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部分縣沿革
07-20
同德縣 地處「九曲黃河」第二曲。黃河自東南向西再轉向北至貴南縣交界處,繞縣境半園,為西南天然界限。縣境位於青海省南部,海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東與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河南縣相鄰,西接興海縣,南連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北靠貴南縣。總面積6520平方公里。1997年全縣人口為37686人,其中藏族佔82%,漢族佔16%,其餘為回、土、蒙古、東鄉、撒拉族等。轄6個鄉,72個村(牧)民委員會,縣府駐尕巴松多,縣內最高海拔4671米,最低海拔2650米。 同德縣歷史悠久,先秦為西羌地,漢末為賜支河曲燒當羌居住地。西晉永嘉末年(公元313年),為吐谷渾活動地。隋大業五年(609年),屬河源郡赤水縣(治今興海縣桑當鄉夏塘古城),唐龍朔三年(663年),地入吐蕃,並置獨山軍,與唐抗衡。五代至宋時仍為吐蕃脫思麻管轄。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隸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治今甘肅臨夏市),歸必里衛萬戶府(駐今貴德)節制。明洪武六年(1373年),屬朶甘行都指揮使司贊善王封地,由答思麻萬戶府管轄。明洪武八年(1375年),歸德守御千戶所隸西寧衛,其地亦屬之。明神宗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後,成為蒙古貴族固始汗和碩特牧地。清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將青海蒙古各部劃為二十九族,今同德為和碩特南左中旗,以蒙古牧民為主,蒙藏雜居。後來蒙古族有的移牧別地,有的被藏化,後又由甘南、川北等地遷來部分藏族牧民。清末,又從尖扎、化隆遷來部分藏族牧民,民族遂以藏族為主。民國二年(1913年),改置貴德縣,同德亦屬之。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貴德縣析置同德縣,取「邊民同服中央德化」之意,縣府駐拉加寺。 1949年10月6日,同德縣和平解放。1950年7月,成立同德藏族自治區,隸青海省人民政府,1954年復改為縣。隸屬海南州管轄。 同德縣的開發史極為悠久,早在新石器和青銅時代就有人類生息活動在黃河河谷及黃河支流巴河兩岸,故至今在同德地區已發現古文化遺址20餘處。特別是我國彩陶出土的最西地區。還在該縣宗日地方發掘出一組三件骨質餐具,即刀、勺、叉。也真奇怪,類似如今西餐式的餐具竟然出土在5000多年前的青海同德縣地區。 據《漢書·王莽傳》記載,公元4年王莽曾在青海置西海郡,築五城。「徙天下禁犯者處之」,「犯者徙西海,徙者以千萬計」,大量屯墾。隋唐又在西海、河源屯田,故「河源一帶廣置烽戎70餘所,開屯五千餘頃,歲收五穀百餘萬石」古代同德曾有過農墾興旺時期,現在境內可見到古農田遺迹20餘萬畝;古水渠遺迹4條,最大的1條長約70公里;有較大的水系工程建築遺址。明代以後,成為蒙古純游牧區。清末民初又有藏族農民在河谷地帶農墾複種,多數定居在巴溝、卡力崗一帶,他們是同德農業開展的繼承者。 貴南縣 該縣位於青海省東部,海南藏族自治州南部。地處西傾山和黃河之間。東接貴德縣,東南倚澤庫、同德縣,西南由尕馬羊曲黃河大橋連通興海縣,西及西北隔黃河與共和縣相望。東西長134公里,南北寬71公里,總面積6567平方公里,縣政府駐茫拉鄉,全縣轄6個鄉,72個村(牧)民委員會,1997年有人口61283人,其中藏族佔75%。縣內有省屬國營貴南牧場和巴倉農場。 貴南縣歷史極為悠久。據考古發掘,在黃河河谷拉乙亥地區發現的由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的古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部分磨谷器物等文物考證,早在7000年以前,就有人在此墾田耕種,繁衍生息。又據《後漢書·西羌傳》等文獻可知貴南地區在秦漢時為西羌地。兩晉時屬澆河郡(治貴德)管轄,南北朝時,境內穆格灘曾被吐谷渾王國建為都城之一,稱沙州(因沙漠故名)、莫河川。如南朝劉宋王朝曾封吐谷渾王阿豺為沙州刺史,一度為吐谷渾王國中期的政治、經濟及軍事指揮中心。 隋唐時曾為吐蕃控制地區,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四月,唐允許吐蕃以河西九曲之地(今貴德、貴南以上黃河流域地區)為金城公主湯沐之地。因其地水草豐美,土地肥沃,吐蕃人在當地屯兵畜牧。為便於入侵唐界,遂在該縣尕馬羊曲地附近的黃河上建造了一座洪濟橋。又在其境沙溝關塘置九曲軍,與唐對抗。唐天寶十二年(753年),唐將高舒翰發兵攻陷吐蕃洪濟、大莫門等城,收復黃河九曲之地,在今貴德設澆河郡,今貴南為其轄地。唐為鞏固其地在境內龍羊峽口一帶設金天軍,在今過馬營一帶設武寧軍,在今沙溝一帶設威勝軍。 北宋時,經常與遼戰爭,無力暇顧西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其境內唃廝啰政權轄地。北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後,其地又為金所佔。南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金將今貴南地割讓給西夏10年。南宋理宗寶佑元年(蒙古蒙哥汗三年,公元1253年),蒙古帝國在河州(今甘肅臨夏)設置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下轄西寧、積石、貴德三州,今貴南地區屬貴德州管轄。 明洪武八年(1375年),將元貴德州改置為歸德守御千戶所,今貴南亦為其轄地。清初沿用明制,貴德所隸甘肅省河州衛,貴南為貴德所管轄。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貴德所改為貴德廳,隸西寧府,今之貴南仍屬貴德廳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在今貴南設置魯倉行政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在魯倉、茫拉一帶設南屏設治局,於1944年撤銷。 1953年3月21日,由青海省委決定,將貴德二區所屬牧區過馬營、日安、魯倉與三區常牧划出,組成魯倉工委,於7月15日從貴德縣析置貴南縣,直屬青海省人民政府。同年12月6日,成立海南藏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自治州),自此,貴南為州屬縣之一。 興海縣 該縣位於青海省東部,所隸海南藏族自治州南部。其境東隔黃河與貴南縣、同德縣相望,南接果洛州的瑪沁縣,北連共和縣,西與海西州都蘭縣和果洛州瑪多縣搭界,全縣面積13100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為46813人,其中藏族佔72%,漢、回、撒拉族共佔28%。轄8個鄉,60個村(牧)民委員會,189個生產合作社。縣政府駐子科灘,海拔多在4000米左右。 興海地區歷史悠久,秦漢時為西羌地,南北朝時為吐谷渾轄地四大戎地之一,即在赤水(今興海縣大河壩河流域)建政,成為吐谷渾末期「河南國」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置河源郡,下轄赤水縣、遠化縣,郡治、赤水縣治均在今興海縣桑當鄉夏塘村一帶,遠化縣治在今興海縣塘格木支冬加拉古城。北宋時為唃廝啰政權轄地。 元代時今興海縣等牧區部落均屬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治河州)管轄的貴德州轄地,隸中央宣政院。明代屬朶甘都司管轄的答司麻萬戶府和必里千戶所(永禾元年改為必里衛)屬地。清初為蒙古固始汗駐牧地,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改設的貴德廳撫蕃同知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為新建的共和縣轄地,隸青海省政府,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在大河壩設立大河壩設治局,後稱為興海設治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興海設治局改置興海縣,取「振興青海」之意。 解放後的1950年6月,中共興海縣委員會和縣人民政府同時成立。1953年12月6日,隸屬設立的海南藏族自治區,1955年5月,自治區改稱為自治州,即州屬縣之一。 共和縣 該縣位於青海省東部,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東臨湟源、貴德,西接都蘭、烏蘭、天峻縣,南連貴南、興海縣,北隔青海湖同剛察、海晏相望,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1990年全縣人口為 13.7萬人,其中漢族7.6萬人,藏族4.3萬人,回族5000人,有蒙古、撒拉等民族。轄有1個鎮、12個鄉、87個村民委員會,州縣府駐恰卜恰。 共和縣歷史悠久,據出土文物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周、秦時羌族部落以青海湖為中心,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西漢末年,王莽秉政,以金錢財物利誘羌人獻西海(今青海湖)之地。漢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漢設置西海郡,治龍夷,又名龍耆(今海晏縣三角城址),轄今共和縣地區。新莽地皇四年(23年),王莽政權垮台,西海郡廢,共和復歸羌人。東晉隆安元年(397年),鮮卑乙弗部落遷到青海湖濱,稱乙弗勿敵國,共和為其轄地。義熙十年(414年),乙弗部落臣服於西秦,共和大部地區又屬西秦王朝。 南北朝時,南宋文帝元嘉六年,北魏神嘉二年(429年),吐谷渾兵臨環湖地區,乙弗鮮卑降並於吐谷渾,共和旋為吐谷渾地。梁大同六年,西魏大統六年(540年),吐谷渾王誇呂建都於伏俟城(今共和石乃亥鄉鐵卜加蘭古城)。 隋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親征擊敗吐谷渾,置河源郡與西海郡,今共和南部地區屬河源郡遠化縣,治曼頭城,址在今共和縣切吉以東塘格木農場一帶;北部地區屬西海郡宣德縣,郡、縣同治於伏俟城。 唐太宗貞觀十年(636年),唐軍擊敗吐谷渾,封其慕容諾曷缽為河源郡王,從此,以共和在內的海南地區為中心的吐谷渾王國,成為唐帝國的藩屬。咸亨元年(670年),唐將薛仁貴率軍反擊吐蕃北侵失敗,吐谷渾亡國,共和全境陷入吐蕃。天寶十三年(754年),唐隴右節度使高舒翰攻佔共和東南部黃河沿岸地區,在今龍羊峽西口設置金天軍,不久重陷吐蕃。 宋代,共和地區為河湟吐蕃唃廝啰政權轄地。一度曾為宋積石軍(治今貴德河陰鎮)轄地。 元代,共和大部地區為吐蕃等處招討司,貴德州地。明代,共和南部地區屬必里衛(治貴德),北屬西海蒙古。 清代,共和地區為西寧辦事大臣轄地。雍正三年(1725年),編青海蒙古為二十九旗,共和西部地區為和碩特西後旗牧地;中西部為南右末旗牧地;東部地區為輝特部南旗牧地。 民國三年至十七年(1914-1928),共和歸蒙番宣慰使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7月11日在曲溝成立共和縣,取「五族共和」之意。即將西寧縣所屬上郭密、下郭密和湟源縣所屬恰卜恰等地,劃歸共和縣管轄。 1949年9月27日,共和縣成立人民政府,直屬青海省人民政府。1953年海南藏族自治區成立後隸屬自治區,1955年自治區改為自治州,共和縣為州屬五縣之一。 貴德縣 地處黃河上游龍羊峽尾部,位於青海省東部,海南藏族自治州東部,東接化隆、尖扎縣,南與同仁、澤庫毗連,西與貴南、共和縣接壤,東西寬63.4公里,南北長90.6公里,總面積3504平方公里。1997年全縣人口為90389人,其中漢族佔54.52%,藏族佔33.48%,回族佔10.81%,其他少數民族還有土、撒拉、蒙古、保安族等。轄1鎮7鄉,4個居委會,113個村民委員會。其中有6個牧委會,302個生產合作社,32個牧民小組。縣人民政府駐河陰鎮,海拔2226米。 該縣歷史極為悠久,據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在黃河兩岸的台地上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境內共發現有「新石器、唐汪、馬家窯、卡約及漢唐以來的古文化遺址300多處。先秦及漢初為西羌之先零羌部落居住的大小榆谷地。 西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漢朝在今貴德設置河關縣,隸金城郡,始納入漢朝版圖,並築歸義城(今尕讓古城)。東漢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護羌校尉貫友在逢留大河(今賀爾加河口處黃河)上建造了黃河上游第一座用大船連接的浮橋。永元十四年(102年),金城長史上官鴻在歸義及逢留等處從事屯田29部(處)。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年),河關縣屬隴西郡。 東晉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前涼張駿置湟河郡(治化隆縣群科),今黃河以北貴德縣地屬湟河郡。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年),呂光自稱三河王,建後涼,在今貴德黃河以南置澆河郡,治所在今河陰鎮一帶的澆河故城,黃河以北地仍屬湟河郡。東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春,河西鮮卑族禿髮烏孤建南涼,在今貴德黃河以南地區仍置澆河郡。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年)以後,北涼在今青海化隆西部和貴德黃河以北新置湟川郡,治地湟川城約今貴德席芨灘一帶。義熙十四年(418年),吐谷渾王阿豺佔據貴德,築澆河城,成為其政治中心。 南北朝時,北魏宣帝景明三年(502年),北魏佔據貴德,並置澆河戎,後又被吐谷渾佔據。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北周在今貴德置廓州,下轄洮河、達化二郡,其中洮河郡又轄洮河、廣威、安戎三縣,其州治與洮河郡縣治均在貴德澆河城。 隋開皇三年(583年),在今貴德仍置廓州,治澆河城。並在承風嶺(今貴德縣尕讓鄉千戶村附近)開設互市,隋與吐谷渾進行貿易交流。隋楊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廓州為澆河郡,轄河津、達化二縣。河津縣轄地包括今貴德縣全境、湟中縣南部和化隆縣西部,州治與河津縣治均在貴德河陽鎮。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隋澆河郡為廓州,治所東移至廣威縣(今化隆群科),轄廣威、達化、米川三縣,今貴德黃河南部為達化縣域,黃河北部為米川縣轄區。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在今貴德縣河陰鎮設靜邊鎮。高宗儀鳳二年(677年),由靜邊鎮改置積石軍,駐兵7000人。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吐蕃佔據廓州,改原澆河城為溪哥城。 北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以後,貴德為唃廝啰政權轄地,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唃廝啰政權降宋,宋仍在溪哥城置積石軍。 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金政權仍在今貴德設積石軍,後改稱積石州。紹興六年(1136年),西夏佔據貴德,改積石州為祈安城。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設貴德州,為貴德地名之始,治所在河陰鎮,隸陝西行中書省河州路管轄。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在貴德設吐蕃等處招討使司必里萬戶府,管轄今貴德西南的貴南,共和縣等牧區少數民族,隸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允元師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仍沿元制置貴德州,遂改貴德為歸德。八年(1375年),改歸德州為歸德守御千戶所,治今河陰鎮,隸臨洮府河州衛。 清順治二年(1645年),沿襲明制,設歸德守御千戶所,屬陝西行都司,雍正四年(1726年),河州衛改為臨洮府,歸德隸之。乾隆三年(1738年),歸德守御千戶所改隸西寧府。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歸德守御千戶所改由西寧縣丞管理,改「歸德」為貴德。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置貴德廳,設撫番同知,隸西寧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為縣,貴德縣隸甘肅省西寧府。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省成立,仍設貴德縣。 1949年9月18日貴德解放,中共貴德委、縣人民政府同日成立,青海省人民政府直轄。1953年12月6日,海南藏族自治區成立(後改為州),貴德為州屬縣之一。 尖扎縣 位於青海省東部,黃南藏族自治州北部的黃河西南岸。東與化隆、循化縣接壤,西與貴德縣相連,南與同仁縣毗連。南北長87公里,東西寬48公里,總面積1714平方公里,縣政府駐馬克塘。全縣轄2個鎮、10個個鄉、4個委會、79個村民委員會,176個農牧業生產合作社、128個自然村。1997年全縣人口43112人,其中藏族佔60%,回族22%,還有漢、土、撒拉族等民族。 尖扎縣在先秦和西漢初期為西羌地。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為漢代設置的河關縣(治貴德河陰)轄地。西晉懷帝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尖扎地區為吐谷渾活動地。南北朝時,尖扎地區屬後涼呂光所置的澆河郡(治貴德河陰鎮)轄地。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在今尖扎縣設置達化縣,治所在直崗拉卡一帶,隸廓州,治今貴德河陰鎮。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今尖扎屬米川縣,隸廓州,治化隆群科。北宋時,曾為唃廝啰政權屬地。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今尖扎又成為宋積石軍(治貴德河陰鎮)轄地。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又陷為金積石州(治貴德河陰鎮)轄地。 元代今尖扎地區屬貴德州轄地,隸河州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明代,今尖扎縣屬歸德守御千戶所管轄。隸河州衛。清代,今尖扎地區為貴德廳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為縣,今尖扎為貴德縣管轄。 1952年4月,中共青海省委決定,成立尖扎區工作委員會,以貴德第六區及昂拉地區為工作區域,1953年6月2日,正式從貴德縣析置失扎縣,直屬青海省人民政府。同年12月22日,隸屬於即日成立的黃南藏族自治區,1955年5月,自治區改為自治州,即為州屬縣之一。 化隆回族自治縣 位於青海省東部,東臨民和縣,南接循化縣,西南與失扎縣為鄰,西接貴德縣,西北與湟中縣相連,北與樂都縣為界。東西長約110公里,南北寬約45公里,總面積為2740平方公里,縣政府駐巴燕鎮。全縣轄3個鎮,13個鄉,368個村(牧)民委員會。1997年全縣人口為217502人,其中回族佔48.9%,漢族佔24.7%,藏族佔21.6%,其他民族佔4%。 化隆縣歷史悠久,從全縣已出土的300餘處古文化遺址及文物表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化隆地區繁衍生息。先秦時,化隆縣為羌人牧地。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金城郡,治允吾(今青海省民和縣下川口),今化隆縣地屬金城郡轄地。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漢護羌校尉侯霸在東西邯(今化隆甘都)屯田5部。 東晉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前涼王張駿在今化隆縣境內直湟河郡,築湟河城(今群科鎮日蘭古城)。東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前涼亡,湟河郡地歸前秦氏族政權,沿舊制,仍置湟河郡。太元十年(385年),呂光在姑臧(今甘肅武威市)建後涼王國,湟河郡歸附後涼。東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河西鮮卑禿髮烏孤佔領青海東部,建南涼王國,仍沿舊制,置湟河郡,郡治黃河城,並在今甘都設邯川護軍。安帝義熙九年(413年),沮渠蒙遜的北涼佔領今化隆等地,分原湟河郡東西地區為湟河、湟川兩郡。義熙十一年(415年),鮮卑乞伏氏的西秦軍隊攻陷北涼湟河、湟川兩郡,仍置湟河郡,今化隆即屬之。 南北朝時,劉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年),北涼再次攻佔湟河郡,沿舊制仍置湟河郡。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北涼國亡,北魏佔領湟河郡及其以西地區,置洮河郡,改邯川護軍為邯川戎,隸鄯善鎮(今西寧市)。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置石城縣(治今群科古城)。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在邯川戍置廣威縣。是年鄯善鎮廢,洮河郡隸鄯州(治今樂都),石城、廣威兩縣均屬洮河郡轄地。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困境內有化隆谷,改石城縣為化隆縣。此為化隆縣名之始。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廢黃河以南之廓州,改置澆河郡(治今貴德縣河陰鎮),化隆縣屬澆河郡轄地,後又劃歸西平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收復河湟地區。武德二年(619年),改澆河郡為廓州,州治今群科古城。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唐移黃河以南之米川縣於今化隆甘都,隸廓州。先天元年(712年),為避李隆基名諱,改化隆縣為化成縣。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為廣威縣。天寶十三年(754年),改廓州為寧塞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廓州,轄今化隆縣等地。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吐蕃進攻廓州。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攻陷廣威、米川,化隆縣地歸吐蕃鄯州節度使轄。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張儀潮起義,推翻了吐蕃地方政權,廓州復歸於唐。唐末,今化隆地區又歸吐蕃地方勢力統治。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後,今化隆地區被唃廝啰政權控制近百年。北來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北宋佔領河湟地區後,改廓州為寧塞城,屬鄯州。北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宋軍退出青海東部,鄯州交唃廝啰自保。崇寧三年(1104年),宋軍再次進入青海,改寧塞城為廓州。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金將奔睹(昂)率兵佔領廓州。紹興七年(1137年),西夏佔領今化隆等地,仍沿舊制置廓州。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以後,蒙古兵進入青海,今化隆等地屬元西寧州轄。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西寧衛(治今西寧市),今化隆地區屬西寧衛。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寧州為西寧府,化隆地區分別屬西寧府西寧、碾伯二縣轄。乾隆九年(1744年),置巴燕戎格撫番廳(治今巴燕鎮),隸西寧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巴燕戎格廳為巴戎縣,隸甘肅省西寧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巴戎縣為巴燕縣,二十年(1931年),改巴燕縣為化隆縣。 1949年9月4日,化隆解放,9月15日,中共化隆縣委正式成立,同日化隆縣人民政府成立,全縣成立4個區人民政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青海法學網
※大美青海_門源油菜花
※氣勢磅礴的青海阿尼瑪卿雪山 攝影培旻
※從圖中是否可以看出這是什麼神像?來自青海
※青海海東小吃--手抓羊肉
TAG:青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