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語言「十弊」 - 經驗共享 - 應用寫作論壇 —— 知識的價值在於共享!

公文語言「十弊」

  新時期部分公文在語言表述上不同程度、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十弊:  (一)冗繁。「辭尚體要」。為提高辦事效率,準確快捷地傳達意旨,公文特別講求文約指通,言省意顯。而現行公文中較普遍存在冗長繁瑣的弊端,動輒數千言,很少見到幾十百來字的精悍短文。一道指令、一項工作,瑣碎周至,不厭其詳。從目的意義到實施要求,從思想認識到具體步驟,黨政軍工青婦,省地縣村民組,只當世人懵懂,唯恐有所遺漏。語言羅嗦,疊床架屋,畫蛇添足。為了表示強調,常常加上一些完全不必要的修飾限制成分,如「親自調查研究」、「親眼目睹」、「曾經歷任」、「造成人民生靈塗炭」、「對工作恪盡職守」。這種「一個孤僧獨自歸,關門閉戶掩柴扉」式的表述常可遇見。「繁文滋禮,以以其質」。公文主旨被繁瑣的文辭掩蔽、沖淡。閱文者需耐著性子,披沙揀金,方可得其要領。且文書浩繁,一個縣處以上機關負責人幾乎每天都要接到厚厚的閱文夾,洋洋數萬字,無奈只能「瞟個題、掃下描、畫道勾」。如果將每份公文逐字逐句認真研讀一遍,恐怕就辦不成別的事了。  (二)空泛。一些公文空話連篇,不關痛癢,不切實際。長篇大論,頭頭是道,觀點百分之百正確,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實則炒現飯、唱老調,言之無物、言不中的,與本地區本單位實際毫不沾邊,於事無補,於世無益。有的公文連篇累牘,真正有價值、起作用的信息才一小部分,甚至就是幾句話。這種空文廢話.不知要糜費多少百姓膏脂,空耗多少辦文者和受文者的精力。  (三)虛假。「修辭立其誠」是我國最早提出的公文修辭重要原則。公文的語言表達應力求真實、準確、誠信。現在有些地方政府的行政公文在立誠存信方面差距較大,問題較突出。受「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等不良習氣的影響,「唯實」意識不強,弄虛作假盛行。上行的報請類公文中多有假情況、假數據。為了製造假政績,抑揚其詞,誇張其事,動不動就是:「超歷史水平」、「跨越式發展」、「百年未遇」、「翻番」。為了迎合上級,統計數字隨心所欲,「你要多少我就報多少,你敢要我就敢報。」只要將同一機關歷來報請文件中的事實與數據拿出來核對一下,就會赫然顯現其不誠之處。有個縣在一份報告中彙報近幾年發動群眾植樹造林成效斐然,有心人將幾年的造林面積相加,連農民炕頭上都栽上了樹。如此荒廖之事並不罕見,故而有人主張行政機關要打假,公文要擠水分。(四)乾癟。內容貧乏,文字乾巴,枯燥無味.可讀性差。常採取葯櫃式的鋪排、口號式的表述、雞肋式的間架。不生動,少文采,神氣不振,骨力不健,血肉不豐。既沒有從現實生活和群眾口頭採擷生動活潑、富於時代氣息的語言,也沒有很好地從傳統文化和外國語言中吸取有生命力的東西。詞語匱乏,表達手段單一,不重修辭,不講技巧。豐富而極具表現力的漢語文字在這些公文中顯得異常蒼白、局促和僵硬。有的全篇沒有一點生動氣息,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這種公文只姓「公」而無文,自然「行而不遠」。如果不是工作所需,不跟本部門、本行業直接相關,是很少有人去讀它的。  (五)陳套。上下蹈襲,陳陳相因,舊套老調,缺少新意,是當前公文中的一大流行病。一些黨政機關下達的指揮類、決策類公文習慣地因襲上級文件,連語言也整段整篇照抄照搬,口氣語氣亦無變化。這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機關的慵懶之風、』蹈常之習和敷衍塞責之弊。辦文者怕出格,怕犯禁,怕負責任,怕捅簍子,一切以「穩」為中心,無過便是「功」。連下發什麼文件也與上級保持高度一致,不管下情如何,上級沒髮指令,一切照常,「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說一句話」。等到問題成堆,上級發話了,再依樣畫葫蘆,下文整治糾偏。與之相應,語言表述老套陳腐;彙報情況,穿靴戴帽,處處討好;發布指示,舉旗學習,斷不可少;部署工作,上下左右,逐一點卯。為了強調重要,一是基礎,二是重點,三是根本,四是關鍵,循環往複,廣為套用,孰重孰輕,難見分曉。為了顯示重視,領導帶頭,專題研究,搭建機構,大都按此老套路,舍此再無高招。思維的局狹加上語言的陳套,愈顯呆板僵化,豈不令人生厭?  (六)淺俗。平易有餘,而深刻警策不足。不少公文平淡如白開水,無色也無味。說來道去,人所共知,辭不精意不深,不能給人啟迪、引人思考、使人警心勵志。草擬者很少認真思索和研究,未能深入發掘社會現象的底蘊,抓住問題的實質,揭示當前工作的內在規律,前瞻事物發展的正確方向和趨勢,把握昂揚奮發的時代精神,找准開拓前進的最有效辦法與途徑。往往姑妄從之,率爾為之,貪便避難,敷衍成篇。言平義寡,言淺辭俗,故不能從更深層次更高境界更大作用力上影響人、激勵人和鞭策人。  (七)錯訛。「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很難想見公文中的錯訛會象現在這樣多而明顯。文字混亂,用詞不當,搭配乖舛,成分缺失,褒貶失宜,語句不通,言意相違,邏輯紊亂,等等。幾乎所有的語病類型都可在公文中找到大量例證,有時一道公文標題就出現幾個差錯,連級別較高機關的公文也常產生一些幼稚的語法病和語義病,如「城市綠化是城市重要的公共設施」、「力戒艱苦奮鬥,走出困境」、「堪值效尤」、「難免沒有片面性」、「為了防止這類事故不再發生」、「確保國家機密」。現在各級政府都特別重視經濟效益,公文中較多地使用數據。有些擬稿者不懂得百分率與百分點、增長與增長到、翻番與倍數的區別,經常出錯,所作表述與所要說明的數字相差甚遠。由於對字義詞義缺乏正確理解,同時也因採用計算機文字錄入,對音同音近和形似的漢字辨析不清、校對不細,現行公文中的文字差錯不少,其中一些錯別字屢犯不止,如「再接再勵(厲)」、「生死悠(攸)關」、「好高務(鶩)遠」、「相形見拙(絀)」、「鄉(桑)梓」。至於將「烏魯木齊」變成「鳥魯木齊」、「蒞臨指導」變成「泣臨指導」、「免疫」變成「免育」這類明顯的常識性文字錯誤,在基層單位的通用公文中也時常可以看到。公文本來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實用性,一字之失往往引起混亂、貽誤工作、造成損失,甚至產生極不好的政治影響。這種事例在全國已不罕見。  (八)疏闊。粗看大旨可明,事項可知,但經不起細心推敲。從言與意、情與理、部分與整體諸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大多公文都會發現一些瑕疵和疏漏。或主旨不明確,或表意有欠缺,或理由不充分,或觀點與材料不相吻合,或前後矛盾,或數據說明不一致,或不合事理邏輯,或條理性差,或結構不完整,或修飾限制不當。一些人偏好使用絕對性詞語和說法,缺乏唯物辯證態度;濫用模糊語詞,語意含糊、游移;亂用標點符號,造成理解困難和誤差。總之,從內容到形式都存在粗疏毛糙之處,有違公文語言表達準確、明晰、嚴謹、統一的原則。  (九)滯澀。可看不好讀,節奏聲律不和諧,念起來生澀彆扭。漢語本來具有音樂美,母音佔優勢,響亮悅耳;四聲分明,抑揚有致;音節分割清晰,組合靈活。合理調配,可以構成一種獨特的形式美和聽覺美,產生金聲玉振、音意相稱的效果。我們的文化傳統特彆強調聲氣神韻,講求平仄變化,句讀參差。現在的公文寫作者卻很少在聲音方面考慮,行文時重字義而輕聲律,重語意而輕神氣,只求寫下來看得清楚,不求讀出來聽得明白有美感。既不注意字音平仄清濁的調配,也不注意雙音詞、單音詞和公文中較多使用的四字格詞語調協。不善於以平仄諧聲律,以清濁顯神氣。不知道「奇以振其氣」、「偶以植其骨」的妙用。有時句子中多個平聲字或仄聲字連在一起,或幾個相連語句的末尾平仄相同,平板拗口,喑啞不暢。有時雙音詞和單音詞配合不協調,語感生澀,節奏僵滯。讀這樣的公文,就象美學家朱光潛所感受到的,「周身筋肉都感覺局促不安,好象聽廚子刮鍋似的。」  (十)失體。不合體制是公文語言表達的大忌。現行公文立言不得體的情況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對公文的語體特徵把握不好,敘議增多,描繪性詞語和手段較常使用;遣詞造句過於口語化,有損公文的莊重性;一些未經提煉和未進入普通話語彙的方言詞、俗語詞、外來詞隨意寫進公文,存在一種輕浮媚俗的傾向。二是對各文種的格式規範和語言風格區別不嚴,沒有做到「即體定勢」、「置言有位」。常將指揮類公文用語用於寫請示報告,將報請類公文用語用於寫批示文件。結構布局、起承轉合不太符合文體格式要求。三是對發文機關、受文機關的層級、職責、許可權有所忽略,主體意識太強,選用詞語及口氣、語氣不適當。對上不夠謙恭誠摯,對下不夠嚴肅肯定,對平級和不相隸屬機關不夠平和尊重,有些語言還易於產生越權越位之嫌。  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總的說來還是在於文秘人員「不會寫」或「寫不好」。為此,必須加強針對性訓練,加強審核把關,切實提高文秘人員的公文寫作水平,使寫出來的公文產生美感。

推薦閱讀:

論壇即將舉辦
中華詩詞論壇網刊2(詞曲)
唐代風水大師李淳風墓考| - 龍行天下風水論壇[原名:神州風水主論壇]中國風水網,堪輿學,...
中西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探討(摘要) 鐵杆中醫論壇——聯合網路與現實,團結一切可以團...
第三輪生肖小本票漲升空間分析[郵幣卡互動網論壇]

TAG:經驗 | 語言 | 知識 | 寫作 | 價值 | 共享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