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名山--鶴鳴山 (旅遊覽勝)

道教名山--鶴鳴山(旅遊覽勝)

至於鶴鳴山是否為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說法,現學術界各執己見,在四川就有鶴鳴山兩座,一為劍閣鶴鳴山,一為大邑鶴鳴山,至今張道陵創立五斗米教是在哪座鶴鳴山還在爭論中。研究者一般偏向大邑鶴鳴山之說。1986年12月出版的由文化部文物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詞典》載:「鶴鳴山又稱鵠鳴山,在四川大邑縣城北15公里處。屬岷山山脈,海拔1000米,山勢雄偉、林木繁茂,雙澗環抱,形如展翅欲飛的立鶴。這裡是東漢張道陵創立道教的發源地……」。從古代歷史文獻記載來看,這個「鶴鳴山」也應當是在四川的大邑縣。

(一)劍閣縣鶴鳴山

鶴鳴山位於川陝公路旁劍閣古城之東,山勢陡峻,風景秀麗,從山麓起有石級數千,拾級而上直達山巔。清代建築的文峰塔矗立其頂,山脊蒼松掩映,山間翠柏蔥蘢。以初唐重建的「重陽亭」為中心,把眾多的文物古迹連成一線,歷來為「登高覽勝」之地。

鶴鳴山亦名東山、塔子山,相傳曾有隱士老聃後人李傕隱居於此山,養鶴為伴,弈棋悟道,山下時聞鶴鳴,故名之為鶴鳴山。據道教有關史書記載:鶴鳴山是張道陵修鍊成仙之地。因此,它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歷代來此觀光的詩人墨客都喜在此題詩嵌碑、刻石造像、言志抒情。唐代三絕,就是唐人留下的古代文化佳品。

一絕:李商隱撰《劍州重陽亭銘》碑。重陽亭,始建於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九月,由劍州刺史蔣郁監造。因為蔣郁意在借重李商隱的名望,使自己的政績播美於當時,留名於後世,所以,邀請在梓州為官的李商隱為重陽亭作銘文。千餘年來,碑為亭護,亭以碑聞。亭雖曾有壞毀,而唐碑卻保存至今。據重修重陽亭碑記:九月建於東山之上,坐南朝北,為重九登高觀景之所,故以「重陽」為名。北宋治平年亭圮碑傾,歷經宋、明清、民國初,或修或塌,時有興替。現存重陽亭系仿唐建築風格,佔地面積18.5平方米,高4.4米,灰色卷脊屋頂。宋刻「古重陽亭」四字,刻在亭後正中壁上,字跡精刻鐫深,蒼勁有力。李商隱所撰的《劍州重陽亭銘》唐碑,現存於重陽亭側的造像龕內,高1.88米,寬0.85米,小篆書陰刻文,是研究唐代文化的珍貴文物。

二絕:《大唐中興頌》摩崖石刻。《大唐中興頌》及序文,是中唐詩人元結於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八月撰寫的。名為頌揚肅宗李亨平定「安史之亂」開創唐代中興局面的偉業,實則是文辭委婉,隱含諷刺,從一個側面揭露了唐王朝上層統治集團的貪婪腐朽和爭權奪利的鬥爭,在一定程序上表現了作者痛恨藩鎮割據,渴望國家統一的政治態度。碑文是我國書法史上名家顏真卿書寫的。宋人文潛贊顏真卿書法云:「水部胸中星鬥文,大師筆下龍蛇字。」千百年來,被歷代文人書法家敬仰。摩崖石刻通高的313厘米,寬384厘米,自左至右豎行陰刻20行,共229字,通體端莊,氣勢磅礴。碑文是大曆七年(公元772年)刻在湖南祁陽浯溪石崖上,又在南宋紹熙年間(1195年)由隆慶府(今劍閣縣)通判吳旰翻刻於此。至今碑刻完整,顏字風格猶存。

三絕:摩崖道教造像。重陽亭右側石崖上的唐代道教造像,是我國最大最好的道教摩崖造像,世界美術史、中國美術史均將它們列入章目重點介紹。現存的五龕造像,完整者二龕,均為長生保命天尊造像。「天尊」是道教最尊貴的天神之稱。其中一尊造像高1.8米,戴蓮花冠,著納托,持法器站蓮台上肌膚豐腴,莊重面善,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雕刻家以概括而又簡練的線條刻就身形衣飾,形象逼真,以工整精巧的刀法刻就頭、手、眉、眼,體現了「壽比南山」、「長生不老」的意境與教義。龕兩邊各有淺浮雕兩組,為文臣、武士、護法神、妖魔、供養人等。不論是手持象笏者、披甲戴盔者、腰束戰裙者、足踏妖魔者,都各執劍、叉、索鏈、寶瓶、法器,怒目睹眼,形態各異,咄咄逼人。其中二尊是位於登豐閣內右龕的造像。像高192厘米,完整無損,頸脖細長,接近「立七、坐五、盤三、卧八」的傳統人體造型藝術的頭身比例。據石刻題記考察,它是唐武宗李炎會昌五年(公元845年)的藝術品。龕台下還刻有雄獅、麒麟等祥瑞物。

此外,鶴鳴山還有「一郡奇觀」題刻《摩崖碑亭記》、明正德十四的刻的《劍州再建重陽亭記》、正德卯寅摩刻的《重陽亭詩有跋》、清同治十年鐫刻的《重修摩崖亭碑記》、光緒二十六年鐫刻的《重修重陽亭碑》等石刻。這些石刻藝術珍品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1962年在鶴鳴山墾荒造林出土的宋代道教祭祀用品有銅壺、銅瓶、銅醮斗等;還有宋代龍泉窟產的精品「蓮瓣紋豆青瓷碗」,經專家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而劍閣鶴鳴山在旅遊推廣中明顯敗給了大邑的鶴鳴山。

(二)大邑縣鶴鳴山

大邑鶴鳴山又稱鵠鳴山,位於四川成都西部大邑縣城西北12公里的鶴鳴鄉三豐村,屬岷山山脈,海拔1000餘米,山勢雄偉、林木繁茂,雙澗環抱,形如展翅欲飛的立鶴,是著名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它北依青城山(約30公里),南鄰峨眉山(約120公里),西接霧中山(約10公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約70公里。因山形似鶴、山藏石鶴、山棲仙鶴及明代著名地理學家羅洪先《廣輿圖》詞句「鶴鳴山岩穴中有古鶴,鳴則仙人去。」和《詩經》詩句「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而得此名。為古代劍南四大名山之一。據有關史書記載:東漢順帝漢安元年(142年)、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張陵(張道陵)於大邑縣境鶴鳴山倡導正一盟威之道(俗稱五斗米道,亦稱天師道),奉老子李耳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這標誌著道教正式創立。

所以鶴鳴山成為了舉世公認的中國道教發源地,世界道教朝聖地,是道教勝地中的魁首,被稱為「道國仙都」、「道教祖庭」。在張道陵創教之前,鶴鳴山就一直是異人的修鍊之地,據說先秦的廣成子(馬成子)和西漢的周義山都在這裡跨鶴飛升(東晉華僑撰《紫陽真人周君內傳》謂周義山「乃登鶴鳴山,遇陽安君受《金丹經》、《九鼎神丹圖》」)。相傳曾有隱士老聃後人李傕隱居於此山,養鶴為伴,弈棋悟道,山下時聞鶴鳴。

歷代的許多著名道士曾在此修鍊過。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陳摶(希夷)、明代著名道士張三丰等都在此修道。一些皇帝也曾到鶴鳴山祭祖,如明代嘉慶皇帝御定鶴鳴山為舉行全國性祈天永命大醮的五大醮壇之一,明成祖朱棣曾親手書寫御旨交給龍虎山道士吳伯理讓他到鶴鳴山迎請仙道張三丰,後來吳伯理在鶴鳴山的山麓處修建了迎仙閣。唐代唐求、唐末五代杜光庭、宋代文與可、陸遊、明代楊升奄及清代諸名流均有題詠於鶴鳴山。景區內古迹、詩文處處可見,人文景觀異常豐富;主要的景點有三宮廟、文昌宮、太清宮、解元亭、八卦亭、迎仙閣以及建設中的「道源聖城」等。鶴鳴山道觀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被批准為道教開放點。「中國道教文化節」也在鶴鳴山設立了會場。

鶴鳴山之名,最早見於魏志,三國志稱鶴鳴山為鵠鳴山(鵠與鶴古通用)。因何得名,據查有三說:

一是山形似鶴:明嘉靖壬戌應天巡撫眉山張景賢《修鶴鳴觀醮台公署記》:「鶴鳴山因起伏軒翔,狀如仙鶴,故名」。《大邑縣誌》載張申五等文章:「邑北有山曰鶴鳴,有身、有頸、有頭、有翼、有咀,口銜丹書,形如飛鶴,故名」。實地查勘,如志所載。鶴鳴山山高秀爽,鶴之形狀全俱。紅岩大山為鶴尾所展之屏,而下的冠子山,陰岩礙日,林氣障天,為鶴之尾,稍下名大坪山,山頂平坦,為鶴之背。整個山為鶴之軀體,山上有洞穴若干,深不可測。大邑縣誌載:「山有二十四洞,應二十四氣,每逢一節,則氣開一洞,余皆閉塞」。《廣輿記》云:「有七十二穴,應七十二候,岩洞中有石鶴鳴則仙人出。」就是指的這些洞穴。大坪山的最高處,俗名老觀頂,下分頭坪、二坪、三坪,面積廣闊,山麓有一狹長小平壩,為鶴之頸。平壩前石峰突出,為鶴之頂。太清宮居頂之上,奉老子,即昔日之上清宮,亦名鶴鳴觀。兩側懸岩絕壁,東西兩澗流經岩下,其形如城,古名天城。太清宮沿階而下為文昌宮,再下為三官廟,是鶴之嘴。三官廟前的東西澗合流處,有赤石丈余捲起江心,謂之「鶴含丹書」。天柱峰之左有妙高峰,右有留仙峰,左右二峰,恰似鶴之雙肩。由二峰左右展開,逶迤各十餘里,石骨嶙增,筋肋軒翕,成為鶴之雙翼。每當雨霽晴開,仰望鶴鳴山,真如白鶴一支,舒頸俯領澗泉,兩翼張開墜地,一尾高矗摩天,蔥蔥佳氣撲人,眉宇詢為之開,靈山多秀氣,名不虛傳。

二是山藏石鶴:《四川通志》:「山形如覆瓮,有石類鶴,故名」。明代羅洪先《廣輿圖》詞句「鶴鳴山岩穴中有石鶴,鳴則仙人去。昔為成子修鍊於此,石鶴一鳴;漢張道陵登仙於茲,石鶴再鳴;明張三丰得道於斯,石鶴又鳴」。明青神指揮餘蔭、清邑令宋載等均有同樣記載。民國時期,鄉人於文昌宮廟後,無意挖出一石塊,狀甚似鶴鳥,嘴、頭、翼、尾、腳、頸俱全,唯雙腳並在一起未分開。鄉紳付紹淵見之大喜,審視之,儼如人工刻成,因此不曾加工,將原物保護備至,置於文昌宮花園內,以供遊人觀賞,名曰「天然石鶴」。

三是山棲仙鶴:仙鶴自古是道家的瑞祥之物,它是脫化飛升、得道成仙的一種象徵。在歷史文獻及傳說中,仙人騎乘和飼養的都是鶴。相傳曾有隱士老聃後人李傕隱居於此山,養鶴為伴,弈棋悟道,山下時聞鶴鳴,故名之為鶴鳴山。梁代的李膺在《益州記》中曾載:「鶴鳴山常有麒麟百鶴游翔」。明逸名《鶴鳴山懷古詩》:「樹老曾棲鶴」。民國時期,太清宮和迎仙閣前的大樹梢上,常棲麻鶴一對。不知來自何年,頭、背、翼、尾純黑如漆,映日光則現紫綠色。好靜,白天靜居大樹梢,人聲唳嚷,置入罔聞。傍晚則到淺灘覓食魚類。民國末年,社會秩序混亂,土匪有用槍擊之者,以後即不復見。據省報古今注云:「鶴千年變蒼色,二千年則變黑色,所謂玄鶴也」。誠如所述,因其羽翼已變黑,雙鶴已非數百年之物。當地老人也曾見這裡有鶴。

這三種說法,前說形象,中說傳奇,後說紀實。不管以何說為是,而山名鶴鳴,確實是很早的,且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鶴鳴山名相沿至今。

唐李賢(即章懷太子)與張大安、劉納言、許叔牙等在南北朝范曄《後漢書?劉焉傳》注中早已確切指明張陵學道創教的鶴鳴山「山在今益州晉原縣西」。

盧弼《三國志集解》卷8引「《元和志》『鶴鳴山在晉原縣西北十九里,絕壁千尋。』,《一統志》『鶴鳴山在四川成都府崇慶州西北。』,李兆洛曰:『晉原縣,今四川成都府崇慶州東十里。』,《方輿紀要》卷67:『崇慶州有鶴鳴山。州西八十里,絕壁千尋。』」按:唐咸亨二年(671),割晉原縣之西界置大邑縣,鶴鳴山實劃入其境內,不當在崇慶縣。

龔煦春《四川郡縣誌》卷7「大邑」條引《元和郡縣誌》:「本漢江原縣地。咸通二年,割江原縣西界置。治今大邑縣治。」。同書卷1「江原」條又引「《元和志》晉原下云:『本漢江原縣地,屬蜀郡。』《寰宇記》同。」,「通」同「亨」,因避唐肅宗李亨諱而改。

另據《雲笈七籤》卷28《張天師二十四治圖》「第三鶴鳴神山上治」,「山與青城天國山相連,去成都二百里,在蜀郡臨邛縣界。」。

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卷5《度漢天師》引《南斗經序知》稱:「太上降蜀之臨邛往大邑至鶴鳴山,初授天師《正一盟威秘篆》……天師先在中嶽已獲《黃帝九鼎丹書》,而後在鶴鳴山隱居。」。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於淳熙元年(1174)九月同蜀州教授呂周輔游霧中、鶴鳴諸山時的題詠中,有兩處提到鶴鳴山,一在《夜宿鵠鳴山》詩里自注「山蓋張天師學道之地,事與史合」;一在《書寓舍璧》註:「鵠鳴一名鶴鳴,在邛之大邑縣」。另陸遊《老學庵筆記》卷6說:「予游大邑鶴鳴山,所謂張天師鶴鳴治也。」,詩人陸遊在詩中的自注是經過他認真核實的,足證持論的可信性。

據《邛州志》載:「張三丰雲遊名山至成都,寓居青羊宮月余,遂入大邑鶴鳴山修鍊。」。又據《大邑縣誌》載:「明代龍虎山道士吳伯理,永樂中任上清宮提點,隨張宇初訪張三丰,入蜀居鶴鳴山。」,現在鶴鳴山山麓處的「迎仙閣」就是當年吳伯理修建的。

根據唐宋地理志,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誌》卷31:「蜀州(今崇慶縣)鶴鳴山,在縣西79里」。宋歐陽忞《輿地廣記》:「大邑縣,唐咸亨二年析益州之晉原置,屬邛州,有鶴鳴山,後漢張道陵居於此,著作符書。」宋代王應麟《玉海?十道山川考》:「劍南道者,禹貢梁州之域。梁州自劍閣而南,分為益州,是為劍南道。劍南名山,峨眉、青城、鶴鳴、岷山」,注曰:「鶴鳴在蜀州晉原西79里,絕壁千尋,後漢張道陵學道鶴鳴山中。一雲在縣西80里」。

以上所引唐宋地理志,咸謂鶴鳴山的準確位置在後周設立的晉原縣西79里或80里。晉原故城在今崇慶縣西南的龍門街,距大邑縣城50多華里,大邑縣城距鶴鳴山20多華里(均按舊路計算),合計80華里左右,與史載相合。據此,可證張陵學道創教的鶴鳴山,在今大邑縣西北25華里鶴鳴鄉三豐村。這充分說明大邑鶴鳴山是道教(五斗米道)的發源地。有學者也曾到這裡作過實地考察,確信張陵創教的鶴鳴山是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北25華里處。此地位於大山之麓,當川西大沖積平原盡頭,有兩溪河合流,為林牧與農田接界處。漢時,為臨邛縣邊隅。其地狀如仙鶴。傳說山有石鶴,鳴則仙人出,先秦馬成子(廣成子)、漢張道陵、明張三丰均到此修道成仙。鶴鳴山天柱峰頂,相傳為張道陵修道和感降老君之處,過去有太清宮。太清宮後山的迎仙閣前方,有一戒鬼壇,據說是張陵作法處。山麓有三官廟,至今尚存。綜上可知,張陵創教的地方,是在四川大邑縣的鶴鳴山。

鶴鳴山屬岷山山脈,由紅岩山分三支南下,均於此落足成峰。中支於此為天柱峰,東支於此為妙高峰,西支於此為留仙峰。與紅岩、冠子、龍窩諸山相互獨立又彼此襟連;從鶴鳴山往西北行約10公里,便是蜀中佛教的早期聖地——霧中山,霧中山與鶴鳴山一脈相連,形成「仙佛同源」的神奇圖景。從山形上看,鶴鳴山「起伏軒翔,其狀如鶴」,三面環水,且「東西二水,出乎兩腋」,拱衛揖讓,儼然「仙人都宅」;它的體勢是由淺墟逐漸過渡為高嶺的,其貫穿始終的宮觀體現了道家自然的思想,形成山水與建築之間的共融和諧。

中國傳統住居文化強調天、地、人的和諧。堪輿理論正好體現了這種人文心理。堪為天道,輿為地道,在古人看來,住居地風水好壞影響著居民的命運。堪輿觀念在民間雖然影響很大,但真正典型的風水景觀並不多見,鶴鳴山卻是難得的一例。北大俞孔堅教授認為:「依山面水,附臨平原,左右護山環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是中國人思想里最理想的居住模式。驗之以鶴鳴山,山形地貌正好符合這些要義:鶴鳴山「雄蜀川之西隅,據霧邑之北境,前望乎嵋、巴,後枕乎綏荒。」(《鶴鳴觀記》),大坪山是鶴鳴的主山,是山川形勢的依靠,鶴鳴山、大坪山、冠子山、從近至遠,山勢一路逶迤,連綿不絕。鶴鳴山依傍於主山,被左右群山環抱,左有妙高峰,右有留仙峰,二峰左右各展開十餘里,形成「護山」,山前隔水的近山因其形似「案幾」而被稱為「案山」。案山前的遠山重重疊疊,好似遠來朝聖,被稱為「朝山」。迎仙閣山頭是鶴鳴山的案山。在五六里之外,灌口上街的幾座小山及又在數里之外的馬台山及附近的小山包形成朝山系列。主峰下,泉水環流,終年不息,斜江的兩條支流環山東、南、西三面,在迎仙閣(案山)前交匯,形成斜江正流。三面環水、兩溪合流正應著堪輿學上「山環水抱,沖陰和陽」的大吉意象。

從遠處眺望,山間道觀星星點點,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顯得古剎重光。山門上下三層,重檐歇山式建築。拾級而上,兩旁碑帖林立,引人注目的是老子的《道德經》,通篇布局嚴謹,氣勢磅礴,洋洋洒洒三千言,書於壁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思想智慧,躍然紙上。記憶猶新的是一幅對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看出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境界和蘊藏的深刻哲學道理。

鶴鳴山最早的建築上清宮,即天師祖庭,為漢安徵士張陵所建。後經擴建增飾,到民國時期,已擁有上清、天師、紫陽、迎仙、文昌等上百間殿宇,文化大革命中則被嚴重破壞。經過各方努力,鶴鳴山道觀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被批准為道教開放點。鶴鳴山道觀現佔地65畝,並由當地政府撥款和海內外信眾捐助修復了紫陽、斗姥二殿,新建了迎仙閣、延祥觀、三聖宮、天師殿等。

距道觀50米的路旁,有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傅圓天所題的漢天師道發源地碑。

再往前,即是迎仙閣,兩邊聯題「人橋同此心四面顧瞻一山鶴,草木並深意八方遮護雙澗鱗」。迎仙閣為三重閣樓,三樓供奉太上老君,二樓供奉靈主,一樓供奉青龍、白虎。迎仙閣是為迎接張三丰而修建的。明洪武二十五年,張三丰在勸說獻王朱椿入道未成之後,因慕張道陵的仙績,前來鶴鳴山天谷洞煉丹修行。明代的皇帝素有崇尚道家的傳統,明成祖朱棣就是其中一位。永樂五年,朱棣聽聞張三丰在蜀地的鶴鳴山修道,隨即遣派禮部尚書胡瀅前來鶴鳴山迎請。張三丰避而不見。無奈之下的胡瀅只好苦苦守候,直至後來埋骨鶴鳴山中。朱棣並未灰心。數年後的一個初春,朱棣親手書寫了一道御旨交給龍虎山道士吳伯理,讓他繼續前往蜀中迎請張三丰。然而,吳伯理也未見其蹤影,只好在鶴鳴山的山麓處修建了一座迎仙閣,以期能在某一天相遇。後來,一直隱遁不見的張三丰在南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三豐隱者誰能尋,九室雲崖深更深」的詩句。

迎仙閣背後是延祥觀,從延祥觀拾級而上,兩邊古木參天,碑刻林立。有道教祖庭碑,鶴鳴仙蹤碑、三國志張魯傳碑、華陽國志漢中志碑、漢張陵畫像碑、八仙畫像碑、觀音畫像碑等。一些海內外信眾與道教學者也在此立碑,有1998年日本海外學術研究團登訪大邑鶴鳴山之碑,香港羅智光所立飛舞戀想鶴鳴碑,泰國張仲明道義感牽遊子心碑等。

延祥觀之上為斗姥殿,斗姥居正中,右邊供奉地姥、王姥,左邊供奉日、月二光。

斗姥殿背後是觀音殿,再往後為三聖宮。三聖宮系香港飛雁洞佛道社觀主劉松飛捐資修建,高十八米,上下二層,飛檐斗拱,立柱迴廊,琉璃艷彩,顯得十分富麗堂皇。殿內供奉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純陽帝君呂洞賓、太極祖師張三丰,兩邊聯為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黎遇航所題:「鶴鳴九霄興神州方土齊稽首,龍騰三界靈顯大地蒼生髮善心」。殿外有張三丰手植古柏一棵,樹圍三米多長,有近千年的樹齡。站在殿外,俯視山下及兩旁,整個鶴鳴山盡收眼底,兩旁的山形猶如白鶴展翅,有一種乘鶴飛翔的感覺,真是洞天福地。

三聖宮後約一百米是當地人士李耀亨捐資修建,2000年完工的天師殿。天師殿正中扁題「道正則興」,兩邊聯為「威威彩色像莊嚴宛若傳經日,鬱郁鶴鳴山仙境猶然興道時」,殿內正中掛「萬法宗壇」幡,兩邊為「正一元始大天尊張天師」幡。天師跏趺坐,身穿繪有陰陽圖的法服,頭披紅色道巾,左手持陽賓士都公印,右手結訣。王長、馬武手持劍、符,護立兩旁。

愛國詩人陸遊到大邑行游期間,曾與蜀州教授呂周輔在鶴鳴山中尋仙訪道。當晚,心情激越的陸遊隨即寫下了《夜宿鵠鳴山》:

  西遊萬里已關天,採藥名山亦宿緣。

  老柏干霄如許壽,幽花泣露為誰妍。

  苔黏石凳捫蘿上,燈耿雲房掃榻眠。

  安得仙翁縈米術,一生留此弄寒泉。

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學者杜光庭也曾在鶴鳴山訪道,並寫下了《題鶴鳴山》

  五氣雲龍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

  人間回首山川小,天上凌雲劍佩輕。

  花擁石壇何寂寞,草平轍跡自分明。

  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鶴有聲。

五代期間,擅鎖鼻飛精之術的陳摶老祖也到此地會道訪友,並在天柱峰上留題「龜鶴齊壽」四個大字。

鶴鳴山道觀自開放以來,吸引了不少海內外遊客、信眾及道教研究學者。1994年道觀先後接待台灣台中縣大理市天聖宮住持王欽賢一行12人、全國各大名山道觀住持、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太清宮劉懷山、全印尼華裔道教代表團一行38人等。九十年代初,美國道教協會會長戴安邦教授、韓國西江大學朴商台教授、日本東京大學蜂屋邦夫教授、德國學者莫妮卡和歐福克等前來鶴鳴山道觀考察。1994年12月27日參加在四川大學召開的「道家道教與中國文化研討會」的學者也來山實地考察。許多人留下詩詞,抒發對鶴鳴山道觀的景仰之情,如台灣高雄藍天旅行社王承樂《登訪鶴鳴》:「道眾初離去,高雄旅客來。臨流驚躡澗,拜聖喜登台。綠葉當風響,幽花向日開。東城分別處,笑問幾時回。」香港羅智光《謁鶴鳴山天師祖庭》:「飛舞峰巒想鶴鳴,綠雲繚繞振天聲。鍾靈應是神仙府,到此何人逐利名。四望空濛石徑斜,山深應有煉仙家。天留福地居賢聖,誰繼師心長道芽。」2006年8月25日,在第二屆「中國道教文化節」鶴鳴山會場上,成都恩威集團董事長薛永新表示,恩威集團和大邑縣政府共同在鶴鳴山開發 「道源聖城」。規劃對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根本之「道」進行梳理,將上下五千年之學統、道統加以形象化、立體化、標準化的展示,以道法自然、關愛生命、崇尚和諧的思想,使鶴鳴山成為全球道教信眾的朝聖地。


推薦閱讀:

蘇州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你不能錯過的雙11酒店促銷真實性測評!(萬豪篇)
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全面開放
瑞典Top20旅遊推薦(上)
奇險靈秀--崆峒山(旅遊覽勝)

TAG:旅遊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