿晉悼公跟晉文公相比,晉文公在楚國橫行天下時用一次城濮之戰稱霸中原,而晉悼公雖然磨磨蹭蹭忙活了八年才讓鄭國歸順,但是能夠在沒有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成功降服鄭國,並且與十三諸侯同時會盟,我們也不應該說晉悼公比晉文公做得差吧。
不管如何,晉國終於徹徹底底的解決了鄭國問題,那麼晉悼公下一個收拾的,就是身邊那個不斷在背後捅刀子的秦國了。不過這一仗打的有點不痛快,因為當他喊來幫手時,各位盟友們已經有點打累了。雖然晉國聯軍在黃河岸邊先勝一局,逼著秦國軍隊撤回自己境內。此時的晉國總司令已經換成了荀偃,可是他卻指使不動那群各懷心思的諸侯們。幸好新投靠的鄭國軍隊在鄭國公子蠆的指揮下積極響應荀偃的過黃河指令,其他諸侯軍隊一看不過河不行了,紛紛渡過黃河進入秦國境內。沒想到秦國人有高招,直接在河水上游撒了把葯,第二天聯合國軍就歇菜了,一仗沒打就出現了一半的非戰鬥性減員。晉國立刻派出使者譴責秦國的卑鄙行為,沒想到人家秦國人直接說:「想打就來,不打滾蛋,別整些廢話。」氣的荀偃沖著聯軍喊了一句:「為我馬首是瞻!」還沒等諸侯們唱反調,晉國內部自己的反對意見已經來了,欒書的兒子欒厭第一個反對,說這一仗沒法打,直接帶著自己的部隊回家了。此時荀偃也清醒了過來,他估計是想起了邲之戰中的先谷和荀林父,於是無奈的帶著部隊撤回了晉國。這也可以說是晉悼公一生中唯一一次乾的不夠漂亮的活吧。
然而,再英明的君主,也最終擺脫不了入土的命運,只不過有人大器晚成,老當益壯,而當今最強大的兩位雄主的命運卻都是英年早逝。公元前560年,年僅40歲的楚共王病入膏肓,臨終前交代令尹公子貞:「我這一生沒有什麼成就,也沒有什麼好的德行,鄢陵一戰的失利還讓國家蒙羞,死後能夠進入宗廟陪伴先君已經知足了。至於謚號,就用『厲』或者『靈』吧,大家看著辦。」這裡稍微普及一下謚號的知識。古代人講究蓋棺定論後,用謚號評價一個人的一生品行,不光是國君,士大夫也有謚號的。但是謚號也分好的和壞的,好的謚號例如文,武,景等等,謚法里說道「經天緯地曰文,克定禍亂曰武」,(電視劇《羋(mi)月傳》中,大家說到秦武王嬴盪的謚號為「武」時,他媽還哭著說怎麼用了這麼差的一個謚號,然後大哭大喊。我只好說那位導演不太懂歷史,誰說周武王,漢武帝,北周武帝都是不好的謚號的,「武」可是最好的謚號之一了。)但是「亂而不損曰靈,殺戮無辜曰厲」,這都是惡謚。楚共王去世後,大家都覺得楚共王一生基本上繼承了父親楚莊王的豐功偉績,對內安定團結,對外除了鄢陵之戰受傷戰敗之外,也沒啥太大的錯誤。於是大家給他上謚號為「恭」,表示謙恭的意思,古漢語里「恭」和「共」相通,於是後人就叫他楚共王。
兩年之後,更加年輕優秀,並且年僅30歲的晉悼公也突患重病,很快也去世了。回顧晉悼公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雖然沒有先祖晉文公的轟轟烈烈,但是其溫文爾雅的性格,治國治軍的能力都幾乎是當時最優秀的。他曾經在八年之內九合諸侯,使得晉國徹底從楚國手裡搶回了鄭國以及中原的制霸權,並且和戎而非伐戎,通過與少數民族政權搞好關係,贏得了中原各國的支持和信任。更為重要的是,晉悼公提拔和培養了一大批年輕有為的人才,包括趙武,韓起,士匄等,如果晉悼公能夠多活個一二十年,這批人會為他創造出更大的輝煌。只可惜晉悼公之後的晉平公沒有能夠合理的運用這些先王留下的人才,反而為以後的晉國內亂埋下了禍根。雖然晉悼公不在春秋五霸之中,但是他的成就並不輸給他們,直到今天還有很多歷史愛好者因為晉悼公沒有成為五霸之一而為他喊冤,但是人們也將晉悼公和楚莊王並稱「春秋雙壁」,晉悼公如果泉下有知,也應該是感到欣慰的吧。
在兩位賢君的身後,楚康王和晉平公分別接過了楚國和晉國的國君之位,而他們即將書寫的歷史篇章卻跟他們的前任截然不同,晉楚的百年爭霸將在他們的手上畫上一個休止符。(待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傳統的酸菜,熟悉的味道,肥肉炒酸菜
※《熟悉的陌生人》2017年,陳正道還拍了一部佳作,卻容易被忽略
※第十七章 熟悉天機秘訣 巧斷二宅順手
※熟悉在左,陌生在右
※熟悉的陌生了, 陌生的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