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好習慣,做給孩子看

養成好習慣,做給孩子看

一個南京中學生在埃及幾千年文物上面刻字的新聞,成為大家最近熱議的話題。旅行中的種種陋俗,喜歡刻字的陋習,隨著逐漸富裕的國人不斷走出國門,幾乎已經走向全世界各大景點了。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些不文明行為發生在了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身上?

隨意在景點刻字、留名的不文明行為,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心血來潮,但絕不是突發奇想。不是看過其他成年人做過,就可能是自己曾經做過,並得到過家長的支持或者默許。所以,在一個個文物、景點上面留下點什麼,自然就成為孩子心中的願望,只要稍有機會就自然而然寫上了。

在這些不文明行為中,孩子固然是做錯了,但是成人卻難辭其咎。所謂的熊孩子,大都是大人教出來的。一個孩子的行為習慣是好是壞,其實一般也是家庭教育是好是壞的反映,更是大人言傳身教的結果。當然,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更直接,在這一點上,正所謂「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不少家長跟我交流的時候總會提到,自己一直對孩子都是正面教育,讓他不要亂扔垃圾,不破壞公物,不要撒謊,不要拖拉等等,但是為何最後的實際效果並不理想,有時候還會背道而馳?這是大多數家長都很困惑的。

究其根源,大部分情況都是大人說一套做一套種下的惡果。當我們把對孩子的教育僅僅停留在嘴上、停留在說教上,卻不注重以身作則,甚至成為壞習慣的榜樣。孩子是最善於通過模仿來學習的,孩子的行為習慣不僅僅是通過說教就能養好的,而更多是通過模仿大人的一舉一動而形成的。

試想一下,那些經常亂扔垃圾的家長,怎麼可能培養出愛乾淨、講衛生的孩子?那些喜歡隨意插隊的家長,怎麼可能培養出守規則、講秩序的孩子?那些滿口污言穢語的家長,怎麼可能培養出有禮貌、講文明的孩子?

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追根溯源,大都可以在成年人特別是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當我們在批評某個孩子的陋習時,應該反思,成年人的不良習慣給孩子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更應該思考,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遠離這些陋習,成為高素質的社會公民?

曾有一段時間,我妻子特別喜歡iPad中的一款遊戲,下班回家經常玩這個遊戲。當她玩的時候,剛開始,女兒就會湊過去看媽媽打遊戲。到後來,她也看會了,就要求玩。我們沒有太在意,就同意她玩這個遊戲,只是每次不能超過半個小時。最初,女兒基本上都能遵守不超過半小時的約定,到時間主動會退出遊戲。可是幾天後,她就迷上了這款遊戲,有些欲罷不能的感覺。於是,她就開始不守約定了。當我要求她到時間就退出時,孩子跟我說:「媽媽每次都可以玩很久,為什麼我就不能啊?」

我終於知道癥結所在了。後來我就跟妻子商量,每天不要打太長時間的遊戲,並把女兒的話轉告她。妻子也意識到自己那段時間有些痴迷這款遊戲,同意我的要求。接下來幾天,妻子都注意控制自己的遊戲時間,也告訴孩子不能超過媽媽玩的時間。沒想到,女兒很快就又能遵守當初的約定了,每次仍然不超過半小時。

可見,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養成好習慣,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做給孩子看。當孩子們的眼裡看到的都是文明禮貌的行為和遵守規則秩序的社會,他們的心裡必然也會種下同樣的種子。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同樣也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最後必然會有孩子東施效顰的那一天。(付小平,教育學者、親子教育專家、復旦大學博士,著有《陪孩子一起上幼兒園》。)

教師指導

家長要關注

孩子的榜樣學習期

孩子對社會的三個認知階段中,第一個階段就是父母榜樣期,他們窄小的世界裡,可以學習的對象非常少,天天接觸的家人就成了他們識別行為目的、認知社會的第一任老師。

因此,當孩子的行為產生問題時,多半是由於早期的榜樣學習期,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和示範造成的。也正是這個時期,家長反而不太注意孩子的感知內容、行為培養,直到發現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才警覺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出現之後,對於父母有知識、有文化,平素較為重視教育的家庭,還會產生疑問,這孩子不應該這樣啊!直接造成問題的原因,基本圍繞在以下幾個方面:

1.榜樣偏移

在孩子0至3歲期間,家長認為他們還什麼都不知道,把孩子交給隔輩老人、保姆帶。卻不知,這些人能夠影響孩子的感知,進而影響孩子的認知,最終形成固定的行為習慣。

曾有一對夫妻,孩子一歲多剛會說幾個短句。一天他們帶孩子玩時發現,孩子生氣時,或當他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總說髒話。警覺起來的母親後來注意到,孩子是受到脾氣暴躁的婆婆影響。因為婆婆著急時就說髒話,孩子感知到奶奶生氣時以此來做反應,也就依樣學樣地說起來。驚覺榜樣作用如此巨大的父母,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一歲多的孩子已經形成了對於解決問題方式的認知,並從第一接觸人處學到了行為方法。

2.環境影響

父母對孩子要求嚴格,教育也是符合社會共識的,但環境的影響卻時常被忽略。一些父母朋友來訪,家庭聚會時,成人話題頻出,行為標準低下。他們完全忘記了孩子在身邊,縱酒縱樂之後,行為榜樣作用就成了反向教育工具。

今年24歲的小文,成了父親的心病。她行為不端,經常惹禍,完全就是一個問題女孩。心理諮詢之後發現,孩子所有這些行為都有幼兒時期父母的影響。首先,小文五歲之前,父親對於母親的外遇行為採用咒罵、毆打等方式發泄,直到孩子五歲他們離婚,家中每天罵聲打聲不絕。之後父親情緒壓抑,時常和朋友在家狂飲,酒後說話無德,還時常和提意見的老人、鄰居動手打架。雖然父親清醒時教育小文做人的道理都是對的,行為上也非常注意,但自身的行為榜樣展示,卻時常出現錯誤。小文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形成了暴力解決問題的認知和由此導致的行為標準下降。

3.認知校正

當孩子長到可以接觸社會時,他們見到的同伴、成人行為有對的、有錯的。這時候父母要承擔的責任就更多,更重要。孩子見到的事,對的如何告訴他們要學習;錯的如何告訴他們要戒除。但很多父母很少注意到。

幾次在街上遇到這樣的家長,孩子就在身邊,父母也是一表人才優雅大方。但為了爭一個座位或被人踩了腳面等小事,這份優雅就喪失殆盡。輕則口出污言穢語,重則拳打腳踢,根本不注意孩子在身邊感受著父母的言傳身教。其實,遇到身邊出現的一些行為刺激,父母不僅不應該做錯誤示範,還應該主動向孩子闡釋這些行為在認知層面上的對錯,讓孩子在無差異的感知之後,能夠學習到正確的認知,在不斷提示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個孩子寫下「到此一游」肯定是他的行為錯誤,背後卻是父母、師長、社會影響因素起著根源作用。當孩子看到成年人在牆上寫、畫,卻沒有父母、師長告訴他們這是錯誤的行為,他們的模仿又有多少是他們自己的錯誤概念起作用呢?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是教出來的,是從一點一滴的行為觀察,感知接受和認知培養走出來的。想教育出好孩子,我們先要學會做好家長,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行為教育氛圍,以及正確的社會認知環境。(藍色季風)


推薦閱讀:

從薩提亞看「七個習慣」
那些長得帥又回頭率高的男生,只因這5個習慣
培養習慣 奠基人生
想你,是一種習慣----NJ如念
警惕六大不良管理習慣

TAG:孩子 | 習慣 | 養成 | 養成好習慣 | 好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