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對生活有真正意義和價值的哲學家及其觀念

哲學是最令人興奮、最重要的學科之一。我們有時會從哲學的角度思考我們應該怎樣生活,上帝是否存在,應當如何組成社會。幾千年來,這幾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最偉大的思想家。本文重點提取哲學家的一兩個重要思想,讓我們來找出對生活最有意義的那幾位。

希臘語中的哲學一詞(philosophy)由philein(愛)和sophia(智)兩詞合成,意為(love of wisdom)。

1,蘇格拉底、柏拉圖,愛提問,藐視權威。《理想國》中,哲學家掌握一切政治權力、軍隊、勞動者。

愛提問、藐視權威是哲學家的專利?因為這個是與理想國的三層結構相矛盾的。在理想國,勞動者是不可以提問的,只可以被動接受統治。

2,亞里士多德,幸福觀:你所關心的人和你死後的事物也會影響你的幸福。所以,幸福也部分地依靠運氣。要增加我們獲得幸福的機會,我們要培養我們的人品,這部分地取決於自動的教養。因為養成良好的習慣,最佳的方式就是從小實踐它們。如此,才有可能交上好運。良好的行為模式就是美德。

我們不應當力圖增加我們的生活的快樂,而應當力圖成為更好的人,做正確的事。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哲學判斷智慧靠的是爭論、辯論和提問,而不是迷信權威。那麼會產生一個疑問:我們學哲學是在幹什麼呢?這不是在選擇權威嗎?所以我們應當是思考性的學習。

人是政治性的動物,我們必須能和其他人共同生活,我們需要一種法律制度,以應對人性的陰暗面(處罰陰暗的人)。幸福唯有和社會生活相結合,我們才能找到它。必須在良好的社會制度下與周圍的人良好互動,才能找到我們的幸福。

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既正確又令人鼓舞。

3,庇羅,我們一無所知的處世態度就是一個白痴。

4,伊壁鳩魯,消除人生的痛苦,增加快樂就會使人更幸福。因此,最佳的生活方式就是非常簡樸地生活,善待周圍的人,置身於朋友之中。如此,你便可以滿足自己大部分慾望,而不會渴望得到無法得到的東西。別為得到那東西勞作一生。

過簡樸的生活,這有益得多,你的慾望變得簡單,它們便容易得到滿足,如此你便有了時間和精力,去享受更有意義的東西。這就是伊壁鳩魯為人們獲得幸福所開出的處方,意義重大。

伊壁鳩魯的另一觀點是如何在死亡問題上想通。他的墓志銘:我過去不存在;我存在過;我現在不存在了;我不介意。

5,埃皮克提圖,西塞羅,塞內加。斯多噶派哲學家最著名的觀點是心理調節。基本思想是,我們只應擔心我們可以改變的事物。我們不必在意其他任何事物。他們也像懷疑論哲學家一樣,只尋求心靈平靜。即使面對悲慘的事件(例如所愛者之死),斯多噶派也不為所動。我們對所發生的事的態度全由我們自己控制,即使我們無法控制所發生的事。

斯多噶派哲學家的核心思想是:我們能主宰我們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我們能選擇對好運厄運的反應。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不一定要感到悲傷;有人騙了我們,我們也不一定非發怒不可。情感會蒙蔽理性、損害判斷力。

埃皮克提圖(Epictetus)是最著名的後期斯多噶主義哲學家。他說,哪怕肉體被奴役,精神依然可以是自由的。他的哲學包括如何對待痛苦和苦難的切實思考。它凝結成已結成一句話:「我們的思想全由自己支配」。

目睹自己死期將至的老年人,往往都想再活幾年,去獲得他們在人生中真正想要的東西。但為時太晚。他們只能為本來可以得到的東西悲傷。在這方面,大自然是殘忍的。正要把事情做到最好,我們卻死了。

塞內加不贊成這種觀點。他認為:問題不在於我們的人生何等的短暫,而在於我們糟蹋了自己擁有的時光。我們應當充分地利用人生,其實人生通常能長到足以做成很多事情,只要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只要我們不把人生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有些人拚命賺錢,沒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些人掉進一個陷阱,那就是拚命地喝酒和做愛。

塞內加認為:若到老年才懂得這個道理,那就太晚了。無法控制局面,隨著種種事件漂泊,沒有時間體驗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事情,這與真正的生活相去甚遠。

讓人生過的有意義的一個好處是:你老年時不會害怕自己的回憶。回想自己錯失的所有的機會是痛苦的事情。他敦促讀者們要遠離眾人,不要靠忙忙碌碌逃避自己。

時間的使用:遠離眾人,過隱居的生活。最富於成果的生活方式是研習哲學。

6,奧古斯丁,自由意志(free will)。

7,波伊提烏,運氣總是多變,不應該對此感到意外。多變是運氣的本質。凡人很蠢,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如此易變的事物上。真正的幸福只能來自於內心,來自於人類可控制的事物,而不是來自能被厄運摧毀的一切。幸福是內心的精神狀態,而不是外部世界的狀態。

8,安塞姆,阿奎那,企圖證明上帝的存在。

9,尼科洛.馬基亞佛利,《君主論》道出人的本性是是自私和現實主義,非狐狸和獅子無法統治邪惡的人類。一個誠實、看透人類世界本質的人。

10,托馬斯.霍布斯,.霍布斯雖然為人謙和,但也像馬基亞佛利那樣對人類評價不高。他認為:人類本性自私,受制於對個人利益的渴求。我們都渴望去主宰別人,無論我們是否承認這一點。每個人骨子裡都是自私的,能控制私慾的唯有法律的條款和懲罰的威脅。

沒有國家權力,人的私慾將是恐怖之源。

11,勒內.笛卡爾,笛卡爾坐標,《沉思錄》,《方法論》。只要笛卡爾還有思想,笛卡爾就必定存在。這是因為,不存在的事物,不可能有思想。笛卡爾的結論是:「我思故我在」。

12,布萊斯.帕斯卡,科學家,發明家,一流的數學家。帕斯卡之賭:信或不信上帝。

13,巴魯赫.斯賓諾莎,磨透鏡的人。上帝就是世界,泛神論。斯賓諾莎很喜歡獨處,正是因為獨處,使他有時間和平靜的頭腦去從事研究。

14,約翰.洛克,托馬斯.里德,時光流逝,究竟是什麼使人是同一個人?洛克似乎認為個人身份取決於記憶的疊置,而不是全部的回憶。洛克認為,我們享有上帝賦予的生存權、自由權、幸福權和財產權。這個觀點影響了那些制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的美國奠基之父。

15,喬治.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有點無聊。

16,伏爾泰,萊布尼茨,伏爾泰(弗朗索瓦—馬利.阿魯挨)法國劇作家、諷刺家、小說家和思想家。熱烈擁護自由和宗教寬容,是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例如,據說他說過一句話:「我不贊成你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它的權利」。《老實人》使他當今最為出名。結論是,別再討論哲學,靜下心來工作,「還是種我們的園子要緊」。對於伏爾泰來說,只要仰望星空就能證明造物主的存在。

萊布尼茨與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無論已有什麼都是對的」的觀點相同。

17,大衛.休謨,自然界的萬物如此複雜、美和秩序性,背後一定有一個造物主—上帝。但休謨不贊同,他認為,看不到設計師本人,就不能證明他的存在。

18,讓-雅克.盧梭,真正的宗教來自於心靈,無需宗教儀式。《社會契約論》「人生而自由,卻處處在枷鎖之中」。找出一種使人們共同生活的方式,使每個人享有像社會以外的自由,又能遵守國家法律。

19,伊曼紐爾.康德,我們全都通過濾鏡了解世界,這個濾鏡就是我們的頭腦。像許多哲學家一樣,康德也致力於探究人與本體的關係。對於人類思維的局限和知識的限度,康德特別感興趣。我們無法知道本體界是什麼,我們卻能夠了解現象界。

尊重個人尊嚴和價值,這是現代人權理論的核心。是康德對道德哲學的巨大貢獻。基於冷靜的論證思考,不基於情感去判斷是非,這種思想方法和亞里士多德的方法大不相同。康德判斷是非依據出發點;邊沁是行為的結果。這就是康德的本體與現象嗎?

20,傑里米.邊沁,本人的頭顱、設計成圓形的監獄。最重要的是關於我們應當如何生活的理論「功利主義」或「最大幸福原則」(The 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一切能造成最大幸福的事都應該去做。幸福就是你的感受。幸福計演算法:一個行為帶來的幸福(強度、時間)—帶來痛苦的數量=幸福值

說謊的道德:康德是說實話和邊沁是看結果。

功利主義是產生於是十八世紀末的一種激進理論。說它激進的理由之一是:人人幸福相等。當時更為激進的或許是邊沁的另一個觀點,即「動物的幸福關係到人類的幸福」,是當今許多維護動物福利的活動的理論依據。

21,黑格爾,「密涅瓦的貓頭鷹唯有黃昏方能起飛」。黑格爾究竟是愚是智,對此爭議很大,但他的影響確實很大。我認為,愚說的是清晨的黑格爾,基於個人;智說的是黃昏的黑格爾,意義於全人類。其狹隘或深遠寬廣不言而明。

我們的思維方式與我們的時代直接相關,離開了人類思想的歷史背景,便不能理解人類的思想。

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人類的智慧和理解力的充分發展是比較晚的事。就像人從年少無知到中老年才充滿智慧一樣。今天的中國正在進入這樣一個時期。我們看到,我們有很多充滿智慧、不僅有國家責任感,更可貴的是有人類的責任感的人才。不讓他們擔負起一個國家和人類的責任,是一個極大的罪過。

黑格爾認為,現實朝著它的目標不斷運動,而那個目標就是理解現實本身。歷史必然會朝著某個方向發展,絕不是一個毫無目標的過程。那個目標是,在理性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地、不可避免地達到精神(spirit)的自覺。人人享有自由,人人對社會有所貢獻。黑格爾對這個過程的描述,始於古代中國和印度暴君統治下的民眾,他們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那些"東方人』眼裡,唯有掌握最高權力的君主才享有自由。

真正的自由來自組織良好的社會。黑格爾說,唯有依靠基督教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因為基督教喚醒了對精神價值的認識。

22,阿爾圖爾.叔本華,生命是痛苦的,最好是從未出生。我們都身陷一種無望的循環:渴望得到某物,得到了它,又渴望得到更多,這個循環直到我們死亡才會停止。

只要我們能認識到現實的本質,我們就會大大地改善我們的行為。叔本華廣泛地閱讀東方的哲學著作,他的學說近似於佛陀的學說。康德是對他產生重大影響的哲學家之一。

叔本華不同於佛陀和康德,他性情陰鬱,難以相處,自負虛榮。最重要的著作是《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不只是論述了現實及我們與現實的關係,他還論述了我們應當怎樣生活。我們都是一種能量之力的一部分,他人並不在我之外,害人等於害己。對於他的理論與他行為表面上看到的矛盾,需要客觀深入地分析,不可妄下結論。

23,約翰.斯圖加特.穆勒,其父親詹姆斯.穆勒是傑里米.邊沁的朋友,也贊成約翰.洛克幼兒的頭腦像空白登記板。他堅信唯有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才更有機會成為天才。用蘇格拉底的反詰提問法(method of cross-questioning)進行教學,鼓勵孩子窮究正在學習的概念,而不是機械的重複它們。

驚人效果:3歲時學習了古希臘語,6歲時寫出羅馬史,7歲能讀原文的《柏拉圖對話錄》,8歲開始學習拉丁語,8歲已能透徹地理解歷史、經濟學、政治學,並能解出複雜的數學方程。對科學懷有熱烈而成熟的興趣。20多歲已經成為當時最傑出的思想家之一。贊成邊沁正確的行為總是能夠帶來最多幸福,但認為太粗糙,提出最高快樂和最低快樂之間的幸福。

但是,我認為穆勒的「任何體驗過高級快樂和低級快樂的人都會選擇高級快樂」的觀點過於絕對。特別對於喜歡打麻將的國人可能不是真理。

《論自由》的生長空間論,極有道理,很有實踐的意義。

24,查爾斯.達爾文,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不是哲學家。但是他的自然進化論及其一些現代版本,大大影響了哲學家和科學家對人類的認識。丹尼爾鄧奈特稱它為「人類創造的最佳理論」。

進化是一個無需頭腦的過程,既沒有意識,也沒有上帝。

25,卡爾.馬克思,馬克思認為,人類的全部歷史可以理解為階級鬥爭史。這種關係阻礙了人類自身的充分發展,把勞動當成痛苦的活動。馬克思認為,通過階級鬥爭,將會出現這樣一種社會:任何人都不擁有土地,沒有財產繼承,教育是免費的,公有的工廠為每一個人提供必需品。那個世界根本不需要宗教和道德。

實際上,人類的本性自私,貪得無厭,罔顧道德,彼此競爭,不可能充分地合作。這正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26,C.S.皮爾斯,威廉.詹姆斯,實用主義(pragmatism)哲學,現金價值(cash value)。一個句子唯有能給相信它是真的的人帶來益處它才是真的。

27,弗里德里希.尼采,尼采十分贊同貴族的價值觀(強大好戰的英雄),不贊成基督教的價值觀(同情弱者)。

28,西格蒙德.佛洛依德,人的大部分行為都受慾望的驅策,我們卻不知。說出自己的慾念—使無意識變成有意識—精神分析學。

29,勃蘭特.羅素,對性的見解引起爭議,批判了宗教,對數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羅素生來就是貴族,非宗教教父是約翰.斯圖亞特.穆勒。《羅素悖論》有何意義?

30,阿爾弗雷德.朱爾斯.艾斯爾,《語言、真理與邏輯》。哲學史大都充斥著莫名其妙的胡話,幾乎毫無價值。他鑒別有意義和廢話的方法是:1,它的定義是真的嗎?2,它能被經驗證實嗎?

一些人想在哲學中找到怎樣生活的答案,對這些人來說,艾斯爾的哲學幾乎毫無用處。

31,讓-保羅.薩特,西蒙妮.德.波伏瓦,阿爾貝.加繆,「存在主義」是其他人給薩特哲學起的名字:我們首先發現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裡,然後不得不決定自己的生活目標。

存在主義的另一個主題是我們存在的荒謬性。在我們做出選擇,賦予生活意義之前,我們的生活毫無意義可言,而我們作出選擇不久,死亡便來臨,消除了我們能獲得的一切的意義。世上只有我們通過選擇創造的意義。

存在主義是能指導人們的生活,做出自己的決定的哲學。

存在主義早期(20世紀40年代)論述個人獨立選擇;後期:我們都是群體的一部分,各種社會的經濟的因素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32,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不明白他說的有什麼意義。

33,漢娜.阿倫特,不提問的人。

33,卡爾.波普爾,托馬斯.庫恩,

波普爾認為,科學家的工作是力圖證明他們的理論是錯誤的,在過程中慢慢走向真理。常態科學,範式轉變。

34,菲利帕.福特,朱迪絲.賈維斯.湯普森,雙重後果原則,扮演上帝的角色?

35,約翰.羅爾斯,《正義論》用無知造就公平。

36,艾倫.圖靈,約翰.希爾勒,「中文房間思維實驗」(Chinese room thought experiment),「圖靈測試」(Turing test)。說明計算機有大腦的功能,就像你了解人的智能是看他怎樣回答問題,而不是打開他的大腦,看神經元是怎樣連在一起的。

37,彼得.辛格,救溺水兒童而不救非洲飢餓兒童,捐助不當。彼得.辛格表達的思想很明確:你能夠,你應當。

安樂死,《動物解放》物種主義,素食主義,反對動物實驗。其見解基於一致性(consistency)。公開宣傳人類應該如何生活時也遇到了危險。辛格還是代表了哲學的最佳傳統。

哲學應切實的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不應僅僅討論生活的方式。

結論:哲學的意義在於指導我們正確的工作和生活,讓人變得懂事、善良,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是我們正確選擇的原則。

360doc.個人讀書館.思想菜園.2013.4.2.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 《40堂哲學公開課》讀書筆記。

推薦閱讀:

天魁天鉞入十二宮之意義
命理學說的意義
偏印在各柱之意義
佛教寺院撞鐘的不同意義
誰說引力波發現意義不大

TAG:生活 | 哲學 | 意義 | 觀念 | 價值 | 哲學家 | 尋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