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技巧輪指學習―相關樂譜集合與練習指導

首先應該練習手指獨立性,塔爾雷加的這首練習曲恰好幫助練習獨立性差的2、3指,練習時應按指法認真練習。

卡爾卡西http://www.eythorsson.com/music/1007.pdf二十五首練習曲里的第二號NO.2、樂譜上右手全用pimama指法,顯然對ma指的交替撥弦有良好的強化作用。音樂上要表現出譜面要求。整體技巧不難,左手負擔不重,正好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右手上。對練習輪指同樣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輪指練習曲一首比較重要的練習曲,主要練習各把位的顫音及把位變換,還有顫音的速度。

幾首顫音小曲綜合性練習

古典吉他的輪指練習方法及練習指法

有了這幾首的基礎就該練練名曲了,包括:拉利亞的祭典、帕格尼尼的中板

「輪指」是震音奏法通俗形象說法。震音即同一音(不一定是一個音)的急速反覆。「輪指」的種類很多,我們主要介紹常見的四「輪指」,右手指法為:P a m i… 有人主張「輪指」不宜在學琴的初級階段練。這要看你怎麼理解「輪指」的本質。 教科書和吉他愛好者把「輪指」劃歸於技巧部分,這樣的話確實不宜過早練習;當你以平常心看待它的時候,你就可以提早進行練習,但方法非常重要。我們認為「輪指」不是技巧,而是所有彈撥樂器揚長避短的演奏手法,它再也平常不過了。當你的持琴姿勢、左右手指法比較規範,已經比較流利地彈奏分解和弦的時候,你就可以練習「輪指」了。 我們先來看看分解和弦中再也平常不過的一個右手指法:大拇指撥六弦或四或五弦,無名指撥一弦,中指撥二弦,食指撥三弦,即:P ⑥ ⑤ ④ a ① m ② i ③ , 這個右手指法和四「輪指」的一模一樣,只不過「輪指」要求a m i 要在同一條弦上彈奏,即同一音要在同一條弦上急速反覆。 理論上講,你的右手a m i分別在①②③弦上能發出大的力、多大的音量,「輪指」中的a m i在同一條弦上同樣也能發出多大的力、多大的音量;在實踐中,這一點也並不難做到,只要方法得當。 「輪指」練習方法第一步: ⑴ 空弦練習 左手不按弦,右手大拇指可選擇④⑤⑥弦中的任意一條開始;右手a m i在②弦上彈奏。當一「輪」結束後,右手大拇指可換低音弦,a m i不變。 ⑵ 以十六分音符為一拍,速度中庸(每分鐘80左右),一「輪」正好是一拍。 要求: ⑴ 節奏要穩,不能忽快忽慢。 ⑵ P a m i的時間間隔要完全一致,也就是說要把一拍分成均勻的四等份,不能有任何帶符點或頓音的感覺。 ⑶ 音量要一致,四個音中不能突出任何一個音。一開始大拇指的音量會無意識地強調出來,這主要是大拇指的力量在四個手指中最大的緣故。這一點一定要通過練習加以改善。有些人主張收斂大拇指的發力,但我們主張加強a m i的力量來達到音量的平衡。方法是:你可以不讓大拇指先參與進來,a m i分別在①②③弦先進行分解式三連音的練習,然後用這個節奏這個力度在②弦上進行練習。當a m i在②弦上發出清晰、明亮、勻稱的「噠、噠、噠」時,再讓大拇指參與進來進行練習。 ⑷ 要有顆粒性,各音之間不能有「粘黏」。剛開始練習的時候,a m i之間容易出現「粘黏」現象,這主要是不習慣在同一條弦上用a m i輪流進行勾弦的緣故。出現這樣的情況千萬不能急,先在①②③弦上分別用a m i進行分解式的勾弦練習,然後帶著這種感覺在②弦上進行練習。顆粒性是「輪指」的生命。一首樂曲或片段對「輪指」速度的要求有快有慢,縱使用最快的速度演奏「輪指」,每個音也是乾淨的、單獨的。假設你在演奏一首全部用「輪指」寫成的樂曲,我們在你腳底下盛了一個臉盆。曲子終了,臉盆里也盛滿了音符。我們將臉盆掀翻,結果發現音符象孩子們玩的玻璃球一樣四處散開,這就對了;如果發現音符變成了葡萄串或糖葫蘆,那就糟了。 記住:「輪指」不是「抹」出來的,而是一個一個「掏」出來的。 當你做到了第一步練習的四點要求後(此非一日之功),就開是進行第二步的練習。第二步: ⑴ 空弦練習,左手不按弦。右手大拇指可選擇④⑤⑥弦中的任意一條開始;右手a m i在②弦上彈奏。 ⑵ 以三十二分音符為一拍,速度中庸(每分鐘80左右)。完成兩「輪」正好一拍。即右手大拇指在低音弦上換兩次。

吉他顫音(輪指)原理與演奏
作者:westguitar來源:西部吉他網

吉他顫音(輪指)原理與演奏 關於顫音:顫音是指在運弓的同時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鄰的二指在弦上富有彈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種連續交替出現的特殊音響效果。如果我們在運弓的同時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鄰的二指作揉弦狀態,但並不揉弦,而是利用揉弦時腕關節那勻稱的抑揚動作在弦上富有彈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種連續交替出現的特殊音響效果,這種按音效果就叫「顫音」。顫音的時值較長,因而可以表現一種寬廣、遼闊之感。不過,在初練顫音時,兩個交替出現的音往往會奏得不均勻,並且還不能堅持奏完,這主要是手指的獨立活動能力還不強的緣固,所以,訓練顫音技巧最好先從時值較短的顫音音符著手。顫音跟揉弦一樣豐富多樣,有快顫、慢顫、從不顫到顫,慢顫轉快顫、邊揉邊顫、邊滑邊顫、二度顫音、三度顫音等,這些顫音能表現出不同的樂曲風格。顫音的效果與弦樂器上的顫指相似,練習時要使每個手指都能獨立打顫,顫音的快慢要根據樂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顫音,又稱「打點」,或稱「擻音」,效果與弦樂器上的顫指相似。 吉他顫音:在音符的時值內,用一個主音和一個比主音高一度或半度的音,以非常快的速度交替反覆地彈奏,就產生了顫音效果。顫音的記號是「tr」或「tr~~」。根據不同的演奏方法,分為下面三種:(1)用連音奏法奏出時值內的顫音。(2)彈出主音,把主音上方的音用連音奏法奏出。(3)在兩根不同的弦上用左手按住兩個音符,然後用右手兩個或三個手指彈出。顫音(輪指)的藝術。 吉他顫音的演奏 對指彈類吉他來說——無論是古典吉他、佛拉門哥吉他還是原聲吉他,都是最有趣且最有表現力的技巧之一。顫音技巧看起來是為了克服樂器的天然局限性的,在尼龍或鋼弦吉他上造成音響連綿不絕的錯覺。顫音技巧初現之時作曲家們就為之傾倒了,一些極美妙的吉他音樂也是以它作為主要的表現手法寫成。然而,顫音技巧究竟是什麼東西?傳統的古典吉他顫音使所有右手手指運動構成一個組合(除了小指)。就像下面所列出的方式,4個音為一個組合:p指撥低音弦; a指用不靠弦撥高音弦;m指用不靠弦撥相同的高音弦; i指用不靠弦撥相同的高音弦;把pima重複重複再重複。顫音技巧是在大師班或吉他研討小組裡被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可以說這種情形無時無刻都有!這充分說明了吉他演奏界對特殊技巧以及它為數眾多的變種有著強烈的興趣。另一方面,顫音是所有種類(古典、佛拉門哥、原聲甚至爵士和搖滾)吉他的各種演奏手法中的一種。 顫音技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古板」技巧。下面的章節中我們將要探討一下漂亮、歡快的5音佛拉門哥顫音,還有6音、8音等變化種類,還有那源源不斷的顫音和其它演奏者和老師首創的為數眾多的和顫音有關的技巧。寫這本書時,為了搜集素材我請教了超過100名古典和佛拉門哥吉他演奏者,包括老師和職業演奏家,還有一些極有天賦的業餘愛好者! 無論什麼時候,當你要在吉他上練習新的技巧時,請記住:你應該努力去建立一個穩固的基礎,並且在未來的幾年裡能夠持之以恆。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彈奏顫音(或者其它諸如此類的吉他技巧),那麼你要把速度降一下了(例如60bpm)。你不能指望彈到140 bpm還能很好地控制它,140bpm在很多的輪指曲里是一個很平常的速度。在所有的演奏中保持適當的速度也許是最重要的了,就算是在最難的顫音技巧部分也是如此。 在我們顫音大廈的兵器庫里最重要的武器非最值得信賴的節拍器莫屬了!傳統的發條節拍器和電子節拍器我更喜歡後者。出於兩點很顯淺的理由:1.用電子節拍器你可以更好地調節你練習時的速度。只要節拍數是整拍的,30-300拍每分鐘(30-300bpm)這個範圍的速度可以任意調節。2.可以改變節拍的重音的位置,或者一拍奏8分音符、三連音、或者16分音符。 首先,我們要使p-a-m-i這個指序可以很自然地演奏。以50bpm左右的速度開始,堅持用這個速度或者更慢的速度練習,直到可以很舒服地演奏。切記切記,不要只用一個節奏練習,並且每一個手指的撥弦發出的音量要一致。這裡給出的練習把左手的影響降到最低,以使學生能集中注意力到顫音技巧上。從一開始就要將你的動作做到最精確。建議你進行錄音以檢查效果。請確保每一次撥弦都是用同一個觸弦點觸弦。如果這些做得不夠好的話會產生一些節奏問題。 做到上面這些,你的動作就沒什麼問題了。接下來的難題是當你彈到140bpm時要保證做到上面提到的這些要素。在44拍中,每小節有16個音符,並且是140bpm,也就是說每分鐘有560次單獨撥弦。另外,這些音符必須要平均地彈奏出來,否則就會產生馬蹄聲。在這個練習中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耐心,除非你已經準備好,否則不要輕易提高速度。 靠弦練習。在用固定指序的古典式顫音中,用靠弦法練習顫音是一個提高精確度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著名的佛拉門弋老師胡安·馬丁(Juan Martin,下同)在他的一個大師班上把這一方法介紹了給我。這個方法可以在顫音中發出更強的音,而且感覺更自然,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棒的熱身練習!下面是胡安·馬丁用來介紹這個這個技巧的一個例子:p-a指音階練習。在我的研究中,我發現一個最普遍的問題是:似乎古典吉他愛好者的問題是顫音不平均,產生馬蹄聲。無論古典、佛拉門弋或其它,p指到a指之間的銜接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演奏顫音最難的地方之一就是保證各指和拇指的均勻銜接。我發現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用p-a這樣的右手指法練習音階(或其它連串的單音)。這裡有一條C大調的基本音階,在第七把位用p-a指法練習。請注意換弦時的右手指法!這裡有一些同樣節奏型的練習幫助你更自然地用(p-a)這樣的右手指法彈奏。 幾乎所有的吉他初學者都十分嚮往能演奏《愛的羅曼斯》.同樣,許多有幾年琴上的吉他愛好者則嚮往能演奏塔司 加的《回憶》.然而,大多數的愛好者都遇到了顫音不均勻的煩 惱,由此而不能表達《回憶》這首樂山中如歌地敘述的意境.由 於,現今我國大多數吉他愛好者是自學的,同時也苦於找不到 好老師,為此他們找資料,訪名師,再加自己苦練秋了很大周 折(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員).鑒於此原因,我談談我經多年實踐所獲得的改善顫音的一種方法. 淺談吉他顫音的完善 一組陵康的項青應該是頎粒清晰,時值均勻.急援自如,強弱隨心,猶如歌唱般地有連續性,又宛如娓娓的敘述.打個 比方,在工制的茶盤上懸著一中斷了錢的珍珠,珍珠啪啪咯嘈地落在上而,顏音就應有這種珍珠落玉盤的效果.那麼.我們如何改沓時值不均勻,總級不能自如,強弱不能隨心所欲的缺陷呢?對於有幾年琴上的愛好者來說,改待額音的缺陷比初學者困難.因為任何事物皆有慣性,在改想缺陷時往往會受到習慣的干擾,因此在改善缺陷之前應停止練習額音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一般以一至兩星則為在.經過停止練習一段時間後,原有的習慣手勢已較為主流,這就為改善缺陷作好了準備.此時先一點要克服急躁的心情,練習速應應從侵到快,一步步來. 我們最好藉助於節拍器來練習.剛開始時將節拍器速度調至75拍/分,然後以m, i的順序限節拍器的速應在上弦上空弦練習,在練習時應注意心中與節拍岸一起打拍子,同時注意犯,m,i三指的力度要均勻,初練時力度以適中為它.當練至自覺離開節拍器亦能把局節奏時再以同樣的速度,以i.m,a的順序脫節拍精練,也練王自覺能把握節奏.這時就沒快節拍速度(比原先決10拍/分,以後則可視台人把溫節奏的能力增加),以同洋的方法練習.在以這種方法練習時,同時也應配合塔雷加的順吉練習他,以增加P指的訓練·當每次按這便方法練習後要實際應用到樂曲的何其中,在演奏時要按當天練習的速度彈奏,可以暫時不管樂曲的速應.相信只要有耐心,經過一段時間的統習一定能有所改香.在此需要提一下,有些愛好者沒有節拍器,那也不要緊,同樣可按以上方法統習.只是練習時自己心中秋風地打拍手.(那就是心中勻速地數1,2,!,2……,但不能救星,2,3,呈,2,3……). 當我們把促住了顏音的均勻應時,就應進行強弱的練習.這是一件投彈練習法,即右手手指放鬆,合力不發,用心去住制手指的發力由阿列強,山派到弱不斷練習.在練習時我們應注意子悄的發力是靠指極發力,而不是靠手指彎曲的力量來觸弦,以免顫音的音色浮而不實。何時還應注意一點練習時右手手背不能晃動. 電吉他的顫音系統 電吉他的顫音系統是很多電吉他上都有的部件,使用顫音系統的琴,擁有搖把(Tremolo Bar),沒有顫音系統的吉他的琴橋,稱為固定式(Hard-tail)。在聲學中,Tremolo,顫音,指的是音量的不斷變化,是振幅的變化。而搖把系統作出的效果,準確的應該稱為振音(Vibrato),是音高的變化,也就是振動頻率的變化。顫音系統的主要種類包括:Bigsby vibrato tailpiece Bigsby搖把Fender synchronized tremolo Fender同步搖把Fender floating tremolo Fender浮動式搖把Floyd Rose floating tremolo Floyd Rose浮動式搖把(平常所說的雙搖系統)Kahler Tremolo Kahler雙搖琴橋 Bigsby系統是最早出現的搖把系統。在20世紀50年代初就已出現。整個系統使用螺絲釘固定在琴體之外。搖把連接到一個金屬柱,琴弦繞在柱上,按壓搖把帶動金屬柱轉動,造成琴弦拉力變化,形成振音。搖把和琴體之間有一個短彈簧,平衡琴弦的拉力。Bigsby搖把系統現在在很多空心/半空心電吉他上還很廣泛的使用。Bigsby系統可以讓音高降低。至於反方向系統沒有限制,但是受琴體的限制,一般很難動作。由於它不改變原本的琴體結構,因此對琴體共鳴基本沒有影響。對於琴弦振動的兩端的特性基本沒有變化,因此對延音的影響也較小。 Gibson的vintage Maestro tremolo,其實是Bigsby的改進。但是這個改進很不成功。當時推出時市場反應不好。現在Gibson自己也基本不生產了。Fender同步搖把,最早出現在Fender Stratocaster系列吉他上。琴橋的金屬片,通過一組螺絲固定在琴體正面,金屬片下方的金屬塊,連接著安裝在琴體內部的和琴弦平行的彈簧,平衡琴弦的拉力。金屬塊中穿孔安裝琴弦,從琴橋的金屬片正面引出。琴橋金屬片前部被螺絲固定,後部貼緊琴體,所以它只能向一個方向活動,俗稱單搖系統。由於安裝這樣的搖把需要琴體內部的空腔,所以對琴體共鳴會有一定的影響。對於琴弦延音,琴橋端多了一個獨立的弦枕,使得延音稍有削弱。 Fender浮動式搖把,最早出現在Fender Jazzmaster型號的吉他上。這種是對第一種Fender琴橋的改動,琴橋金屬片後部懸浮,金屬片下方的平衡彈簧採用短彈簧,垂直於金屬片安裝。實現了簡單的雙搖系統,但是穩定性很差。延音特性很差。 所謂的小雙搖系統,其實是Fender同步搖把的小小改動。前端固定螺絲的卡口稍稍高於琴體幾毫米,然後金屬片採用刀口的設計,於是除了正常的向前,還可以微微的向後。其音響特性和Fender的產品沒雨太大差異。 Floyd Rose系統1979年推出,結構可以算是Fender同步搖把的改進。後部也是懸浮,從而實現雙向搖動。但是平衡彈簧也採用平行於琴弦的設計。而且琴頭的琴枕也配置了弦鎖。這種結構,琴弦振動很難傳導到琴體,因此琴體共鳴特性很差,琴弦自身的延音,會保持的比較好,因為振動能量比較不會被琴體的振動消耗掉。Floyd Rose系統有很多授權生產商,包括Ibanez公司在內。Kahler搖把系統也是79年推出,也是雙搖系統,內部結構和Floyd Rose系統有相似之處。80年代曾流行一段時間,後來使用者逐漸減少。現在最著名的使用者就是Slayer樂隊的Kerry King。他在80年代開始使用這種搖把以後,一直使用至今。至於各種搖把的流行程度,最廣泛的自然是Fender同步搖把了。其次就是Floyd Rose系統。

陳派輪指練習法!
作者:反手刀來源:西部吉他網

我們都知道輪指是古典吉他的一項很重要的技巧,有好多的愛好者也因輪指總是練不好而苦惱。練習輪指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長時間的針對性訓練。下面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輪指的練習。  首先是輪指的預備練習。先要盡量做到i,m,a三指音色的統一,以卡爾卡西的25首練習曲中的《No.2》和《No.7號》作為預備練習。要求是慢速,顆粒性要清晰,時值要勻,音色和音量也要統一。  下面我們用《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作為練習,來進行系統的訓練要求是:1.i,m,a三指的音色,音量要做到統一。2.當旋律在高音聲部時,i,m,a三指要能做到漸強,減弱。3.當旋律在低音聲部時,拇指也要能做到音樂的呼吸感。4.把樂譜背熟,使用節拍機。接下來介紹節拍機的使用首先是1對1(節拍機響一下同時右手彈一下),先定一個最底速度,例如:175拍/分鐘,10檔一長。如:175-185-195-205要求是p,i,m,a四個手指都用靠弦,當彈到208時可以進入1對2,當到達200時拇指就可以不用靠弦了接下來就可以進入1對4,在進入1對4的時候就要定一個邊緣速度如195拍/分鐘,定邊緣速度的標準是在左手放鬆,右手的音色和音量能保持住,節奏不亂的情況下定到的最高速度。當1對4達到120的時候,就要把音樂性加入,達到150左右時i.m.a三指也可以不用靠弦了。達到邊緣速度時就不要向上沖了。邊緣速度要多練幾便。下面具體舉幾個例子:1對1:180-190-200-208-200;1對2:110-120-130-140-150-160-1501對4:115-125-135-145-155-165-175-185-175。以上是時間較少的人比較適用。1對1:180-190-185-195-205-200-2081對2:115-125-120-130-135-130-140……1對4:125-140-135-145-140-155-150-165……這樣練習是針對時間比較多的人使用,這樣練習會大大提高右手的控制能力,在漸快和漸慢時不會讓人聽起來有不均勻的感覺。最後希望大家能通過練習,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05年陳師的學生白璞講了她們當時練習輪指時的練習方法:一、P指彈低聲部,IMA分別在123弦作靠弦輪指,約一至二個月後才用撥弦練輪指。二、五連音練習法:P指低聲部,AMI指高聲部,但改四連音為五連音,各指所彈的弦位不變,只是重音改變,變為五個音符一個重音。PAMIPAMIPAMIPAMIPAMI每組第一音為重音。三、我練輪指的方法:P指在3456弦作低聲部靠弦分解,AMI或IMA指在二弦作靠弦輪指(可防止動作過大)採用正常的四連音彈法。在P指靠弦完接A或I指靠弦時一定要注意手型的穩定性,不可有大的上下移動或轉動(許多人在彈琴時有此動作,影響P與A的銜接)。以此方法為基礎結合上述五連音練習法。熟練後加入P指彈低聲部,IMA分別在123弦作靠弦輪指(練習AMI指的換弦技巧)。熟練後用撥弦法練習。用靠弦練習的目的一是體會指根發力的感覺,二是培養對靠弦音色的追求。在練習中同時要注意觸弦不能太淺,太淺音色發飄,不紮實,並注意手指觸弦、綳弦、壓弦的動作技術要領,否則難有好的輪指音色。怎樣才能練好"輪指"?"輪指"是震音奏法通俗形象說法。震音即同一音(不一定是一個音)的急速反覆。"輪指"的種類很多,我們主要介紹常見的四"輪指",右手指法為:Pami…有人主張"輪指"不宜在學琴的初級階段練。這要看你怎麼理解"輪指"的本質。教科書和吉他愛好者把"輪指"劃歸於技巧部分,這樣的話確實不宜過早練習;當你以平常心看待它的時候,你就可以提早進行練習,但方法非常重要。我們認為"輪指"不是技巧,而是所有彈撥樂器揚長避短的演奏手法,它再也平常不過了。當你的持琴姿勢、左右手指法比較規範,已經比較流利地彈奏分解和弦的時候,你就可以練習"輪指"了。我們先來看看分解和弦中再也平常不過的一個右手指法:大拇指撥六弦或四或五弦,無名指撥一弦,中指撥二弦,食指撥三弦,即:P⑥⑤④a①m②i③這個右手指法和四"輪指"的一模一樣,只不過"輪指"要求ami要在同一條弦上彈奏,即同一音要急速反覆。理論上講,你的右手ami分別在①②③弦上能發出大的力、多大的音量,"輪指"中的ami在同一條弦上同樣也能發出多大的力、多大的音量;在實踐中,這一點也並不難做到,只要方法得當。"輪指"練習方法第一步:⑴空弦練習左手不按弦,右手大拇指可選擇④⑤⑥弦中的任意一條開始;右手ami在②弦上彈奏。當一"輪"結束後,右手大拇指可換低音弦,ami不變。⑵以十六分音符為一拍,速度中庸(每分鐘80左右),一"輪"正好是一拍。要求:⑴節奏要穩,不能忽快忽慢。⑵Pami的時間間隔要完全一致,也就是說要把一拍分成均勻的四等份,不能有任何帶符點或頓音的感覺。⑶音量要一致,四個音中不能突出任何一個音。一開始大拇指的音量會無意識地強調出來,這主要是大拇指的力量在四個手指中最大的緣故。這一點一定要通過練習加以改善。有些人主張收斂大拇指的發力,但我們主張加強ami的力量來達到音量的平衡。方法是:你可以不讓大拇指先參與進來,ami分別在①②③弦先進行分解式三連音的練習,然後用這個節奏這個力度在②弦上進行練習。當ami在②弦上發出清晰、明亮、勻稱的"噠、噠、噠"時,再讓大拇指參與進來進行練習。⑷要有顆粒性,各音之間不能有"粘黏"。剛開始練習的時候,ami之間容易出現"粘黏"現象,這主要是不習慣在同一條弦上用ami輪流進行勾弦的緣故。出現這樣的情況千萬不能急,先在①②③弦上分別用ami進行分解式的勾弦練習,然後帶著這種感覺在②弦上進行練習。顆粒性是"輪指"的生命。一首樂曲或片段對"輪指"速度的要求有快有慢,縱使用最快的速度演奏"輪指",每個音也是乾淨的、單獨的。假設你在演奏一首全部用"輪指"寫成的樂曲,我們在你腳底下盛了一個臉盆。曲子終了,臉盆里也盛滿了音符。我們將臉盆掀翻,結果發現音符象孩子們玩的玻璃球一樣四處散開,這就對了;如果發現音符變成了葡萄串或糖葫蘆,那就糟了。記住:"輪指"不是"抹"出來的,而是一個一個"掏"出來的。當你做到了第一步練習的四點要求後(此非一日之功),就開是進行第二步的練習。第二步:⑴空弦練習,左手不按弦。右手大拇指可選擇④⑤⑥弦中的任意一條開始;右手ami在②弦上彈奏。⑵以三十二分音符為一拍,速度中庸(每分鐘80左右)。完成兩"輪"正好一拍。即右手大拇指在低音弦上換兩次。

PS:簡單的說輪指練習需要突破的最大的瓶頸就是把無名指和中指(食指和中指的獨立性大部分人都不差)的獨立性練出來,做到這一點接下來進步速度便會加快許多看了上面這段長篇大論,對其練法之詳細拜倒的同時也不禁要為練習者能否領悟到這一點而擔憂,如果你照著上面這些練,卻不能領悟到其最終目的,那也是達不到效果的,我就當補充一下吧...

推薦閱讀:

吉他(指彈吉他、古典吉他)演奏如何記譜?
古典吉他曲目,小羅曼史
古典吉他中的輪指練習到什麼程度才算成功?光練卡農和致愛麗絲可以嗎?
古典吉他學多久才算入門?
吉他一定要同弦換指嗎?

TAG:學習 | 練習 | 吉他 | 古典吉他 | 技巧 | 古典 | 指導 | 樂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