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曲劇大師牛長鑫《李白戲奸》全劇欣賞

 「家鄉戲是一種源於淳樸的鄉村生活的原生態的方言戲,這種方言戲中的詞句,多有大白話、生活俗語,就連唱腔都和生活中的說話的腔調、生活細節,都源自大眾,貼近百姓生活。同時又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鄉村風味兒、鄉村節奏。因而容易被廣大鄉村老百姓所接受,進而被堅守、被享受、被傳承、被呵護。最後形成了豐厚而有韻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風)「家鄉戲又是能夠將每個地方在歷史的發展中呈現出不同的文化特徵有效表達的載體」。(費正清)因而不同的地方就有他們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家鄉戲。河北的評劇,山東人的呂劇,山西的晉劇、蒲劇、上黨梆子,上海的滬劇,浙江的越劇,陝西人的秦腔、福建的閩劇、廣東的粵劇、四川的川劇、江西的贛劇、東北的二人轉、安徽的黃梅戲等等。如果說「京劇」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值得驕傲的國粹,那麼豫劇、曲劇、越調則是我們每個河南人值得驕傲的家鄉戲。    我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生在文化大革命剛開始的年代,但我不是戲迷,也不懂戲曲。小的時候,被父親領著看了一次戲之後就再也不敢看戲了。因為害怕演員穿的花里胡哨的戲服,尤其害怕那演白臉奸臣的那副嘴臉。但聽戲是不由自主的,是被耳濡目染的。那時,還不知道戲裡還飽含那麼多人生故事和做人的道理。父親是個戲迷。哪兒有戲看,父親再苦再累也會不顧一天的勞苦跑去看。之後,給我們弟兄幾個講戲中的一些故事讓我們明白做人的道理,《秦瓊賣馬》讓我們明白了什麼叫「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豫劇《鍘美案》又叫《秦香蓮》中的「黑老包」,讓我們懂得了鐵面無私、不徇私情;拋妻舍子另求新歡的陳世美,則受到了成了強烈譴責。父親又跟我們講「豫劇皇后」常香玉抗美援朝時,率領劇社義演,並將演出收入買了一架戰鬥機捐給前線。讓我們從小就對常香玉這個人民的藝術家懷著無比的崇敬。因為她是那麼的無私,對人生、對一切都是那麼的淡然。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無私奉獻著自己的愛心。她才無愧於「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這一稱號。那時,只是時常地聽豫劇大師常香玉的精美唱段。如豫劇《花木蘭》中「誰說女子不如男」那段,《拷紅》中「想當初孫飛虎圍困寺院」那段;小時已是耳熟能詳。也忘不了她鏗鏘有力的「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幫」的唱段。我是聽著《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聲長大的,也是聽著《紅燈記》《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等難忘的旋律長大的,更是聽著豫劇大師常香玉的精美唱段長大的,只是那時還不知道那是河南的精粹。還不知道我們河南有值得驕傲的家鄉戲。逐漸地,我也喜歡上了我的這些家鄉:豫劇、曲劇、越調。聽多了自己也會唱一些。那時無憂無慮的我想唱就唱。    隨後,對我們的河南家鄉戲做了一些了解。原來豫劇還是我國僅次於京劇的最大地方劇種呢。豫劇最早的名字叫河南梆子。豫劇的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才於歷史小說和演義。大多取材於歷史小說和演藝。如封神戲、三國戲、瓦崗戲、包公戲、楊家將戲和岳家將戲,還有一大部分描寫愛情婚姻倫理道德的戲。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對花槍》《春秋配》《宇宙鋒》《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花木蘭》《紅娘》《穆桂英挂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打金枝》《三哭殿》等。解放後,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使豫劇事業又有了新發展。如由王善朴、魏雲、高潔、楊華瑞、馬琳等主演的《朝陽溝》、由柳蘭芳主演的《小二黑結婚》、由常香玉和王善朴主演的《人歡馬叫》、由任宏恩、湯玉英主演的《倒霉大叔的婚事》這些劇目,都是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風格在全國獲獎。    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沒有女演員。出現了女演員後逐步形成了以陳素珍、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六大名旦為代表的表演流派。陳派古樸典雅、常派激昂奔放、馬派剛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閆派細膩委婉。進入21世紀後,豫劇又湧現出許多新作品,如《常香玉》、《新白蛇傳》、《村官李天成》、《香魂女》等。豫劇的「豫劇十八蘭」是說早期有十八個蘭字輩的女演員跟著豫西名鬚生周海水的大乙班學戲。隨後因為中途不斷有人退出或改行,有不斷有人補充進來。人數已不絕對是18個了。但是「毛蘭花、崔蘭田、羅蘭梅、周蘭鳳、李蘭菊、范蘭榮、車蘭寶、湯蘭香都在豫劇十八蘭之列。隨後豫劇新秀輩出,就有了「豫劇十大名旦」(張寶英、王清芬、虎美玲、牛淑賢、李喜華、菅愛梅、朱巧雲、李金枝、陳淑敏、馬莉、胡曉鳳、章蘭)而湯玉英、李金枝、王清芬、虎美玲、谷秀榮、陳淑敏因為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而被稱為「六朵梅花」。1995年元旦之際,剛好是鄢陵花都商貿城開業慶典,縣裡邀請著名演員助興演出,三個不同地方,每天各三場大戲。一共演出十天。那時,我在鄢陵汽車站工地打工,有幸觀看了一場現實版的馬金鳳老師的幾段著名的唱段《穆桂英我家住在山東》,《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陣》等。    豫劇除了旦角,還有生角和丑角演員。以唐喜成為代表的唐派的唱腔特點是乖巧靈動、深沉委婉、員也很多,唐喜成河南尉氏人,市豫劇沙河調主要演員也是著名豫劇「二本腔」(假聲)演員。三哭殿中的《下位去勸一勸貴妃娘娘》和南陽關中《西門外放罷了催陣炮》兩段唱廣為流傳。我也喜歡他高亢的音域,卻也只能用低聲來模仿他的唱腔。牛得草是著名的豫劇丑角演員,他創立了豫劇牛派唱腔。他主演的《七品芝麻官》中《鑼鼓喧天齊把道喊》最為著名。我欣賞牛老師的《七品芝麻官》的精彩唱腔更欣賞的是七品官不畏權勢為民做主的動人故事和不去逢迎權勢的個性。金不換是牛派傳人。李斯忠是著名的凈角演員,在下陳州跪韓鋪中飾演的包公尤見功底。劉忠河因擅長扮演帝王形象,被譽為豫劇「紅臉王」,代表劇目《打金枝》。    河南曲劇又稱河南曲子戲,高台曲。有些地方又稱「南陽曲子」。河南曲劇的唱腔採用的是曲牌體式,多由兩句三句四句及各總垛子組成。有大牌子、(大調)中小雜牌、(小調)和絲弦曲牌之分。曲劇傳統劇目200個左右,一般多以民間故事、家庭生活、兒女戀情為主要題材,唱詞道白通俗,富有生活情趣。曲劇以生、旦、丑為主,擅長唱功戲,唱腔曲牌有150多種。    享有中國「曲劇皇后」稱號的張新芳,天資聰慧,記憶力強、嗓音洪亮、工青衣、花旦。善於模仿,9歲唱紅。她打破曲劇男扮女裝的傳統成為曲劇的第一個女演員。又與同行們一起努力,將曲劇發揚光大成為河南省第二大劇種。張老師擅長演悲劇人物見長,從藝70餘年,演戲100多部。從不故步自封,而是在保持曲劇原有風格基礎上,成功吸收兄弟劇種的唱腔藝術,創造性地豐富了曲劇的藝術內涵。拓展了曲劇表演領域和流行地域,成為河南曲劇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張老師一生塑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舞台藝術形象。代表作品有《陳三兩》《秦香蓮》《祥林嫂》《荊釵記》等。1959年,毛主席觀看了她演的陳三兩後大加讚賞。梅蘭芳田漢等戲劇界知名人士也給與了高度評價。曲劇二皇后」周玉珍1952年前登台飾演《雲樓會》中的陳妙常而被譽為「八歲紅」。她聲腔明亮清脆、委婉甜美、唱作兼工巧妙細膩;扮相端莊秀麗、溫柔俊俏;做派婀娜多姿、莊重典雅;演技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清脆悅耳,朗朗上口的道白,形成她特有的周派藝術風格。代表作品有《雲樓會》《五福臨門》《花為媒》《攀龍附鳳》《小二黑結婚》《跑汴京》《紅燈記》《好媳婦》《劉海砍樵》等。被稱為「活林黛玉」的曲劇閨門旦的代表人物王秀玲幼年隨父學唱曲劇,7歲已能主演藍橋會花庭會等戲,9歲時主演七仙女一舉成名。她扮相秀麗、音質甜美、唱腔清麗柔婉、吐字清晰、聲情並茂表演內蘊飽滿。從藝六十餘年,主演過100多部傳統戲和現代戲如《風雪配》《紅樓夢》《拾玉鐲》《柳毅傳書》《逼婚》《雙美贊》等,成功塑造了不少的不同類型的鮮活的少女少婦形象。    河南曲劇屆有「南牛北馬」之說。這是對曲劇泰斗「牛長鑫和馬琪」的最高榮譽。「南牛」指的是南陽曲劇團的牛長鑫,牛老師的表演樸實無華、情感真摯,唱腔韻味醇厚,是曲劇生行的代表演員。「北馬」則是指洛陽曲劇團的馬騏。「帽翅功」和「踢靴功」是馬老師最為人稱道的絕活兒。"他們以不同的藝術風格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各領風騷。國家一級演員海連池主工醜行,代表作有《卷席筒》《卷席筒後傳》《孤男寡女》《徐九經陞官記》等。上初中的時候,就經常聽海老師的曲劇《卷席筒》海老師善於廣泛吸收越調豫劇和其他劇種的聲腔藝術與表演藝術,時至融化到自己的實踐中去不斷提高著的創造力與表現力。2010年6月,我們菅庄小區舉行奠基儀式時,市裡專門請海老師來助興演出,因為我忙著收麥,沒能前往觀看,只是在離「海連池曲劇團」的戲台五六十米遠的路邊看到身著深紅色短袖的他,它是以光頭的形象出現在我的視野。這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海老師。不想也是最後一次。)剛好登台與觀眾見面。他對觀眾說著:「當年的小倉娃如今已成老倉娃了,下面我就為廣大觀眾唱一段《小倉娃我離了登封小縣》。」國家一級演員胡希華老師天生一副好嗓子,音域寬廣、高亢明亮、收放自如,韻味十足。從藝三十多年塑造了幾十個血肉豐滿性格各異的藝術形象。他的《屠夫狀元》《李豁子離婚》也是老百姓家喻戶曉人人喜愛的家鄉戲。隨後也時常地聽曲劇大師張新芳老師,那著名的唱段《陳三兩邁步上宮廷》、《秦香蓮》,還有曲劇大師馬琪的《寇準背靴》中《下朝來一邊走一邊長嘆》,蘭文祥演唱的《包公辭朝》中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唱段。    逐漸的又知道了越調。越調是我們河南的漢族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陝西東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東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等市。在越調傳統劇目有500多個,新編的現代戲有《扒瓜園》、《賣籮筐》、吵鬧親家》等。    說起越調,人們自然會想到越調大師申鳳梅和毛愛蓮。申鳳梅的《收姜維》中《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三傳令》等唱段,每個越調愛好者都會張口就來。申鳳梅的傳人是申小梅。周口越調劇團著名的演員還有馬蘭、何全志和張國慶。被譽為「越調皇后」的有越調「常青樹」越調「婉約派」奠基人和越調「毛派」創始人、中國著名越調錶演藝術家毛愛蓮的唱功,那叫一個絕,吐字清晰,字正腔圓。一段戲她毫不費力的都如行雲流水般給唱出來了。毛愛蓮,河南舞陽縣人,她12歲時主演的《白奶奶醉酒》、《火焚綉樓》、《李雙喜借糧》等劇目,已在漯河、駐馬店、臨穎一帶非常馳名。毛老師的唱腔細膩委婉,清純俊麗、流暢纖細,藝術家曾把其概括為六個字「甜、純、清、巧、情、快」。毛老師也是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因為每當需要她的時候,她都毫不猶豫地參加義演,為黨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豫劇、曲劇和越調都列如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著名越調錶演藝術家演員何全志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如同生在文化大革命剛開始的年代,無論生長在我們國家任何一個省份,迎接那時的人們的不僅有《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聲;還有《沙家浜》《紅燈記》《紅色娘子軍》《海港》《龍江頌》《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等難忘的樣板戲的旋律一樣。可以這麼說:「朋友!你走進了河南,就走進了戲曲天地。」如果不信,你就來我們河南感受一下吧。如今,我們河南不僅有河南衛視的每星期日晚上的《梨園春》欄目,每個市的電台、電視台也都有本市的戲曲欄目。在我們許昌,不僅有《許昌電視台》的每周六晚八點半的《蓮城大戲苑》以前叫(《戲迷樂園》),僅次於京劇還有許昌教育電視台的每周的《戲曲大舞台》等來百姓喜愛的,可以過一把戲癮的娛樂平台。除此之外,每個市還有遍布城鄉的戲曲茶樓、或戲曲茶社。2004年在九朝古都洛陽打工時,因為離西工遊園很近,因而每天晚飯後,那裡成了我和其他工友的好去處。因為那裡有兩個戲曲茶社,因而可以經常去那裡聽聽熟悉的家鄉戲。欣賞不同戲曲唱段的同時也增長了一些戲曲知識。每個村鎮每年一度的廟會,人們會請一些有名的劇團來助興演出,愛好戲曲的鄉親們會不約而同地搬著凳子前往觀看。另外,不僅共青團河南省委不定期的開展「千里送溫暖,殷殷故鄉情」的關愛河南籍在外務工人員的活動,梨園春劇組到全國各地為在外打工的民工送去家鄉戲。每個月,每個地市各劇團還會組織《送戲下鄉》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鄉村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同時也對家鄉戲的傳承起到不小的作用。不僅如此,無論你在河南的哪個城市或是鄉村,無論白天或是晚上,迎接你的不僅有你熟悉或是不熟悉的河南話,更有聽過或是沒聽過的、值得我們每個河南人驕傲的、我們河南的精粹:我們的「家鄉戲」:豫劇、曲劇、越調以及這三大劇種之外的河南墜子、懷梆、二夾弦、大平調、四平調、太康道情等。我們許昌也是戲曲之鄉。既有國家一級豫劇演員我市豫劇團團長任紅恩、艾立等,(小時聽得最多的是任紅恩老師《人歡馬叫》中的唱段「馬二牛學剃頭」那一段兒,只是至今還不是多會唱,隨後他在《倒霉大叔的婚事》中的唱段也讓我難忘,再後來就是《我愛我爹》中的段子。)也有袁秀蓮、毛愛蓮等國家一級越調演員。也有劇作不斷的著名劇作家齊飛這樣的編劇。更有無數的戲迷遍布城市和鄉村的每個角落。因而,無論你是匆匆趕路,或是飯後散步抑或是早早起床晨練。你會聽到上年紀的老人手中播放器里播放的曲劇大師張新芳唱的:「陳三兩邁步上龍庭」;或是河邊的亭子下戲迷在有板有眼地唱著曲劇《卷席筒》中「小倉娃我離了登封小縣」的段子;抑或是上班路上的青年手機里播放的越調大師申鳳梅的唱腔「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的段子。或者是:晨練的人們在練習著豫劇《小二黑結婚》里的段子:「清凌凌的水來,藍盈盈的天」;或者是《三哭殿》里「下位去勸一勸貴妃娘娘的段子」;或是《李世民登龍位萬民稱頌》;或是《勸駙馬你莫要性情急》等等。    不看戲,就不懂「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的含義;也不懂什麼叫緊鑼密鼓;不看戲就不懂什麼叫「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不看戲就不懂為什麼說戲台上:「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的含義;不看戲也就不知道什麼叫「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不看戲就不懂什麼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看戲也就不知道戲劇藝術的博大精深和戲劇蘊含的豐富分人生哲理;不看戲就不知道為什麼說「拿不住奸臣不煞戲」。因為只有拿住了奸臣才能讓戲迷們的心理得以滿足。不看戲也就體會不到隨著旋律,手拍膝蓋、一唱三嘆地吟唱那些戲曲名段,彷彿置身於劇中的那種樂趣。    我雖然不是戲迷,也不懂戲。但是聽得多了,自然也會自娛自樂地場上幾段:不說那《花木蘭》中的《劉大哥講話理太偏》和《花木蘭羞答答是禮拜上》,也不說那曲劇《卷席筒》中《小蒼娃我離了登封小縣》曲劇陳三兩》中《陳三兩邁步上宮廷》還不說越調《收姜維》中的《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說真的因為這幾段戲曾伴我度過了一些孤獨寂寞的時光。還有那如豫劇《朝陽溝》中的《祖國地大建設一日千里》以及栓寶的那段唱《我堅決在農村干他一百年》;《小二黑結婚》中《清凌凌的水來藍瑩瑩的天》;曲劇《包公辭朝》中關於二十四節氣的那段唱,曲劇《寇準背靴》中《下朝來一邊走一邊長嘆》的那段戲,曲劇《風雪配》中《今日是我出閨的前一晚上》。都是我耳熟能詳的家鄉戲。我愛我們河南的家鄉戲:雖然我們的家鄉戲這三大劇種外。還有只是因為我不是那些地方的人,因而對這些家鄉戲聽的很少、會得更少。但是,我愛河南更愛我們河南的曲劇、豫劇、越調這三大劇種的家鄉戲。可不可以這樣說:「不知道家鄉戲的人,就好像是不會說中國話的人。」  


推薦閱讀:

星雲大師《忙就是營養》
大師級的松柏盆景
太虛大師:對中國禪宗之感想
洛京荷澤神會大師語
國醫大師賀普仁:巧用火針治筋聚(下肢靜脈曲張)

TAG:李白 | 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