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施壓致東盟發生出人意料的醜事

中國在東盟安全論壇上展開魅力攻勢    中國在本周召開的一次地區安全會議上開始施展魅力,這表明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試圖抗衡美國在亞洲擁有更大影響力的努力,中國開始轉變腔調。    在汶萊召開的東盟論壇上,北京同意9月與這一擁有10個成員國的組織召開會議,制定規則,以便在與越南和菲律賓等國家發生對抗的水域避免衝突。中國還表示將與美國、韓國和日本團結起來去除朝鮮的核武器。  

東盟對與中國而言至關重要

  這種政策立場可能表明了一種更加和解的態度,中國近年來在南中國海一直咄咄逼人地宣示自己的主權,促使其鄰國加強了與美國的安全聯繫。隨著美國把重心轉向亞洲地區,並支持菲律賓等地區盟友,中國正在與其爭奪在亞洲的影響力。

    美國IHS海事情報與出版公司駐倫敦的一位資深分析師加里·李說:「中國已經從原來『少行動,少參與』的接觸方式變成了『多行動,多參與』。這種新的態勢表明中國與包括東盟在內的鄰國的關係可能開始進入一個新時期。」    此次是中國外長王毅首次參加東盟會議。他說,中國和東盟「就像一個大家庭」。他承諾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進一步推進就地區經濟夥伴關係舉行的會談。    中國採取這種更友好的語氣可能是為了孤立菲律賓,兩國船隻已經出現幾次對峙。菲律賓加強了與日本和奧巴馬政府的防務關係,奧巴馬政府自2011年以來一直尋求將重心轉向亞洲。    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所長曾銳生說,中國正在「對整個東盟展開魅力攻勢,並與此同時明確表示是菲律賓在製造麻煩」。    泰國外長素拉蓬6月30日在與王毅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說,東盟與中國的關係是牢固的,並說這種關係是「維護地區和平、安全和繁榮的支柱」。    上周末,菲律賓說,中國船隻在其擁有主權的兩處地方現身威脅到了海上和平。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里奧說,王毅希望在中國領導層更替後在東盟的首次亮相中給大家留下好印象。一年——更準確地說,是新的東道國——會使情況發生多大的轉變。大約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東盟遇到了一件出人意料的醜事:在外長會議後首次未能發表聯合公報。中國向東道國、其親密盟友柬埔寨施壓,要求其不允許在傳統的閉幕聲明中提及南中國海爭端;菲律賓和越南都強烈反對,但最後柬埔寨選擇與中國、而不是東盟夥伴站在一邊。    中國的過度插手在該地區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北京在南中國海咄咄逼人的行為再次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中國新任外交部長王毅首次參加東盟會議。東盟與北京達成了開始就行為準則舉行正式磋商的協議,即9月開始正式會談。    不論原因是什麼,中國最終在南中國海這個棘手的問題上再次傾聽東盟的意見。這不是小事。

美媒 南中國海:中國可以說些什麼  南中國海:中國可以說些什麼,作者美國知名南中國海問題專家、中國南海研究院客座教授馬克·巴倫西亞。文章如下:    中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主張被指模稜兩可,也曾被指有悖於國際法及它所簽署的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更具體地講,中國被指威脅航行自由及「曲解」國際法。美國與東盟國家反覆要求中國明確其在南中國海的海洋主張與行動。中國可以根據以下幾點發表聲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中國主張其在南中國海大部分享有歷史性權利。    九段線就是這一主張的體現。根據這一主張,中國享有九段線內所有島嶼、礁石、暗礁、沙洲的主權,還享有生物資源、非生物資源以及海洋環境的主權權利。關於這一主張的範圍、資源共享的程度以及相關機制的細節,可通過談判予以確定。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沒有明確給出歷史性權利或歷史性海域的定義。中國主張的歷史性權利不同於歷史性海域,因為人們普遍認為後者隱含著內水的概念,而在內水水域,其他國家不享有航行和飛行自由。中國過去沒有、以後也不會妨礙基於商業目的及正常和平目的的航行自由。      首爾的牙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金漢權(音)說:「中國自己現在處於一種不利地位,因為美國、韓國和日本因朝鮮核問題一事而加強了它們之間的聯盟。」他說,中國作出了「一個戰略決定,要對抗美國在該地區無人能及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保留根據九段線內領土而主張的領海、大陸架、外大陸架及專屬經濟區的權利。    *由於九段線內的海洋劃界尚未得到各方一致認同,任何一方都不應採取單邊行動開採油氣資源。聲索方應設立務實性、臨時性的制度安排,比如在爭議海域共同開發資源。    *中國一貫主張通過談判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有誠意開展談判,有誠意遵守衝突管理協定。中國的誠意在類似情形中得到了證明,比如中越北部灣問題談判,中日東中國海談判以及中韓黃海漁業問題談判。中國還主動提出在不損害任何國家對南中國海主權聲索的前提下資助該海域的合作活動。    *中國認為,儘管美國聲稱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保持中立,實際上並非如此。雖然美國並未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美堅持認為中國的主張必須以該公約為基礎。美國堅持認為對南中國海海洋管轄權的聲索必須以陸地為基礎,這就意味著中國對九段線內海域歷史性權利的聲索是無效的。此外,美國堅持認為,中國應與聲索方和非聲索方舉行多邊談判解決這些問題。中國則認為,應該根據2002年中國與東盟共同達成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由「直接相關的主權國家」通過談判解決爭端,域外國家不要捲入。    *關於國際法的創立、演變與解讀,應該牢記一點,即美國在1945年杜魯門的大陸架公告中單方面地提出了「擴展的海洋管轄權」的概念。它提出的合理理由是「世界範圍內對於石油及礦產等新資源的長遠需求」,並提出「應鼓勵發現及利用新資源」。「在進行開發時,為保育和慎重地利用,需要對這些資源擁有公認的管轄權」。    *中國認為,其他聲索方在爭議海域內的活動,比如,佔領爭議島礁、在爭議島礁上修建工事、單方面開採石油、促使南中國海問題國際化、與域外大國聯合軍演、觸犯中國漁業法律的行為等,致使形勢惡化,不符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w     *中國希望與東盟開展談判,共同商定《南海各方行為準則》。然而,行為準則應包含和平合作行為指導,原則,應該成為危機管理機制,而非爭議解決機制。    *中國期待和平解決爭端及合作性地利用南中國海。    根據這幾點發表官方聲明,將能夠在不犧牲其根本主張或利益的前提下明確立場。更重要的是,將會把爭端引入國際禮讓與國際語境的範疇中。此外,還有助於緩和各擁有強大海軍的國家對於「航行自由」的擔憂。    當然,那些認為法律是絕對的、不變的、竭力維持現狀的純粹主義者將批評上述立場,這種情況是有利於西方國家的。但實際情況是「國際法是地緣政治的武器」,其演變與解讀將會受到崛起大國的影響,正如今天受到「全球領導者」影響一樣。對中國而言,這個聲明將表明它已經「崛起」,並且為保護其利益,在必要時願意挑戰現有的世界體系及當代對國際法的解讀。  
推薦閱讀:

頭條 | 澳大利亞拉東盟和中國「較勁」?專家:沒用!
東盟十國
中國取代美國成東盟國家頭號夥伴:美國後悔莫及
日本將與東盟國家簽訂軍事補給互供協定
安倍在東盟特別峰會上推銷反華論 印尼不接招

TAG:中國 | 東盟 | 外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