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支瑜伽的含義
07-20
八支的概念是出自一本非常古老的瑜伽經典——帕坦伽利的《瑜伽經》。這本書成書大約在公元三百年到五百年之間,沒有確切的紀年。很多瑜伽的修行者都會去翻閱這本書,把它奉為經典,從中去尋找一些聖者的啟示。帕坦伽利(Patanjali)是一個非常富有神話色彩的人物,根據印度的傳說,他的誕生非常特別。他的母親叫哥妮卡(Gonika』),是一個非常有修為的女瑜伽師,在瑜伽的修行中收穫了一定的修為。她想要把自己的收穫傳承下去,於是她就在河邊雙手合十像神祈禱。當她祈禱完睜開眼睛的時候,有一條小蛇從天而降,掉落到她的手掌心,那條小蛇對她說:「我就是上天派來繼承你修為的人,我就是你的孩子。」說完便成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帕坦伽利(Patanjali),Pat就是從天而降的意思,Anjali就是合十祈禱。傳說他就是蛇王的化身,是來幫助世人整理和完成《瑜伽經》的,他對前人在練習中的收穫和體會進行了整理和編著,寫成《瑜伽經》這本書,這本書可以分為4個部分,詳盡地闡述了瑜伽練習的目的、瑜伽的練習方法、練習瑜伽的收穫、練習瑜伽最終獲得的解脫。在這本書里明確的提出,所謂練習瑜伽的目的,就是控制心和意識的波動,也就是為了達到心靈最重的寧靜和平和,在這個過程中,他提到了具體的練習方法。帕坦伽利把練習達到瑜伽的歸納為八部,這八部也就是我們說的八支,通常被稱為八部功法,也叫八分支。也就是八部功法就是通向瑜伽的途徑。這八分支是一步一步逐漸遞進的,就像玩遊戲要通關一樣,要一步一步才能到達最終的方向。第一支,持戒yama:不傷害;不悖誠信;不偷盜;禁慾;不役於物。這些要求都是對於個人自製。這是前提條件,也就是說在修行之前要對自己進行一些約束,當這些自我約束很完善的時候才可以稱之為開始修行。就類似於修佛會有持戒,基督教的信仰中也會有持戒…由此可以看出在帕坦伽利提倡的到達瑜伽的過程中,首先是從自身入手的。從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現狀來看,遇到什麼問題總喜歡向外探索,從別人身上找原因,先找別人的責任。如果用瑜伽的觀點來看,我們要先從自己入手,對自己進行制約和調整。不傷害,就是不主動、不自發去傷害任何生命、任何人、任何感情等等。不傷害也被翻譯為非暴力,就是除了主觀傷害、直接的傷害之外還有素食。在截取食物維持自己生命,不得不結束其他生命的時候把傷害降到最低,選擇成長周期比較短或者沒有和人類類似感情的植物。不悖誠信就是要誠實、要真實,瑜伽的練習就是要照見最真實的自己、尋找最真實的自己。當你開始練習瑜伽的時候首先要做到誠實,當你做到誠實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誠實也包括在任何時候遵循真理。不偷竊,就是不索取超過自己所需求的量的事和物。我們想要維持生命,比如說食物,只要吃飽就能讓生命繼續下去,但是我們想要吃好吃的味道,這樣就看似在維持生命,實則滿足口腹之慾,這就超過自己所需求的量,就屬於偷竊。禁慾,在瑜伽的觀念中,人與生俱來的能量是非常寶貴的,不應該被濫用或者揮霍的。應該要適可而止,把這個珍貴的能量總在需要的地方。禁慾不止是指男女之間的性慾,還有人類的慾望,比如財富、名利……都是應該被控制的。不役於物,就是在這個世界上人是不應該被物所迷惑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物是屬於你的,你也不屬於任何物。包括人的身體,雖然你時時刻刻都和身體一起,但是身體只是靈魂的居所,財富、地位等等都是隨著身體會消亡的,而靈魂是永存的。以上就是第一分支——持戒的內容,這是修行瑜伽的前提條件,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瑜伽的練習,看看自己有沒有走好第一步,是否城市對待自己,不傷害自己的身體,有沒有被練習中的收穫和感覺所迷惑。第二支,精進niyama:潔凈;知足;刻苦行;研讀經典;安住於至上。當你做好了瑜伽的前提條件,那就來到了第二分支——精進。潔凈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就是身體層面,第二個層面是精神和心靈層面。身體層面的潔凈就是素食,吃悅性食物、純天然沒有加工過的食物,通過這種禁食保持身體裡面的再循環。精神層面的潔凈就是通過執念、靜心、慾望的消除來達到的。知足,不求分外之物,懂得心靈上的滿足,接受生命中發生的任何事,控制野心、慾望……從心靈上的滿足獲得最大的喜悅。刻苦行,說到刻苦,很多人會想到電視里看到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苦行僧人,而瑜伽中的刻苦行不止是物質的睏乏和生活的拮据,也指瑜伽中的體式可能會帶來的痛苦,比如早起打坐,感覺起不來……研讀經典,能稱之為經典的都是能流傳很久很久的,一代又一代的人研讀,孜孜不倦的書。比如帕坦伽利的《瑜伽經》、《聖經》、佛教中的各種經文,這些都是見證過真理的人悟到所寫下的,閱讀這些可以與他們有交流,通過這些去知道這些真理。安住於至上,這個至上在有的經書中直接被翻譯為敬神,至上和神是一個概念,這個神不是指神仙,這只是一個象徵,瑜伽中是梵,佛教中的佛,基督教裡面是上帝。它就是一個象徵,象徵至高無上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宇宙的運行規律,這個世界每一秒都在發生變化,但是宇宙的運行規律是不變的,這就被稱為至上。所以在所有的修行中要安住於至上,練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至上合一,與這個恆久不變的宇宙運行規律合一。這個恆久不變的規律被稱之為真理,我們會在很多書籍中看到真理是恆久不變的,也就是這個道理。第三支,瑜伽體位法按照帕坦伽利《瑜伽經》中所描述的,瑜伽修行應該是從持戒和精進開始,但是我們的練習是直接從體位法開始的。那麼持戒、精進之後,就開始第三部,瑜伽的體式練習。《瑜伽經》對瑜伽體式的定義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翻譯成中文就是:只有平衡、穩定、舒適的姿勢,才能稱為瑜伽體式。在《瑜伽經》中所說到的體式原意是指各種坐姿的體式。這些坐姿就是為了收攝心神,穩定下來,更好的進入冥想。這些坐姿包括蓮花坐、英雄坐、金剛坐、至善坐……在坐姿的情況下,讓意識收攝,對呼吸、內在的意識、無限的冥想做關注。但是現在會發現體式這塊兒會包含很多,經書里的原話也說沙子有多少、天上的星星有多少,瑜伽的體式就有多少。其實我們現在做的體式都是從近代哈他裡面引申出來的,最開始《瑜伽經》中說的瑜伽體式就是指靜坐的坐姿。靜坐從一開始嘗試的時候,就會出現腰酸、腿麻等等,也就是說一個人靜坐在這裡,其實是挺難的。因為它對身體的要求比較高,靜坐是為了冥想。如果一個人靜坐,身體非常不舒服,背酸、腿麻……那就會變得非常焦灼,更不用說內在的關注了,所以就出現了現在的各種體式,讓身體向各個方向伸展,比如前屈、後彎、扭轉……這些體式幫助打開髖部、伸展脊柱、增加身體的靈活性等等,讓本來僵硬的身體通過鍛煉靜坐的更舒服、更穩定。在《哈他之光》這個書籍裡面說過,哈他瑜伽是走向王瑜伽的階梯。王瑜伽就是以冥想為主,所以哈他體式的練習也是為了冥想。瑜伽中的坐姿不止是意識的安穩,它對身體也是有要求的。比如說脊柱要延展,在瑜伽的觀念中脊柱的底端蘊藏了昆達利尼。這種原始的能量、與宇宙規律一樣的能量是非常強大的。所以為了這種能量能更好的在它的通道中運行,它的通道就是脊柱,脊柱上結合了三脈七輪,所以必須要延展脊柱。那就和瑜伽體式練習中對正位的要求是一樣的,比如練習過程中一定要伸展、骨盆中正等等。當脊柱伸展、骨盆中正的時候思路是最清晰的。這是關於瑜伽姿勢,關於這一點他還提到了很重要的三點,就是平衡、穩定、舒適,關於舒適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見。有人說那我要是不用力就很舒適,但是不用力身體的骨骼又沒有處在正位上,如果我要讓身體處在正位上又需要用很大的力量,這樣我又覺得不舒適,那這個舒適要如何理解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自己練習的狀態,做體式太舒適的話就會很散漫、鬆鬆散散沒有力量。意識松垮、精神就不能集中。瑜伽體式的練習是為了最終的冥想,如果意識不能集中,那就離冥想越來越遠了,所以精神上太過舒適是不行的。相反,有的人做體式的時候身體非常緊繃,就是你看他做的哪裡都是對的,但是他的身體每個部位都非常緊張,做體式的時候需要非常用力去維持,這樣身體承受的折磨太大。有的人喜歡挑戰自己的極限,經常說做體式沒感覺,其實這也不是瑜伽中所說的舒適,因為她追求身體酸痛的感覺,身體受到的折磨太大也是無法到達最終的目的。經文中還有一句話是:控制不安,對無限做冥想。控制不安就是儘可能放鬆自己,在合適的範圍里,既可以保持脊柱伸展,又不太過於折磨自己,讓身體的感受大於練習的感受。每個人的身體不一樣,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判斷的。在《瑜伽經》中所說的瑜伽練習不單單指體式的練習,還要延伸到生活中去。比如工作中不要太苛刻要求自己,也不能鬆鬆垮垮、不積極。要去享受這個過程。還是那句話,不管做什麼聯繫都要在其中關照,把關照延伸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當中。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從瑜伽的狀態看出來,如果在瑜伽的練習中身體非常緊繃,非常刻意,那說明他在生活中也是很敏感的。在練習到第三步也不要忘了持戒和精進,把持戒和精進帶到體式的練習當中。比如在持戒中第一條是不傷害,有的人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在練習當中不斷要求自己去攻克哪個體式,那這樣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說明明盤蓮花坐的時候膝蓋有點疼,但非要盤蓮花坐,在這種疼痛的狀態下入練習,那麼在體式的練習中就失去了持戒。那麼這個時候已經不叫瑜伽了。如果失去了第二支精進,那就沒什麼好堅持了,那就失去了精進中對個人的提升和刻苦行的戒律。八支的每一支都是它的步驟,但是這個步驟中也包含了瑜伽練習的結果,你的每一步都決定了將來的收穫。所以在體式的練習中,我們要找到保持平衡、穩定、舒適的狀態,不光指身體,還有意識。當身體足夠平衡穩定舒適,意識才能專註,才能夠深入關照到內在。第四支生命能量的控制Pranayama,Prana翻譯成中文是生命能量,和中國漢語中氣的能量是非常接近的。Pranayama就是要控制呼吸,比如說呼吸的長度,呼吸等長了再加入屏息。吸滿了之後的屏息叫做內旋吸,呼完了之後的屏息叫做外旋吸。從呼吸開始練習,從科學角度來講是有道理的,有助於瑜伽的最終目的——冥想內關的連接。根據現在科學層面上講,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緊密相連。可以觀察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生氣的時候呼吸變得急促,胸脯一起一伏。或者是焦慮的時候,呼吸也會變得急促。意識在不平靜的時候,情緒焦慮、緊張、憤怒。而反觀當人的情緒非常平靜的時候,比如現代人最深沉的呼吸是睡覺的時候,當人進入睡眠狀態的時候,呼吸是非常平靜、深長的,這個時候意識也是平靜的,所以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也是緊密相連的。當我們學會控制呼吸系統,讓呼吸非常平和、穩定的時候,那就說明我們能讓意識平靜下來,開始最初的呼吸連接到意識,那麼就可以進入到更深的意識練習中去了。而且能夠控制呼吸就能夠控制意識的波動,這也是始終圍繞著瑜伽練習的最終目的而進行的。呼吸控制講的不單單是控制呼吸,還有生命的能量。生命能量是非常微妙的,它不能在身體里具體找到,但這個氣是整個生命存在的一個特徵。比如我們會在電視、文學作品裡面看到「咽下最後一口氣就去世了」,所以說這個氣是一種生命能量。這種精微的能量不像某種東西可以拿出來看得到,但它是我們生命運行非常關鍵的一種能量。而這種精微的能量通常是比較深層的。關於呼吸的控制,在經文中有句話說:當體式練習非常純熟的時候就要開始呼吸控制。也就是要按照順序,首先要先約束自己,再對自己進行提升,最後在提升的過程中突破身體這層障礙,只有對身體非常深入的了解,才可以透過物質的表層進行深層的精微能量的調控。這個生命能的控制,在經文中或是指導種都有明確標註,必須要在有經驗上師的指導下才可以進行的。上師也就是在這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的人。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比較深層的功法,現在有一些瑜伽老師或者瑜伽初學者,剛開始練習沒多久就說在練習呼吸控制,如果是真的在練習,沒有上師的指導就去練習這種精微的生命能量的控制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精微的能量是聯繫著思維或者心智的,如果練習不當可能會造成心智紊亂。還有一種,他不是在練習生命能控制法,只是在練習呼吸。Prana這種生命能量是運行在全身的,不光在身體層面,還有思維心智層面。我們在生命能控制的時候可以由它運行全身,掌管或者指導身體所有行為或是身體狀況。這個方面延伸就是呼吸控制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我們憤怒的時候,呼吸是不穩定的。所以這裡不光是說調整呼吸方法,而是我們整個生活都要隨著去改變。第五支,感官的回收那麼在這種運行全身的生命能量被我們掌控之後,我們就能控制自己的思維,更好的進入第五支——感官的回收。眼睛可以看到世界,耳朵聽到聲音,鼻子聞到氣味,舌頭品嘗味道……這些器官都是接收外來的信息。比如我們順從感官只向外接收信息,那麼我們所有的認知都是和外界息息相關的。這些向外感知信息的感覺雖然帶我們認識了世界,但是也讓我們過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外在,而隔離了內外。所以說我們對自己進行約束的,提升自己,能夠連接身體,控制精微能量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感官回收,把向外擴散的東西進行收攝。當覺知力不再依附於感官,就有機會開始向內了,與內在最深、最精鍊的感知力結合到一起,就達到了對感官最好的控制。從深層的意識進入靈性的大門,也就是感官通過擺脫對外界的認識和干擾,才能更清凈的讓自己的內在真實的呈現,去切實的感受真相。在帕坦伽利的《瑜伽經》中,他把八支分為兩個部分,前五支是身體外在的修行、具體的練習方法和練習過程;後三支是對身體內在的修行和錘鍊,同時也是瑜伽修行的結果和收穫。經過前五支,後三支的的時候,帕坦伽利的瑜伽的定義中開始有了更深的能夠稱之為收穫的東西。前五支的練習可以通過老師的授教、個人的練習去獲得,後三支是沒辦法授教的。第六支,心靈集中,專註Dharana。有的經文裡面把它翻譯成心靈集中,有的經文裡面翻譯為專註。我們在體式中經常會提到這個概念,把注意力專註於某個部位的體驗,讓意識更加專註,把意識一直固定在一個點上。這一點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到是很不容易的。大家可以試著找一個舒服的坐姿坐下來,讓臀部放鬆,整個背部向上伸展。在這個過程中把專註的意識集中在臀部下沉的感覺上,看看能保持多久。你會發現時間非常短,剛開始調整好可能意識還專註於臀部的感受,但是隨著時間慢慢的流走,你會發現意識已經沒有完全專註這個部位了。日常生活中,我們很難專註地去做一件事。比如現在在聽這個課,可能腦海中會有很多其他瑣碎的事情此起彼伏。心念是特別容易散亂、波動的,這種波動常常是無意識的。比如在瑜伽體式中,身體某一個部位的感覺特別集中,大腿很酸痛或者其他的部位,這個感覺就會引起心念的波動,可能覺得大腿累了需要休息,或者想著這個體式會不會讓大腿變粗啊,腿變粗了穿褲子會不會不好看,不好看那就要減肥……這個波動會無休止的延續。這種散亂、無意識的波動是很耗費精力的。所以帕坦伽利在《瑜伽經》的開篇就說「瑜伽就是控制心和意識的波動」。在瑜伽八個步驟的練習中,也是一直向這個方向靠攏的。心靈的集中、專註是走向冥想的第一步,如果沒有辦法專註,就沒法達到瑜伽的最終目的。經文中說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它可以是實質存在的。就是說想要進入內在的練習,就要先把意識持續收攝在一個固定點上。這個東西可以是一朵花、燭火、一個神像……可以讓意識直接集中的地方。通過實質的東西讓意識集中開始走向內在,走向冥想。因為心靈專註是通向冥想的門檻,它需要通過物質讓在外和身體有一個連接。專註是冥想的第一步,最簡單的往往是最難做到的,因為我們每天經歷比較分散,需要把它聚攏起來。只要你形成專註,並一直保持,那就已經在進入冥想了。第七支,冥想Dhyana。我們很多人會提到這個詞,但又沒辦法準確去描述,在佛教中也把它翻譯為禪定或者入定,這樣會比較好理解一點。它比專註更加專註。很多人說冥想就是坐在那裡什麼都不想,其實不是的,但是坐在那裡,想著什麼,也不是的,更不是在老師的引導下想這想那。其實在冥想中觀想一個對象,這個對象可以指實際存在的物。在冥想中和觀想的對象有個更深度的連接。在冥想中感知所有的一切,自己的身體、周圍的環境、外界的聲音……但是不去判斷所有感知到的東西。比如臀部的酸麻、外面有人走來走去等等這一切你都可以感知到,你能清晰的體會到當下所有的存在,但是又超越這些存在。不再以某一種認知、某一種角色的認定去看待這個東西,而是超越的角度去看待這樣的存在、這樣的身體、這樣的環境,那就等於現在另外一個高度上和更高的精神或是能量進行結合。當他把周圍的環境、自己的身體,甚至是時間都超越了,那麼對於這個進入冥想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或者說這些都是不存在的了。如果一直能在冥想狀態中保持,並且持續深入、超越,到達極致狀態就是三摩地。第八支,三摩地samadhi。三摩地地概念說起來就更不可言喻了,每個練習瑜伽的人都知道三摩地,但是對它的解釋又不夠詳盡。或者有的大師到達了三摩地的境界,但是描述出來就已經不是他經歷過的三摩地的樣子了。三摩地就是在冥想狀態中不斷持續,不斷超越,到達極致和巔峰的狀態。根據經文記載,會有超越物質和所有的認知,能夠獲得終極的喜悅和自由。更可貴的是他會一直處在那樣的狀態中,非常喜悅平和,難以言喻這種美妙和放鬆。這種感覺我們沒有體驗過,我們在練習中也很難去企及那種狀態。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三摩地,只是非常短暫,以至於我們這種粗淺的覺知力還沒感覺到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三摩地是不能被習練的,冥想的終極去處就是三摩地。也就是瑜伽經典中所提到的天人合一、梵我合一。那麼我們倒著來看,想要達到三摩地,就要學會冥想,要進入冥想就要心靈集中,專註。想要做到專註就要感官可以收攝,呼吸可以調控身體,個人的持戒和精進。當個人的持戒和精進做的很好的很好就可以進入身體的練習,當身體精微的通道都梳理好就可以進行呼吸調控,呼吸調控好之後就可以進行感官的收攝。當物質層面都準備好之後,心靈的大門就會打開。每一支都是息息相關的。每個人心靈上的體驗是不盡相同的,是沒有辦法複製給別人的,所以只能自己去練習、去經歷、去體會。原經文中對後三支的闡述非常簡單,專註就是把意識固定在一個點上,冥想就是持續的專註,三摩地就是冥想的終極狀態。在前五支做的很好的時候就能得到物質層面的收穫,比如持戒的時候,這個人的生活變得有條理,整潔,有規律;精進的時候,個人的能力、品質都會有所提升;練習體式的時候,身體會收穫健康;在練習呼吸的時候,整個神經系統就會變得平靜;練習感官收攝的時候,人會變得堅定,不再那麼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練習到後三支的時候,會發現它會給心靈帶來更廣闊的歷史空間,體會到物質層面中沒有辦法體會到的喜悅和自由。到這裡可能有的人會覺得後三支的東西都太玄幻、不切實際,那說明我們還在前五支的階段,我們只需要做好前五支就可以了。前五支就像是階梯,層層遞進,只有做好了前五支才能獲得後三支的成果。如果前五支沒有做好就去做後三支,那就像空中閣樓,都是空想。有的人會說我練習瑜伽的目的很單純啊,就想通過瑜伽減肥、瘦身、鍛煉身體,不想三摩地、冥想之類的。那也沒關係,你想要的在前五支裡面都可以實現,你只需要放輕鬆去體會前五支給你帶來的收穫就可以了。瑜伽不僅僅是教室里墊子上的練習,瑜伽包括生命中方方面面,瑜伽就是生活。瑜伽是沒有辦法用言語完全表述出來的,它需要自己親身的體驗,去感受。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案例研究:人體免疫不全病毒(HIV)感染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一 (12)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八
※瑜伽到底能練到多少歲?
※平衡不好是大事?這幾個瑜伽體式你一定要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