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可複製的盈利或避險模式

在2007年的超級大牛市裡,湧現出一批以但斌為首的、業績超人的價值投資者,他們憑藉茅台等明星股的豐厚利潤而傲視群雄。但自2007年以後,從公開的資料來看,這些投資明星們似乎沒能重複往日的輝煌——既沒有發掘出第二個茅台、第二個格力,也沒有創造出領先業界的優秀業績。

比如尚雅投資的石波先生,2007年之前在華夏基金工作期間,憑藉華夏回報等產品的優異成績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為2006年中國優選基金經理。但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他在尚雅投資的表現,無論是尚雅系列產品,還是黃金優選系列,表現都很平淡。為什麼出現這麼大的反差?我想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2007年之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催生了一批業績高速增長的上市公司,同時,2007年的大牛市,也給予了這些公司最樂觀的預期,「戴維斯雙擊」效應使這些公司的股價翻了十幾倍甚至數十倍,使持有這些公司的投資人收穫了不菲的財富。但是,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中國經濟的減速,這些昔日的明星公司的業績增速也開始放緩,同時,大熊市所固有的悲觀預期也降低了這些公司的估值,戴維斯雙擊很快變成了戴維斯雙殺,明星公司的股價下滑亦在情理之中了。如果繼續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勢必會給基金產品的整體表現帶來負面影響。

其次,尋找優秀的成長股是一件既關乎智力也關乎運氣的事情,在一位基金經理事後向大眾炫耀他的超級大牛股的同時,一定還有被他隱藏起來的業績平平甚至導致他虧損的股票,而正是這些股票從整體上拖累了他的業績。例如我曾經看到一位網友質疑但斌的文章,他說,但斌總說他在茅台上賺了多少倍,在廣葯上賺了多少倍,但為什麼這些年的業績卻不咋地?是不是他背後隱藏了些什麼不想為人所知的秘密?我想這樣的質疑是有道理的。我從2007年進入股市,也曾收穫了幾支N年N倍股,比如宇通、天士力、翰藍環境、魚躍醫療等,但是,這幾支股票的數量只是我購買過的股票總數的10%左右,而其它90%的股票,或者獲利微薄,或者已虧損出局。要不然,我現在的賬戶還不翻它個8倍10倍的?可以想像,再優秀的投資者,只要是和我們一樣,不依靠內幕交易,公平的參加預測企業未來的遊戲,那麼,他的獲勝概率可能會比我們大一些,但不會大得離譜,因為他們的或長或短的業績已經證實了這一點。但是,作為公眾人物,出於虛榮心的考慮,他可能會有意識地迴避一些問題,實屬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第三,忽視回撤的風險,將給複利增長帶來重大的負面影響。地球人都知道,但斌、石波、林園、李馳等人都是喜歡以時間換空間的投資者,他們都期望持有偉大或優秀的公司穿越牛熊。但是,成功的投資是一場直線勻速活動(進二退一),而不能搞成折返跑(進二退二甚至是進二退三)。我從好買基金網上摘錄了尚雅投資1—9期產品自成立以來的歷史最大回撤率。

尚雅1期歷史最大回撤率:-42.06%。

尚雅2期歷史最大回撤率:-39.67%

尚雅3期歷史最大回撤率:-49.23%。

尚雅4期歷史最大回撤率:-45.78%

尚雅5期歷史最大回撤率:-35.62%

尚雅6期歷史最大回撤率:-44.25%

尚雅7期歷史最大回撤率:-39.23%

尚雅8期歷史最大回撤率:-38.29%

尚雅9期歷史最大回撤率:-45.21%

我們以尚雅3期為例,它的歷史最大回撤率為-49.23%。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把投資搞成了「折返跑」的實例。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一位投資人,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把50萬的資金翻了1倍,漲到100萬是可喜可賀的,但是如果他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而忽視了市場的風險的時候,一個50%的回撤就立馬把他打回原形。有人自信滿滿地說:「從長期來看,股指總是震蕩向上的,優秀的公司總是會在下一個牛市重創新高的。」我不否認這一點,但這種自信至少面臨著三個風險:其一是優秀企業可能蛻變的風險,10年之後,目前看似優秀的企業已經不再優秀了(比如世界著名的企業雅芳、豐田、索尼等);其二是牛市遲到的風險,你如何確保下一個牛市是2年之內,而不是10年之後?要知道美國股市超越1929年的高點整整用了15年的時間;其三,市場參與者喜新厭舊的特質所帶來的風險,這種特質可以讓優秀的企業在10年內業績增長而股價趴窩。寄希望於未來的想法實際上是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撲朔迷離的未來世界,這不太像投資,而更像是一場豪賭。

所以說,對於機構投資者,尤其是顯赫一時的基金經理們,不要看他怎麼說,更要看他怎麼做。不但要看他們在牛市環境下的業績表現,更要看他們在熊市環境下的業績表現。很多貌似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雖然每年都去參加巴菲特的年會,都把巴菲特的標籤貼在自己的臉上,但其實都是在價值投資的名號下行主題投資、趨勢投資之實,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相去甚遠。當然,我並沒有全盤否定他們的意思,他們發掘出來的貨真價實的優秀企業,也許正是我們這些散戶投資者在熊市環境下逢低吸納的最佳標的。

我在2015年的收益率是30%,對這個結果表示非常滿意。股災時的回撤率是30%,對此尚能接受。我目前重點考慮的是,在未來的歲月里,假若再次遇到類似的股災,我能不能繼續保持這個小於大盤的回撤率?或者進一步地減小這個回撤率?

自2013年開始,「低估分散、倉位控制」的八字方針已經實踐了3年,並且在這三年的時間裡讓我的賬戶資金翻了一番(2013年收益率45%,2014年收益率30%),作為一名業餘投資者,我已心滿意足。在2016年,這個不太注重企業成長分析、而是更多關注市場風險的交易策略會依然有效嗎?到年底再見分曉吧。


推薦閱讀:

拉扎爾哭了:複製我,他特么只靠一個單杠!
干涉的利比亞模式可否複製
轉載] 李敖高喊「高舉毛澤東旗幟」 [複製鏈接]
秘制紅燒牛肉麵的做法,永遠複製不出的味道!
刷卡消費時,小心服務員偷複製你的卡!

TAG:盈利 | 尋找 | 複製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