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陀說﹕人有二十難

佛陀於四十二章經的第十二章說:人有二十難,

這二十難即包括行難、言難、心意難。

證嚴法師《人有二十難》摘要

一、貧窮布施難

布施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六度法門的第一條;布施是表示『愛』的方式,布施是一種『付出』,有表示縮小自己、擴大心胸而關懷天下之人。布施兩字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某些人而言,做起來卻不甚容易。普天之下,無論那個國家或那個角落,都無法缺少布施的運作,如果缺少布施互助的運作,那個社會就不是『人類』生活的社會。

學佛者,追求清凈的愛,講究付出的藝術,這便是『布施』。

佛說人有二十難,第一是:『貧窮布施難』。順者易、逆者難;於順境中想做什麼,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事來就容易得多。比如:有錢的人發心布施,就可馬上做;有力的人想辦任何事,只要付諸行動,也是很容易達成,但情況若相反,則困難重重。

什麼是順?什麼是逆?「順於生死易、逆於生死難」。順於生死是說,一般的凡夫、迷於生死,自己為何生於人,自己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想探究『生從何來』的道理,既然無心探究,那麼天天便過著糊裡糊塗、懵懵懂懂的生活,順著社會的潮流而沉迷於生死之中。有些人醉生夢死,縱然他們財物富有,但要他提出點滴施捨幫助別人,做些有意義的事卻不肯,或根本就沒有這種機緣。

『逆於生死』,外在環境有阻礙,但只要自我有充份的毅力,即使再惡劣的環境都能突破。外境重重的阻礙不用害怕,外境的磨練可以成就我們的耐力,一個有毅力、有充分勇氣的人,絕對不會被困境所刁難,他可以隨心所欲,不受外在的困難而改變自己的方向。

就像泅水者,要有足夠的勇氣及毅力不斷掙扎,才能逆水上游,達到安全彼岸。修行就是修這些,不要順著生死及凡夫心的貪念而追求享受,我們要逆水上游──逆生死之流,要突破世間種種的難關,最主要是克服自己內心的貪慾。貪慾有很多種;包括財、色、名、食、睡等等,如果順著他們,便是生死流中的凡夫;要去掉它們,卻要下很大的功夫,這叫『逆生死之流』。

雖然很難,但對有信心和勇氣的人而言,並不困難。只要能不順生死迷失自己,即使貧窮困境,真想布施也並不為難啊!有很多清寒人家,他們立志行善,也和富有的人一樣樂於布施,同樣可以發揮自己的功能,『布施』除了物質之外,身體力行的奉獻也是布施。

佛陀所說的貧窮布施難,是指一般人而言,若是學佛的人,他看透了世間的一切,進而可以發揮人生的功能。有一位受本會(注﹕慈濟功獨會)所接濟的殘障者,平時省吃檢用,竟然在年底時也能夠捐一張病床,他雖然很貧困,但是他有心布施,所以也就不困難。

佛陀說『一切唯心造』過去、未來、現在諸佛都是唯心造成的,只要有心去做,是難亦不難!

對多欲的人而言,布施確實是很難之事,但對於有心人則凡事都難不倒他啊!

二、富貴學道難

第二、『富貴學道難』,意思是指物質富有、名位顯貴,這等的人要學道確實是很難。因為一般凡夫都有心病──貪瞋痴,這是一般人的通病。另外還有貢高我慢、疑念等等。錢人難免會貢高驕傲,無法做到『富而好禮』,所以說『富貴學道難』。即使他想學道,障礙也會比較多;多數都沒有時間去選則何者才是正信的宗教,若有信仰,也只是求神明保佑他,讓它的事業更賺錢,或求事事如意,年年平安....。這都是不正確的信仰。

佛陀曾說:『富而不智則衰』,若僅有錢卻沒有智慧,僅可能很快就會衰敗下去;就像暴發戶一樣,他們的財富能維持多久呢?常見一些暴發戶,因暴得大財而喜好顯耀,全身穿著都很考究,但是又不懂素雅高貴的搭配;穿金戴銀的結果,卻只能讓人覺的庸俗累贅;不然就是去環遊世界,回來後到處炫耀說:『那個國家我去過,那個地方我也去玩過!』這樣的人實在很可憐啊!有錢的人,應『取於社會,用於社會』,能夠如此,必能受人愛戴尊敬;受人尊敬自然成為『貴人』。

常聽人家說:『還好遇到了貴人....』,而『貴人』就是能發揮生命功能,去幫助別人的人啊!佛陀說『富而不智則衰』學佛的人有了錢,還要有智慧!有錢有能力,要知道如何去運用﹔但是世間有智慧的人到底有多少啊?所以,佛陀才說:『富貴學道難』。

一個人的命運是貴是賤也不是定數,如果是困境重重,但能堅毅突破,一樣能轉變自己的命運和業力;世間沒有不可轉變的難事,只要是虔誠的學道者,普天之下沒有不能扭轉的難事。我們除了修福之外,還要修慧──福慧雙修。布施故然重要,學道也不能忽視,福慧具足的人生,才是可貴、幸福的人生。

三、棄命必死難

人人都很重視自己的生命;身外之物要他捨去,都已經不易了,何況要捨去身命?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人生的二十難中有『棄命必死難』。

明知會犧牲生命,而能然義無反顧地捨去生命,確實很難辦到。生、老、病、死,原本是很自然的事,這道理大家也都能瞭解,但是臨命終時,也都難以捨棄。

就以我而言,有時看到病重的患者,或垂死的病人,我也不忍心說:『放下吧!你安心地去!』這句話誰有勇氣說呢?因為要人們放棄生命,談何容易?

但是如果是一位虔誠的宗教家,這件事對他就不難了。過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為了維護自己信仰的宗教而捨棄生命。『棄命必死』對於菩薩行者並不為難,因為他們的生命觀已超然,不懼一切磨難。

一般的社會大眾,有些平時看起來像是勇夫,威風凜凜,對財富名利不饜足的追求;社會若有什麼問題,他們就很敏感,帶頭起鬨抗議,但遇到危險時,他們又逃之夭夭。唯有宗教家願意以和平方式捨身取義、赴湯蹈火;真正超越生命境界的人,才能做到如此。

『人生自古誰無死』,既然生命都有盡頭,我們為何不在這個生命的歷程中,好好發揮它的功能呢?宗教的信仰者,須有超越生死的情操,好好利用生命的功能。雖然佛陀說:『棄命必死難』,但我們應善用這段生命功能,即使是捨身為眾生也在所不惜。縱然是難,也不為難,這叫做『難能可貴』。

四、得睹佛經難

第四『得睹佛經難』。能看到佛經很難?有些人一定會說:『有什麼難呢?經常接到熱心人士助印的佛經,經書這麼多,都已經造成收存放置的困擾了呀!』的確!數量這麼多,怎麼說「得睹佛經難」呢?

就現代人而言,「得睹佛經難」,其實是難在經文深澀。平常的人,想要深入去看佛經,且加以完全體會貫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即使有無上妙法排在前面,如果無心去看,那怕是伸手可及,而且只要花一點點時問,便可看完,卻仍然不會動手拿來看,這是不是難呢?總而言之,佛所說的難,是難在我們的心。心若沒有這份企求妙法的傾向,就不會有所行動。世問沒有不勞而獲的便宜事,況『出世妙法』呢!

現代的出版社那麼多,三藏十二部經都甚齊全。除了三藏十二部之外,還有許多學者用心研究後,再杷經文譯成白話文,但是我們若不想去看,不去了解它,那即使坐在經書堆里也是『得睹佛經難』呀!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不只要看經,還要去『行』。如果不肯去行,凡夫與佛的距離,畢竟是幾十萬億佛土之遙呀!學佛者應該心領神會,身體力行,要不然真的是『得睹佛經難』。

如果,學佛只是光看而不做,不把道理和生活融合在一起,那麼事與理就完全脫離了。所以,『得睹佛經難』,意思是指:能真正去體會、實踐佛陀的教理很難,而不是要得到印刷精美的經書難。因此,不能只看經書、背經文,背得很熟稔而不思考經文意義;看書而不見理,那是沒有用的。

五、生值佛世難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人海茫茫,何處是歸程?』這表示人生在世間,心裡茫茫然沒有一個皈依處;佛經中有『一眼之龜,適逢木孔』的比喻。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塊浮木,中間正好破一個洞;有一隻獨眼之龜每隔一千年才會浮出海面一次,就在它浮出海面時恰恰好穿過這個洞,把頭伸出來,這種機會多難得啊!在人生的大海中,要找一個真正的皈依處,就像那隻獨眼海龜千年後浮出海面,正好把頭穿過木孔那般的困難,機會是那麼的少,所以佛陀說:『生值佛世難』。

我們的生命,雖然不斷地在六道中輪迴,但我們要得人身確實很難;既得人身,又能和佛同一個時代更難;與佛同世,又同住一個地方,更是難中之難;能與佛同住一個地方,又能見佛,那更是不容易啊!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於印度,而我們是否也曾與佛同世呢?縱然與佛同世,但地球這麼大,我們不知生在那個角落,也不一定能與佛同生於一處;即使以上兩個條件都俱足,是否能見佛面,也是一個問題,所以說:『生值佛世難』。

雖然佛陀在世的時間距離我們現在已有兩千多年,如果現在的人能依著佛陀留下的教法修學精進,必能深入佛陀的精神;只要心中時時有佛,那我們就好像與佛同世一樣啊!若聽聞了佛法,卻不知好好去運用,即使是與佛同住一處,也是離佛很遠。

如果我們時時刻刻以心念佛,則佛在己心,把自己的心換成佛心,如此不只可以『與佛同世』,而且還可以彰顯佛的智慧,及啟發我們的佛性。我常說,不要輕視自己,因佛常在我們的心識里,我們的心如果時時將佛的心,佛的行為運用於生活中,佛已伴隨我們同行,怎會『生值佛世難』呢?

學佛聞法不在時間久暫,一旦離了佛心就曠劫難遇啊!若能會合佛心,瞬息便能見佛。所以『生值佛世難』,我想並不難,只要我們專心,便能於瞬息之間見佛聞法。這完全只在一個『心』字、有心學佛的人真正要多用心,聽了法要真正吸收,記在心中,然後表現於行為,那麼,見佛聞法並無困難啊!

六、忍色忍欲難

第六難就是『忍色忍欲難』。『色慾』這兩個字聽起來好像只是針對男女之間的慾念而言,其實,『色慾』涵蓋的範圍很廣。『色』包括一切有形有質的物品,凡是我們的眼晴所看得見的、身體所能感受到的,全部都在形質──『色』的範圍之內。

所謂『忍色難,忍欲難』,『忍』指心理的控制。譬如說我們看到一件東西很美、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心念,很自然就會想佔為己有,並採取行動伸手拿取。有些人是正當的取得、有的則是不正當的獲取。正當的取得雖是來自別人歡喜的給與,卻也是因為見物歡喜而生貪愛心,才會有取得的行動。有的人卻偏偏喜歡自己不該取得的束西,明知不該取而生起慾念,既起慾念,又無法控制,以致做出了犯戒,犯法的事,這就是『忍色忍欲難』!

佛陀常常教育我們,對於世間的物質、情愛,要有正確的看法,如果能通情達理,對物質的取拾就會有很正確的看法,該得的是我們的,有餘的應布施;不該得的就不要想取得,我們應該控制好愛色愛欲的心,那麼就不會犯錯了。犯錯的人,就是無法忍色忍欲的人,所以才會造成終生的遺憾,一念差,步步錯!不可不慎啊!

七、見好不求難

前面說過『忍色忍欲難』,因世間有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物質,足以誘惑人心,使人迷亂,要忍色忍欲不受誘惑,實在是很難。所以佛陀又說:『見好不求難』。

人們總是不斷地追求,只要認為是好的,就要再向前追尋,對凡夫而言,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人生的煩惱,多是因此而起,為了這分追求的慾望而誤了前途的,大有人在。

貪求心重的人,總是對自己目前的環境永遠不能滿足,他永遠覺得空虛而有失落感,因不滿現實,所以常常向外追求;為了追求未來的目標,他就會迷失了自我。所以佛陀在世時,常常用各種方法教育大家,希望學佛的弟子們能接受他的警語。

當然,『追求』是好事;我們學佛也要『求』精進、不過精進是為了要解脫自我的心靈,『求』突破人間色慾的誘惑,要真正用脫俗的精神,追求心靈清凈,而達棄欲無貪的輕安!

八、被辱不瞋難

『被辱不瞋難』,就是指:一個人在遭受侮辱時,一點都不會發脾氣,這個人才是真正的難得;人家若瞧不起我,而我能一點都不在意,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每個人生氣的時候都會說:『這口氣我忍不下!』為什麼忍不下呢?『因為我被人欺負了,人家占我便宜』,或『他不講道理』。大多是這些問題讓人忍不下這口氣。

『氣』由何而來?由『貪、瞋、痴』而來。多數人都有貪、瞋、痴三毒之念,這就是凡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確是離不開這三毒,這就是人的心病。本來人生應該是很美好的,就是因為人人有貪、瞋、痴等三項心理病態,所以稍被人家佔了點點便宜,就忍不下去。

我們普通的人,受到他人一點點的欺侮,就要力爭到底,而佛陀卻是『被辱不瞋』。雖然受人侮辱,侵擾,甚至於到了讓人斷絕糧食,且以醉象要來加害的地步!佛都能亳不動氣;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的心境已凈如明鏡,不起瞋恨等心念;心中常存著無量的愛心。

愛、慈悲、寬諒可以取代瞋恨之心,一個人若有愛心,慈悲寬容的心,怎會產生瞋怒?我們若能消除瞋怒,又怎會有人我是非呢?

我們必須瞭解,一切人我、事物接觸時,心裡的感受、心念,是如何生起來?如何培養快樂的心境,轉化瞋怒之心念?這就是我們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多多體會這個『忍』字,習得『忍』的功夫,則得海闊天空,諸事無難。

九、有勢不臨難

大多數的人,多少會有種心態,覺得別人高高在上,因此自己也不甘卑微,所以佛陀又說『有勢不臨難』。人總是要往高處爬,要追求顯赫的地位;但是有了顯赫的地位,而能夠不驕傲不炫耀的人,實在不多;或者是有很好的地位等著你,而你卻一點都不想去爭取,這在凡夫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事,這就是『有勢不臨難』。

佛陀有超越的智慧,視『富貴如浮雲』,『勢力如敝屐』,是不是只有佛陀才能做到這樣呢?也不盡然、在社會上也有很多人能做到啊!即使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如果看得開也一樣可以做到。

比如我有一回,一對年輕夫婦來找我,穿著很樸素,捐出一些家傳及自存的金條金鏈,他們都是成衣加工廠的工人。他們夫妻倆有一個共同的心念,就是要為慈濟醫院盡一分心力。只要身體健康,做工維生,日子仍然過得去,他們覺得師父蓋醫院,是一項千秋百世的志業;他們認為把這些東西捐給師父,可以發揮更大的功能。她說:那些束西放在她身邊不去用,有與沒有差不多。

這是一對很平凡的夫妻,卻有不平凡的共同心愿──把積蓄完全捐獻以為建院救人之用。看得出來他們是勞工家庭;然而一雙粗糙的手,竟然捧著這麼多貴重的金條,這貴重的物品,無法比美她心靈的美善,這份誠摯的心實在是非常的感人。

這對夫妻有這些東西,原本可以拿去變資,用它來做生活的開銷,穿得漂亮點,暖和些,但是她連穿得暖一點的慾望都沒有,更何況是『依勢追求』呢?因此,如有超凡的心,『有勢不臨』並不難啊!

只要你有心,就能超越財勢,功名的誘引。學佛的人,我們要多用心,多向他們學習,若有爭權,奪勢的情形,就要更加警惕自己了。

十、觸事無心難

佛陀為何告訴我們『觸事無心難』呢?佛陀是要啟示我們,人生本來是可以在很單純;很逍遙自在的情況下生活。可是,凡夫無明一起,就會把最簡單、輕安、逍遙的生活複雜化,因之產生煩惱私痛苦。『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句話人人都會說,但是偏偏在生活中,盡和一些人與事過不去。時間分秒不停地流逝,而我們的心卻常記掛著以往的人我是非,直在那兒不停地打轉,這就是煩惱的凡夫心,所以佛陀在人生二十難中說『觸事無心難』。

許多人總是在煩惱中度日,為什麼?因為以曲折之心去此較;對人事起了分別心,比如工作上計較自已做得多,別人做得少,這是『驕慢心』;或者認為別人做得多,沒什麼了不起,自已做得少,也不覺得慚愧,這是『卑劣慢』,不管是驕慢或是卑劣慢的心,這些都是煩惱。

我們走路雖然腳是踏在大地而行,但是,我們的腳底永遠不會黏在大地上,而是踏落前腳,抬起後腳,這樣才能向前邁進,原本單純的生活何必一定要『觸事生心』把它複雜化了呢?

人生應該要『隨分隨力』,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才不會在人我是非中觸事而生煩惱啊!

十一、廣學博究難

平常人只講究『廣學』;想學的事物很多,但都不能持久,不能深入;剛學會了一點皮毛,就又想換別的。一天到晚心不能精,行不能專,整大都在玩花樣,可是卻沒有一項真正做得像樣,所以有句俗話說『十學九不成』,雖然學得多是『廣學』,而缺點就是少了『博究』。一個學道者,要能夠專心地學習是很困難,能夠專心,又能真正用心去深入研究就更難了,所以說『廣學博究難』。

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專心!果真有耐心,即使是一件很艱苦的事,也能夠一路到底的學下去,能專心研究便能『一理通,萬理徹』,一種道理精通了,其他的道理也都觸類旁通;處理事情也就更能得心應手了。問題就是因為我們無法專心,所以無法對道理了解得很透徹。

『學』就是要學得化煩惱為智慧,化有心為用心。想到要多學只是『有心』而已,並非真正用心,而『學』的深度,便在這裡。日常生活中,每一樣都是我們該學習的目標,而且要學得很自在,也用得很恰當自然,這就是深度。

『廣學博究難』;我們要以虔誠寬廣的心去學習。人生本就森羅萬象,要集很多常識才能適應生存於人間;若所知粗淺,絕對無法和大家和諧相處。因此,人必須學習很多事情,何況是學佛,想超越人生更上一層樓的人更要廣學博究。

學佛者應該要『廣學』,而且也希望能『博究』,才能知己知彼──就像知道自己的脾氣,也要知道別人的脾氣,不能說:『我的脾氣本來就這樣嘛!』要人家都來順著你,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先去了解別人的性情:『當他生氣的時候,我就少說兩句,等他氣消了,我再和他評理。』若是這樣,那什麼事都會很圓滿,也才是『廣學博究』的心態啊!希望人人學習時,要打開心門,瞭解自己,也瞭解別人!

十二、除滅我慢難

佛陀告訴我們,人要有深度及包容的心非常難,而學佛就是要學這分『深廣心』。深廣的心,要從何練起?必須先去除『我慢』。佛陀說:『除滅我慢難』;而要能廣學博究又無驕慢心,那就更難了,這兩者都能做到,才是真正超越人生境界的賢人;若是有貢高心,即使再能幹、也是凡夫而已。

就像一塊稻田,縱然土質肥沃,可是地面若長滿雜草,那就無法讓秧苗生長得好。種田的人,在施肥之前;必定要先除草,雜草去除,稻穗才會結得飽滿,要不然光施肥而不除草,有一天秧苗會被雜草所掩蓋。一個人不管多能幹,學問知識再淵博,如果有了貢高我慢心,再好的學識,也會被這種壞習氣所毀掉。

正如寺院里每大清晨上早課,每一個人的心境都非常的清凈,將我慢,雜念心去除,以全部心力追求佛法。如果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常抱持這種心念,只要我們立志改過,培養寬愛宏慈心量,我想佛陀雖然說『除滅我慢難』,其實是難亦非難啊!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自我警惕,反省自己是否有瞋、嫉、貢高我慢的行為?講話是否太大聲?是否自以為高人一等?如果有這些心態、行為、則耍趕緊把它降伏下來,能夠如此,就會像那一畦已經除過草、施過肥的田地一樣,必能收穫豐碩的稻穗。

十三、不輕未學難

人通常都自命不凡,也因為自以為是不平凡,所以常會輕視他人,佛陀說:『能夠不輕視未學的人很難』。每一個人的潛意識,都有輕視他人的心態,能夠完全做到不輕視他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必定要下一番功夫。所以佛陀才說;『除滅我慢難』。佛陀非常慈悲,總是希望弟子把人生之難化為不難!

我們既然學佛,不但不能以此為難,還要好好尊重別人,好好地調服自己,見到人就要有尊重之心,不只對老人要敬重,就是年幼的孩子也不能輕視,因為他們將來會成為國家社會的棟樑。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若能時時刻刻存著這分敬重之心,則『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

社會不安定的原因就是『自以為不凡的心態』在作祟,大家充滿了自大我慢之念。其實,現在的社會倒是很需要平凡的人,大家若自認平凡,自然聲色就會柔和,會互相謙虛禮讓,彼此尊重,如此社會不就平和安祥了嗎?對!社會就是需要人人抱持平常心;平凡,才能身心安穩;平凡,才會自在快樂;平凡,我們才會彼此互相敬重。如果我們能互相敬重,心態自能安定,生活的環境品質就能提高,人生所要追求的該是這種互敬禮讓的生活,這才是美麗安和的人生!

佛陀說世間有四項不可輕視的事︰

第一:火苗雖小,不能輕視。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第二:王子雖小,不能輕視。過去是君主世襲的社會,王子雖小,將來長大也會繼承王位,統領天下臣民,所以不能輕視。

第三:龍子雖小,不可輕視。過去的人,都認為四季能夠風調雨順,都是靠海龍王的恩賜,下雨或是晴天,都執掌在龍王之手,這是前人的思想觀念。人,生活於大地間,須靠五穀滋養生命,若風雨不調,五穀便欠收,人民就要挨餓。所以,以前的人對海龍王總是懷有極為敬畏的心態。而龍子雖小,總有一天也會呼風喚雨啊!

第四:沙門雖小,不可輕視,從小就出家的人,雖然現在還年少、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他漸漸用心去體會佛法,日漸增長佛法的智識,將來地能於大眾中說法度眾生,是未來的天人師,所以出家人雖然年幼、但也不可以輕視。

由此可見,佛陀的教育,是要我們時時存有一份尊重他人的心。世間有很多微細的人事物,我們都不能有所輕視。

十四、心行平等難

前面談過「不輕未學難」。對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別人,如果有了貢高我慢,以為自己高人一等、比別人能幹,那就大錯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學不會時,就認為「能幹是你的事,學不會是我的事,你不用看不起我,我也不必看得起你」,這是「卑劣慢」,同樣也是不對。

學佛者先要學會覺有情,覺悟世間的事、理,而且必須事理圓融,這叫做覺悟。若能事理圓融,就能廣結善緣。若是只懂得的教理,而不能和別人和睦相處,不得「人和」,這就不是真正的覺悟。真有智慧的人會擴大心胸、容納一切人與事物!所以說,能夠器量寬宏,就是福慧雙具。

「器量寬宏」就是度量寬大可以容納很多人,好的會欣賞,壞的也會容忍;人人在我的心目中,都被包容無遺。就像天覆蓋萬物,地承載萬物一樣,要有天地般寬闊的心胸,才不會有貢高、卑劣慢的心態,這就是出於內心的福德。

佛陀說,是凡夫,心就難於平等。但是我們甘於做凡夫嗎?人人都希望超凡入聖,要不然我們學佛所為何來?學佛就是要學得心如天地,任何微細的物品,都不會被排斥;再大的物品,大地還是穩穩重重地承載著。我們的心地要像天地乾坤一樣,不可排斥任何微細之物,也不可拒載重物。總之,心量要寬大,不管是富有、智慧或者貧困、愚鈍的人,我們都以平等心對待他們,尊重愛護他們,這就是「心行平等」。

我們要學習佛陀的包容,以德報怨,即使很惡劣的弟子,佛也幫他授記祝福!對於無緣、有怨的人,我們要默默的為他祝福,祝福他將來得大福德,若能如此則叫做「心行平等」。

既然要學佛,就要盡量自我警惕,把自己的念調整好,對人只有關愛而沒有怨恨之念。雖然對某些人覺得無可奈何,但是,也要本著寬宏雅量以對,不可有怨憎之心,不要說:「我怨恨你。」這樣的話。我們對一個人抱著「無可奈何」的心態,是還要教導對方的心量,若是恨他、怨他,就會結下更深的不善緣,今生、來世、無數生的惡因,就會連連綿綿地結下去。

要每個人看到外面的境界時,心念都完全平等,這確實是很困難,但是佛陀說,要「沒有分別心」。人在多數時候都有分別心,若能儘力而無所求,不起分別,才是真正修行的正確心態,也才是佛陀教育我們的「心行平等」。

十五、不說是非難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二種表達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聲」和「色」,「聲」是指言語聲音,「色」是表現於外的舉動形態。言行舉止能人起歡喜心,就表示這個人修養好;相反的,若讓人不高興,則表示這個人的修養還不夠好。

以談話而言,我們要把音量控制得宜,以讓對方正好聽的清楚為最恰當,若聲音太小,使聽者無法聽清楚,這是不尊重;如果彼此相距不遠,可是你說話的聲音太大,不只是無禮,也會吵到別人,這就是沒有修養。

想想,連講話的音量控制,都有這麼多學問,何況還有其他的動作習氣要改呀!人們習慣上常隨著自己的好惡之心待人,若對某人有好感便讚歎他,即使他有缺點也會幫著掩護,只說好的一面;若對某人沒有好感,那麼即使他有很好的才幹,也會被埋沒,若是他有一點點缺失,就緊抓住這個機會來毀謗他。這就是我們的口業,隨著喜歡或厭嫌所表現在外的言談。口舌是傳達人們思想心念的關卡,而一般人的開口動舌,都是在討論是非,不可不慎!

人與人之間的言談交流,必定要格外小心,注意自己對人是否有平等心,如果心有所偏,那麼,好的將被說成壞的,壞的也會被說成好的,這種偏見之言,會導致別人對被批評的人產生誤解。所以,我們對人的看法要很公平,不可隨著自己的好惡來議論。

另外,如果是自己所不知的,偏要說知道,那就是不量己智,這樣不但會讓人嘲笑,而且常會說錯話。日常生活中,最好要多用心,不要以為開動口舌很簡單,心想:「我又沒罵人,隨便說說有什麼關係呢?」有關係,因為道在口中呀!

十六、會善知識難

什麼叫「善知識」?就是能啟發你的良知智慧的人。在你陷於惱之際,他可以開導你,解除你的心結,能使你從凡夫黑暗的一面,轉向人光明的境界。

向外尋求善知識確實非常困難,設若找到這麼一位善知識,而自己的心無法斷除成見,那麼即使再好的人在面前,我們還是無法吸收他的知識與教化,所以說「成見若迷茫,則法界善知識難逢」,人人若能將成見去除,則善知識所說的話,就能解除人我是非的煩惱。

修行就是要保持天真的本性。如有「妄念」就是不真實、有迷情;有些人說話的用意很好,而聽者若用妄見的是非心、煩惱心去承受,那麼明明他是一片善心,以愛心給予教導,但是我們卻扭曲了他的一片好意,以是為非。我們常常會如此,雖然別人說的是真話,但是聽的人還是會起疑心,心想他對我有偏見。或者是看到他人在交談時,就以為他們是在談論我的是非,在毀謗我、中傷我。這就是自我產生的是非心,也就是妄見與痴迷情結,若不能去除妄見,那麼再好的佛法呈現在我們面前也都無法接受了。所以說,要以天真的本性來面對人間世事,若能如此,一切都是佛法!

在日本有則故事,是小學教材,用來教育心靈單純的小孩,故事如下︰

有位獵人拿槍要打樹上的小鳥,有一隻螞蟻,正好在此時咬了他一口,讓獵人在拿槍瞄準時動了一下,因此小鳥得救了!為什麼會如此呢?原來是那之小鳥曾經看過一群螞蟻,在水裡拚命掙扎,正當無路可逃時,這隻小鳥咬了一片葉子丟到水裡,讓水中的螞蟻全都得救了!所以當獵人要打小鳥時,螞蟻也趕來救他。他們以這種方式來教育幼小天真的孩子,讓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擁有「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的觀念,這也是為了要保持人性的天真。

佛陀說:「會善知識難」,意思就是說,若希望自己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善知識、好老師,的確實是很難的事。來到人間,每一個人所要學的實在很多,即使盡一生的時間也學習不完。孔子虛懷若谷、謙遜好學,凡是對他有所啟示的人,即使是小孩子,他也會甘拜為師;可見賢人、聖人也仍抱著不斷學習的心態。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而不善者而改之。」這也是好學精神。好的人,是引導我人生的模範;壞的人則是我警惕反省的對象。所以壞人也是我的老師,因為他表現出不好的行為,來讓我們明顯地比較,知道這樣做會討人厭。這是活生生的現身說法,所以要感激他,但我們更需要自我警惕反省。

好的人我們應該要追隨,但凡夫的心態都是自我封閉的,自已為能幹;若是自己不好,也會想:「不好是我自己的事,我不用看人家是好是壞,也不必去學習」,這就是凡夫心。我們應時時提起熱誠的求知心,天天勤懇不斷地去學習。

十七、見性學道難

佛陀常常教育我們——學道要以誠以實來學,但許多人卻茫茫然,無法真正了解什麼是道,所以佛陀說:『見性學道難』。真正為了徹底明心見性而學道者,的確是很難得。

一般人剛開始發心修行時,總是很有自信,甚至追求道理也很熱誠。但是人都有懈怠性和懵懂性。『懈怠』就是不勤精進,不能抱著『修行如初』的心,這就是懈怠心。如果能經常抱著當初決定要修行的那一念心——初發心、追求佛法和捨身入道的決心,則學佛就簡單了,但對凡夫而言卻是很難。

另外一項是『懵懂性』。眾生都有相同的本性——清凈善良天真的本性;這是人人都具有的慧性,可是我們常會把它疏忽了,捨棄它而向外追求,因此迷失自我,浪費時日,這就是懵懵懂懂的人生。

學佛,就是要把佛法活用,如甘露般的洗滌我們的身心,洗去無明和染污心,這就是學佛的本意。把我們平時疏忽的功能再修鍊,進而發揮凈愛的功能於日常生活中,這就是真正學佛的目的。如果只求神通,求感應,這都是錯誤的觀念。

希望大家都能透徹了解我們的本性功能,若無法真正了悟,即使是學道也很難會得真理,所以佛陀說:『見性學道難』。其實純凈的真如慧性和自己最近,然而人們卻往往捨近求遠。我們的眼晴能看清別人,卻看不見自己的頭臉,最近的反而看不到或被疏忽了。同樣的,學佛無非要我們從最近的地方做起,而最貼近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發揮自己的功能;切莫捨近求遠啊!

十八、隨化度人難

『度』人,實在是很不簡單,光其是要對方一見到你就起歡喜心,由你的一切舉動、語言、聲音就能夠讓他改過,這就更難了。

記得幾年前,在朝山的路旁有一排褚舍,裡面養了很多很多的豬,豬舍的旁邊還有很大的魚池;飼養的人利用豬糞導入池內餵魚。到了夏天南風一吹,我們的精舍周圍就臭氣衝天;當豬要被送到屠宰場時,聽它們哀嚎的聲音,更是今人心碎!可是土地是別人的,他們要養豬、餵魚,我們也是無可奈何。

有一天,一群慈濟人來朝山,半夜從蘇花公路朝山進來,三步一拜非常地虔誠。養豬的人看見了,覺得很奇怪,不過他也一片好心地回家拿了手電筒,牽著腳踏車跟在朝山者的後面,為他們照明路況,他就這樣一路跟著朝山者念佛進入精舍。

剛好那時我走到外面看見他,和他打了招呼,他說:『師父!這些人好誠心哦!我從來不曾見過,真使人感動哦!』。過了一會兒,他鼻子嗅了嗅,發現這裡有豬糞的味道,他竟真的從此結束了養豬業。

這就是以誠來感動人。這群朝山者,以虔誠的舉動,把豬舍的主人感化了。

學佛就是要把持自己的心,有時我們的心念精進,有時會生懈怠;精進則成就,懈怠則墮落。不過,只要我們有虔誠的心,不僅能自救,還能化度他人!因此,要時時抱著殷勤精進的誠意學佛。

十九、睹境不動難

佛陀說『睹境不動難』,意思是:處身在順逆境界之中,而能不被它所動,確實不容易。

有一次慈濟委員聯誼會,數千人潮來自南北。現代的人,日常生活都已習慣了享受,夏天家家都有冷氣,現在忽然來到這個大空間、人多,天氣又熱,也無空調設備;儘管大家都很有心,為了想多了解慈濟而來參加這個聚會,但是心卻不免被外境『悶熱』所動。

過去的人走了千里路,跪地七天,只得到簡單一句話,他就能受用無窮,那是因為他能一心一志,雪地斷臂都動不了他的心,再惡劣的環境他還是一心求道;現代的人之所以不能體解妙法,是因為無法捨棄享受欲樂,更不能為法忍苦,所以其心易隨境界轉動。

反觀釋迦牟尼佛未證道前,他在宮中,地位多麼尊貴,享受的是父王為他建築的『三時殿』,使他的生活永遠是四季如春。父王的愛護、姨母的疼愛,又有全國人民的愛戴,但是他卻沒有讓榮華富貴的生活縛住他的心,毅然修行去了。

他在五年的參訪,六年的苦行期間,受了千辛萬苦,忍人所不能忍的苦。冷的時候忍受人所不能受的寒凍,餓的時候,忍受人所難忍的飢餓,前後十一年,這種苦難的環境就這樣堅毅地熬過了。直到在菩提樹下,天魔來擾亂他,他都能一一降伏魔軍,即使再美的魔女來引誘擾亂,他都不受色慾心念所動,心念益發堅固,睹境而不動心……終於成佛了;成佛之後,佛陀依照自己的願力,在印度恆河兩岸辛辛苦苦地說法度人,廣度群生。

我們聽法的時候,心裡都會覺得很好,常會認為自己都了解了,可是離開了聽法的地方,凡夫心又會起,儘管知道不可以貪、瞋、痴,也知道瞋火會燒毀功德林,可是一旦遇到不順意事,即時無明火還是會冒起來——你是你,我是我,要爭個輸贏——凡人就是這樣,常讓境界所轉。明明曾下定決心精進,且似乎與佛的境界已逐漸在接近,偏偏心一動又墮落凡夫地。

我們學佛最主要的是要能調伏自己的心,使心能自主,來去自如;但是凡夫俗子的心境卻常被外境所縛,被牽引得團團轉而落入境界之中,無法超越六道。

六道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惡而上下流轉不停;心若為善,便是天堂;心若守規矩,就是人的境界,心若起了瞋恨,就是阿修羅;心若起殺、盜、淫的惡念,便容易墮入地獄;起了貪念就是餓鬼的境界;若亂節無倫常,將來就會落人畜生道。這六種境界,都是由心所造,也因此心受外界所轉動而無法解脫。

心為什麼會被境界所轉?簡單的說是因為有貪、瞋、痴;心中若有貪念,境界一現就很容易被它迷惑。有人說:『色不迷人,人自迷;財不害人,人自害。』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把財、色、名、利等看得較為淡泊,他把感情運用在覺有情之上,難得生於人間,難得有這分感情的功能,應該要好好的把這分功能散播於人群中,這就是菩薩的智慧。

二十、善解方便難

我們若真的想學佛,就應追求明心見性。雖然要明心見性並不簡單,但是,若懂得把佛法帶入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無不是見性妙法。見性的過程,不可缺少『善解方便』,無法善解方便,就無法見性明心。

出家僧眾每天清晨,一大早就開始拜佛禮懺,是否學佛的人都應如此呢?是否一定要四點起床,在大殿唱念課誦?其實這也是一種方便法;早起可以養成好習慣。佛陀希望弟子們時時覺醒,何謂『覺醒』?當我們在發揮功能、為人群做應該做的事時,這就是覺醒。佛希望我們發揮功能的時間長一些;做事時間長一些,當然就要節省睡眠的時間。而且,清早的這一段時光最清新,最能吸收智慧,因此,每一個叢林都是早起禮佛早課。

我們拜佛,身體禮拜是一種運動,而口裡念佛、心則觀想佛,要追隨佛、菩薩的精神和腳步。禮佛一方面可以促進身體健康,一方面是增長智慧,加強心理健康。禮佛之時,我們眼觀佛像,口念佛號,心中體會佛理,如此就能啟發智慧,這雖是學佛的方便法門,但由方便法也能體會真理。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果沒有善加體察方便法,有時就會因此自我封閉,自我迷惑,不能善解方便。

方便法重要嗎?當然重要,重要的是在於『會事啟理』,使我們於人事中領會道理,啟發我們真凈的本性。如果不了解方便法,偏執於它,就不對了!

真正的佛教徒要節儉勤快,勤儉的美德亦是佛陀教育之方便妙法,更是我們學佛的基本道理,勤儉持家且能精進於啟發良知良能,才是真正地善解方便妙法。佛陀說:『善解方便難』,意思是說:能適當地體會方便法確實是很難。因為眾生習性多有所偏執,有的迷執於事相,有的迷於理論,無法事理兼顧,所以不能事理圓融,不能圓融事理則易生事障、理障的困難煩惱,這都是不能『善解方便』的困『難』。如能會得『方便』個中之妙法者,則得諸事無難、萬事無礙了!

金剛經中有:『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我們總不能搭船渡河之後,還把船背著不放吧?學佛也是一樣,所聽的一切法和禮拜的行動都是一種方便之法——借假修真,借方便(事相)來會理啟真,如能曉了方便妙法,則能無難不解,通達諸法、智慧如海,和睦群眾一切無礙了!


推薦閱讀:

佛陀對處理夫妻矛盾、男女不和問題的具體開釋
視頻《佛陀》:怎樣才能到達彼岸?
為什麼有的師兄因學佛邏輯思考力不斷降下?
佛歌《點燈》為自己和家人點一盞心燈,願佛陀保佑你!
什麼是衛塞節?原來跟佛陀有關!

TAG: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