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印痕越深濕氣越重?專家告訴你如何正確刮痧
近日,女星阿嬌在微博上曬了一張自己刮痧的照片,並配文說「整塊皮好像給撕掉了一樣!」照片顯示她的背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血色印痕,被颳得「慘不忍睹」,就像燒焦了一樣。這到底是反應濕氣太重,還是颳得太狠造成皮膚傷害了呢?阿嬌的這則微博讓傳統的中醫刮痧再次成為人們聚焦的話題。
刮痧有啥治療效果?
如何刮痧才是正確的呢?
1
如何刮痧有講究
刮痧是一種古老而有效、在民間頗為流行的治療方法,用刮痧板或者打磨過的石塊在體表刮拭,皮膚會對這種刺激產生顏色和形態的相應變化——「痧痕」。許多人以為,刮痧很簡單,就是用力刮,痧痕越深越明顯,又黑又紫說明排出的濕氣或毒素就越多,療效也就越好,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從專業角度講,刮痧需要使用特製的刮痧器具,並依據中醫經絡腧穴理論,通過相應的手法沿循經絡、反應點、穴位在體表進行刮拭。「痧痕」其實就是施術後造成的皮下毛細血管滲血的表現。切記,刮痧並非是在人體上隨便到處亂刮。
2
刮痧以不刮傷為原則
作為一種人為造成的皮下出血,刮痧具有一定的創傷性,所以講究刮的部位和刮的力度,應以適量刺激、適可而止為原則,必須根據患者的體質、疾病的輕重採取適當的力道來刮,應揚其非藥物之長、控其微創之短。此外,並不是出痧越多越好,不出痧也是常見的一種現象。
一般情況下,呈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停止了,更沒有必要一定要把整個後背部或全身都刮出痧來。如果片面追求出痧的顏色,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刮痧應根據每個人皮膚的耐受度,以不刮傷為宜。一般而言,女性及兒童的刺激量宜輕。
3
並非人人都適合刮痧
中醫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體內濕氣重的人,容易出痧,所以老百姓一看到出痧就說是排濕毒、排濕氣,其實這只是一部分。根據不同病症,所出的痧是有差別的。對根據痧痕判斷疾病的說法,尚無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但臨床上也常常根據出痧的部位及顏色,倒推過來判斷疾病的病位及病性。比如,脾腧穴、胃俞穴上刮出黑色痧,加上病人長期腹瀉、怕冷,一般是脾胃虛寒;如果刮出淺紅色痧,加上病人經常口舌生瘡、便秘等,一般是胃火旺盛。臨床上發現,刮痧對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等疾患均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刮痧的,也並不是身體的所有部位都可以刮痧的。
下列情況不宜刮痧:
過度饑飽、過度疲勞、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刮痧,否則會引起虛脫。
眼睛、口唇、舌體、耳孔、鼻孔、乳頭、肚臍等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使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復。
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為刮痧會刺激這類患者發病。
接觸性皮膚病傳染者忌用刮痧,因為這會將疾病傳染給他人。
急性扭傷、創傷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加重傷口處的出血。
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則會引起流產。
4
正確刮痧的應知應會
一般而言,人們可用稜角平滑的小物件,如邊緣光滑的湯匙或銅幣等蘸上潤滑劑或清水,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單向重複地刮。一般順序是由上而下,或由身體中間刮向兩側,或每次都由內向外,不得來回刮動。每次每處大約需刮20下左右,直到皮膚出現深紅色斑條為止。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頸部兩側。根據病情需要,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胸部、脊柱兩側、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選擇適合的部位刮痧。
背部刮痧應該注意的事項有:
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室溫較低時應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但影響刮痧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新的疾病。
背部刮痧後飲熱水一杯。刮痧過程中會使汗水排泄、邪氣外排,會消耗部分體內的津液,刮痧後飲熱水一杯,不但可以補充消耗部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
刮痧後不可立即洗浴。刮痧治療後,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後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乾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
不宜在一個局部部位反覆連續刮痧。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平時可以補刮,以加強退痧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不懂穴位的人,最好不要自行隨便亂刮痧。需要刮痧最好去正規的機構,由專業人士來進行,以避免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受訪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中醫傳統治療部主任 趙海音主任醫師
來源:上海大眾衛生報)
(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山楂加一物,濕氣、便秘、肥胖全趕跑,健康無病一身輕鬆
※除濕氣 ,先要打開這個總閘門
※又雙叒叕濕氣,濕氣入侵,久積成疾!祛濕有2個妙法
※如果你濕氣重,每天吃天這個,濕氣就會排得一乾二淨!
※一個動作讓你濕氣全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