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吃藥的注意事項 不看怕你會後悔!
孩子的每一聲咳嗽、每一次感冒總會牽動著父母的神經。每位家長的反應卻各不相同:有的家長對抗菌葯奉若神明,不管孩子的病況適不適用,一味求助抗菌葯。有的家長用可樂伴中藥給孩子喂服,為的是讓他們少吃點兒苦……這樣做究竟對不對呢?
兒童服中藥的8道是非題
1、孩子嫌中藥苦,不如給他摻點兒紅糖水吧 錯。
幾乎所有孩子都害怕中藥的苦味。一般可以在服藥後給孩子吃一點冰糖,或者喂他幾口紅糖水。但是,對於熱性病證患兒,最好不要在他們的葯中摻紅糖水。因為紅糖是熱性的。
小兒服湯藥不能急於求成,尤其嬰幼兒,可以先吃幾口葯,喂少許糖水,慢慢再喂葯。若方中有苦寒中藥,如黃連、黃芩、山梔等,也可用增加甘草的辦法減輕苦味。
2、最好在兩餐(或兩次餵奶)之間給孩子喂葯對。
在餐間給孩子喂葯有利於藥物吸收。孩子飽食後吃藥容易造成嘔吐。此外,服藥溫度要適中,葯湯過熱易燙傷咽喉、食道及胃黏膜;過涼則會致胃部不適,腸道功能紊亂,影響藥效。
3、捏鼻子灌藥的土辦法最管用 錯。
對付不肯喝葯的孩子,不少家長都會使出這麼一招:捏住鼻子猛灌藥。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很容易導致藥液嗆入孩子的氣管或肺中。容易誘發意外。對拒服湯藥的小兒,科學的方法是固定頭和手,用小匙將藥液送入他們的口中,使之自然吞下。並敦促孩子服藥後安靜休息,避免劇烈活動而致嘔吐。
4、用茶葉水或可樂等飲料送服藥物 錯。
在給小兒服中藥時,應注意不要用茶葉水或可樂等飲料送服。小兒正處於腦發育完善時期,服用後容易形成興奮不易入睡,而不利於患兒休息和病症的恢復。茶葉水中含有鞣酸類的物質,和丸劑等中藥同時服用,易形成絡合物,不利於小兒胃腸道的吸收及排泄,特別是患有胃腸道疾病時,更不益於病症的恢復。
5、服用期間要遵守各種飲食禁忌 對。
服用中藥期間,一般忌食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藥物。比如,發熱患兒忌食辛辣、油膩食物;寒症患兒忌食生冷、甜膩食物;水腫高血壓患兒不宜過多吃鹽等。
6、糖漿類中成藥放在冷凍層更安全 錯。
中成藥的非處方葯應按說明書要求存放。一般應放在陰涼處。糖漿等中成藥應放在冰箱冷藏室內,但勿放在冷凍層,因為冷凍會讓藥物變質。所有藥物應放置於孩子不能觸及處。注意定期檢查家庭存放藥品的出廠日期和標示的有效期限,近效期的藥品可以早服用,過期藥品一定要廢棄。
7、服用多種藥物時最好錯開時間 對。
嬰幼兒服藥種類不宜過多,可用可不用的藥物盡量不用。如果需要同時服用幾種藥物,要嚴格遵守醫囑,將服藥時間錯開,以免藥物在體內相互作用而加劇毒副作用或降低藥物的效果。
8、通便中藥不可隨便亂用 對。
針對久病體虛便秘,可選擇緩瀉潤腸通便藥。但忌用藥性猛烈地通便藥,比如大黃、巴豆、以免瀉下太過。瀉下通便藥不能服用時間過長,以免形成依賴。
用抗菌葯,別走向兩個極端
抗菌類藥物讓不少家長又愛又恨。有人視它為"法寶",只要孩子一有感冒咳嗽立即求助於抗菌葯,往往並未認真考慮過孩子的疾病特點是否適合用抗菌葯,以及患兒本身的個體差異。有些家長則過分擔心抗菌葯使用後會導致耐葯,因噎廢食地拒絕一切抗菌類藥物。以致患兒疾病無故進展,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對於這個問題,醫學界已經多次呼籲:只有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可應用抗菌藥物。而在使用抗菌類藥物時也有幾點需要注意:
首先,新生兒患兒最好避免使用氨基糖苷類、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氯黴素。尤其要注意的是,新生兒患者應禁止使用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磺胺類、呋喃類這4類抗菌葯。
其次,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都具有明顯的耳腎毒性。只有患兒擁有明確指征時方可使用,並應進行血葯濃度監測,制定個體化給葯反案。
再者,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慎用於18歲以下兒童。輕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給葯者,選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藥物。而對於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的患者,初始治療應予靜脈給葯,直到病情好轉,方可轉為口服給葯。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避免抗菌藥物的局部應用。這主要是因為嬰幼兒皮膚角化層薄吸收比成人快,但吸收量差異大,較易引起不良反應和耐藥性的產生。因此,全身性感染或臟器感染避免局部應用抗菌藥物。遇到兒童眼科感染或五官科感染必須局部用藥時,最好選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導致耐藥性殺菌劑。避免青黴素類、頭孢菌等。此外,氨基糖苷類等耳毒性葯也不可局部滴耳。
針對兒童疾病的抗菌類藥物其使用時間和給藥方式也很有講究。比如青黴素類、頭孢類、碳青黴烯類、紅霉素、克林黴素等半衰期短屬於時間依賴型的抗生素,應一日多次給葯;萬古黴素、氨基糖苷、阿奇黴素、甲硝唑類等屬於濃度依賴型抗生素可一日給葯一次。
在用藥周期方面,通常來說抗菌藥物療程因感染不同而異,宜用至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後72-96小時。敗血症、感染性心內膜炎、化腦、深部真菌感染須較長療程,並防止複發。 一般感染患兒用藥72小時或重症感染患兒用藥48小時後,可根據患兒癥狀和檢查結果決定是否需要更換藥物。前提必須經過專業醫生的指導和診斷。
小兒用藥遠比成人複雜
給孩子用藥也遠比成人複雜。這是因為兒童具有獨特的生理特點,對藥物具有特殊的反應性。不信?有實例為證:小兒對某些藥物特別敏感,易造成過量中毒,如嗎啡類藥物;小兒對某些藥物又較耐受,如苯巴比妥等鎮靜劑,用藥須較成人更大。對於有些藥物,小兒的用藥量幾乎接近成人,如維生素B、C等。
因此,給孩子開藥,需要結合他們的營養狀態、體質、用藥的方式、藥物的性質等,有所變動,既要嚴格掌握各種藥物的用法,又要結合個體情況作調整,才能取得滿意效果。以下幾個小兒專有生理特點醫生和家長首先需要牢記,用藥時可得當心了:
1、如新生兒的肝腎功能發育尚不完全,影響藥物代謝和排出,許多藥物用量要減少;
2、新生兒胃容量小,口服藥物易引起嘔吐;
3、小兒的體液總量和細胞外液量較成人比例高,會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分布。
4、小兒容易出現水、電解質平衡的失調。比如,利尿劑的應用容易引起低鈉、低鉀現象;液體過多過快引起心力衰竭和水腫。
5、幼小兒童不會述說,對耳毒藥物敏感,容易造成聽力損害
此外,通常小兒用藥多需要在家長的指導和督促下進行。因此,作為監護人的家長必須明確藥物的劑量、用藥的時間、次數、方法等。不可自作主張,任意給孩子服藥。這樣不但達不到效果,而且易引起過量中毒。有兩條原則不可遺忘:第一,最好在葯袋或藥瓶上必須註明用藥次數、藥量等。第二,藥物必須嚴加保管,放在小兒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小兒誤服中毒。
推薦閱讀:
※教你擊球的10個標準動作!不學別後悔!
※為什麼有錢人家裡都愛養這幾種花?聽師傅一說,後悔知道晚了
※普通人如何變成富人,富人變得更富?不看後悔一生-頭條網
※都說櫥櫃一定要做到頂,可入住後我就後悔的想拆掉!
※一個動作=走2萬步,多餘的肉都不見了!這麼神奇的招式,不看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