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詩學《唐詩三百首》就夠了嗎?
有孩子上了小學的朋友問我:孩子上小學了,最近在為孩子學文言的事情煩惱。聽說學詩《唐詩三百首》讀透就夠了,是這樣嗎?
我想了想,這個問題還真不是一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所以寫了這篇文來回答她。
文/葉紫鈴
小學生對古代詩詞文學的學習,《唐詩三百首》就夠了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是讓我們先看看——
《唐詩三百首》是本什麼樣的書?
簡單說,是一部為了孩子啟蒙而編輯的唐詩選本。
大家都知道,唐代是詩創作的高峰期。自唐代開元時候,也就是公元7世紀,唐人孫季良就開始編纂唐詩選本了,孫季良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他的老師是寫了「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賀知章。這一本叫做《正聲集》。此後一直到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餘年間,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詩選本問世。
清代康熙年間編訂的《全唐詩》,收錄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大概除了專門研究這本集子的學者外,沒幾個人能全讀下來,別說讀透,讀一遍也難。于是之後,乾隆時候的詩歌理論家沈德潛,以《全唐詩》為藍本,編選《唐詩別裁》,收錄詩一千九百二十八首。這只是四十分之一了,但對於普通讀者來說,也還是困難。還是乾隆年間,孫洙,自號蘅塘退士,以《唐詩別裁》為藍本,又參考了王士禎的《古詩選》、《唐賢三昧集》、《唐人萬首絕句選》,雜以其他唐詩選本,編選《唐詩三百首》收錄詩三百一十首。
這本書果然很受歡迎,成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唐詩普及讀本。這裡澄清一件事兒。我們平時總說「熟能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一句話在這本書出來之前就有了,孫洙定了三百餘首的數量,並在序里說:「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以是編驗之。」所以是諺在前而書在後。但因為這本太受歡迎了,所以現在還有很多人以為,「熟讀唐詩三百首」,說的就是這本書。
再妄加揣測一點,《詩經》將有目無詩的也算上,共三百一十一首,此書定三百一十首,大約還是有些意味的。
花了這麼多筆墨來說這部選集是怎麼來的,還是為了回答「夠不夠」的問題。
怎麼評判呢?得聊聊——
孩子為什麼要讀詩學詞?
這個原因,總是各個家庭不一樣的。還是以我自己為例吧。
我對孩子在古典文學修養上的想法主要有三條:
一是了解些歷史,「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些總得了解,知道為什麼這些文學體裁在這個時候到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在哪裡,比別人高在哪裡,也就是大勢,了解了大勢,才不至於只見了樹木而不見森林。
如果單就詩這個文學體裁來說,有哪些體例、格律,體例與格律是規矩,知道了規矩,才能摸著門道。為什麼中國的詩更加朗朗上口?詩歌創作,尤其是格律詩的鍊字,對文風的形成有著怎樣的作用?對這些問題多謝感性認識,對理解漢語的美、以及多掌握些漢語語感,有很大的好處。
最後就要說到鑒賞了,鑒賞在審美高度,就文學來說,不僅可以增強對美的感受力,還因為我們文以載道、詩為緣情的傳統,而拓寬我們為人的格局、延展情感輸出的方式和渠道。就算不說得這樣高大上,最少讀仙俠小說時候,多點唐詩在肚子里,也能辨別出好壞來吧。
歷史、語感和審美,有了這些目標,對照來看——
《唐詩三百首》這一本書是不是就足夠了呢?
對了解文學史而言,這三百一十首唐詩,顯然是不夠的。斷代選集,斷不能反映詩詞文學發展的全貌,更遑論文學史。前不見《詩經》、古詩十九首、陶淵明,後不見李後主、蘇東坡、納蘭性德。
其實就連唐詩這一段,亦有遺珠,這也是跟編者的鑒賞角度、以及三百首的數量限制有關。比如杜甫的詩選的最多了,但居然沒有《石壕吏》。再比如每個孩子都背的「鋤禾日當午」,也沒有被收錄。所以,從歷史角度來看,僅僅學一本三百首,是不夠的。
那麼對詩的基本了解呢?這就要說回《唐詩三百首》的性質了,這一本是古時候的唐詩啟蒙書。
孫洙在此書的序里說:咱們孩子一上學,就學《千家詩》。但《千家詩》太雜了,好的壞的都有,唐詩也收、宋詩也錄,但又只有五絕五律七絕七律這四種,五言七言古詩樂府詩都沒有。(「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
所以孫洙與妻子一道,編輯了這一本《唐詩三百首》。選詩的標準一是寫得好,二是好背誦。為的是什麼呢?「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給自己家學童用的,從孩子就開始學,到了老年都還能有益處。
這樣看來,孫洙編這一本書,竟是跟我們開這一個「中文系媽媽」的公號是一個道理,都是覺得市面上有的不頂用,還不如自己來做。
再說回我們關注的問題,對於古典詩歌啟蒙,體例、格律、甚至鑒賞等等,這部《唐詩三百首》足夠了。首先,他選擇的編輯方式好,按體例來編輯,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五古七古等等,這些體例,在現代來說,倒不是給孩子看的,而是給家長看的,因為很多家長對這些體例也不熟悉。這樣排開,從誦讀的難易程度來說,基本是五絕最簡單,讀起來像童謠;長篇的古風,可以暫且不給孩子背,家長讀一讀,領著孩子理解下,知名的句子解讀下,就很好了。這樣的編輯方式,顯然是減低了家長擇詩的難度。
格律更不用說了,將這三百篇熟讀下來,尤其如果可以用童子功背一些明白易解的,對格律的掌握和漢語的語感培養方面,一定會有收穫。而書中所選的只是「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就是唐詩中的名作。而又只是「擇其尤要者」,「尤要」大約在兩方面,一是有格調,二是有情懷,都是可以培養審美和陶冶性情的。
另一方面說,這三百一十首詩,對於當代小學生來說,有的又不太適合這個年紀來讀,更不論讀「透」了。比如元稹的《行宮》,你說孩子能理解「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嗎?我看很難。別說現在的孩子,古時候的孩子要理解這一句話,也得非點功夫;若一生沒有經歷過一點滄桑,就算中年人也未必能有這樣的雲淡風輕。
這還說的是詩的意境,其實因為年代相隔太遠,連風物都有了認識的距離。
俞平伯在《詩的神秘》里以古詩中的燈為例子,說小孩子完全不認得詩中說的東西,譬如燈或燈花。看到這裡,我也愣了,俞平伯的小孩子是我們的父母輩,到了我這輩,更是沒見過。更遑論我們的孩子。「講而後識。夫講而知,則所知微哉!」這話很對。如今別說燈花,就連家書,對於在電子時代長大的孩子來說,也定是很難理解怎麼就會「抵萬金」了的。
那麼是不是說這三百餘首詩,沒有被認識的可能和價值了呢?
當然不是!就調平情感、陶冶性情、培養見微知著的敏感和漢語語感這些方面來看,沒有什麼比讀詩更好的了。而有些情感,是跨越時空、超越年紀的界限存在的,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樣來看,這本書不但足夠小學階段,確實如孫洙所說,白首老翁都可以受益。那麼對孩子來說,一些題材或許比另一些要更有感觸些。在與家人在自然中時候,可以藉助故事來體會時節的交替,加強對自然的感受力,「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在與家人一起活動的時候,記誦一些相關的詩篇,譬如登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譬如跟家長回老家,「少小離家老大回」;在去夏令營之前,誦一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在中秋說嫦娥故事,說完了故事,再教「嫦娥應悔偷靈藥」……如此種種,大約可以幫助孩子,突破些情感和風物的隔閡,對詩的理解深入些。
至於這些詩,到底是背呢,還是熟讀就好。我的意見是,五絕七絕五律七律,還是趁著孩子小,誦記為佳。因為語感不但是能說的出來格律規則,平仄押韻,還有細碎的說不出來的聲母韻母、開口閉口,而古人鍊字的講究,也需要細細品味。至於長篇,就看家長了,大多熟讀即可。畢竟孩子長大不需要做詩,讀熟了,一樣可以有效果。
背的時候,家長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先簡單講解;然後通讀三遍;接著家長念上句,孩子念下句;跟著換過來,孩子念上句,家長念下句;最後讓孩子試著自己通篇下來。這樣一來,孩子還容易對格律詩中的對仗形成感性概念。之後再根據記憶曲線,不同時候多背兩次。孩子記憶力好,對《唐詩三百首》中琅琅上口的,多讀幾遍就會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