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市場的前因後事
雍正皇帝登基後,封他的鐵哥們十三爺允祥為鐵帽子怡親王,吳三桂的平西王府改為怡親王府。怡親王允祥死後,雍正悲痛不已,把怡親王府命名賢良寺,為喇嘛寺教,永世祭奠。乾隆末年,乾隆皇帝將賢良寺東移至冰盞衚衕重建。清末,賢良寺成為曾國藩、李鴻章等重臣在京辦差的落腳點。
神機營是明代拱衛皇城的部隊,使用大炮等火器為兵器。清代改稱火器營。嘉慶年間,嘉慶皇帝從八旗子弟中挑選一萬多子弟成立神機營,為皇帝使用的精銳部隊。神機營設在煤渣衚衕2號(解放後為人民日報社宿舍和軍委用房,現在是王府大飯店),教練場設在西邊廢棄的怡親王府舊址。清代「八旗子弟」變成了做享清福無用兵。京城內的八旗兵更是無所事事,終日遊手好閒,不再進行操練,神機營如此。這處練兵場因此逐漸荒蕪。
清朝時,東安門外的東安大街是家住東城的官員們上朝的必經之路,而這條重要的大街因為自然發展成了一個市場,每天早上被小攤堵得水泄不通,不但給官員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而且市場喧鬧雜亂,也實在是有礙觀瞻。官方忍無可忍,又不好將所有的小攤販都攆走,只好另想辦法。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政府專門開闢出原神機營一塊佔地面積約130多畝的地方,將原來積聚在東安門大街兩旁的小攤兒集中到一起,「東安市場」就這樣建成了,因臨近東安門而得名。庚子年間(1900年)義和團一把大火燒毀了前門大柵欄地區所有店鋪,在前門商業沒有恢復起來時,不少商戶跑到新開張的東安市場營業,這裡也臨近東交民巷,促進了王府井商業街的興旺。東安市場在王府井大街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東安市場的興建和繁榮帶動了王府井商業大街的興建和繁榮。而東安市場的發展,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東安市場在1903年初建時,只是一個擺地攤、搭布棚、早晨出攤、過午收攤的簡易市場。以後生意興隆,攤點日增,甚至有些商戶吸引了官場人物的投資。這時,商人們組織起來,經當時管理市場的京師巡警廳批准,進行初步規劃。從北到南建起一條長街,以經營百貨、食品為主。長街兩側建起了格局大體一致,每間約10平方米,前有廊檐,後有暗樓的鋪面房。東側為東街,主要經營飲食小吃,雜技場也設在這裡。西側為西街,西門通王府井,這裡開發較晚,先為馬車停車場,後來陸續開設了經營古舊書籍、古玩的店鋪。與場內三條長街相交叉的是三條東西向的街道,叫頭道街、二道街、三道街。1906年在市場北門興建了吉祥茶園,相繼又開設了丹桂茶園、中華舞台等娛樂場所。這時,東安市場已初步形成了一個大型市場的規模,在市場上有了一定的優勢。1909年出版的《京華百二竹枝詞》曾刊有「新開各處市場寬,買物隨意不費難,若論繁華首一指,請君城內赴東安」的小詩。說明東安市場當時在北京商業的位置。據說,東安市場紅火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場北門的吉祥戲院。吉祥戲院的前身是1906年大公主府總管劉燮之修的吉祥茶園。劉總管開茶園的目的就是使皇城以東以北的達官顯貴們看戲不用非到前門外不可了。當時,譚鑫培、楊小樓、金少山、譚富英、梅蘭芳、馬連良、姜妙香等人都來此登台獻藝。後來,清朝滅亡了,跟這兒演戲卻保留了下來。為了使看戲的觀眾能夠在晚場戲散以後吃得上飯,買得到東西,東安市場店鋪和商攤,一直堅持營業到深夜。1912年,曹琨的部隊嘩變(壬子兵變),在東安電影院放起大火,火勢兇猛,蔓延整個市場,頓時一片灰燼,全場商戶無一倖免。1913年以後,市場開始重建。新建的東安市場,不僅建成了成排的鋪面房,而且新店新攤不斷增加,並向南擴展。1917年市場增開了南門和中門,生意愈益興旺。1920年6月9日夜間,東安市場又一次遭火災。這次火災除北門稻香春、東來順等數家店鋪和吉祥戲院外,其餘建築又都付之一炬。這時,東安市場又開始了第二次重建。這次重建,是由商民公益聯合會與市政公所共同規劃,把各店門前原有的四尺走廊全部取消,展寬中間人行路,居中設攤,兩邊各留「火道」,既利於防火,又便於顧客活動。幾條主要街道都建成了二層樓房,搭起了鐵皮罩棚,場內路面鋪以鋼磚,形成了一個不怕風吹日晒的室內商場,規模更加恢弘。東安市場幾次重建,面積一次比一次擴大,標準一次比一次提高。1930年建起屋頂大棚,成為室內的街道,每天開放。由於地點適中,交通便利,場內小店鋪林立,中外商品雲集,且有江湖藝人說書獻技,使一向冷落的王府井大街隨著東安市場的發跡而日趨繁華。在京較知名的商業有吉祥劇院、東來順涮羊肉、舊書市、古董店、布匹店、首飾店、鐘錶店等。東安市場有三個特色:一是百貨雜陳,既可購買,也可閑看,頗具觀賞性。二是各種美味佳肴,品種繁多,足以一飽口腹。三是文化層次高,既有吉祥戲院的京劇,也有新舊書市的圖書,可以讓你在無序中獲得淘書之樂。上圖是民國時期的東安市場大棚區。據1933年12月的統計,東安市場共有16個經營區,包括暢觀樓、青霖閣、中華商場、丹桂商場、桂銘商場、霖記商場和東慶樓等七個小商場,分布著各行各業商販925戶,其中店鋪257戶、攤販658戶。1949年後,北京市一商局成立東安市場管理處,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行業、網點格局和傳統的經營特色。1954年起,東安市場內店鋪陸續公私合營,有職工1400人。1966年爆發「文革」,東安市場改名為東風市場。1967年東安市場全場進行整修擴建,按照統一經營的模式調整經營,經營品種與百貨大樓雷同,1968年改製成為國營企業。1969年竣工後重張開業,成為北京一所大型商場,經營面積達到27000平方米,超過百貨大樓,有北門、西門、中門和南門四個門,與百貨大樓交相呼應,成為王府井大街二顆商業明珠。1988年,市場在自身基礎上組建北京第一家商業集團,並恢復「東安市場」的名稱,成為東安集團下屬的百貨零售店。下面是文化大革命中《人民日報》的報道內容:在北京繁華的王府井大街上,著名的東風市場(原東安市場)顯得格外繁榮興旺:寬敞明亮的營業大廳里,各色各樣的日用工業品、食品,豐富多彩,從春節以來,這裡的顧客一直川流不息,選購商品的工農兵群眾熙熙攘攘,售貨員們以極大的努力,極其熱情、周到地為顧客服務。這個大型綜合性商場已經有六十九年的歷史。七十年前,這裡原是清朝政府廢棄的八旗兵練兵場,瓦礫遍地,草木荒涼。後來,適應王公貴族、軍閥政客驕奢淫逸的生活需要,商人、投機家在這個鄰近宮廷王府的地方投資經商,使這裡逐漸形成北京的一個商業中心。解放前,由於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市場上生意蕭條。到臨解放時,這裡的九百多店戶倒閉了三分之一,許多建築物支離破碎,整個市場奄奄一息。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根據黨的政策和人民的需要,經過公私合營,逐步地有計劃地把幾百個零散的商店,合併改造成為一個統一的社會主義國營商場。鑒於原有房屋大都破舊,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決定撥款重建。新中國成立二十周年前夕,新的東風市場開門營業,面貌煥然一新。現在,東風市場有二萬七千多平方米的營業大廳,經營著一萬八千多種商品。東風市場繁榮的景象,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蒸蒸日上。一走進東風市場南門,「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就映入人們的眼帘。這個商場的職工把毛主席的偉大教導作為自己行動的指針。一天,鐘錶組收到一位朝鮮族同志從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寄來的信,要函購一個雙鈴鬧鐘。可是,商場對這種農村適銷的鬧鐘進貨不多,剛好賣完了。要是在過去,碰到這種情況,回封信就算交代了。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職工們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商業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工農業生產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他們決定自己麻煩一些,一定要滿足人民的需要。他們一方面回信講明情況,一方面和批發部門聯繫,不久就挑選了一個美觀大方、鈴聲清脆的北京牌雙鈴鬧鐘,寄往延邊。半個月之後,商場又收到這位朝鮮族同志的來信,熱情讚揚他們這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東風市場的商業工作人員,就是這樣千方百計地為人民服務。解放前東安市場的資本家那種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生意經,解放後早就被人民革除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又猛烈沖刷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在商業戰線推行的「利潤挂帥」等反革命修正主義黑貨。東風市場新黨委建立後,認真貫徹執行毛主席關於「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狠抓經營方向、經營作風上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鬥爭,提高了廣大職工按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辦商業的自覺性。他們經常徵求群眾的意見,破除陳規舊習,提高服務質量。東風市場現在有兩千多名工作人員。許多店員出身的老職工在黨的培養教育下,努力學習毛主席著作,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覺悟不斷提高,不少人參加了共產黨,被選拔為商場的各級領導幹部。近兩年來,商場職工隊伍里迎來了五百多個青年學生。他們以很高的熱情和幹勁,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績。1992年東城區對1976年因地震成為危樓吉祥戲院進行改造,引發了港商對東安市場改造的興趣。1993年,北京東安集團與香港新鴻基地產有限公司合資在東安市場原址興建新東安市場大廈。1998年1月新東安對外營業。集百貨商場、零售店鋪、電影院、餐飲娛樂、辦公樓於一體,總面積達21.3萬平方米,這正擴大了10倍。其中8萬平方米是對香港出售的寫字樓,每平方米2萬港幣,港商藉機把王府井大街的地皮變成了商品房,掙足了大錢。對於原來的東安市場27000平方米的經營面積,港商只給了15000平方米回遷面積,房產屬於港商,東安集團現在無償使用。原來雙方各佔50%股份的中外合資公司,2006年變成了東安集團只有10%榮譽股份的中外合作公司,全部東安市場的收益歸港商,港商得到了《土地使用證》。東安集團吃了大虧,東安市場在王府井黃金地塊的百年土地使用權就這麼稀里糊塗地沒了,現在還不讓對外說這件事。
1993年東安市場有2000多名正式職工,港商出點兒小錢把北三環生產雙菱手錶的北京手錶廠廠區買下,改裝成一座商場給了東安集團,即現在的——雙安商場。下面是東安市場(東風市場)的老照片,數數有幾個門。
推薦閱讀:
※市場的魚你認得多少
※揭秘: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騙局
※來深十年,我買下十套房——講述我親身經歷的房屋拍賣市場
※宋瓷之冠——汝窯的市場
TAG: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