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應該教孩子怎麼花?會「花錢」比會「攢錢」更重要——別錯過小小理財家的「敏感期」

Mon.

Tues.

Wed.

Thur.

Fri.

上一個春節,小小常剛3歲,爺爺給塞紅包,小小常一看是錢,趕緊擺手,「我不要,我拿它沒有用。」一旁圍觀的我們忍俊不禁,不知今年小傢伙會不會突然「開竅」,甚至變成個小財迷了?

雖然已經從領壓歲錢的角兒變身為發壓歲錢的,但估計很多年輕的家長還會和常爸一樣,到了過年,依舊在孩子的壓歲錢上各種糾結——

該給多少壓歲錢?

發了壓歲錢,是讓娃隨性花掉,還是引導Ta存起來?

如果花掉,會不會養成隨手花錢的壞習慣?

如果存起來,什麼時候讓他用??還是像當年我們的媽媽說:「幫你存著,長大給你」,然後長大了就再也不提這事?

今天,常爸特意請來非常善於跟錢打交道、畢業於北大金融系的倆娃媽媽吳子系,來給大家說說你關心的壓歲錢問題。

嘉賓介紹

吳子系

倆娃媽媽,畢業於北京大學金融系,十二年銀行從業經驗。十分精力,一分用於工作,一分用於生活,八分用於鑽研實踐兒童教育,信奉好的教育都是為生活做準備。

臨近春節了,附近銀行在辦公樓的大堂里立起了「小小銀行家」的廣告,吸引家長給孩子開聯名賬戶,把壓歲錢好好存起來。午飯時閑聊,我隨口說了一句,「教孩子攢錢沒太大意義,還是教孩子花錢比較重要。」

沒想到,一群同事媽媽立刻炸了鍋——

「孩子可不能讓他亂花錢,更不能讓他手裡有錢。」

「就是,一有錢就亂買東西,等養成習慣了管都管不住!」

「不讓他花錢還偷著買東西呢,讓他花錢就更沒邊兒了!」

我從漫天的口水中掙脫出來,仔細一想,確實不能讓孩子亂花錢,確實不能讓孩子亂買東西,確實不能讓孩子沒邊兒(超過合理限度)地花錢。然而,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不應該是花不花錢,而是「亂花錢」和「沒邊兒地花錢」——可這些靠強制孩子把錢都存起來就能解決么?

在一般人看來,花錢是極容易的事,有錢還能花不出去么?所以涉及到金錢教育的時候,大家總覺得儲蓄比較重要。可在我看來,儲蓄才是最最簡單的事情,不花就是了,儲蓄沒有會不會,只有願不願。而花錢恰恰是沒有願不願,只有會不會的。意願和技能,你說哪個才是需要通過教來解決的呢?

眼看春節要到了,親戚朋友塞給娃一沓沓的壓歲錢,該怎麼辦?在說壓歲錢之前,我們先說說平時的零花錢。

花錢,要學會自控,知道邊界

孩子早晚會面臨自己手握一定數目財富的那一天。花錢能力的培養像游泳,小的時候不從淺水池開始,大了直接進深水多半凶多吉少。所以,從低年齡、小金額開始,慢慢學習哪些錢該花,該如何花,這才是杜絕「亂花錢」的方法。

再說「花錢沒有邊兒」。孩子不知道哪裡是邊兒,那家長就給一個邊界,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合理限度。仍舊拿游泳打比方,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學會獨立和自控地花錢,在孩子學花錢的時候,父母應該像時刻遠遠關注的救生員,先講好多深的地方可以去(哪些東西可以買),最遠可以游到哪兒(最多可以花多少錢),定下來以後,只要不越界、不出事就應該讓孩子自己撲騰的過程中逐漸精通水性。

我們家的花錢原則是每月的零花錢自己保管。可以全花光,但不允許借款或預支、提前消費,食品類需要提前請示,其他類別買完以後告訴我,讓我知道就可以。

43塊錢買到「失敗」購物經驗

吳習習(我女兒,8歲,目前上小學二年級)剛開始獨立花錢的時候,買過的東西包括

● 一個在我看來簡直丑到無法直視的橡膠兔子(5元)

● 一串戴了幾天就掉色的串珠手鏈(19元)

● 一塊不到她的巴掌大的聖誕樹造型的薑餅(18元)

● 兩盆喂海豹的小魚(10元/盆)

其餘的錢基本都用來買吃的了,包括她娘我明確指出屬於非健康食品不建議購買的,然而人家一句「你說過可以讓我自己作主」,就把我的阻攔給生生憋了回去。以後凡是沒有離譜到誇張的,我也就不管了。

後來吳習習同學是這麼評價她的購物經驗的——

「以後不買小玩具了,就在賣的地方玩一下就好了。」 (說的是兔子)

「有些東西看起來挺好吃的,其實一般。」(說的是薑餅)

「餵過兩次就可以了,以後不給海豹買吃的了。」(心疼自己的錢呀,媽媽付錢的時候,每次都是「我還想喂」啊!)

這些就是吳習習從媽媽眼裡「失敗」的購物中獲得的人生經驗,算算帳,43塊學這些,值!

再後來大概是過夠了買東西的癮,或者不受限制地自由久了就有些乏味,吳習習不再熱衷於買買買了,也不太關心這個月還有多少錢可以花,而是遇到想買東西的時候才看看錢夠不夠。

有一次,妹妹在海洋世界對一個魔球愛不釋手,吳習習豪爽地說要給她買。

我問,你的錢夠么?

她說,可以攢呀,我現在還有四十多塊,再攢兩個月就可以買了。

我說,大的128(元)得攢兩個月,小的68(元)攢一個月就可以了。

吳習習說,還是多攢點買個好的吧,上次給奶奶買手鏈選了個便宜的,沒幾天就掉色了。

哎呦,知道講究品質了,主動努力攢錢給妹妹買個大玩具,真是好感人。誒?慢著,沒教攢錢呀,自己就知道了呢。

該堅持的原則,一個都不能少

教孩子花錢是不是比想像的還神奇?不過在給零花錢這件事上還是有兩點需要注意:

Tips

第一,需要有一個能長期執行的客觀規則。

客觀的意思是,不會憑誰的表現或者誰的心情影響零花錢的多少,規則越客觀越能對孩子形成約束。同時,這個規則還需要能夠適用比較長的時間,避免頻繁調整。

在每個月零花錢給多少的問題上,考慮到花錢的需求和能力是隨年紀增長的,我們家的規則是每個月零花錢按照年齡的平方給,也就是六歲的時候每個月36元,七歲的時候每個月49元,以此類推。這樣開始不會太多,後面增長下來也不會太少。

Tips

第二,零花錢裡面總要有一部分是完全無條件的。

人的安全感建立在無條件的被接納上,無條件接納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能靠嘴說,需要通過具體的行為讓孩子感受到,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應該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

很多父母根據孩子的表現給零花錢,例如將考試名次和孩子能得到多少零花錢掛鉤,或者把零花錢的數量和做了多少家務掛鉤。

本來孩子學習取得進步或者獨立完成了一些家務,自然就會產生心理滿足感,這樣的滿足感會促進他更進一步。而把這些和金錢掛鉤以後,因成就而來的滿足感就被獲得金錢的滿足感取代了,一旦金錢的需求沒能得到滿足,或者對金錢的刺激感到疲倦,就會視這些條件為障礙而產生厭惡的情緒。

壓歲錢成立共同基金,讓娃參與管理

說完了「零」花錢,馬上過年了,孩子們又會收到不少壓歲錢、小紅包這樣的「整」錢又該如何處理呢?

這個錢一方面對孩子來說金額非常大,超過了她能控制的範圍,另一方面孩子對錢的認識也不應該只是花花花,所以我們家的處理方式是把這些錢存起來。哈哈,你們可能要說,這不還是攢錢么?非也,非也,這裡的「存」並不等於「攢」。

吳習習收到的壓歲錢和紅包算一份,媽媽和爸爸按這個金額各出一份成立一個共同基金,存在吳習習和媽媽的聯名賬戶里,用於全家一起行動的旅遊娛樂支出。我們把這個錢稱為基金,就是要像真正的基金一樣管理,要投資,要簿記。

基於長期金融從業的背景,我認為投資理財的能力對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程度不亞於通過某種技能謀生的能力。所以,我希望吳習習在獨立生活之前形成理財的概念,起點嘛,就是她和爸爸媽媽的共同基金。

不過,目前利息、收益、風險這些概念,對吳習習來說還過於複雜,她還沒有能力進行投資操作,所以,目前共同基金的投資由媽媽操作,吳習習負責記支出流水賬,爸爸負責出總賬。

吳習習領了記賬的任務以後,每次出門都會挎著一個小包,隨時收集車票、門票,好回去記賬,別提多有范兒了。

去年,我們家的共同基金在媽媽的操作下實現了大約5%的收益。這個成績相當一般啦,然而吳習習看著「平白無故」多出來的600多塊錢非常驚奇地說,哎呀,比我一年的零花錢還多呢!

後記

教孩子花錢,不是單純給孩子零花錢,怎麼給和怎麼教,都是家長需要表面上盡量不著痕迹,但背後要花很多心思觀察、思考的。

我一直相信,好的教育是為生活做準備。身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幸福,想想一個人要過幸福的生活,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就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啦。

這個春節,你家寶寶收到的壓歲錢,你們計劃怎麼用?一起來分享下吧!

1

END

1


推薦閱讀:

「你和你老公,誰給家裡花錢多?」
你真的知道怎麼花錢嗎?
就地取材不花錢,教你製作生根水,給花卉生根快10倍
不用花錢去醫院,你也能治好背痛(教練良心之作)
在該花錢的年紀 用這些來自測一下財運

TAG:孩子 | 理財 | 錯過 | 敏感 | 攢錢 | 花錢 | 壓歲錢 | 怎麼 | 重要 | 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