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覺是什麼感覺?看日本「新感覺」文學

今天我們繼續按照日本文學的順序為大家介紹作家和日文書

「新感覺派」:川端康成、橫光利一

大正十三年 (1924),亦即關東大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年,以石浜金作、川端康成、片岡鐵兵、橫光利一、中河與一、今東光等作家為核心,創辦了《文藝時代》雜誌。它標誌著「新感覺派」文學的開始。其基本特點,則在於注重新的文學表現——新的語彙、詩性與節奏感等。

「新感覺派」文學認為藝術與政治是有區別的,因而他們不贊同無產階級文學「革命文學」主張,而倡導所謂「文學的革命」。

刊載《文藝時代》的代表作品,有菅忠雄的《銅鑼》、中河與一的 《刺鄉野菜》、今東光的《軍艦》、橫光利一的《街底》和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等。《文藝時代》前後僅僅維持 4年時間,1927年停刊。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 (1899—1972)是繼印度詩聖泰戈爾之後,第二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68年度)的亞洲作家。因而頗具國際聲譽。新感覺派」文學是短命的,川端康成的文學生命卻維續持久。其代表作品《雪國》( 1935)等,被翻譯成為多種文字,我國亦有幾種譯本。  川端康成少年時代閱讀了許多日本的古典名著,如《源氏物語》、《枕草子》、《方丈記》、《徒然草》等。在他開始創作生涯之前,還接觸到許多西方現代作家的優秀作品,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喬伊斯等等。近代日本作家志賀直哉、德田秋聲,亦對川端有所影響。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有《十六歲的日記》(1914)、《伊豆舞女》(1926)、 《禽獸》(1933)、《雪國》(1935)、《千鶴》(1959)、《山音》(1959)和《古都》(1971)等。其中《雪國》、《千鶴》、《古都》是三部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這些作品展現出「日本自古以來的悲哀美(もののあわれ)」。且在藝術形式、感覺方式上獨具特色。瑞典皇家文學院的獲獎致詞是:川端康成先生「以卓絕的感受性、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心靈精髓。」文學史論家小田切秀雄亦認為,在「新感覺派」作家中,只有川端康成實現了所謂「完成的美」。而在他一系列獨具特色的作品中,成名作《伊豆舞女》打響了第一炮。《伊豆舞女》問世時,川端康成已發表《招魂節一景》等一系列短篇小說,藉此確立起「新感覺派」代表作家的特殊地位。

(伊豆的舞女,扮演者:山口百惠)

《伊豆舞女》基於川端康成大學二年級時的一次現實體驗。就是說,小說中的主人公實際上是作者川端的化身,作品中的舞女亦有現實原型。但川端某種程度上美化了「舞女」,目的在於更好地體現其特異的美學理想。

小說描寫了主人公「我」在伊豆旅途中的一段偶然遭遇。翻越天城嶺時,偶與羈旅藝人結伴而行,藝人中一位少女(舞女),與「我」產生朦朧的青春戀情。但這戀情卻無結果,伴至下田,他們便在淡然的旅愁中各奔西東。《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應當說那種崇奉虛幻之美的藝術關注,在以後的代表作品中獲得了更為完全的表現。不過,《伊豆舞女》中清純潔凈的美感,卻是川端其他重要作品中十分罕見的,小說被譽之為日本現代抒情文學的傑作之一。

《雪國》是川端康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此可見,川端康成過份肯定感覺對於文學表現或文體的作用,正如他在《新進作家的新傾向解說》一文中所言,他將感覺置於表現或文體之上。《雪國》的人物也很簡單,似乎只有島村、駒子和葉子。雙線式的情節結構述說了島村這位已有妻室的男子,一年一度到雪國,與藝妓駒子幽聚。這裡自然有男女之間的性戀關係,但川端並不注重這種人物的現實關聯,他表現的是基於現實關係之上的特殊感覺與心理,並通過某種虛幻性的探究或追求,展現其特有的美學理想。他認定現實斷然是醜陋的,美在虛幻之中。但他同時又往往無法將二者徹底地分離開來,而時時處於某種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最後只好走向「空無」之中的禪悟,趨向絕對的主觀。很顯然, 《雪國》中的葉子這一人物,完全是一個象徵性的人物,為要強化「虛幻即美」的主觀認識。

此外,《雪國》受到日本傳統文學的感化,作品中時時顯現出對於古典式傳統美感的偏好,例如對於自然風物熱愛或細膩表現,在人與自然的對照關係中體現「自然的悲哀」等等。在人物描塑、作品結構或小說文體上,《雪國》與日本的古典名作《源氏物語》,也具有種種關聯或近似。不過在展示人物的心理感覺時,則更多運用新式的「意識流」手法或象徵、暗示等等。 《雪國》中關於「鏡中映像」的描寫別具一格。川端似乎對「鏡像」描寫情有獨鍾。也許因為「鏡像」是非現實的幻像,因而印證了川端康成虛幻即美的偏執理想。同時,「鏡像」也是某種感覺、遐想或意識流式表現的觸媒。

  川端康成的晚期作品《午鶴》、《山音》、《睡美人》等,更趨極端地表現某種悖離現實倫理規範的變異世界。例如,《千鶴》中表現菊治與父親生前情人間的亂倫關係,《山音》描寫老人信吾與兒媳通姦,《睡美人》則通篇描寫喪失性機能的江口老人,在所謂「睡美人俱樂部」里愛撫六個服用安眠藥後熟睡的少女。老人在半昏迷半清醒的狀態中,產生種種虛幻的意識、心理與感覺。川端康成似乎認定,唯有在這種極端化的表象世界中,才能探究出終極意義上的美與丑。美與丑在他看來,恰如虛幻現實,絕然對立卻又無法分割。為此,川端主張作為小說家不能迴避「悖德亂倫」的描寫。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其公寓中自殺。他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他的死因至今仍為謎綜。但有一點卻是明確的,即川端康成一方面不贊同太宰治、三島由紀夫等作家的自殺行為,另一方面又將死看作「至高的藝術」。他崇奉「無言的死」。認為「元言的死」包含有無限的意義。也許,即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在思考如何終極化地實現自己的「空無」理想——虛幻的悟道之美。

橫光利一

橫光利一與川端康成並稱為「新感覺派」文學雙壁。且橫光(1898~1947)的早期文壇經歷與川端近似,亦曾受到菊池寬的幫助,先為《文藝春秋》同人,後則與川端等共同創辦《文藝時代》。橫光早期的文學風格是寫實的。 《蠅》(1923)和《太陽》(1923)發表後,文風為之一變,開始在作品的結構、文體上大膽革新。因而這兩部作品被看作「新感覺派」文學的開山之作。有人認為,橫光利一才是最為典型的「新感覺派」作家。  短篇小說《蠅》是橫光利一的成名作。小說通過蠅的視角觀察人類,頗具新奇感。作品寫到載有6位乘客的公共馬車,行至懸崖頂部時,突然馬車車輪滑下路面,人馬慘叫著墜落崖下。6個人物依次出現,伴雜著種種對話。而在這幕悲劇發生的一刻間及全過程中,作者不遺餘力地描寫了一隻棲於馬背之上的大眼蠅,寫到它所耳聞目睹的人類世界。當馬車墜落崖下時,唯有這大眼蠅悠悠然飛向空中。

微信平台回復關鍵詞:hae

看原版小說《蠅》

「新感覺派」文學解體後,橫光利一曾運用「心理主義」的表現手法,發表了一篇實驗小說《機械》(1930)。小說充分運用「意識流」的表現手法,將作品中的人物「我」稱作「第四人稱」。因為「我」在這部作品中扮演了多種角色,一會兒是述說人,一會兒又胡言亂語。

橫光利一的代表作品尚有 《上海》(1928)、《寢園》(1930)、《紋章》(1934)、《旅愁》(1937)和論作《純粹小說論》(1935)等。

他在後期創作中,超越了「新感覺派」的創作方法而重趨「圓熟的寫實」。

其中 《旅愁》一作,傾其7年心血,最後仍末竟而終。

但這部小說對橫光而言卻至為重要,小說被稱作「一種思想小說」,思考了頗具文化性的東方·西方、傳統·科學之類根本問題。

長篇小說 《旅愁》根基於橫光歐洲之旅的深切體驗。

其中的一些關於東西方文化對立的觀念,在 《上海》中已經形成。

主人公矢代和久慈,毋寧說就是《上海》中一組主人公參木與甲谷的變身。在日本右傾、歐洲左傾的時代渦流中,文化人苦苦探求自己應持的立場。字裡行間,充斥著橫光基於自身體驗的苦澀。這種苦澀越深,矢代所表現、所投影的那種對於日本的眷戀以及對於民族的憧憬,就越發自然地涌流而出。矢代是情感型的,久慈則是理智型、認識型的。

橫光在理智與情感之間搖擺,不知如何是好。他似乎在尋找置於二者之間的妥協者形象。然而最終只在頹廢中找見一絲未曾熄滅的神火。

總之,《旅愁》描寫了一批身處異境(歐洲)的知識分子對於文化、傳統問題的思考與選擇。「旅愁」具有雙重含義,亦即總在日本、西方二者間做逆向選擇。當人物身處西方時,產生對日本文化傳統的眷戀;而置身於本族文化中時,又嚮往西方的燦爛文化。

文藝評論家河上徹太郎認為,思想小說《旅愁》是近代以來日本人探求實驗性、知識性精神的一種寫照,亦即「近代日本人接受的是近代西方理性精神的教育,那麼這種精神與日本原在的傳統血液——東方精神相撞後,將呈現何種對抗或適應呢?」總之,《旅愁》所探究的問題,是所有日本人始終面對的問題。毋寧說,這一問題二戰後變得尤為突出。


推薦閱讀:

我可怕的瀕死感覺
當被問和誰拍吻戲最有感覺,穎寶的回答讓台上的何炅臉紅
你紋身之後感覺有什麼變化?
世界上最心痛的感覺,不是失戀,而是我把心給你的時候,而你卻在欺騙我... ...
女生為什麼會說「感覺不到你的愛」

TAG:日本 | 文學 | 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