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老中醫張鏡人醫話:_腎病綜合征
07-20
腎病綜合征,乃現代醫學病名。對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查可發現蛋白尿、血清蛋白總量降低、血膽固醇增高,臨床辨證僅見浮腫、乏力,脈常濡細,苔多薄膩、舌質淡微胖。脈證相參,分析其病機,當屬脾腎氣虛、濕濁瀦留所致。 蓋脾主運化,作用於精微的攝取與水液的輸布;腎司開闔,作用於精氣的藏蓄與濕濁的排泄。太陰虛則運化無權,難以攝取精微,又難以輸布水液;少陰虛則開闔失常,未能固攝精氣,又未能排泄濕濁。清不升而濁不降,漸致血清白蛋白偏低、膽固醇反高,尿蛋白大量喪失。 此雖結合中醫學說推論,然《素問·至真要大論》曾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水熱穴論》亦云:「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也而從其類也》,」《太陰陽明論》更明確指出:「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因知浮腫乏力等症,確與脾腎同病,濕濁中困有關。然「無陰則陽無以化,無陽則陰無以生」,且濕濁易從熱化,故治法宜氣陰兼顧,濕熱兩清。余常用保真湯加減,取得良好療效。本方出自《證治準繩》,由人蔘、黃芪、白朮、甘草、茯苓、五味子、當歸、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白芍、柴胡、黃柏、知母、地骨皮、蓮心、陳皮、姜、棗等葯組成。 唯五味子嫌澀斂;熟地嫌滋膩;天冬麥冬嫌潤;知母、黃柏與地骨皮嫌涼,恐壅滯水濕濁邪,均宜去之。人蔘易孩兒參,蓮子易蓮須,再增芡實,山藥平補脾腎,米仁根、石葦、大薊根、澤瀉清化濕熱,每獲桴應。從實踐中體會,中醫升清降濁之理,含義良深,值得重視探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上海夜店推薦,以及新人指南?
※儂曉得伐 這些「男神」都是上海人
※【魔都各區最「囂張」的小吃!全都吃過的可以稱霸上海灘了!!!】
※上海凌晨不關門的夜宵店(12.11.27)
※台灣小哥:上海太可怕了,便利到害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