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次回味無窮的「鰺口釣鯽」實踐

長假期間,應隊友「李子」的邀請來到了久違的長壽湖墊江段——***,在他和FL釣友老吳的幫助下,我和政委佔據了最有利的地形,終於雙雙「品嘗了」久違的大湖短竿釣鯽的「味道」,現在想起來,還真有點回味無窮。

入夏以來多月未下透雨,湖水已近接近歷史最低水平(我的釣點用18尺的杆子也只能釣到 1.7米的水深),我和政委被李子安排到***的左右,而他自己留在了對岸。他的話講:「給你們倆最佳的位置,好好體驗一下什麼叫%¥#·……!」。

據我多年的大湖垂釣經驗,在此類地點垂釣最關鍵的問題有兩個:釣點和釣法的快速調整。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最好聽在此地最熟悉的釣手的建議,而且在此基礎上要能夠迅速調整。下面我就當日的垂釣活動作一總結,也許對一些初學者有些幫助,湖釣高手可以繞行。

那是一個初秋久雨放晴的日子,清晨有些霧氣,湖邊的山頂時隱時現。

剛到水邊的我和政委,一開始就按照李子 「3米6、4米5」都可以的建議,加上各自以往的經驗挑選線組,都不約而同地選用了適合野釣鯽魚的先調子的釣桿景仙15尺,但在線組的配置上有所不同。

因為清晨天還沒亮,政委選定的是自帶電池的小號電子夜光漂,因為電池的原因,吃鉛量不大;而我則選用的吃鉛量最大的軍刀手作B-1007浮標,其目的就是要讓餌團在重鉛的拉力下快速沉底以避開鰺子,然後使用紫光燈直射水面浮標的方法觀標。餌料是李子給配的,因為他想試一下不同的餌料配方,講味道較輕、較重的都有,總體上講我只要稍加調整,就可以配成搓餌或者拉餌。

根據以往的經驗,為了誘魚進窩,我首先將味道較重、香味較濃的餌料開成搓餌,作為首用,而味道清淡的備用。

一切準備完畢後開始了拋竿,結果30桿下去,我這裡沒有然何動靜,政委那邊掛底斷子線數次。

而我們對面的李子則不同,坐定幾分鐘就開始上魚,儘管是鰺子、小翹和小鯉,畢竟傳遞了一個信息,魚是開口的,而且沒有上浮。

天蒙蒙亮了,FL的釣友老吳也趕來了,他選定李子的左側下桿。朦朧中他看到我和政委的效果不佳,就高聲告訴我:「往左移釣位兩米——就是你抄網頭的位置,是個好釣位;而政委要避開水下的掛底物也要左移兩米」。

此時的我還是有些猶豫,如此短的距離有效果嗎?但接下去又是半小時的寂寞讓我終於下了決心——聽他的。

新釣點就在老釣點旁,移起也很方便,5分鐘後就開始在新釣點拋桿找底,結果在找底後的第三桿,一個微微的下頓被我抓住,一條一兩左右的「張牙舞爪」的大湖野生小鯽魚被我拎出水面。

接下來就一發不可收拾,小鯽魚就像排了隊一樣,讓我一口氣打了個連發——接近十條。

而政委那裡還在掛底斷子線,用他的話說:「子線基本給掛完了!」

西部野戰軍的作風就是團隊精神特別好,只要一個人出了問題大家都來想辦法幫助。此時的我也不例外,把4米5的杆子交給湫妹妹,自己起身來到了政委旁邊。根據對涪陵釣友老吳的建議,先用長竿(最輕的黑炎18尺)釣遠,離開掛子線的位置約兩米,以解決這個問題。

斷子線的問題解決了,政委那邊也開始上魚了,但因為用18尺釣的水深也僅僅比15尺的深一點,加上拋竿觀標都沒有4米5的好,所以效果並不佳。

而我的窩子里魚情基本沒斷口,左一條右一條小鯽魚被湫妹妹拉了上來。見到這種情況,我想肯定是政委的釣點沒在魚道上,就拿著他的景仙12尺在他左側試了起來,結果發現了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政委用的線組較輕,餌團下沉很慢,容易被鰺子琢食,第二就是夜遊標為較粗,小吃口反應較小。

在徵得政委同意後,我開始了改進:改成和我用的一樣。

首先用吃鉛量最大的軍刀手作B-1007浮標,3號細條鯽魚鉤,然後進行調4釣2調標找底。在確定釣點水下剛好是岩石邊的一個小平地時,就用行軍鏟挖了個釣位,然後在這個新窩子里試釣了兩桿,就抓住了一個頓口,一條小鯽魚飛了上來。

此時我就將景仙15尺交給政委,自己「強行」的將政委的釣箱給搬了過來。

政委的位置作了調整後,戰況出現了轉機:***左右兩個釣位均出現了最好的魚情,小鯽魚你一條我一條的飛出水面,而且兩個釣位都相繼出現了久違的雙飛。

第一團餌料快用完時,水下的鰺子也進了窩。此時鰺子、小翹還有小鯽魚兼或的上鉤,而且鰺子鬧窩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為了將鰺子引走,我將那團一直沒用的味道清淡的餌拿出,添加了長纖維的拉絲粉25%,然後加溫水1.2倍,配成可以拉大砣的拉餌。這樣開餌的理由是:大砣拉餌入水就開始霧化,容易將鰺子引到上水層,加上長纖維拉絲粉和成的拉餌附鉤性較強,不太容易一下子就被鰺子琢的鉤餌完全分離,更有重鉛墜的快速下沉的作用,這樣就能確保至少有一半餌料能夠快速沉底。加上拉餌的味道較清淡,比較符合鯽魚的口味,應該效果不錯。

有了這樣的線組搭配和餌料的調整,再經過半小時的拋竿操作,我面前的水面就出現了成群的鰺子。只見此種拉餌一入水,就開始物化,落下的拉餌顆粒被瘋狂的琢食,加上悅耳的餌料入水聲被魚記憶後,每當餌料入水都會引得鰺子們「歡呼跳躍」的搶食,結果集中在釣點前水面上的鰺子就越來越多。但儘管如此,浮標仍能沉底到位,露出1~2目。這就說明餌料沒有全部被啄掉,底層的鯽魚仍能夠被殘餘的餌料留在窩中。

此時再出現吃口,基本上全是小鯽魚,而小翹殼和鰺子的上鉤率降到了20%以下,應該說此次調整效果相當不錯。用政委的話講:過癮!有野釣的環境、斤塘的速度,爽啊。

快到中午的時候,太陽從薄霧中鑽了出來,氣溫立刻上升。但由於我的引開鰺子、穩住鯽魚的攻略起到了作用,水溫的變化也沒有讓鯽魚離底上浮,結果出奇的好。

看著我們這邊小鯽魚連發不斷,但***的滑尖上的最佳位置卻沒人佔領,老吳就補缺了過來,以免資源浪費。

高手就是高手,在我和政委的中間夾著,沒有打任何窩子,老吳在5分鐘之內就上了第一條小鯉魚,約半斤。我觀察了一下,他用的是搓餌,據說是一款鯉魚愛吃的餌料。

聽老吳講,這個地方每天中午要停口1~2小時。為了確保魚群不散去,我加快了拋桿速度,結果在午飯期間,仍然有口不斷,而且直到下午收桿時都沒出現明顯的斷口。

為了早點回家與家人享用久違的湖鮮美味,我決定4點收桿,屆時清點,我的釣位收穫:鯽魚88尾,小翹和鰺子半桶;政委的收穫也差不多,而且還釣了條1斤多的鯉魚妹妹。

有了如此的成績就很滿足了,畢竟在此季節、在長壽湖一個釣位能夠達到近百尾鯽魚的收穫還是可喜可樂的,魚獲也出現了久違的爆箱。

回來的路上,我和政委都感到取得這樣的成績還真是有點意外,因為電話問了一下在長壽湖大水面垂釣的其它的釣友手桿收穫基本上都不好。所以我和政委一邊開車一邊總結並與大家分享:

1.天時:儘管不是最好的天氣,但至少天氣不悶,所以在某些「局部」仍然會開口;

2.地利:***屬於大湖支流,兇猛魚類較少,所以小鯽魚得以自由生長;

3.人和:有長期在此垂釣的釣友推薦釣位,能夠一下子找到鯽魚的窩子;

4.發揮:由於使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成功地將小鯽魚穩在水底,而把鰺子引向水面。

最後得出以下結論:

在陌生的環境里,任何釣手如果不虛心向當地釣友學習,僅僅靠「基本功」是不行的;但沒有基本功,在複雜的情況下就抓不住機會。

在此我再一次感謝隊友李子和FL釣手老吳,那種真誠的幫助真的讓我很感動,和他們一起釣魚真的很愜意。


推薦閱讀:

[轉載]【實踐案例】為易友點的龍虎排衙堂局
【實踐案例】 江水彎處|
秋英多傑仁波切:正法實踐論(連載六)
漢詩本土性的理論反思與實踐
氣血兩虛患者拍打拉筋實踐與問答

TAG: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