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傳6:貴人相助!上演蛇吞大象 成為超級富豪

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繼續做客老齊的讀書圈,今天我們繼續來講李嘉誠傳。昨天說到了,70年代,香港遭遇到了嚴重的股市泡沫,之後又是一次巨大的股災,投資者全都被血洗,而李嘉誠卻在股市亢奮期早早的完成了上市,相當於把公司的股份賣給了股民,套現了一大筆錢,為接下來的發展留足了儲備,贏得了日後的現金流,70年代初長江實業資產不過1億,到了1976年的時候,長江實業的總資產達到了6億港元,而他要挑戰的香港置地,則凈資產就達到了80億港元。有人笑話李嘉誠不自力量,他卻不以為然,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而在1977年,這個機會就出現了。

當時香港經濟一片大好,香港開始籌建地鐵,耗資205億港元,計劃耗時8年。從九龍觀塘為起點,穿過海底隧道,到達香港島中環,全長15.6公里,而在這條線路中,中環站和金鐘站最為重要,人群也最密集,當時很多地產商都看準了這個重點,積極招投標,其中既包括李嘉誠,也包括了香港置地。而輿論一致認為,香港置地已經勢在必得。而李嘉誠一直廢寢忘食,就為了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大機遇。

他的方案是,這次改變只租不售的模式,蓋完樓就賣,而且跟地鐵公司坐地分錢,長江拿49%,剩下都給地鐵。長江還積極提供建設費用,給地鐵公司補充現金。之所以提出這個方案,主要基於兩點,地鐵需要錢,他們對資金相當饑渴,資金缺口高達幾個億。所以誰能幫他們快速回收現金流,他們跟誰合作的可能就越大。而香港置地確實很強大,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強大,所以才不會讓這麼多的利益出來,過於自信,正是香港置地的軟肋。1977年4月5日,改變長江實業命運的時刻來了,長江實業力壓香港置地,成為了新的地王。一下這個爆炸的消息,就傳遍了街頭巷尾。

香港地鐵的董事局主席唐信接受採訪的時候,也印證了李嘉誠的判斷,他們就是需要資金,誰能給他們又快又多的資金,他們就會選擇誰。很快1978年5月,一年時間,中環那裡的環球大廈就蓋好了,發售10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回款5.9億港元,成為香港樓價歷史之最。8月份金鐘站上的海富中心也竣工,並且熱賣,李嘉誠依照約定跟地鐵公司坐地分錢,香港地鐵非常滿意,唐信多次表示,他選擇了一個十分正確的合作夥伴。李嘉誠方面當然更滿意,兩座大廈光毛利就7個億,而且他還獲得了巨大的名聲,以及香港地鐵的信任,跟各大銀行也保持了非常好的合作關係。長江實業一下從默默無聞的小公司,變成了全港知名企業。

李嘉誠深知,如果繼續快速擴張沒有銀行的支持是不行的,而全香港哪家銀行最牛逼呢?用腳趾想也知道,一定是滙豐銀行,這是英資洋行,國際金融集團背景,實力極其雄厚。當時滙豐銀行甚至有港幣發行權,這即相當於現在的央行 工商銀行的地位,那時候滙豐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他跟哪個企業合作,哪個企業瞬間就牛逼,絕對是點石成金的實力。李嘉誠當然想去結交滙豐,於是他找到了滙豐的常務副主席沈弼,竟然兩人一見如故,這下李嘉誠算是徹底找到了財神爺。

有人問了,滙豐為什麼看上李嘉誠,最主要還是因為李嘉誠不貪,當時滙豐正在準備翻新華人行,而華人行就是華商們自己組織起來做生意的地方,是一座大廈。滙豐1974年就拿到了華人行的產權。1976年翻新的消息一出,不用問,又是一場慘烈的招標,而李嘉誠剛剛漂亮的做完港鐵項目,高效的建造速度和市場口碑,讓滙豐注意到了他的長江實業,當時滙豐要的就是又快又好,他和長江實業合組了華豪集團,要用最快的速度建造華人行商業大廈。並要求這個大廈成為香港的時代標杆,工程耗資2.5億,面積2萬平米,不到兩年這個工程就完成了,之後立馬被搶租一空,這個活乾的相當漂亮,讓沈弼非常的滿意。有人去採訪李嘉誠,覺得他跟滙豐中間肯定有事,李嘉誠毫不隱瞞自己的策略,他說他在跟別人合作之前,都會換位想想,對方選擇我到底有什麼好處,如果對方沒有好處,那麼你也得不到任何好處,你把利益讓給了對方,自己的好處才會源源不斷。不要在自己利益上斤斤計較,讓出去小利,才會有更大的收穫。他說這個道理是他那個窮書生老爹李雲經教給他的,但他爸爸只說到了做人勿貪小利,其實做生意更是如此。

就拿李嘉誠來說,這兩個活賺錢倒在其次,一下收穫了兩個非常強大的合作夥伴,一個地鐵公司,時時刻刻都能給他帶來好項目,另一個滙豐,那可真是個搖錢樹。有項目又有資本,害怕以後賺不到錢嗎?

此時的李嘉誠已經不僅僅滿足於蓋房子了,他要在資本上更進一步,於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香港第二大洋行,和記黃埔身上,這家公司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和記洋行,另一部分是黃埔船塢。洋行從事貿易,船塢負責物流。當時在英資四大家族之首的祁德尊手裡,他趁著股市牛市的時候,通過和記洋行吃下了黃埔船塢,還有屈臣氏等企業,此後他還把碼頭的土地清理出來,大搞地產開發,於是黃埔集團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開發商。後來祁德尊不斷的吞併企業,造成了消化不良,出現了財務危機,尤其股災後,讓和記洋行一下虧損2億港元。沒辦法才斷臂求生,吃下這個大傢伙的,只能是滙豐,後來滙豐拿下了他33%的股權,此時和記和黃埔分家,但沒多久1977年,和記和黃埔再度合併。改組成了和記黃埔有限公司。

當時李嘉誠就判斷,和記黃埔不會一直在滙豐手上拿著,否則滙豐就會背上銀行操縱集團的嫌疑,所以最後肯定會出售,果然1978年機會就來了。李嘉誠本來去搶九龍倉的股票,但滙豐銀行的沈弼阻止了他,說這是滙豐的另一個夥伴船王包玉剛看上的項目,最好不要二虎相爭。聽人勸吃飽飯,李嘉誠果斷退出,算是賣給了沈弼一個莫大的面子。另外,他私底下也通過沈弼得知,滙豐銀行在等待和記黃埔財務轉好之後,就會出售,李嘉誠心裡的小算盤是,有和記黃埔了,自然就不需要九龍倉了,他也要為自己蓄力,爭取吞下這頭大象。當時長江實業資產7億,而和記黃埔則高達62億。所以李嘉誠必須孤注一擲才行。

李嘉誠聽了沈弼的話,而包玉剛也念他的好,於是三個人坐在了一起,包玉剛為了報答李嘉誠,還要主動撮合李嘉誠收購和記黃埔,他可能也覺得,把李嘉誠忽悠到和黃那邊去,自己這邊收購九龍倉就更保險了。於是李嘉誠吃下了滙豐手裡的9000萬股合集黃埔的股權,然後繼續從股市上購買,1980年11月,長江實業持有和記黃埔股權達到了39.6%,這個消息就像炸彈一樣,讓香港股市狂躁起來,這次交易是標誌性的事件,一舉奠定了李嘉誠在香港經濟界的位置。

1981年1月1日,李嘉誠被任命為和黃董事局主席,這也是華人第一次當上了英資洋行的老闆,之所以能夠蛇吞大象,多虧了滙豐銀行背後的運作。否則長江實業那點錢,根本就不可能去控制和記黃埔,但支持李嘉誠的沈弼,卻相當自信,他說我們不是暗箱操作,而是因為李嘉誠確實能給滙豐帶來利益,也確實能夠對和黃的未來負責。

後來有人總結李嘉誠的精明就是,小利全讓,大利不放,處處收買人心,這也導致了他入主和黃,並沒有遭到公司元老們的抵制,而他進入董事會,也相當謙虛,本可以發號施令的李嘉誠,總是跟大家商量著來,很快他就得到了大小股東的信任,而李嘉誠的經營能力也讓這些人很快信服,和黃的凈利潤由1977年的3.3億,漲到了1983年的11.67億。一年的凈利潤比原來長江實業的總資產還要多。所以這無疑是一個教科書式的收購。

嘗到了資本的甜頭之後,李嘉誠發現這比蓋房子來錢快多了,於是他就停不下來了,接下來又是一連串耀眼的資本收購。那麼這次他又看上了哪家公司了呢?咱們明天接著講

推薦閱讀:

貴人圈兒,中式大門
貴人、友人與情人
你屬什麼,看看你的貴人是誰?
這6個日子生的人,背後永遠有貴人,一生從不缺錢花
這輩子貴人總是不請自來,錦上添花發橫財的生肖

TAG:富豪 | 大象 | 李嘉誠 | 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