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史 第四章秦、漢、晉長城 第一道萬里長城 秦始皇長城 一、秦始皇為什麼修築長城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修築的萬里長城,在我國建築工程史上是空前的大工程。其時間在公元前三世紀,設備工具非常落後,全線一齊興建,時間又緊迫,比漢、明兩代所建萬里長城艱難得多。漢、明兩代長城是分段分期修築,時間延續長,有的多有前代長城遺迹,故比較容易。秦始皇為什麼要修築萬里長城,其線路走向經過哪些地方,以及功過是非問題,眾說紛紜。 首先看看歷史文獻的記載: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滅掉齊國,統一中國。統一後並沒有立即修築長城,修築長城是因一樁偶然的事件而引發的。 「八達嶺環幕影院」說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就建築長城是不對的。 《資治通鑒》載: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始皇之碣石(在河北昌黎北),使燕人盧生注1求羨門2,盧生使入海還,因奏錄圖書3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遣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北擊匈奴。」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斥遂匈奴,收河南地(今內蒙古伊克昭盟),為三十四縣,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迤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蒙恬常居上郡(治膚施,在今陝西綏德縣東南50里。)統治之,威震匈奴。」 《史記·六國年表》作「始皇三十三年,築長城河上。」 注釋: 1盧生:名盧敖,燕人,為秦博士。避難遁居於今山東諸城縣南30里盧山,今山有盧敖洞。 2羨門子高:古之仙人,秦始皇東遊海上,求仙人羨門子高,欲得長生不老葯。 3錄圖書:如後世讖(音襯)緯之書。預先說出的話,事後有靈驗,或作出後來的兆頭,叫做讖。 《淮南子·人間訓》載:「秦皇挾(收藏)錄圖見其傳曰:亡秦者胡也。因發卒五十萬,使蒙公(蒙恬)、楊翁子(秦將)將,築修城1,西屬流沙,北擊(罄)遼水,東結朝鮮,中國內地挽車而餉之。」《泛論訓》載:「秦之時,高為台榭,大為苑囿,遠為馳道,鑄金人,發適戍,入芻藁,頭會箕賦2,輸於少府(官名,如後世司農),丁壯丈夫,西至臨洮、狄道,東至會稽、浮石3,北至飛狐、陽原(在今陽原縣南),道路死人以溝量4。」 注釋: 1修城:長城。《淮南子》作者劉安避其父劉長名諱,改長為修。 2頭會箕賦:按民人人口數收稅,像簸箕一樣斂取民財,是多取賦稅之意。 3會稽、浮石:會稽,山名。浮石、隨水高下而不沒。其地皆在遼西界。 4以溝量:言滿溝也。古人言物之多往往雲以某某量。如《呂氏春秋·期賢》「無罪之民,其死者量於澤矣。」《史記·貨殖傳》,「畜至用谷量牛馬。」 秦始皇修築長城是因始皇求長生不老葯而引起的。起初燕人宋毋忌、羨門子高都說自己是仙人,住在東海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中,那裡有長生不老葯。齊威王、宣王、燕昭王都相信其說。始皇二十八年來到海上,遣齊人徐市(徐福)入海求之,沒有求到。三十二年始皇來到碣石,又遣燕人盧敖入海,尋羨門子高求長生不老葯。盧敖入海還,沒有求到長生不老葯,卻求到一條讖語:「亡秦者胡也。」胡就是匈奴,當時匈奴雄踞北方,勢力頗強。始皇聽說將來滅掉秦的是匈奴,於是乃先發制人,派蒙恬、楊翁子帶兵五十萬北伐匈奴。第二年,即始皇三十三年,首先築長城黃河上。這一年是公元前214年。 有的專家學者認為始皇修築長城是假借方士讖圖之言以實現其政治、軍事意圖,或者是方士為迎合始皇意圖而獻的策略。從客觀形勢分析,當時匈奴北踞朔漠,南達河套,東西跨地萬里,距秦都咸陽不足千里。驅逐匈奴,北築長城,開展屯田,鞏固邊疆,對當代社會安定、生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二、築長城的勞作者是什麼人 秦萬里長城是怎麼修築起來的,築長城的勞作者是什麼人?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開始築長城河上,第二年全線開始修築。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崩,二世賜扶蘇、蒙恬死。蒙恬前後修築守御長城五年,雖說利用了戰國時秦昭襄王長城、燕昭王築的部分長城,可是東西長達萬里的長城在數年之內完成,其工程艱巨可想而知。春秋戰國時期修築長城的勞作者大約多是軍卒,秦始皇修築長城的勞作者史文明言是城旦,城旦是判處四年徒刑的犯人。從中原內地往邊疆長城線上挽車運送糧餉物資的是黔首,即黎民百姓。監修的是蒙恬、楊翁子率領的五十萬軍隊。飛狐、陽原道上死的人以溝量,可見當時徵發的人力非常龐大。 城旦,刑徒名。男為城旦,女為舂。《漢舊儀》:「城旦者,治城也。女為舂,舂者,治米也。皆作五歲,完四歲。」《漢書·惠帝紀》注,引東漢應劭云:「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女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歲刑也。」《史記·秦始皇本紀》《集解》引三國魏人如淳雲,律曰:「論決為髠鉗,輸邊築長城,晝日伺寇虜,夜暮築長城。」 城旦是秦律判處最輕的徒刑,刑期四年。男為城旦,天一亮就去築城或從事其他勞作。女為城旦舂,舂穀成米,供城旦食用。始皇三十三年開始修築長城,遭到國人反對。第二年丞相李斯上了一道奏章說:「異時(戰國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工農,士則學習法令。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其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所職,天下有藏詩書百家語者,皆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這道嚴厲的命令一下,黥為城旦的人為數眾多,一律押送到邊疆修築長城。城旦白天防禦寇虜,黑夜修築長城,擔負雙重勞務,異常艱苦。《政論》3356頁載「秦割六國之君,劓殺其民。於是赭者衣塞路,有鼻者丑。故百姓鳥驚獸駭,不知所歸命。」秦視敵國之民都是敵人,處之徒刑。始皇此舉既打擊了六國殘餘勢力和反對自己的人,又鞏固了邊防,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但不是治理天下永保安定的策略。始皇三十四年,又謫治獄吏不直(公正)者,去築長城。 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秦簡》在秦律條文中,對管理城旦方面有成文規定,說明秦長期以來城旦就是其工程勞作的主要人力,並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經驗和律條:如1、有完城旦的,不加肉刑,只髠剃頭髮;有刑為城旦的,受黥、劓、剕刑後去服役。2、城旦身穿紅色囚衣,頭戴紅色氈帽,頸上系著黑繩,腳脛帶著鐵鉗。3、老年城旦不必監管,有指名需要監管的,加以監管。4、城旦、城旦舂出外服勞役不準前往市場或在市場門前停留休息,路經市場中間的要繞行,不得通過。5、城旦勞作損壞器物或工具的要受笞打,每值一錢,打十下,值二十錢以上,重打。如不立即笞打,主管的吏應賠償其價值的一半。6、城旦勞動表現好的可減刑為城旦司寇,城旦舂可減刑為舂司寇,都是二歲刑。城旦每二十人由城旦司寇一人監帥。城旦司寇是比較可以信賴的犯人。用以防禦盜賊和匈奴。7、城旦表現特殊好的,男可減刑為鬼薪,給宗廟採集薪柴;女可減刑為白粲,給宗廟舂祭神用的精米。鬼薪、白粲勞作方面更為自由。8、城旦每天吃兩餐飯,做重活的,早餐一升,晚餐三分之二升;做輕活的,早晚餐都是三分之二升;有病的按律發給。9、違犯紀律的城旦,用少給口糧予以懲罰,每天給三分之二升,合正常口糧的一半。10、地方上有專管糧食的機構,也有嚴格的管理規章。(見《睡虎地出土秦簡》原文請參閱《釋居庸》一文) 修築長城,兩邊用木板夾牢,中間一層一層填土,築城人用木杵一下一下搗實,隨著夯歌勞作,一層一層夯築。軍吏在一旁執鞭督促,監工人員用錐形器扎一紮,看看是否夯實。城旦每天吃兩餐小米飯,未必果腹,衣服襤褸,其苦無比。唐代人張籍寫過一首《築城曲》是其寫照: 築城處,千人萬人齊把杵。 重重土堅試行錐,軍吏執鞭催作遲。 來時一年深磧里,盡著短衣渴無水。 力盡不得拋杵聲,杵聲未盡人皆死。 家家養男當門戶,今日作君城下土。 有一首《古謠》,說的是秦築長城死了很多築城的人,這首歌一直至漢代還在流傳: 生男慎莫舉(生下男孩千萬不要撫養他), 生女哺作脯(生下女孩用肉乾好好哺育她)。 不見長城下, 屍骨相支拄(立著的屍骨都是男兒)! 秦築長城也是就地取材,除土夯外,山上多用毛石干碴,傳說始皇用「趕山鞭」、「趕石鞭」修築長城。還說天上出了十二個太陽輪流照著世上,只有白天,沒有黑夜,監管人員鞭促城旦不分晝夜修築長城,都是說築長城給民人帶來痛苦虛構演義的說法,說其修築長城之急迫罷了。 三、對始皇修築萬里長城的評價 秦始皇驅逐匈奴,北築長城,徙謫屯田,鞏固邊疆,當時雖有積極意義,但後人對之多持批評態度。主要是秦代法律異常嚴苛,因觸犯法律而被判刑的人數眾多。這些罪犯都投入土木工程,如修建阿房宮即用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修築長城的人力數字更大,史稱「赭衣半途,斷獄歲以千萬數。」可見包括士兵戍卒,運送糧食物資的黎民,加上大批的罪犯,總數有數百萬人。強征暴斂,致使農商萎縮,城鄉蕭條,經濟失調。 萬里長城,限期完工,督築急迫,視人命如草芥,道上「死人以溝量」,長城上下,「屍骨相支拄,」古人有「萬里長城萬里骨」之說。死人之多在我國歷代建築工程史上空前絕後。 始皇甚至遷怒太子扶蘇諫焚書坑儒,發到蒙恬軍中去監修長城。始皇東巡,無人監國,以致胡亥、趙高合謀奪取皇位,扶蘇被賜死軍中。威震匈奴的將軍蒙恬被賜死在上郡橋山的長城門。蒙恬臨死說:「夫起臨洮,屬遼東,城塹萬餘里,不能不絕地脈,此固當死也。」(見《水經注全譯》82頁) 始皇本想修築長城,防禦匈奴,鞏固其政權,卻適得其反,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正如《淮南子·人間訓》說的,「當此之時,男子不得修農田,婦人不得剡麻考縷(剡音眼,刮麻成線。),羸弱服輅(拉車)於道,大夫箕會於衢(聚斂於大道),病者不得養,死者不得葬。於是陳勝起於大澤,奮臂大呼,天下席捲,而至於戲(陝西臨潼縣東),劉項興義兵隨,而定若折槁振落,遂失天下,禍在備胡而利越也。欲知築長城以備亡,不知築長城之所以亡也;發適戍以備越、而不知難之從中發也。」 錄唐汪遵、褚載相近的兩首《長城》詩作結。 汪遵長城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逼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褚載長城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焉知萬里連雲色,不及堯階三尺高。 秦始皇萬里長城經過北京,經過延慶 燕、秦、漢、晉、北齊、北周、隋、明八代長城經過延慶 要點: 1、《延慶州志》、《宣化府志》、《日下舊聞考》、《長安客話》、《西關志·居庸卷》都說秦始皇萬里長城經過河北懷來、北京延慶。長城專家說秦長城在延慶北300里獨石口,灤河上游,沒有文獻依據。 2、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有11處,《太平寰宇記》有1處,《後漢書》有1處,《續資治通鑒》有1處,共計14處說秦長城在黃河之南,在今寧夏固原、隴東環縣、陝北榆林一線。長城專家說內蒙古固陽長城是秦長城是不對的。固陽長城是後魏長城。 3、晉崔豹《古今注》說:「秦、漢所築長城土色皆紫,故稱紫塞。」用紫土築的長城在今晉北右玉與內蒙古涼城交界處。固陽、武川沒有用紫土築的長城。 4、北齊天保年間,「總秦戍」築長城,西起西河,即今陝北榆林河,經今大同,北京北夏口,東至於海。「總秦戍」是說北齊長城從陝北榆林至北京密雲古北口這一段是在秦長城舊址上建築的。長城專家誤將「總秦戍」定為大同東北的一個地名。 5、專家說秦始皇萬里長城是連接秦、趙、燕三國長城並加以修繕而成也是不對的。始皇萬里長城完全利用了秦昭襄王長城;既沒有利用趙肅侯北長城,也沒有利用趙武靈王長城,而是於上述兩道趙長城中間另選新線;利用了燕昭王長城從懷來、延慶至河北隆化一段,然後向北、又向東、向南一直修到朝鮮境內古碣石。 6、要求改正八達嶺中國長城博物館、山海關長城博物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中有關長城的錯誤部分,改正大、中學歷史教材及普通讀物中有關長城資料的錯誤部分。八達嶺長城博物館展示圖、所有歷史教材,把秦萬里長城分割繪成三段是不對的,秦長城是一條整體的長城。 一、《延慶州志》、《宣化府志》、《西關志》、《日下舊聞考》、《長安客話》說燕、秦長城經過延慶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為防禦匈奴,修築長城,當年「築長城河上」。第二年,傾全國人力物力築全線長城,西起臨洮,東至朝鮮古碣石,東西長達一萬餘里。長城專家說秦長城不經過北京,不經過延慶。 清光緒《延慶州志》則說:「古長城,在州南二十餘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開謀,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遼西。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是說燕、秦長城經過今八達嶺之北3里岔道。 《宣化府志》卷之十四《塞垣志》說:「燕與秦之長城俱在上谷之南……若秦人所築則今宣府南山萬里長城是也。其自居庸(此指八達嶺,長城不經過居庸關)至遼東當因燕城之舊而整飭之。」 北京西北165里有個出名的山嶺,名叫長城嶺,在河北省懷來縣鎮邊城東南,北京地方志都說長城嶺上的長城遺址乃秦始皇所築,可見秦長城是經過這裡的。 《西關志·居庸卷》說:「長城嶺在居庸關西南一百0五里馬跑泉西,離鎮邊城一十五里,相傳秦始皇所建。」 《日下舊聞考》2157頁引《薊邱集》:「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嶺曰長城,微有古堞剝蝕,傳是秦皇之址,有泉出焉,曰馬跑。」 《長安客話》134頁:「鎮邊城東南十八盤西五里許有嶺焉,曰長城,其巔瓦礫縱橫,微有雉堞,剝落沆莽(沆莽,廣大貌),是為秦皇之址。」 長城專家卻說,燕、秦長城不經過北京延慶,而在延慶以北300里河北赤城縣獨石口、灤河上游一帶,沒有文獻依據。 二、盧綰兵敗,居延慶、懷來南山燕、秦長城下 漢高帝劉邦和燕王盧綰同是沛縣豐邑同里人,又是同一天生日,其愛幸非蕭何、曹參所能比擬。劉邦當了皇帝,盧綰官太尉,封長安侯,後又被封為燕王,終因權力之爭也造起反來。《史記》載高帝十二年(前195):「周勃以相國代樊噲將,擊下薊,屠軍都,破綰軍上蘭,復擊綰軍沮陽,追至長城……綰悉將其宮人家屬數千騎居長城下,候伺,幸上病癒,自入謝。四月,高帝崩,盧綰遂將其眾亡入匈奴,匈奴以為東胡盧王。」薊為今北京;軍都縣在今昌平西17里;上蘭城即《水經注》之馬蘭城,考證在今延慶縣張山營鎮東門營;沮陽城在今懷來大古城村北7里。 當時劉邦尚未完全統一中國,上面提到的長城是今懷來、延慶南境的燕、秦長城。《史記·正義》說此長城為「馬邑長城」。按馬邑在今山西朔縣,屬代地,漢剛剛平定那裡代王陳豨叛亂,盧綰怎會逃到代地去呢,再說馬邑也沒有秦長城。《正義》又說:「媯州北有長城」。這就更不對了,媯州北今長安嶺的長城乃唐代張說所築。盧綰的軍隊放棄薊城,退到今延慶,在上蘭(今東門營)被周勃十萬大軍追及擊潰,順大道向西南沮陽逃竄,又被擊於沮陽,落荒逃入南山長城。如果從沮陽向北潰逃300里奔今獨石口一線的「秦長城」,時為陰曆春二、三月,草木枯黃,無任何掩蔽,豈不是自取滅亡。只有逃入懷來、延慶南山一帶燕、秦長城得以保存下數千人馬,徵集足夠給養,喘息了一個多月,四月劉邦病死,盧綰投降匈奴,只有此處長城才符合歷史條件。 三、燕、秦長城從延慶向東延伸到懷柔、密雲、古北口 延慶縣東100多里四海鎮海字口、岔石口兩村用石塊干碴的邊牆,當地人說是秦長城,也就是《延慶州志》說的永寧一帶遺址猶存的秦長城。 1990年9月2日《北京日報》刊出一篇《長城古道覓石刻》文章,說:「懷柔縣慕田峪西,沙峪鄉北溝村往北,山溝深處有摩崖石刻『秦皇舊址』兩處,表明明代修復長城時認為這裡就是秦長城舊址。其一,水頭子路西橫刻「秦皇舊址」四個清秀大字,豎刻小字李逢時書。其二,前者上邊還有豎刻「秦皇舊址」四字大字。另一摩崖有萬曆十三年(1585)李逢時書小字。此處和延慶四海鎮海字口、岔石口秦長城在東西一條線上。 唐杜佑《通典》說:「密雲縣東北至長城障塞十里」。又說:「燕樂縣(在密雲東北70里燕落村)東北八十五里,有東軍、北口二守捉。北口(古北口),長城口也」。三說:「薊州(今天津薊縣)北至廢長城塞(古北口)二百三十五里」。可見燕、秦、漢、晉、北齊、北周、隋、唐八代長城在密雲境與明長城在一個走向,都是從密雲城往東北修到古北口。九代長城經過北京的問題後面還有詳細說明。 《史記·陳涉世家》:「發閭左(閭,里門。言居在里門之左者皆發之。)謫戍漁陽九百人」。漁陽郡治漁陽城,在今密雲縣西南20里統軍庄南1里南城子。如果秦長城由今獨石口、灤河上游逕直修到圍場、赤峰,漁陽已是內地,秦為什麼還要發兵去那裡戍守? 宋蘇轍使遼過古北口,有「燕強不過古北闕」又有「明朝對飲思鄉嶺,夷漢封疆自此分」。認為古北口是燕國的北界,是歷代夷漢的分界線。 《日下舊聞考》254頁有清乾隆六年(1741)御制密雲道中望長城詩云:「秦時闉堞漢時山,總為天驕守御艱,此日長城為苑囿,三秩巡狩數經還。」乾隆皇帝認為密雲、古北口的長城為秦、漢長城。 四、八達嶺鎮幫水峪村花家窯溝有土、石、磚三道古長城 延慶縣八達嶺鎮西南16里幫水峪村南2里花家窯溝中,從北往南有土、磚、石三道古長城。進溝不遠首先看到的是一道土長城。磚長城在土長城之南約100米。石長城在磚長城南一里多山溝的最高處。一地集土、石、磚三種古長城布局實屬罕見。 土長城,從花家窯溝往東向營城子村延伸。往西南,時斷時續直到石峽關。 磚長城,從花家窯溝往東和化木樑「八達嶺殘長城」相銜接。往西經石峽關走向懷來縣陳家堡。 石長城,從花家窯溝最高處南埡口往東直上清水頂,往西多為明磚長城所利用。懷來縣陳家堡尚有石長城遺迹可尋。 2002年5月21日延慶縣文物管理所前所長於秉銀和我作了考察。於秉銀是副研究員,1984年北京市第二次文物普查,他爬山涉水走遍了延慶縣的長城。 1、關於土長城,於秉銀同志選花家窯溝西坡土長城測定,長城每垛長1丈,兩面系用木板夾築,夯土層厚12-22㎝不等,夯土為砂土,摻有少量白灰,有用木榔頭夯實的夯窩。他認為是我國早期所築的長城,也就是前面說的燕、秦長城。 《羅哲文長城文集》47頁說:「燕長城西起河北省懷來縣,東至遼寧省遼陽市,長一千餘里」。據懷來縣地方志辦公室長城普查資料:「燕長城西起官廳水庫攔河壩西,向東沿川而行,經大山口、東灣、羊兒嶺,然後向東北進入北京市延慶縣西撥子鄉(今八達嶺鎮)營城子一帶。」延慶縣第一小學封老師是大山口人,她說:「大山口村北有條東西走向的土邊牆,她在村小學讀書時常到土邊牆上取土,用以和煤,那裡土質好,土邊牆上有土墩台。」 可見,秦始皇萬里長城從懷來縣鎮邊城長城嶺北行,在大山口與從西面官廳水庫大壩東行的燕長城相匯,經幫水峪、營城子、岔道而向東延伸。幫水峪花家窯溝的土長城乃戰國時燕昭王命秦開創建,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歷史。後來秦始皇利用燕長城舊址而大築之。 2、磚長城在土長城南約100米,是明隆慶三年至萬曆元年(1569-1573)五年間,薊遼保定總督、兵部左侍郎譚綸修築的。系用石條、城磚砌築的空心敵台長城,與八達嶺的長城一樣。此處屬昌鎮居庸路石峽峪下花家窯口長城。 花家窯口長城南面30米山上建有一座獨特的菱形敵台,上下三層,敵台形制和建築用的磚都是菱形的,當地人叫它「斜樓」。大約是較高級軍事長官駐所,專為監視花家窯口而建。關口建有水關城樓,向東跨城依次建有東一樓、東二樓、東三樓和出名的拐脊樓;向西依次為黑樓、殘樓、高樓,此三座樓當地人統稱之為『西三合樓』。 花家窯口的長城已殘破,清楚地看到空心敵台長城把《西關志·居庸卷》說的「花家窯口正城一道」南北兩面用石條、城磚包砌在裡面。「正城」不是長城,是堵口的牆,兩面用毛石干碴,裡面亂填砂石。西面下邊的水門用城磚白灰築砌。於秉銀同志量水門的城磚為41.5××㎝,外面城牆的城磚為××㎝,不是一個規格。 築城石條有青色的,系就地取材,還有不少紅色石條,同來的幫水峪村同志問:「紅石條采自何處?」 3、石長城,順花家窯溝往南,穿過荊棘小路向上攀登,行1里多路來到名叫「南埡口」的山溝最高處,是一道石長城,石長城南面7-8米深下邊是石峽峪村通往山頂高壓輸電塔的小公路。石長城較平坦的地方全是紅色碎石片,長城往東直上清水頂,往西伸向西山樑。清水頂海拔1239.1米,是此處的制高點。 於秉銀同志和我一致認為,往東直上清水頂的石長城正是北齊「斬山築城」的形制,就是把山岩外面削成陡壁,加高築成長城。下面比較平坦開闊的地方是用大塊紅色毛石干碴而成。石長城北面不遠有一塊加工石條未成留下的殘品。紅色毛石上鑿有三個規矩的長方孔,嵌入木楔,加水,破成石條。這塊石頭片了碴變成殘品,遺在此處。明磚石結構長城紅色石條的來源就有了答案。但還不知大紅毛石采自何處?建議在這裡修個亭子予以保護,是明代修築長城工程艱巨的證明,也是石長城為大塊紅色毛石所壘的見證。 那天我們和延慶縣企業局副局長溫世斌,幫水峪村幹部彭軍等一行七人循西梁明長城而下,這段長城異常陡峻,遙望東面清水頂有數位從化木樑殘長城方面來的遊人,西瞰幫水峪,錦繡山河蜿蜓迂迴的土、石、磚三道長城一覽無遺。您登上花家窯溝東面制高點清水頂,或者西梁明空心敵台長城,飽覽我國濃縮於此的歷代長城,是它處任何長城景點所不能比擬的。 令人痛心的是,在那破四舊年代,空心敵台長城垛口、宇牆上的城磚多被拆走,有的城台岌岌可危,人們行走在長城上里外沒有宇牆保護令人提心弔膽。現在長城西面山坡上還有被遺下的堆堆城磚。 幫水峪村東南長城附近若干很高的山坡上有方圓數十米,高數米的大石堆,距離長城很遠,不像堆放修築長城石料的石料場,石堆不在山溝狹隘處,也不像用以作石雷用的古代武器,成為千古謎團。或許是古代先民祭祀或作什麼標誌的遺迹,請有識人士解開其謎。 為了研究明代怎麼在防線先修正城,後修長城,把《西關志·居庸卷》八達嶺、石峽峪隘口防禦情況列下: 口名至居庸關 里數口別防禦設施守把軍墩台 石佛寺口18里外口緊要正城1道,水門1空12名西北山墩,夜不收1名 青龍橋東口25外口緊要正城1道,水門1空7名北山墩,夜不收1名 青龍橋西口25里口稍緩正城1道,水門1空,攔馬牆1道4名北山墩,夜不收1名 化木樑口25外口緊要正城1道,敵台4座,東山邊牆1道,西稍牆1道14名敵墩4座,夜不收2名 於家衝口35外口緊要正城1道,水門1空,東山邊城1道,西稍牆1道10名東山墩,夜不收2名,孤石山頂墩,夜不收2名 花家窯口50外口緊要正城1道,水門1空,敵台3座,東西山邊牆3道19名東山墩,夜不收2名 石峽峪口51外口緊要正城1道,水門1空,東稍牆1道,攔馬牆3道,東西山邊牆3道,墩台6座26名西山墩,夜不收2名 糜子峪口55外口緊要正城1道,水門1空,東南西山邊牆3道,敵台4座26名西山墩,夜不收2名,陳家墳墩,夜不收2名 五、幫水峪花家窯溝土長城是燕、秦、漢、晉四代長城 燕長城是防禦東胡的,秦、漢長城是防禦匈奴的,晉長城是防禦鮮卑的,大多是用土夯築的長城。 元代文學家黃溍從大都出北口到榆林去,就是出八達嶺到其西面23里的西舊榆林去,看到道旁有條大土圪塄,說是古代的長城。柳貫則說這道長城是秦、漢長城。榆林是大都西北居庸關外的重要驛站,文學家胡助、虞集、朱德潤、迺賢、周伯琦都有詩詠誦。致和元年(1326)大都、上都因爭奪帝位曾大戰於榆林。當時像八達嶺、岔道、西撥子,康莊等村鎮尚未出現,故把古長城記在榆林名下。錄兩首詩如下: 黃溍榆林 崇崇道傍土,雲是古長城。欲尋長城窟,飲馬水不腥。 斯人亦何幸,生時屬休明。向來邊陲地,今見風塵清。 禾黍被行路,牛羊散郊坰。儒臣忝載筆,帝力倚難名。 註解:休明,美好清明。 柳貫榆林古長城 道德藩籬億萬年,長城一望朔雲連。秦人骨肉皆為土,漢代封疆已罷邊。 飲馬水深泉動脈,牧羝沙暖草生煙。神京近在元冥北,萬里開荒際幅員。 註解:幅員,地廣狹稱幅,周圍為員(圓),合指疆域。 《北京風俗雜詠續編》104頁《燕都雜詠》有一首詩是:「猶有秦城在,連雲萬里長。天教中外限,列戍重邊防」。原註:「京城北百里,即古長城」。清人也認為秦長城在北京北百里延慶。 漢武帝劉徹命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三次遠征,攘匈奴於漠北,建起西自敦煌,東至遼東11500里長城,除東西兩端不在秦長城線上外,中間均利用了秦長城。元帝劉奭竟寧元年(前33)春正月,「匈奴南單于呼韓邪來朝,自言願壻漢氏以自親,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下有司議,議者皆以為便。」郎中(相當中央各部司長)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提出十說,其第九說是,「武帝起塞(築長城)以來,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木石、溪谷、水門,卒徒(士卒和流放犯人)築治,功費久遠,不可勝計。臣恐議者不深慮其始終,欲以一切者省徭戍。十年之外,百年之內,卒有他變,障塞破壞,亭隧滅絕,當更發屯繕治,累歲之功,不可卒復。」乃使車騎將軍許嘉口諭單于曰:「中國四方皆有關梁障塞,非獨以備塞外也,亦以防中國姦邪放縱,出為寇害,故明法度以專眾心也」。可見漢長城也多為土築。幫水峪花家窯溝土長城也為漢代所利用。 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四年(283)「鮮卑侵擾北平(晉改右北平郡置,治徐無,在今河北遵化縣東)以唐彬為使持節,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丸校尉、右將軍。彬既至鎮(今北京),訓卒利兵,廣農重稼,震威耀武,宣喻國命,示以恩信。於是鮮卑二部大莫廆(即慕容刪)、擿何等並遣子入貢……遂開拓舊境,卻地千里,復秦長城塞,自溫城及於碣石,綿亘山谷且三千里,分軍屯守,烽堠相望。由是邊境獲安,無犬吠之警,自漢、魏徵戰莫之比焉。鮮卑諸種畏懼,遂殺大莫廆。彬欲討之,恐列上俟報,虜必逃散,乃發幽、冀車牛。參軍徐祗密奏之,詔遣御史檻車征彬付廷尉,以事直見釋。」 註解:廷尉:秦、漢官名,掌刑獄,為九卿之一。屬官有正、監及平,皆司法官。 長城西起溫城,溫城當即桑乾城,因那裡有溫湯而得名。《魏土地記》載,「代城(在蔚縣東25里,俗叫代王城,廢城周25里,有九門遺址。)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溫湯,療疾有驗。」其城在今陽原縣東80里大田窪鄉西之老東城廢城。陽原縣東70里三馬坊鄉有兩個溫泉療養點,一屬軍隊,一屬三馬坊鄉,前來療疾者遠近聞名。此桑乾城和懷來縣鎮邊城長城嶺是正東、正西走向。秦長城經過陽原,晉長城完全利用了東段秦長城。唐彬因擅發車牛問罪,故其所築長城不可能另起新線。必利用了花家窯溝燕、秦、漢曾利用過的土長城。 六、幫水峪村花家窯溝石長城是北齊、北周、隋三代長城 北齊、北周、隋三代長城都是為防禦突厥而建。 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六年(555)六月庚戌朔,「發民一百八十萬築長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恆州(今大同),九百餘里。」天保七年(556)「齊自西河,總秦戍築長城,東至於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第二年是把頭一年所築長城,由恆州向西延伸至西河,即今陝北榆林河,由夏口向東延伸至海,即今山海關。長城專家說:「總秦戍」是大同東北的一個地名是不對的,「總秦戍」是說北齊長城從陝北榆林至北京密雲古北口一段是在秦長城線上築的。但秦長城多為土夯,北齊長城多為毛石干碴。山西偏關、密雲司馬台、河北撫寧、秦皇島、山海關老龍頭都發現北齊石長城遺迹。偏關北齊長城建在山脊北坡,用毛石壘砌,不用粘合劑,名叫亂插(碴)邊。明長城則建在山脊上。北齊長城修到古北口,沒有沿秦長城往北,而是第一次往東南把長城修到渤海邊。 關於夏口,《資治通鑒》註:「幽州夏口蓋即居庸下口」。居庸下口即今南口。南口在軍都山南麓,在此建長城起不到防禦作用。昌平區文物管理所也說南口東西沒有發現古長城。夏口一地應有其他解釋。《新唐書·地理志》1020頁載:「居庸關,其北有防禦軍,古夏陽川也,有狼山。」據延慶縣城西南5里谷家營出土一合唐雲麾將軍、防禦軍防城副使張乾曜墓誌,今延慶縣城為唐代防禦軍城,今媯川當時名夏陽川,狼山為防禦軍的防守隘口。現在八達嶺西幫水峪花家窯溝有北齊石長城,遙相呼應,八達嶺東大榆樹鎮小張家口村也發現了北齊石長城和同期石佛3尊,故夏口指夏陽川的口子,即今八達嶺。以上北齊長城。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六年(577)滅北齊。為防禦突厥和北齊殘餘勢力,靜帝宇文闡於大象元年(579)「發山東諸州民修長城,立亭障,西自雁門,東至碣石。」命大司徒於翼監修,「翼創新改舊,鹹得其要害,乃除翼幽州總管。」 這個碣石不是朝鮮的古碣石,是今河北秦皇島的碣石。《資治通鑒》兩卷本1150頁註:「修齊所築長城也」。北周長城除今山西西段較北齊長城偏南,其餘均在北齊長城線上。所謂「創新改舊,鹹得其要害」,是比北齊長城修得更加堅固。 隋文帝楊堅奪取北周政權,改元開皇(581),因待突厥禮薄,突厥大怒,連兵入寇。《元和郡縣誌》載:「開皇長城西起嵐州合河縣(今山西興縣),經幽州(今北京),皆因古迹修築。」 隋首先恢復了北周長城,西端又從雁門修築到興縣黃河邊。隨著對突厥戰爭的勝利,到開皇五年(585)恢復了從陝北榆林,東至於海的北齊長城,接著把長城向西修築到寧夏銀川黃河東岸。煬帝楊廣大業四年(608)有「是年,燕、代緣邊諸郡,時發卒百餘萬築長城,死者沿途可見」的記載。 《隋書·地理志》載:「定襄郡大利縣(今內蒙清水河),樓煩郡靜樂縣(今山西岢嵐),雁門郡雁門縣、繁峙縣,涿郡昌平縣,安樂郡密雲縣、燕樂縣(今密雲東北70里燕落村),漁陽郡無終縣(今河北玉田),北平郡盧龍縣均有長城。」可見隋長城走向在今內蒙與陝北、晉北交界、河北張家口地區、北京、河北冀東線上。其中說:「涿郡昌平縣有關官,有長城。」按隋居庸關置在今八達嶺南17里上關,關官駐在此處。長城則在八達嶺北3里西撥子、岔道一線。北齊末由於突厥連年入侵,置在今延慶縣的居庸縣被摧毀廢棄,隋代延慶無郡縣建制,故把居庸關官、長城附在涿郡昌平名下。 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581年隋代北周,五年之間,三易朝代,故幫水峪花家窯溝石長城是北齊、北周、隋三代利用的長城。 七、尋找延慶古長城遺迹 1992年我曾兩次到八達嶺西營城子、里炮去,尋找元代文學家黃溍、柳貫詩中「一望朔雲連」的古代土長城,那是一道燕、秦、漢、晉、北齊、北周、隋七代利用過的土長城。唐代邊防線北移,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中書令張說修築媯川郡北長安嶺一線長城,此土長城廢棄不用,到了元代歷經700年風雨侵蝕,面目全非,但依稀可見其恢宏氣勢。大約明初還利用過,而今是個什麼樣子呢? 1992年6月6日我第二次來尋找古長城,營城子村西有一座明代小土城,南北10步,東西46步。土城西有條很大的土圪塄,登上土圪塄,上面儘是沙礫,南面是大沙河套,下面很深,北面因長年風沙淤積,土圪塄與地幾平。大土圪塄上還挖有一些掩體,大概是近代戰爭曾經利用過的痕迹。越往西南走越明顯看出是一道廢邊牆。到里炮村西南,穿過大沙河套直上清水頂。看來從幫水峪花家窯溝直上清水頂的石長城從這邊下來越過大沙河套就利用了這道土長城。這道土長城確是從燕至隋七代利用過的長城。 明弘治十七年(1504)防禦蒙古韃靼入侵,為縮守之計在八達嶺創建關城及長城3里140丈。正德十年(1515)向東西延伸,汛防兵長131里2分。隆慶三年(1569)改建成磚石結構的空心敵台長城。上面土長城才廢棄不用。 1987年曾朝銘、顧巍寫的《北京地區長城航空遙感調查》文中說:「北京地區北線長城延慶南境的小張家口—西紅山—三司一帶,地形比較平坦,在長城主牆北側,從遙感圖象上清晰可見三四條與主牆平行分布的土邊牆,這些邊牆平行延伸,在山坡上可以連續追蹤到(圖九)。其中,距長城最近的一條,與主牆相距約50米,其餘大致在20米左右。」文章作者初步分析認為:「這種邊牆可能是為了加強主牆防禦能力,而增設的牆外障牆。」本人認為,上面說的主牆是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築的陵後南山路邊垣,西起岔道羊頭山,東至四海冶長160里。正是因為有這道土邊牆可以禦敵,隆慶年修空心敵台長城八達嶺東邊只修到石佛寺,石佛寺以東有40多里因山勢險峻沒修長城,到了大庄科鄉解字石村才又修築空心敵台長城。上面說的三四條與主牆南山路邊垣平行分布的土邊牆,正是歷史上多代長城經過此處的遺址。後來的朝代與其修繕舊邊牆,還不如選線重建。大榆樹鎮小張家口村南山還發現北齊石邊牆。八、秦長城在甘肅、寧夏、陝北的走向 甘肅文物考古所蒲朝紱寫的《戰國長城縱橫談》和何鈺、苟惠迪合寫的《定西地區戰國長城考察記》考察秦昭襄王長城西起今甘肅臨洮,經渭源、隴西、通渭、靜寧,進入寧夏西吉、隆德、固原,然後進入隴東鎮原、環縣、華池、合水,再向東進入陝北。秦始皇完全利用戰國時昭襄王長城。 《水經注·河水》53頁載:「高平川水又北出秦長城,城在高平縣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逕東西二土樓故城北,合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隴山西。東水發源縣西南二十六里湫淵,淵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按高平為西漢安定郡治,在今寧夏固原。高平川即今固原縣山水河,發源於縣西南六盤山,古名隴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固原州石城條中說:「古長城也在州西北,相傳即秦所築。」長城在今固原北15里,延伸向縣西南40里六盤山。但沒說明是昭襄王所築,還是秦始皇所築。 《續資治通鑒》117頁:宋景德二年(1105)五月,「知鎮戎軍(治今寧夏固原)曹瑋言,軍境川原夷曠,便於騎戰,非中國之利,請自隴山以東,循古長城塹以為限,從之。又言邊民應募為弓箭手者,皆習障塞蹊隧,解羌胡語,耐寒苦,有警可參正兵為前鋒,而官未嘗與器械資糧,難責以死力,請給以境內閑田,永蠲其租,春秋耕斂,州為出兵而護作之。詔人給田二頃,出甲士一人;及三頃者,出戰馬一匹。設堡戍,列部伍,補指揮使以下,校長有功勞者,亦補軍都指揮使,置巡檢以統之。其後鄜、延、環、慶、原並河東州軍亦各募置。」可見隴東、陝北一帶秦、漢長城宋代仍可利用。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關西道慶州禾蟠縣條下有「秦長城在通遠城北一里。」通遠縣即今甘肅東部環縣。 《水經注·河水》87頁:「河水又左,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縣,東南流……其水俗亦謂之為遄波水,東南流入長城東。鹹水出長城西咸谷,東入湳水。湳水又東,逕西河富昌縣故城南。湳水又東流,入於河。」按湳水今名窟野河,發源伊盟伊金霍洛旗,東南入准格爾旗,美稷、富昌兩縣均在准格爾旗,富昌縣是漢西河郡治。 《後漢書·張奐傳》永壽元年(155)奐「遷安定屬國都尉(即上郡屬國都尉,治龜茲縣,因處龜茲降胡而名,在今陝北榆林北。),初到職,而南匈奴左奧鞬台耆、且渠伯德等七千人寇美稷,東羌復舉種應之,而奐壁唯有二百餘人,聞即勒兵而出。軍吏以為力不敵,叩頭爭止之。奐不聽,遂進屯長城,收集兵士,遣將王衛招誘東羌,因據龜茲,使南匈奴不得交通東羌。諸豪遂相率與奐和親,共擊奧鞬等,連戰破之。伯德惶恐,將其眾降,郡界以寧。」準噶爾旗有秦、漢長城。府谷縣文管會主任康厚說,府谷有大邊、二邊、都是明長城。大邊板築在峭壁上,有墩台,長200里。塌陷後發現秦長城基址。北齊,隋長城也經過府谷。 《水經注·河水》87頁「圁(音銀)水出上郡白土縣圁谷,東逕圁陽縣南……東至長城,與神銜水合。水出縣南神銜山,出峽,東至長城,入於圁。」按白土縣在今伊盟鄂托克旗,圁陽縣在今陝北神木縣東。《大清一統志》「以禿尾河為圁水,源在伊盟,東南流入邊,經神木、葭縣(今佳縣)入黃河。」可見陝北神木有秦、漢長城。 《水經注·河水》88頁「河水又南,諸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郡諸次山,其水東逕榆林塞,世又謂之榆林山,即《漢書》所謂榆溪舊塞者也。自溪西去,悉榆柳之藪矣。緣歷沙陵,屆龜茲縣西北,故謂廣長榆也。王恢云:樹榆為塞,謂此矣……其水東入長城,小榆水合焉。」《漢書·韓安國傳》說:「蒙恬為秦侵胡,闢地數千里,以河為境,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史記·衛將軍列傳》衛青「遂定河南地,按(行、尋、恢復)榆溪舊塞。」這道植榆的秦、漢長城,在陝北、內蒙古交界,明長城的北面。 《水經注·河水》89頁「奢延水又東,逕膚施縣南,秦昭王三年(前304)置上郡治。東入五龍山。《地理志》曰,縣有五龍山、帝原水,自下亦為通稱矣。歷長城東,出於白翟之中……奢延水又東,走馬水注之。水出西南長城北陽周縣故城南橋山,昔二世賜蒙恬死於此……其水東流。昔(東漢建寧元年,168)段熲追羌出橋門,至走馬水,聞羌在奢延澤,即此處也。門,即橋山之長城門也。始皇令太子扶蘇與蒙恬築長城,起自臨洮,至於碣石,即是城也,其水東北流,入長城,又東北注奢延水。」《史記·蒙恬列傳》說,「胡亥囚蒙恬於陽周。」按奢延縣在今伊盟烏審旗。膚施縣在綏德縣東南50里。陽周縣在子長縣西安定城北。奢延水為今無定河。走馬水為今大理河。秦長城走向是從甘肅環縣北1里走向今陝北靖邊縣。 《水經注·河水》91頁「河水又右會區水……而東流注於河,世謂之清水。東流入上郡長城,逕老人山下……清水又東,逕高奴縣。」區水、清水即今清澗河。高奴縣在今榆林東南。 九、秦長城在內蒙、晉北交界的走向 紫塞,指長城。晉崔豹《古今注·都邑》載:「秦所築長城,土色皆紫,漢亦然,故云紫塞焉」。用紫土築的長城在什麼地方?《隋書·煬帝紀》大業三年(607)七月,「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二旬而罷,綿亘千里。」紫河即今之渾河,蒙語名烏蘭木倫,意為紅河,發源山西朔縣,上游叫蒼頭河,北流經右玉殺虎口附近,入內蒙古和林格爾、清水河,入黃河。隋這段長城循紫河之南而築,也稱通溪長城,溪,就指紫河。紫紅色的渾水必是紫土築的紫塞所在。通溪長城西起十二連城東南黃河東岸清水河縣王桂窯鄉二道塔北,東至殺虎口北和林格爾縣二道邊村,長200多里。可見隋長城在秦、漢長城線上。 《魏書·高車傳》天興二年(399),「太祖(拓跋珪)自牛川(在今內蒙興和)南引,大校獵,以高車為圍,騎徒遮列,周七百餘里,聚雜獸於其中,因驅至平城(今大同),即以高車眾起鹿苑,南因台陰(五台山北麓),北距長城,東包白登(今陽高),屬之西山。」上面鹿苑利用的長城即大同北的秦、漢長城。 可見秦萬里長城經過寧夏固原、甘肅環縣、陝北榆林、內蒙準噶爾旗、晉北右玉、大同,往東走向河北陽原、懷來、北京延慶。長城專家說的秦長城西起甘肅岷縣,北至蘭州,東行至河曲黃河西岸,接趙武靈王長城,經黃河北陰山,固陽、武川,東經張家口,接燕昭王長城,經獨石口、灤河上游,而至圍場、赤峰,沒有歷史文獻依據。 長城專家說內蒙古固陽石塊長城是秦長城,見《長城百科全書》彩色插圖。本人認為固陽長城不是秦長城,是後魏長城。後魏明元帝拓跋嗣泰常八年(423)「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陰山,延袤二千餘里,備置戍衛,以防柔然。」按長川在今內蒙興和。赤城、興和、武川、固陽、五原東西在一條線上,故固陽是後魏長城。酈道元於太和十八年(494)官尚書郎,隨孝文帝元宏北巡黃河、陰山,寫《水經注·河水》當在此時,斯時上距修築泰常長城年代才71年,他的有關秦長城走向不會有誤。 至於《史記·秦始皇本紀》:「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陽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徙謫,實之初縣。」亭障不是長城,甘肅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同志解釋說,十里一亭,百里一障,秦百里合今84里。障是小城,候官駐地,相當於縣城。北假在陽山之前,高闕之東,「北假者,以地假於貧民,便墾種也。」秦驅逐戎人在北假建立相當鄉縣的亭障管理官吏,從中原徙來大批被謫民人,建成大屯墾點,為正式置縣作準備。高闕是趙武靈王長城西端終點,這裡沒有建秦長城。 《舊唐書·張仁願傳》2982頁,唐休璟也說兩漢以來北守黃河,河套沒有秦、漢長城。神龍三年(707)「時突厥默啜盡眾西擊突騎施娑葛,張仁願請乘虛奪取漠南之地,於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以絕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師唐休璟以為兩漢以來,皆北守黃河,今於寇境築城,恐勞人費功,終為賊虜所有,建議以為不便。仁願固請不已,中宗竟從之。三受降城絕敵南寇之路,從此突厥不敢逾山牧馬,勢逐衰。」十、秦昭襄王長城、始皇萬里長城西端起點 戰國昭襄王長城、始皇萬里長城西端起點不在一處,昭襄王長城西端起點在古狄道縣,今甘肅臨洮縣,始皇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在古臨洮縣,今甘肅岷縣。 甘肅方面蒲朝紱、何鈺、苟惠迪同志考察,昭襄王長城西起甘肅臨洮縣北15.6公里新添鄉三十里墩村古洮之濱的望兒咀,其地也叫望兒台、小坡頭、殺王坡。和清《乾隆狄道州志》所載:「長城在州北三十五里。」相吻合。 但現在的臨洮縣為秦狄道縣,民國十七年(1928)才改狄道為臨洮。秦臨洮在今臨洮南200多里的岷縣。《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說:「臨洮縣,秦置,蒙恬築長城,起臨洮,至遼東,即今甘肅岷縣治,以地臨洮水故名。」又《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長城起岷山西十二里,東入遼水」。故始皇長城西端較昭襄王長城又向南延伸了200多里。 《中國長城博物館館刊》2001年第3期,景生魁寫的《岷縣秦長城遺址考察》文中說:「秦長城起點應在岷縣城西十里鄉的大溝寨一帶。往東北,岷州古城西南角有關門,原有古城牆,即《太平寰宇記》提到的溢樂城南一里的秦長城遺址。西魏置溢樂縣,即今岷縣治。往北,茶埠鄉隔河有秦長城遺象者二:其一,杏樹崖對面低西村背後山樑上有大灘,灘中存殘垣斷壁,高二、三尺,長50米,形似城牆根基。其二,茶埠對面的西京里傻拉池彎梁右側山坡上,有高10米,長50米的牆形直壁,壁上不生草,呈土紅色。這兩處長城遺迹是西北民族學院董文義先生於20世紀40年代求學時發現的。其下,經嵹台(將台)、腳步城、石咀等地,皆能通馬道。至紅城,有完整的城牆遺址。維新鄉紅蓮寺右側,有岷縣三中郭世威先生髮現的一段城牆遺址。長城從維新鄉的元山鐵城出岷縣境,經邊牆河、石門等地,一直到康樂縣的安龍河口,就可和現今臨洮縣的長城遺址連接在一起。以下長城走向我們和臨洮學者的看法基本一致。」 但何鈺、苟惠迪二位同志撰文不同意秦始皇長城西起岷縣之說,認為岷州有崆峒山,秦長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或二十里,乃唐初李泰、蕭德言所編《括地誌》之言。他們考察岷縣境內迄今並未發現長城遺迹。 1937、1938年顧頡剛先生兩次到岷縣調查,而「達岷縣後,叩城址,無能舉者,」卻在渭源縣「慶坪之東山山峰峭削,其上長城隱約可辨,窯店(今臨洮堯甸)之西北即長城坡也,若斷若連與慶坪同。」 何、苟文章說,岷縣的「鐵門關長城遺址,」實地調查鐵門關為明代堡寨遺址,寨牆下挖出明代方磚。 秦昭襄王築長城於隴西、北地、上郡,是為了拒胡,而不是用以拒羌。秦自穆公、獻公、孝公伐戎稱霸,開拓疆土,羌人畏秦之威,分裂遷徙,秦無西顧憂,無須在洮河東岸崇山峻岭間修築一道數百里的長城。秦置隴西郡,郡治狄道即今臨洮,西據洮河天險,北築長城護衛,足以抗拒匈奴。如在今岷縣築長城,反把郡治狄道擯於西側長城之外。 說秦長城首起崆峒山,此山並不在今岷縣西,崆峒山是今榆中與臨洮交界的馬啣山。總之,根據實地調查,昭襄王長城西起今臨洮縣三十里墩。南起岷縣沿洮河是否有一道長城達於黃河之濱,有待今後進一步考察和研究。 秦昭襄王長城,始皇萬里長城西端起於一地,還是兩地,尚請組織專家予以查清,事關歷史知識、教材編輯,希望從速進行。 十一、秦長城在內蒙東部、遼寧走向及東端終點 秦長城東段走向,馮永謙、何溥瀅編著《遼寧古長城》考察得比較清楚。但本人認為燕長城自河北隆化往東走向遼陽,漢武帝長城在這條線上。秦長城從隆化往北走向圍場,晉長城在這條線上。《延慶州志》說秦長城「從上谷以北至遼西」是準確的。可是從密雲古北口經灤平、隆化至圍場之間長500里,南北走向,防禦西面的秦長城遺址尚未發現。 《遼寧古長城》說,秦長城由河北圍場縣東北進入內蒙赤峰,經敖漢、奈曼、庫倫等旗,進入遼寧阜新,經彰武、法庫、開原、鐵嶺,越過遼河,向東經清原、新賓、桓仁、寬甸、過鴨綠江直到朝鮮古碣石。 《新辭源》載:「圍場縣岱尹上村岱尹梁之北,有清乾隆十七年(1752)《御立古長城說碑》,該碑背面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鐫刻,說乾隆皇帝於這年在木蘭圍場發現古長城遺址,遂詢問蒙古及索倫老人。古長城在圍場境內東西綿亘400多里,間有斥堠屯戍。」近年在大興永東檯子古城址、小錐子山古城址先後發現秦始皇二十六年所鑄鐵權3件,確定圍場長城為秦長城。圍場,古屬右北平郡。 《遼寧古長城》說:「赤峰市北金英河畔蜘蛛山有座古城址,城中出土始皇二十六年陶量器一件,即當時的標準斗,刻文曰:「二十六年,皇帝盡兼并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疑者,皆明壹之。」城北15里有古長城。水池鄉撒水坡古城址,傍金英河北岸,城中出土秦、漢文物,城北1里多有古長城。奈曼旗西土城子古城,北20多里有古長城。奈曼旗善寶營子古城,城中出土秦、漢文物2千多件,有始皇二十六年陶量器1件,北60多里有古長城。秦長城進入遼寧阜新後遺址就不甚清楚了。」赤峰,古屬遼西郡。 秦長城東端終點,《資治通鑒》3114頁說「秦築長城東起自碣石。在今高麗舊界.非盧龍縣之碣石。」《晉太康三年地記》「樂浪郡遂城縣有碣石山,長城所築起。」遂城也作遂成縣。《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遂成縣,漢置,後漢作遂城,晉因之,秦築長城之所起,故城在今朝鮮平壤南境。」此碣石山即今朝鮮平壤西南南浦北之龍岡。1991年5月19日《中國文物報》報道和《中國長城博物館館刊》總第10期鄭君雷寫的《大寧江長城相關問題》載,我國考古工作者在鴨綠江北岸寬甸縣城至長甸河口北部山區發現一條石築邊牆,這條石築城共五段;,東端始於鴨綠江畔秋果壁(原作酋國壁)腰子嶺,經大西岔鄉,直到紅石砬子鄉上蒿子溝止,基本成一線。其中以何家大院段保存最好,呈東西向,長約200米,高4米,沿山脊用亂渣石單面築成,當地群眾稱為雞冠砬子。 秋國壁長城與朝鮮境內1984年發現的大寧江長城北端東倉郡隔江相望,從結構和走向看,上述長城屬於一個時代所建。長城從東侖郡往南延伸,經泰川郡、寧邊郡、博川郡,終斷於大寧江與其支流博川江匯合處附近。朝鮮學者認為從地形、河水流向等來看清川郡以南還應該有長城,最南終點肯定在清川江口附近。本人認為如果繼續向南尋覓,就到了平壤西南龍崗的古碣石。釋「居庸」 延慶城是秦築長城一線指揮部所在地 一、居庸之名始於秦始皇築長城 居庸之名,有居庸塞、居庸陘、居庸縣、居庸關、居庸山諸名。居庸一詞始於什麼時候?居庸一詞作什麼解釋? 唯一給居庸一詞作解釋的人是元翰林學士王惲,他著的《中堂事記》說:「居庸關,世傳秦始皇北築長城時居庸徒於此,故名。兩山巉絕、中若鐵峽,控制南北,實為古今巨防。」《日下舊聞考》2471頁引《呆齋稿》:「居庸關,元翰林學士王惲謂,秦始皇築長城,居息庸徒於此,故以名焉。」《呆齋稿》作者不明。 按王惲之說居庸之名始於秦始皇北築長城。則居庸之名始於秦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 二、居庸之名始於燕國說 近年有人否定居庸之名始於秦始皇北築長城。1988年12月5日《中國文物報》刊登由吉人執筆寫的《中國長城學會長城史研究所集體研究》認為: 1、成書於秦王政八年(前239)的《呂氏春秋》九塞之一,就有居庸塞。比始皇北築長城的三十三年,要早二十五年。 2、秦長城在居庸關北300多里的獨石口、灤河上游一帶,居庸關不是長城上的關隘。王惲之說沒有依據。 3、居庸之名始於春秋時期的燕國,戰國時期巳是聞名天下的九塞之一。 本人認為: 1、戰國時期今八達嶺及居庸關溝稱燕塞或上谷塞,還沒有名居庸塞之說。 2、燕、秦長城在今八達嶺北3里岔道經過.漢首置居庸縣於今延慶縣城,首置居庸關於今八達嶺,居庸關是長城上的關口。 3、呂不韋集天下賓客編成《呂氏春秋》懸之咸陽門,令曰:「有能改一字者,賞千金。」當時沒有人能改一字。呂不韋被貶自殺後,始皇沒有摒棄其書,使之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可能始皇統一中國後充實了新的內容,居庸一詞就是例證。總之,沒有發現新的論據以前王惲之說不能否定。 三、居庸的含義是流犯城 王惲說居庸一詞,居當居息講,庸當庸徒講,不夠準確。《中華大字典》居字的解釋是「流犯所居遠近之差也,」《書·舜典》:「五宅三居。」註:「五刑之流,各有所居,五居之差,有三等之居,大罪四裔,次九州之外,次千里之外。」流字的解釋是:「放也。」《書·舜典》:「流宥五刑。」傳:「以流放寬五刑也。」 是說,古代實行墨、劓、剕、宮、大辟五種刑法,都是肉刑。墨是刻其額而塞以墨,劓是割去鼻子,剕是跺去腳趾、一足或雙足,宮是腐刑,大辟有鑿顛(鑿頭)、抽肋、鑊烹(下油鍋),都是極其殘酷的刑法。《史記·五帝本記》說:帝堯年老,令舜代行天子之政,舜根據罪犯情節,制定用流放辦法來代替肉刑。什麼人應予從寬:一幼少、二老耄,三蠢愚;什麼情節可以從寬:一弗識,二過失,三遺忘。但是不能不分犯罪輕重一律流放到一個地方去,而是五等罪犯劃分為三等流放的地方:大罪流放到最遠夷狄戎蠻居住的地方,其次九州之外,最輕的流放到千里以外,在那裡服勞役。居就是流放罪犯流放的地方。 庸,也沒有作庸徒的解釋。《周禮》載:古代天子有八大祭祀,即八蜡,帝堯時祭的八神。其第七是水庸。清乾隆進士趙翼著《垓余叢考》說:「水則隍也,庸則城也。」城隍最初是由水庸神演化而來。故庸當城講。 注釋: 八蜡,古代天子八大祭祀,帝堯時開始祭的八神。一先嗇,即神農氏;二司嗇,即后稷;三農;四郵表畷,即田間房舍、小路;五貓虎;六坊;七水庸,護城的水溝;八昆蟲(蟲王爺)。 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秦簡》84頁秦律:凡被拘押起來追究刑事責任的,均稱之為居。關於此點後面有詳細說明。 故居庸一詞的含義是流犯城。始皇修築長城把大批判處四年徒刑的罪犯押送邊疆,交付當地管理單位,然後再分押到築長城的工地去勞作,居庸是一個修築長城的一線指揮部所在地,其城距離洛邑千里之外,漢在此置居庸縣治,這城就是今延慶縣城。 四、秦築長城的勞作者是城旦 秦築長城的龐大勞作隊伍是流放罪犯,名叫城旦,不是民夫,當時還無民夫之說。城旦在軍隊監督下進行勞作。秦律嚴苛,除對犯有罪行的人判以重刑外,對其家屬、從屬一律連坐判處城旦。城旦是秦律中最輕的刑罰,四歲刑。男為城旦,天一亮就去築城;女為城旦舂,為築城的人搗米。《資治通鑒》平裝本243頁註:律說:「論決為髡鉗,輸邊築長城,晝日伺寇虜,夜暮築長城。」城旦,四歲刑也。」城旦是一支龐大的勞作隊伍,修築宮殿、城池、長城,製作工具、大車的勞作者都是城旦。 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秦簡》秦律條文中對城旦定有很多條規,說明在管理城旦勞作方面已有相應的機構和詳明的條律。 1、有完城旦的,不施加肉刑,只髠剃其發;有刑為城旦的,受黥、劓、剕、宮刑後去勞作。 2、城旦穿紅色囚衣,戴紅色氈帽,頸上系著黑繩,足脛帶著鐵鉗。 3、城旦勞作損壞器物、工具,要受鞭打,或少給口糧。 4、城旦勞動表現好的,可減刑為城旦司寇,城旦舂可減刑為舂司寇,都是二歲刑。 5、城旦每二十人由城旦司寇一人監率。城旦司寇是防禦盜賊和匈奴比較可以信賴的犯人。 6、城旦每天吃兩餐飯,做重活的早飯一升,晚飯三分之二升;做輕活的早晚飯都是三分之二升;有病的按律發給。五、抄錄《睡虎地出土秦筒》中有關城旦管理的秦律 為證明上面說法的準確可信,現將有關條律和註解及譯文錄下: 89頁城旦、舂衣赤衣,冒1赤□(氈),□櫝□□2之。仗城旦勿將司3其名將者,將司之。城旦舂出徭者,毋敢之市及留舍□4外,當行市中者,回,勿行。城旦舂毀折瓦器、鐵器、木器,為大車折□5,輒治(答)之。直(值)一錢,治(笞)十;值二十錢以上,孰(熟)6治(笞)之;出其器。弗輒治(笞),吏主名者負其半。司空7。 注釋: 1冒:頭上復蓋 2□櫝□□:均為刑具。□櫝音勾獨,應為木械,如枷或桎梏之類。□音雷,系在囚徒頸上的黑索。□音第,套在囚徒足脛的鐵鉗。 3仗:疑即杖字。老人持杖,故稱老人為杖者。 4□:音匱,市的外門。 5□:音柔、車輪的外周。當時大車由司空役使囚徒製造 6熟笞:重打。 7司空:古代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吏。此條是司空規定的條律。 譯文: 城旦和城旦舂身穿紅色囚服,頭蓋紅色氈巾,施加木械,黑索和脛鉗。老年的城旦不必監管,有指名須監管的加以監管。城旦、舂外出服役的,不準前往市場或在市場門前停留休息,路經市場中間的,應繞行,不得通過。城旦、舂毀壞陶器、鐵器、木器,製造大車折斷車圈,應立即笞打,所損壞器物每值一錢,笞打十下,值二十錢以上,重打,註銷其所毀器物。如不立即笞打,主管的吏應賠償其價值的一半。 84頁,有罪以貲贖有責(債)於公,其令日問之1;其弗能入及嘗(償),以令日居2之,日居八錢;公食者日居六錢。居官府公食者,男子參3(三),女子駟4(四)。公士5以下居贖刑罪,死罪者,居於城旦舂6,勿赤其衣,勿□櫝□□7。 注釋: 1令日:判決所規定的日期。問,訊問。 2居:凡被關押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均稱之為居,近似現在的拘字。 3參:參食,早晚兩餐都是三分之一斗。《墨子·雜守》「參食,食三升小半。」秦一斗約合今二升;三分之一斗,約合今三分之二升。 4駟:四食。《墨子·雜守》「四食,食二升半。」二升半即四分之一斗,四分之一鬥合今半升。 5公士:秦二十等爵中最低的一級。《漢舊儀》:「公士,一爵賜一級為公士,謂為國君列士也。」 6居於城旦舂:服城旦舂的勞務。 7公士不穿紅色囚服,戴刑具。徐復著《秦會要訂補》卷二十二,秦刑徒服赭衣。 譯文: 有罪應以財產贖罪,以及欠官府債務的,應依判決規定的日期加以訊問。如無力繳納賠償,即自規定日期起使之以勞力抵償債務,每勞動一日抵償八錢;由官府給予飯食的,每日抵償六錢。在官府服勞役而由官府給予飯食的,男子每餐三分之二升,女子每餐半升。公士以下的人以勞役抵償贖刑,贖死罪的要服城旦舂的勞役,但不必穿紅色囚衣,不施加木械、黑索和鐵鉗。 43頁,51頁城旦之垣及它事而勞與垣等者1,旦半夕參2。其守署及為它事者3,參食之。其病者,稱議食之。令吏主。 城旦、舂司寇4、白粲5操土攻(功),參食之,不操土攻(功),以律食之。 注釋: 1垣:此處為動詞,築牆。城旦,刑徒名,男為城旦,女為舂。《漢舊儀》:「城旦者治城也。女為舂,舂者,治米也。皆作五歲,完四歲。」《漢書·惠帝紀》注,引東漢應劭云:「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女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歲刑也。」1992年5月我隨北京市文研所普查延慶縣新舊石器遺址在井家莊鄉小庄科村發現一個大石臼,當地人說是從地下挖出來的,彼時沒有石碾,石臼就是舂米的工具。 2、旦半夕參:半,量制單位。《史記·項羽本紀》集解引晉徐廣云:「半,五升器也。」參,也是量制單位。《墨子·備穴·急就》:「參,三分之一斗。」秦一斗約合今二升,古時兩餐,旦半夕參,即早飯半斗,合今一升;晚飯三分之一斗,合今三分之二升。古代吃飯是主要問題,故文獻中有相應的規定。 3署:崗位。守署:即司寇虜。 4城旦、舂司寇:城旦可減刑為城旦司寇,城旦舂可減刑為舂司寇。 5白粲:刑徒名。男為鬼薪,女為白粲。《漢舊儀》;「鬼薪者,男當為祠祀鬼神伐山之薪蒸也。女為白粲者,以為祠擇米也,皆作二歲。」《漢書·惠帝紀》注引應劭云:「取薪給宗廟為鬼薪,坐擇米使正白為白粲,皆三歲刑也。」鬼薪、白粲是為宗廟祭祀採薪、精米,比城旦司寇、舂司寇更自由的徒刑。 譯文: 城旦築城和作其他強度與築城相當的勞作者,早飯一升,晚飯三分之二升。站崗和作其他勞役者,早晚各三分之二升。有病的酌情給予口糧。由吏主管。 城旦舂、舂司寇、白粲作土功的,早晚飯各三分之二升,不作土功的按法律規定給於口糧。 51頁食□囚1,日少半斗2。 注釋: 1□:音厄。飢餓。本條所述是以飢餓作為懲罰囚犯的手段。 2少半斗:即秦三分之一斗,合今三分之二升。 譯文:給受飢餓懲罰囚犯的口糧,每天三分之二升。 89頁毋令居貲贖責(債)將城旦舂。城旦司寇不足以將,令隸臣妾1將。居貲贖責(債)當與城旦舂作者,及城旦傅堅2、城旦舂當將司者,二十人,城旦司寇一人將。司寇不足,免城旦勞三歲以上者,以為城旦司寇。司空。 注釋: 1隸臣妾:原文無解釋,也未查到解釋。從字面講是沒入官府為奴隸者的妻子,但為什麼要用女人監率呢?待查。 2城旦傅堅:傅,疑讀為搏,拍也。堅,《九章算術》注「堅請築土。」城旦傅堅可能是專作夯築一類勞役的城旦。 譯文:不得令以勞役抵償債務的人監率城旦舂。城旦司寇的人數如不夠監率,可令隸臣妾監率。以勞役抵償債務應與城旦舂同樣勞作的,以及城旦傅堅或城旦舂應加監督的,每二十人由城旦司寇一人監率。如司寇人數不足,可以把已勞作三年以上的城旦減刑為城旦司寇,兼率城旦、城旦舂。 六,居庸是修築長城一線指揮部所在地,其城即在今延慶縣城 修築萬里長城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需有軍隊保證不受匈奴侵擾,需存儲從中原運來的大量穀物、物資器材,需接納從各地押送來的大批城旦,長城沿線必須置多處一線指揮部負責修築長城事宜,居庸就是修築長城指揮部駐地之一。指揮部所在地必須具備兩個最起碼的條件:1、距離長城不遠,位置適中,能抵禦匈奴入侵,2、地面開闊,有良好水源,宜於屯墾,積存大量穀物。根據上述兩條分析,居庸城決不會建在像王惲說的在今居庸關峽谷中,而今延慶縣城卻是個最理想的地方。 其一、懷來縣鎮邊城長城嶺,延慶縣幫水峪、岔道、四海冶海字口、岔石口都有秦長城,延慶縣城是個適中的地方。延慶城本身原來是個半島小山丘,東南西三面低下而開闊,只須加固北面防禦,在此建城與長城成犄角之勢,保障長城安全,決不會把城堡建在長城裡面。 其二,延慶城地面開闊,沽河與媯河交匯於城西南,水源充足,水質甘美。利於軍民屯墾,聚集穀物,減輕運轉。沽河原來就叫粟水,又轉為榖水,後來才叫沽河。 秦在此建城駐軍屯墾,接收從中原押來的一批批城旦,然後遣發到各處去築長城。地距洛邑千里。流放輕罪犯於此,遂名之居庸,漢為居庸縣治。 漢居庸關置在今八達嶺;北齊、隋、唐、遼、金、元居庸關在今上關,這裡也叫軍都關;今居庸關乃明建。八達嶺也叫居庸北口,南口也叫居庸下口。居庸關、南口,明、清、民國年間歸隆慶衛、延慶衛、延慶州、延慶縣管轄,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6月才劃歸昌平區。 居庸山川,《明史·成祖紀》永樂八年(1410)二月:「帝親征蒙古本雅失里汗。己酉十二次昌平龍虎台,遣行在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居庸山川。」此居庸山川指延慶的山川。又《宣化府志》說,王次仲住居庸山。此居庸山指延慶縣城西北20裏海坨山。 故「居庸」一詞為延慶縣所專有,居庸文史在歷史上永遠屬於延慶縣文史範疇一萬一千五百里長城 漢武帝長城 一、漢初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 漢初匈奴冒頓單于強盛,除奪取了原屬匈奴的今內蒙古伊克昭盟一帶土地外,其他邊界都維持在秦長城線上,漢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沒有修築長城。 《資治通鑒》載,漢高帝六年(前201)匈奴冒頓單于「遂襲擊東胡,東胡初輕冒頓,不為備,冒頓遂滅東胡。既歸又西擊走月支,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遂侵燕代,悉復收蒙恬所奪匈奴故地,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那(寧夏固原縣東南)、膚施(陝西綏德縣東南50里)。是時,漢兵方與項羽相拒,中國疲於兵革,以故冒頓得自強,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威服諸國。」秋,匈奴圍漢所封韓王信於馬邑(山西朔縣)。九月,韓王信投降匈奴。高帝七年(前200)帝親率兵三十二萬北擊韓王信,被匈奴騎兵四十萬圍於白登(白登山,在山西大同東,一名白登台)七日。高帝九年(前198)取宗室女名為長公主嫁匈奴單于,結親和約。 文帝前六年(前174)冒頓死,子老上單于立,帝復遣宗室女為單于閼氏。前十一年(前169)匈奴寇狄道(甘肅臨洮)。太子家令晁錯上言兵事:「今遠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高皇后五年,前183年,發河東、上黨騎屯北地,初令戍卒歲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以便為之高城深塹;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毋下千家……胡人入驅,而能止其所驅者,以其半予之,縣官為贖。其民如是,則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親戚而利其財也。此與東方之戍卒,不習地勢,而心畏胡者,功相萬也。」上從其言,募民徙塞下。 匈奴連年入寇北地、雲中,遼東最甚。文帝後二年(前162)乃遣使使遺匈奴書曰:「先帝(劉邦)制,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于;長城之內,冠帶之國,朕亦制之。匈奴無入塞,漢無出塞,犯令者殺之。」單于亦使當戶(匈奴官自左右賢王至左右大當戶凡二十四長)報謝。復與匈奴和親。 文帝後三年(前161)老上單于死,子軍臣單于立。後六年(前158)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所至殺虜甚眾,烽火通於甘泉、長安,以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屯飛狐,故楚相孫意為將軍屯句注,將軍張武屯北地,以備胡。景帝元年(前156)遣御史大夫陶青至代下,與匈奴和親。 以上漢防匈奴之塞,即在秦長城線上,在今甘肅臨洮,寧夏固原、陝北、雁北、北京北、遼東一線。 二、武帝遠征匈奴,築長城 武帝於元朔二年、五年,元狩二年、四年(前127—前119)九年間四次遠征匈奴,攘匈奴於漠北,開始修筑西線長城。 元光二年(前133)雁門馬邑(今朔州)豪族聶壹向大行(掌接待賓客之官)王恢獻計,以馬邑城為餌誘匈奴入塞。帝從之,伏兵三十萬於馬邑旁谷中,於是單于將十萬騎入武州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見畜布野而無人放牧,怪之,乃攻亭,得雁門尉史,尉史乃告漢兵所在,單于大驚引還。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塞之當行道處者),入盜漢邊,然尚貪樂關市,嗜漢財物,漢亦關市不絕,以中其意。按武州山在大同西和林格爾東南殺虎口、左雲一帶,東西數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壁立千仞。武州縣故城在左雲縣南。秦長城即在此處,稱武州塞。 元朔二年(前127)漢開始主動出擊匈奴,春正月「遣將軍衛青、李息出雲中,至高闕。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河南,遂取河南地。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饒,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內省轉輸戍漕,廣中國滅胡之本也。上竟用偃計,立朔方郡,使校尉蘇建興十餘萬人築朔方城(在今杭錦旗北),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這是復修陝北榆林段秦長城),因河為固。」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大將軍衛青帥十餘萬人出塞擊匈奴。 元狩二年(前121)春三月,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至皋蘭,擊匈奴。夏,霍去病復與合騎侯公孫敖將數萬騎,俱出北地,深入二千餘里,至於祁連山,以其地為武威、酒泉郡。築令居以西長城。 元狩四年(前119)夏,令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帥兵數十萬,出塞二千里,絕大漠擊匈奴,殺虜匈奴計八九萬,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漢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萬人,保護屯田。元鼎六年(前111)分武威、酒泉地置張掖、敦煌郡,徙民以實之。漢將長城從令居,今甘肅永登一直修到酒泉。 元封元年(前110)冬十月,帝親帥兵巡邊,「出長城(指晉北、內蒙古交界長城),北登單于台(在今托克托縣西北百餘里),至朔方(今杭錦旗北),臨北河(烏加河),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餘里,威震匈奴。 元封三年(前108)冬十二月,「上遣將軍趙破奴擊車師,破奴與輕騎七百餘騎先至,虜樓蘭王,遂破車師,因舉兵威,以困烏孫、大宛之屬。於是酒泉列亭障至敦煌玉門關。」 三、漢長城研究 漢長城也是一道整體連接的長城,從令居,即今甘肅永登縣往西北直至敦煌,是元狩二年(前121)開始修築的。但從令居往東南和今定西地區的秦長城在什麼地方連接,什麼年代修築還沒見到有關記載。《漢書》載,高帝二年(前205)「使諸將略地,拔隴西,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繕治河上塞。」此「河上塞」或指築從今臨洮至永登的長城。今蘭州、臨洮、隴西一帶即秦隴西郡,郡治狄道即今臨洮縣。 至於,太初三年(前102)「光祿勛徐自為出五原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城,謂之光祿塞。」貳師將軍李廣利破大宛,自敦煌至鹽澤(羅布泊)起亭,強弩將軍路博德築遮虜障,都不是長城。到宣帝地節二年(前68)漢以匈奴不能為邊寇,罷塞外光祿塞、遮虜障諸城,以休百姓。後將軍趙充國言:「北邊自敦煌至遼東一萬一千五百里,乘塞列地,有吏卒數千人,虜數以大眾攻之,而不能害。」這是漢長城實際長度。神爵元年(前61)「遣後將軍趙充國將兵四萬餘騎,屯緣邊五原,朔方、雲中、代、雁門、定襄、上谷、漁陽、右北平九郡,備虜月余。是時匈奴益弱,不敢與漢爭西域。」這是漢長城走向。 其後,匈奴內亂,先後立單于者七人。甘露元年(前53)呼韓邪單于兵敗。引眾南近塞,降漢。元帝竟寧元年(前33)春正月,呼韓邪單于來朝,自言願壻漢氏以自親。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下有司議,議者皆以為便。郎中(相當中央部之司長)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上問狀,應提出十說,錄其四說:「周秦以來,匈奴暴桀,寇侵邊境,漢興尤被其害。臣聞北邊塞至遼東,外有陰山,東西千餘里,草木茂盛,多禽獸,本冒頓單于依阻其中,製作弓矢,來出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出師征伐,斥奪此地,攘之於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邊境用得少安。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來寇,少所隱蔽,從塞以南,徑深山谷,往來差難。邊長老言,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如罷備塞吏卒,示夷狄以大利,一不可也。今聖德廣被,天復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來臣。夫夷狄之情,困則卑順,強則驕逆,天性然也。前已罷外城,省亭隧,才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復罷,二也……盜賊桀黠,群輩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則不可制,八也。起塞以來,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木石、溪谷、水門,稍稍平之,卒徒築治,功費久遠,不可勝計。臣恐議者不深慮其終始,欲以一切省徭戍。十年之外,百歲之內,卒有他變,障塞破壞,亭隧滅絕,當更發屯繕治,累歲之功,不可卒復,九也……」對奏。天子有詔勿議罷邊塞事。使車騎將軍許嘉口諭單于曰:「中國四方皆有關梁障塞,非獨以備塞外也,亦以防中國姦邪放縱,出為寇害,故明法度以專眾心也。敬諭單于之意,朕無疑焉,為單于怪其不罷,故使嘉曉單于。」單于謝曰:「愚不知大計,天子幸使大臣告語,甚厚。」單于號王昭君為寧胡閼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師,為右日逐王。四、漢長城西段已考察清楚 嘉峪關長城博物館副館長楊惠福撰《西北地區漢明長城地理位置變遷探討》說,漢元狩二年(前121)所築長城,即從蘭州河口至酒泉段長城。長城起永登縣西南山腳下的黃河岸邊。漢代烽燧遺址沿庄浪河西岸一直北上,過武勝驛,到金強堡(鎮羌堡),越過金強河,爬上烏鞘嶺,在烏鞘嶺上無論乘坐火車、汽車都能看到漢長城。長城下烏鞘嶺經古浪縣、武威市,進入民勤縣,又向東北進入騰格里沙漠。在這裡很多段長城被沙漠淹沒,顯然,漢代築長城時這裡還沒有沙漠。長城沿騰格里沙漠南部邊緣向西北,又向西,折向南,翻越海拔1470米的黑山,向西南出民勤縣,入永昌縣界,這段長城把民勤綠洲圈到長城裡面,目的是不使匈奴佔有水草之地。長城經永昌縣、山丹縣,過焉支山,沿著龍首山南麓一直到張掖市北黑河東岸。長城到張掖境憑黑河做屏障,只在河邊修築堠台作為防守據點。直到高台縣的正義(鎮夷)峽口,長城分道揚鑣,一支沿弱水向北延伸到居延海北,即太初三年(前102)強弩將軍路博德築的遮虜障。一支越過正義峽向正西延伸,到酒泉市北40里鍋蓋梁墩,進入嘉峪關市西北斷山口河墩止。這段長城總長1600餘里。 元封三年(前108)列亭障從酒泉至玉門關,並延至馬迷兔地方,是自今嘉峪關市西北斷山口河墩起,沿斷山口河東岸,築烽火台至玉門市干海子。此地段曾發現三座漢代烽火台,未見長城遺迹。越過干海子西北邊緣約10里,有漢代烽燧及紅柳夾沙長城,直至玉門市黃閘灣鄉的十一墩,這段長城約長120里。經飲馬農場至疏勒河拐彎處的長城經過農田,被五十年代農場開墾農田所毀,現僅存數座烽燧遺址。在玉門市三道溝鄉長城越過疏勒河進入安西縣境,經布隆吉、橋子鄉、小宛農場、安西縣城,到達西湖鄉以西沙漠中,現存紅柳夾沙長城6里多,殘高3米多,寬近3米,以及墩台3座。在安西境內有長城338里。過西湖鄉長城進入敦煌市,繼續沿疏勒河向西,經黃墩子、北鹽池北、大月牙湖北、黑牙泉、波羅湖,至合倉城(大方盤城),向西南24里到玉門關(小方盤城)。又30里至後墩,又6里至馬迷兔,以西即榆樹泉、曲澤之地。敦煌境內有長城270里。這段長城總長1100餘里。 可是,1991年11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一條消息,甘肅考古專家歷經十餘年,行程萬里,考察甘肅河西走廊漢長城遺址,其主體工程不是城牆,而是當時挖掘塹壕堆築的土壟。其工程東起蘭州河口,西至敦惶以西,綿延3000多里,史書稱為「漢塞」。長期以來人們籠統把它稱作「漢長城」。考察證明,河西「漢塞」的構成除塹壕、天田、土壟、塞牆、山川險阻外,還築有障(小城)、塢(小障、堡)、燧(烽火台)、關,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五、漢長城中段、東段 漢長城中段,從甘肅往東經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直到河北隆化,全在秦長城線上,除土築外,兼由山岩、木石、溪谷、水門、關隘構成。 漢長城東段從河北隆化縣往東延伸。馮永謙、何溥瀅著《遼寧古長城》51頁載,河北、遼寧發現一道以墩台與城牆交替構築的長城,是漢武帝時所築。其線路由隆化縣中關鄉河南村東行,每隔約4里築一墩台,一直進入承德縣頭溝鄉,當延伸到志雲鄉後,又復築為城牆,向東蜿蜒入內蒙古寧城縣大營子鄉東,又築成墩台,經喀喇沁旗,過老哈河,進入遼寧省建平縣,在建平縣境有130里,其走向由西北向東南,進入碌科鄉就不見了。建平縣共發現墩台50座,均沿河或山谷修築,遠近不一,遠者3、4里,近者1里余,最近的只有百米,烽火台修築以能看到夜間舉火,白天放煙,不誤傳烽報警為原則。墩台為方形,每邊長約30米,現殘存高4、5米,台頂原有建築。台與台間原有溝壕相連,現在大部已淤平。張家營子鄉蘇州營子村東墩台北溝壕比較明顯。 建平墩台長城向東延伸至朝陽,朝陽有古長城。《魏書?長孫陳傳》654頁「長孫陳,世祖(太武帝拓跋燾)時為羽林郎。征和龍(北燕都,今朝陽)賊自西門出,將犯外圍,陳擊退之,追斬至長城,以功賜爵五等男。」 1999年4月18日《中國文物報》載文,1998年在撫順市渾河及其支流東洲河、蘇子河沿岸發現烽火台。烽火台西起阜新市彰武縣,東經法庫縣、鐵嶺市,瀋陽市有7、8座,撫順市有60多座,一直延伸到吉林省通化縣旺清門鎮。烽火台座落在緊傍河岸、視野開闊的山崗上,3—5里一座,居高臨下,兩台相望。沿線城堡及烽火台遺址發現筒瓦、板瓦、陶器、鐵制農具,為典型的西漢時期器物。上述烽火台或許是唐貞觀十九年(645)伐高麗,太宗傳克遼東城捷報與太子李治時所建。 《史記?朝鮮列傳》2985頁載,「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今鴨綠江北渾江一帶)、朝鮮。漢興,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鴨綠江)為界。」《漢書?趙充國傳》,「北邊自敦煌至遼東萬一千五百里,乘塞列燧。」即指此。 六、對漢武帝修築長城、開拓疆土的評論 秦始皇驅逐匈奴,修築長城,因不久王朝滅亡,未見其功效。漢武帝遠征匈奴,摧毀其有生力量,西通西域,東服朝鮮。將河西走廊片片綠洲圈在長城障塞之內;北方雖沒把長城修到趙武靈王長城線上,而在朔方、五原立郡,統治了河套平原;在東西可耕牧之地均在軍事力量控制之內。遺給其他民族的是苦寒不毛、無水草利用之地,其生產不能發展,形不成強大軍事集團,邊境長治久安,奠定了我國北方的固有疆土。 以後王朝凡控制了這道邊防線的時期必國勢興旺,部分失去這道邊防線必有外患,完全失去這道邊防線必遭滅亡。東漢國勢在東北沒有恢復武帝所開疆土。《遼東志?古迹》載:「古長城,即秦將蒙恬所築,其遼東界者東西千餘里。東漢以來,城皆湮沒。」這些土地棄給烏桓、鮮卑等,致使其連年入寇。 《資治通鑒》載:東漢建武十二年(36)「盧芳(匈奴立漢帝)與匈奴、烏桓連兵,數寇邊。帝遣驃騎大將軍杜茂等將兵鎮守北邊,治飛狐道,築亭障,修烽燧,凡與匈奴大小數十百戰,終不能克。上谷太守耿況少子耿霸,與杜茂詣飛狐道,堆石布土,自代至平城三百餘里。」建武十五年(39)「使揚武將軍馬成代杜茂,繕治障塞,十里一候,以備匈奴。」這一時期「匈奴、鮮卑、赤山烏桓數連兵入塞,殺掠吏民。朝發穹廬,暮至城郭,代郡以東,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五郡悉受其害。」直至建武二十二年(46)「匈奴單于連喪,旱蝗成災,赤地數千里,人畜飢疫,死耗太半。烏桓乘匈奴之弱擊破之,匈奴北徙數千里,漠南地空。烏桓、鮮卑併入朝貢。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匈奴遠遁。建武二十六年(50)匈奴南單于內附,遣子入侍。從此結束了匈奴對北疆的威脅。
居庸縣治在什麼地方 「居庸」一詞為延慶所專有 一、有兩個居庸縣治 《中國地名大辭典》和《延慶州志》說居庸縣治在延慶城東。這是因為清光緒五年(1879)編《延慶州志》,總編欒城(河北)拔貢張惇德沒有看懂《水經注·灅水·清夷水》造成的錯誤。其實《清夷水》記得清楚,有兩個居庸縣治,一個是漢居庸縣治,在今延慶縣城,又是魏上谷郡治;一個是後魏居庸縣治,在今延慶縣城東北30里舊縣。 延慶的媯河,上游古名滄河,至今谷家營以下通稱清夷水。是灅水,即桑乾河的支流。 酈道元涿郡(河北)人,出生於公元466或472年,卒於527年。太和十八年(494)官尚書郎,從孝文帝元宏北巡黃河、陰山,擢御史中丞,執法嚴峻,後為關右大使、雍州刺史蕭寶寅殺害。 《水經注》成書於太和年間(477~499)或稍後。酈道元親自到過延慶,其記載翔實可信。 二、《水經注》清夷水(今媯河)水系原文 現將《水經注·灅水·清夷水》予以註解,括弧以內均為本人註解。 灅水(桑乾河)又東南,左(東)會清夷水(媯河),亦謂之滄河也。 水出長亭南,西逕北城村故城北。(長亭位置不明,按其方向指從清泉鋪、四海兩鄉分水嶺鳳駝梁流下來的水,經水口子、王家堡西流,現在是季節河,成了沙河套,古代當是常流水,北城村故城地址不明。) 又西北,平鄉川水注之,水出平鄉亭西,西北流注清夷水。(平鄉亭位置不明,平鄉川水指頭司、彭家窯、王家山流來的水。兩水匯於永寧西南二里盛世營。《延慶州志》上叫閔河。) 清夷水又西北,逕陰莫亭,在居庸縣南十里。(陰莫亭在金牛山東吳坊營位置上,其北十里是舊縣,故定舊縣為後魏居庸縣治。) 清夷水又西會牧牛山水。(牧牛山即金牛山)《魏土地記》曰:「沮陽城(懷來大古城北7里)東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滄河之上源也,山在縣(漢、魏居庸縣治)東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拓跋珪)廟。」(漢、魏居庸縣治在金牛山西30里,即今延慶縣城,西南距沮陽50里,這是延慶縣城為漢居庸縣治的一證。)耆舊雲,山下也有百泉競發,有一神牛駁身(一種顏色夾雜著別的顏色叫駁身)自山而降,下飲泉竭,故山得其名,今山下導九十九泉,積以成川。(《延慶州志》說,金牛山下百泉,匯為暖泉河,西南流與黃龍潭流出的龍灣河,同為媯河上源。《光緒州志》編者張惇德誤定牧牛山為團山。) 西南流,谷水(源出團山北麓下,名溪河,南流入龍灣河,約長10餘里。)與浮圖溝水(即古城河,也名神仙院河,由峽曲折出口伏地,至大柏老西北復出,東南流入龍灣河,約行十餘里。)注之。水出夷輿故城西南,王莽以為朔調亭也。其水俱西南流注於滄水。(夷輿縣故城在古城村東北半里,西漢上谷郡屬縣之一,王莽廢為朔調亭,東漢併入居庸縣。) 滄水又西南,右(北)合地裂溝。古老雲,晉世地裂分此界,間成溝壑,有小水,俗謂之分界水,南流入滄河。(《晉書·五行志》惠帝元康四年,294,二月、八月,「上谷兩次地震,居庸地裂廣三十六丈,長八十四丈,人有死者。」此地裂溝約在曹官營、臨河之間,原是一片亂葦塘。) 滄河又西,逕居庸縣故城南,魏上谷郡治。(前一個稱居庸縣,後一個稱居庸縣故城,可見有兩個居庸縣城。)昔劉虞攻公孫瓚,不克,北保此城。為瓚所擒。(劉虞與公孫瓚的戰爭發生在漢獻帝劉協初平四年193)有粟水入焉,水出縣下城西,枕水,又屈逕其縣南,南注滄河。(粟水今名沽河,即三里河之水,州志說也名穀河,穀、粟,是義轉、穀、沽是音轉,因這一帶土地適種穀子而得名。源出雙營西米家堡之南水泉,流四里許叫三里河,經王莊、縣城入媯河,行約7里許。下城當在今雙營位置上,是對古城夷輿為上城而言。枕水指延慶城西北枕沽河。西距沮陽50里,東距牧牛山30里,粟水與滄河在此交匯,延慶縣城正是漢、魏居庸縣治,因其已廢,故稱居庸縣故城。這是又一例證。) 滄河又西,右(北)與陽溝水合,水出縣東北,西南流,逕居庸縣故城北。(陽溝水即蔡河,源出魯庄,西流經靳家堡、下板泉,西南經原下盧鳳營至原常里營入媯河,約行20里。延慶縣城西北不會再有第三個居庸縣城,此居庸縣故城蓋泛指在今延慶城西北。) 「西逕大翮小翮山南,(大翮小翮山即今海坨山)高巒截雲,層陵斷霧,雙阜共秀,競舉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少有異志,年及弱冠,變蒼頡舊文為今隸書。秦始皇時,官務煩多,以次仲所易文,簡便於事要,奇而召之。三征而輒不至。次仲履真懷道,窮數術之美。始皇怒其不恭,令檻車送之。次仲首發於道,化為大鳥,出在車外,翻飛而去,落二翮於斯山,故其峰巒有大翮小翮之名矣。《魏土地記》曰:沮陽城東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神。山屋東有溫湯水口,其山在縣西北二十里。(溫湯水口即松山溫泉,其山距延慶城二十里;上板泉距延慶城十五里,距海坨山五里,這是延慶城為漢魏居庸縣治第三例證。)峰舉四十里,上廟則次仲廟也。」(晉書法家衛恆說王次仲所創文字是楷書,不是隸書。《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辭海》均予引用。2002年8月9日《中國文物報》發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裡耶古城在古井中出土秦簡二萬枚,報上刊出三副簡文,簡文不能通讀,有42個字和簡化前的楷書筆畫一樣,就是沒有波磔(撇捺)是:八工土上不日今毋令主司百名弗言年或昌官金居券服計庭家書郡能責洞移尉問報堪陽發痕□謁錢。這應就是王次仲所創的文字。) 右(西)出溫湯,療治萬病,泉所發之麓,俗謂之土亭山,此水炎熱,倍甚諸湯,下足便爛,人體療疾者,要須別引消息(稍涼)用之,耳不得言。(燙澡的人不得小聲耳語說燙,越說燙越燙,現在還有此說。1500年前我們的先人就開發了佛峪口松山溫泉,用以療疾,酈道元曾到此燙過澡,故體會深刻。)大翮山東,其水東南流,左(東)會陽溝水(蔡河),亂流南注滄河。 滄河又左(南)得清夷水口。《魏土地記》曰:牧牛泉西流與清夷水合者也。自下二水互受通稱矣。(從下屯流來的水叫清夷水,與金牛山流來的滄河匯於清夷水口,清夷水口即谷家營北之沙河口,是個很大的河口,民人在此取沙。下屯河由東桑園河灣、小呼滹河灣、東紅寺河灣等匯成,穿下屯而過,經岳家營、興寶莊、大路、谷家營,在谷家營北之沙河口入媯河。古代延慶古城一帶的少數民族,中原稱之夷,幽州的統治者取道於此,清剿古城一帶的夷人,遂有清夷水之名。古代此水流量很大。此水系應列在陽溝水之前。) 清夷水又西,靈亭水注之。(靈亭水是佛峪口溝流出的水,叫溫泉河。)水出馬蘭西澤中,眾泉瀉溜歸於澤,澤水所鍾,以成溝瀆,瀆水又左(東)與馬蘭溪水會,水導源馬蘭城,(馬蘭,漢名上蘭。漢高帝劉邦十二年(前195),周勃破燕王盧綰軍於此。其城當在東門營。五道湖、童家溝流出來的水,經東門營西門外。東門營原有土城,周約2里,東西二門。)城北負山勢,因阿(阿當近講)乃溪,民居所給,維仗此水,南流出城,東南入澤水,澤水又南,逕靈亭北,又屈逕靈亭東,次仲落鳥翮於此,故是亭有靈亭之稱矣。其水又南流,注於清夷水。(靈亭具體位置不明。溫泉河源出佛峪口裡湯泉觀東山麓下,西流3里許有胡叫河來會,順峽蜿蜒南行出口,經張山營西,東南流,經原懷家堡,至黑龍廟入媯河,約行30里。《延慶州志》載,黑龍河在州城西三十里,本名馬蘭溪水,源出黑龍廟村,村西有清水泉,西南流入媯河。) 清夷水又西,與泉溝水會,水導源川南平地,北注清夷水。(泉溝水即大柳河,源在延慶城西南20里養鵝池,西經劉浩營入懷來界,流入媯河。) 清夷水又西南,得桓公泉。(即懷來縣南水泉村之南水泉,也名鏡泉。)蓋齊桓公霸世,北伐山戎,過孤竹(河北盧龍縣)西征,束馬懸車,上卑耳之西極,(山西平陸縣有卑耳山)故水受斯名也。水源出沮陽縣東,而西北流入清夷水。(根據近年延慶發掘出數百座山戎墓葬,出土包括金虎牌、金馬牌在內的大量珍貴文物,結合《管子》說山戎令支國和代國毗鄰,延慶應是令支國的主要根據地,齊桓公北伐山戎曾來到延慶。) 清夷水又西,逕沮陽縣故城北,秦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調,縣曰朔陰。(沮陽在懷來大古城北7里。)闞馬因(後魏敦煌人,撰有十三州志。)曰,涿鹿(礬山西北5里古阿城)東北至上谷城六十里。《魏土地記》曰:城北有清夷水西流也。其水又屈逕其縣西,南流注於灅水(桑乾河),灅水南至馬陘山,謂之落馬洪。(官廳水庫大壩以下一段峽口)三、後魏時延慶地理志 清夷水系與現在媯河水系完全一致,這就再現延慶一幅古地理圖。 水系: 長亭水,源出清泉鋪鄉鳳駝嶺。 平鄉川水,頭司、王家山流來的水。 滄河,金牛山、黃龍潭流出的水,即媯河。 牧牛山水,金牛山水。 谷水,即溪河。 浮圖溝水,古城河。 地裂溝水,在臨河村。 粟水,即沽河。 清夷水,下屯河。匯滄河後以下通稱清夷水。 陽溝水,蔡河。 靈亭水,溫泉河。 馬蘭溪水,黑龍河。 泉溝水,大柳河。 桓公泉,南水泉。 惟一遺漏是從黑漢嶺、劉斌堡,經里仁堡在新華營流入媯河之水,名神樹屯河,也名屠家營河。 山脈: 牧牛山,金牛山。 大翮小翮山,海坨山。 土亭山,湯泉觀東山。 城池: 北城村故城,在清泉鋪鄉或永寧鎮東部。 居庸縣故城,漢、魏居庸縣治,為今延慶縣城。稱故城說明其城已廢。公元350年三月前燕慕容儁取薊城(今北京)而都之。八月,代郡人趙榼帥三百餘家叛燕歸趙并州刺史張平。慕容儁恐其復叛歸趙,徙廣寧(今宣化一帶)、上谷(今延慶、懷來。)二郡民於徐無(今河北玉田),城蓋廢於此時。 居庸縣城,後魏居庸縣治,今延慶縣城東北30里舊縣。 夷輿縣城,今古城東北半里。 下城,約在今雙營。 馬蘭城,今東門營。 沮陽故城,今懷來大古城北7里。 亭: 說亭是地方行政組織,十里一亭,亭相當於鄉是不對的。洛陽出土後魏上谷郡中正、燕州治中從事史侯掌墓誌,侯掌是上谷郡居庸縣崇仁鄉修義里人。可見古代地方行政組織是郡、縣、鄉、里四級。十里置一亭,設在大道口,行旅住宿的地方,亭長主管緝捕盜賊。劉邦當過沛豐邑泗水亭長。《後漢書》說:「亭長持二尺板以劾賊,索繩以收執賊。」亭相當於現在的公安派出所。 長亭,約在清泉鋪鄉。 平鄉亭,約在永寧鎮南部。 陰莫亭,在吳坊營的位置。 朔調亭,古城東北半里,即夷輿縣治,王莽廢為朔調亭。 靈亭,約在張山營鎮海坨山下上板泉村。 秦為郡縣制,應該說上谷郡轄有居庸縣,但未查到文獻依據,漢肯定置有居庸縣,從漢高帝元年(前206)置居庸縣,北滅滅亡之年(577)廢,居庸縣存在783年。如從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建居庸城開始算,居庸縣存在則達790年。居庸一詞均由此產生,「居庸」一詞為延慶縣所專有。 居庸縣治有二:1、漢、魏、晉居庸縣治在今延慶縣城,還是魏上谷郡治。2、後魏居庸縣治在今延慶縣城東北30里舊縣。 居庸塞、居庸陘,也叫燕塞、上谷塞、軍都塞、蠮螉塞,即今40里居庸關溝。 居庸關,古今有三道,漢、魏、晉置在今八達嶺;隋、唐、五代、遼、金、元置在今上關;今居庸關乃明建。
居庸關考 古今有三道居庸關 一、居庸關位置諸說紛紜 太行八陘,最北面的叫居庸陘,也叫軍都陘,它北起北京市延慶縣八達嶺,南至昌平區南口。峰巒疊嶂,中通一道,逶迤40里,通稱居庸關溝,乃天下絕險,歷代為幽薊、北京屏障。陘中有道居庸關,是其重要門戶。今之居庸關,南距南口15里,距昌平城35里;北距八達嶺25里,距延慶縣城55里,這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居庸關。 但歷代學者對居庸關的位置所在持有各種不同的說法: 1、《漢書?地理志》,「上谷郡轄縣十五,有居庸、軍都兩縣。」三國魏蘇林為之作注,「但言居庸有關,而軍都則無。」蘇林,博學多通古今,凡諸書傳聞中疑難,皆加以解釋。 2、宋胡三省《資治通鑒注》則說,「考之漢志,上谷有居庸、軍都兩縣,蓋各有關。」這和蘇林之說有了分歧。 3、《新唐書?地理志》,「昌平西北三十五里有納款關,即居庸故關,亦謂之軍都關。」將居庸、軍都兩關混而為一。 4、《大清一統志》,「居庸、軍都既有兩縣兩關之名,不應同為一山,當是就山之險要建置區分,及軍都關縣俱裁,後人遂混為一耳。」 5、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著《昌平山水記》從《新唐書》之說,認為「今居庸關,即軍都關。」 通過對《水經注?濕余水》、《西關志》、《延慶衛志略》、《察哈爾通志》及漢、唐、元等史志,和實地考察,對居庸關歷代建置地點及名稱,初步理出了頭緒,謹提出來,拋磚引玉,以供參考。 二、漢首置居庸關於今八達嶺 《水經注?濕余水》濕余水即今溫余河,說,「濕余水出上谷居庸關東。」這一句是《水經》原文。接著酈道元為之作注,「關在沮陽城東南六十里居庸界,故關名矣。」《水經》或說漢桑欽著,或說三國時人著,或說晉郭璞著,總之成書於魏晉以前,後魏酈道元為之作了大量註解,引古考今,凡研究古地理歷史者多以《水經注》為圭臬。 《濕余水》對居庸關位置及名稱來源明確提出三點:1、居庸關在居庸縣界,關因建在居庸縣界而得名。2、居庸關西北至秦漢上谷郡治沮陽縣城60里。3、濕余水源在居庸關東面。 漢、唐時的里數與現在群眾習慣說的里數大抵一致。秦、漢上谷郡治沮陽在今懷來縣大古城村北7里,大古城村距康莊40里,康莊距八達嶺20里,大古城距八達嶺正是60里。《濕余水》接著說,「更始使者入上谷,耿況迎之於居庸關,即是關也。」可見,更始元年(23)上谷太守耿況迎更始帝劉玄使者於居庸關,即在今八達嶺。 《濕余水》接著指出水源所在,「其水導源關山,南流歷故關下,溪之東岸,有石室三層,其戶牖(音右,開在牆上的窗子)扇扉(門扇),悉石也,蓋故關之候台矣。南則絕谷,累(壘)石為關垣,崇墉峻壁,非輕功可舉。」考之實地,濕余水源在八達嶺東門外的山上,即所謂的關山,由一條叫「青龍倒汲水」的青色岩脈流下來的水,在山下匯成一汪清潭,名叫青龍潭,東南流經青龍橋,青龍橋也因這青色岩脈得名。 地質學家考證,這條所謂的青龍是一億多年前燕山造山運動形成的。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地下深處熾灼的岩漿沿裂縫大量上侵,溶漿未露出地面而停止活動冷凝而形成的岩脈,此種岩體是質地細密堅硬的花崗岩,呈青色。它的周圍的岩體是比它形成更早的、噴發出來的、質地疏鬆的花崗石,呈棕色。久經歲月滄桑,周圍岩石被風化剝落,青色岩脈兀突而出。大片棕色花崗岩內有許多裂縫,極易滲透大氣降水,當匯至這條青色岩脈時,橫遭阻攔,只好順這條青色岩脈爭流而下,跌落谷底青潭,青色岩脈沒入潭水之中,宛如一條青龍從潭中汲水,上而復下,循環不停,因取名「青龍倒汲水」。過去此景非常壯觀,為關溝七十二景之一。近年天氣乾旱,青龍已無水,青龍潭也乾涸了。有說名「青龍倒吸水」是不對的。 青龍潭之南,溪之東岸,有石室三層,是關上瞭望情況的檯子,名叫候台,台早毀了,大約就是今八達嶺東門外公路旁邊名叫「講台」的地方。講台是一個長形石台,台前有一小片空地,明代當地駐軍軍官常站在台上向士兵訓話、故名講台,也是關溝七十二景之一。 其「累石為關垣,崇墉峻壁,非輕功可舉」的地方,當在八達嶺東門外南面絕險峽口處,這是居庸關最裡面的關垣。《濕余水》對此關之南作如下描述,「山岫層深,側道褊狹,林鄣邃險,路才容軌,曉禽暮獸,寒鳴相和(早晨鳥叫,夜晚獸吼,夾雜著寒風的呼嘯聲。),羈官遊子,聆之莫不傷思矣。」 顯然這一節寫的不是今居庸關南比較開闊的峽谷風光,而正是今八達嶺南的情景。古人云,「居庸之險,不在居庸關,而在八達嶺。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窺井,如建瓴。」漢代把居庸關置在八達嶺,說明古人很高明,知道扼要所在。 《察哈爾省通志》卷三,「澗河,在延慶縣東南三十五里,即古濕余水,又名榆河,自八達嶺南青龍橋發源,南流經石佛寺、居庸關、南口,入河北昌平縣,長約四十里。」 《光緒延慶州志》說,澗河還有一源,在八達嶺西南山下,經青龍橋匯關山流來的水,行約五十里。故濕余水(溫余河)源在八達嶺之東關山不是很清楚嗎。 三、漢居庸關還有個南關門,也叫軍都關 置在八達嶺的居庸關是狹義的居庸關。《濕余水》接著提出廣義的居庸關,「濕余水歷山南,逕軍都界,又謂之軍都關。《續漢書》曰,尚書盧植隱上谷軍都山是也。其水南流出關,謂之下口。」就是說在山南居庸關還有個南關門,因在軍都縣界,也叫軍都關。也就是《新唐書?地理志》說的:「昌平北十五里有軍都陘,西北三十五里有納款關,即居庸故關,也謂之軍都關。」這道關的位置在今上關。唐、宋昌平縣治在今昌平城西8里舊縣,今縣治乃明代所徙;上關在今居庸關北8里,昌平舊縣至上關之居庸關正好也是35里。 1972年內蒙古和林格爾縣新店子村西發掘一座東漢墓,該墓主人曾被舉為孝廉,再由郎出任西河長史,行上郡屬國都尉、繁陽令,最後官至使持節護烏桓校尉。墓內壁畫有46組以上。有一幅壁畫是墓主人從繁陽令(繁陽在河南內黃縣西北)升任護烏桓校尉(治所在宣化西北寧城,俗名西吐勃城),車騎經過居庸關的情景。居庸關畫成平頂八字形(︹),上書「居庸關」三字。1981年5月《文物》史樹青先生著《王紱北京八景圖研究》說,此關不但有關城、水門,而且關門外有橋樑,水門之下題有「居庸關」三字。這個居庸關正是今上關,古代河水很大,故關門外建有橋樑。壁畫畫的是車騎由南往北進居庸關南關門的情況。 因此,《漢書·地理志》蘇林注,「居庸(縣)有關,而軍都(縣)則無」是正確的。軍都關是居庸南關門的別名,用居庸關完全可以予以概括。酈道元《水經注》中「又謂之軍都關」,這個又字用得非常確切。 四、最廣義的居庸關 《濕余水》說「其水南流出關,謂之下口。」下口即今南口。是說從今八達嶺至南口都可稱之居庸關,是最廣義的居庸關。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居庸關註解:「關門南北相距四十里,兩峽相峙,巨澗中流,懸崖峭壁,稱為絕險,即《呂氏春秋》九塞之一。」 元郝經《居庸關銘序》曰:「居庸關在幽州之北,最為險阻,號天下四塞之一。大山中斷,兩崖峽束,石路盤腸,縈帶隙罅,南曰南口、北曰北口,殆六十里(應是四十里)石穴。」 《延慶衛志略》引《大清一統志》:「居庸關在順天府北一百二十里,兩山夾峙,一水旁流,關跨南北四十餘里,懸崖峭壁,最為險要。關南重巒疊嶂,吞奇吐秀,蒼翠可愛,名曰居庸疊翠。」 以上都是對最廣義居庸關的描繪。 五、西關、蠮螉塞 八達嶺之居庸關始置於漢,魏、晉沿用,也叫西關。東漢初平四年(193)幽州牧劉虞遣田疇奉章詣長安,田疇以道路阻絕,寇虜縱橫,稱官奉使,為眾奉使不便,願以私行,乃自選家客二十騎,偕從事鮮於銀上西關出塞,傍北山直趨朔方(內蒙古伊盟),蒙道間行,奉使長安。《資治通鑒注》平裝本1925頁「西關即居庸關」。《延慶州鄉土志》載,按《元史》「南口也謂之西關」。南口、上關、八達嶺三處關門均不向西,只有八達嶺西北岔道與西撥子之間過去有古老的磚石台基,延慶縣地圖上標有個西關的名字,那裡是歷代長城上的關門,是向西的。看來漢代西關指這個地方,是八達嶺居庸關的外關垣,漢代建有很大的關門,關門向西,故名西關。直到元代這裡的關門還是向西開的,元代詩人揭傒斯《居庸行》中說,「關門西向當天開,馬如流水車如雷……昔不容單騎,今馬列十五。」 五族亂晉,居庸塞不再設防,慕容氏、拓跋氏四次通過居庸關,那裡均未設防。居庸塞也叫蠮螉塞。公元前340年,前燕主慕容皝進攻後趙石虎,率騎兵二萬自龍城(遼寧朝陽)取西道入蠮螉塞,長驅至於薊城(北京)。公元350年慕容皝子慕容儁三路伐後趙,使慕輿千自西道出蠮螉塞,陷幽州,因而都之。公元385年後燕主慕容垂遣慕容農帶兵出蠮螉塞,趨龍城,平叛將余岩。 《日下舊聞考》引《方輿紀要》說,「蠮螉是居庸的音轉」。其實蠮螉是一種名叫細腰蜂的昆蟲,是說居庸塞就像細腰蜂的腰一樣狹窄,因而取名蠮螉塞。 後魏皇始元年(396)拓跋珪大舉伐後燕,別遣將軍封真等從東道出軍都,圍薊。拓跋珪以鮮卑族統一北中國,居庸關沒有設險的必要,酈道元看到的正是廢棄不用的居庸關,《濕余水》里稱之故關。其後,孝昌元年(525)杜洛周兵變上谷,魏遣都督元譚據居庸下口(南口)以拒之。元譚遣別將崔仲哲截軍都關以待之,安州(密雲)三戍反兵自外夾攻,崔仲哲戰死,元譚也潰敗。說明1、軍都關在居庸陘中間,故稱截,在今上關。2、軍都關久未設防,崔仲哲臨時建的防禦工事,一觸即潰。3、後魏以前居庸關和軍都關含義十分清楚:軍都關是居庸關南關門的別名,居庸關可以概括軍都關,軍都關則不能概括居庸關。 六、納款關、薊門關、石門關 東魏、北齊政權創建者高歡,雄才大略,他認為治國強軍必須有充足的物資、糧食。命於轄區內「諸州津梁置倉積穀,傍海煮鹽,供軍資,備饑饉。」置關於漢居庸關南關門,收取關稅,名納款關。高歡這一措施使他得以招撫流散,富國強兵,終於控制東魏政權,建立北齊政權。從此出現了《新唐書·地理志》,「昌平西北三十五里有納款關,即居庸故關,亦謂之軍都關。」之說,而把置在八達嶺正統的居庸關丟棄了。上關也是個重要隘口,在此設防能卡住八達嶺、青龍橋、石佛寺各口子的出入。隋、唐、五代、遼、金、元居庸關均置在此處。 《隋書·地理志》隋在居庸關置關官。 《日下舊聞考》2471頁引《十道志》唐居庸關亦名薊門關。 《晉書》是唐太宗親自主持修撰的。《新舊唐書》是宋人修撰的。到了唐代置在延慶縣的居庸縣和置在八達嶺的居庸關早已廢棄,甚至連名字也被人遺忘了,故唐代修《晉書》就把漢居庸關南關門定為居庸關,而附於涿郡軍都縣下,而上谷郡居庸縣下反倒沒關了。從此,由北面居庸縣命名的關,變成由南面軍都縣命名的關。居庸、軍都關名混為一談了。《新唐書·地理志》承襲了《晉書·地理志》之誤。 《日下舊聞考》2469頁引《問次齋稿》,「居庸亦謂之冷陘。」說唐太極元年(712)幽州大都督孫佺,率兵十二萬,騎八千,襲奚,與奚酋李大酺戰於冷陘,全軍復沒。」冷陘就在居庸陘。《資治通鑒》6320頁注說,冷陘山在遼西。《辭源》冷陘,一說在今內蒙古巴林右旗西北高原上的壩後;一說在今內蒙古札魯特旗南的奎屯山,奎屯,蒙語冷的意思。可見冷陘山不只一處,那次戰爭發生在遼西,不在居庸陘。 五代時居庸關的關門是石制的,故名石門關。遼會同十年(947)後晉同州郃陽縣(在陝西)令胡嶠,隨宣武節度使蕭翰(契丹人)入契丹,所著《陷北記》說:「自幽州西北入居庸關(指南口),明日又西北入石門關(五代居庸關,在上關),關路崖狹,一夫可以當百,此中國控扼契丹之險也。又三日,至可汗州(舊懷來縣城)。」七、齊喇哈蕃、鐵門 遼也在居庸關置官收稅。統和元年(983)九月,南京(今北京)秋澇,南京留守司上言:「民艱食,請馳居庸關稅,以通山西糴糧交易。」 遼末保大二年(1122)金兵三路攻居庸關,「金兵臨關,岩石自崩,戍卒多壓死,遼兵大敗,關遂破。」岩石自崩,究竟是地震,還是內部姦細破壞,還不清楚,但如果在現今居庸關那樣開闊的峽谷中,就不會壓死很多人。從八達嶺至上關這17里峽谷,是居庸陘最險要的所在。只有這裡能壓死很多人。 女真語稱居庸關為齊喇(嚴)哈蕃(官),舊作查剌合攀,義為嚴關。《金史·百官志》,「居庸關、紫荊關皆設使,從七品。」大定二年(1162)「契丹移剌窩斡反,圍臨潢,詔居庸關、古北口稽契丹姦細,捕獲者加官賞。」 蒙古成吉思汗興起,金大安三年(1211)蒙古兵破金兵三十萬於野孤嶺,大捷會河(河北舊懷安縣城東北,三洋河合流處。),金居庸關守將完顏福壽棄關遁,蒙古兵入關,進攻中都(今北京),旋退走。第二年,崇慶元年(1212)金升縉山縣(今延慶縣)為鎮州,「恃居庸之險,冶鐵鑄關門,布鐵蒺百餘里,守以精銳。」第三年,至寧元年(1213)蒙古兵再次來侵,破金尚書左丞完顏綱十萬大軍於縉山,乘勝追至北口(八達嶺)。成吉思汗取紫荊關,拔涿易二州,轉南口再破居庸關。 貞祐二年(1214)金遷都汴京。成吉思汗聞金遷都,三次來侵,被阻於居庸關鐵門前,乃召札八兒問計,札八兒取從石佛寺向東而南,經黃土嶺、十八窯、九仙廟小道,導成吉思汗輕騎,「日暮入谷,黎明諸軍已在平地,疾驅南口,金鼓之聲,若自天降,金人猶睡未知也。比驚起,已莫能支吾,鋒鏑所及,流血遍野,關既破,中都大震。」第二年,1215年成吉思汗取金中都,覽山川形勢顧謂左右近臣說:「朕之所以至此者,札八兒之功居多。」成吉思汗駐桓州(內蒙古多倫),留札八兒守中都,授札八兒黃河以北,鐵門(居庸關)以南,天下都達魯花赤(蒙語掌權者)。 元至順四年(1333)詩人薩都剌過居庸關,猶看到「關門鑄鐵半空倚,古來幾度壯士死」的高大鐵關門。元代以前居庸關的防禦重點一直在從八達嶺至上關這17里最險峻的峽谷間。 八、隆鎮衛 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定燕京為大都,開平為上都,每年巡幸於兩都之間。有元一代北巡達99次之多,多取道居庸關。梵琦《居庸關》詩有,「上都避暑頻來往,魚鳥猶能識袞龍。」句。不斷派士卒修築道路,居庸陘成了孔道,居庸關也成「關門西向當天開,馬如流水車如雷。昔不容單騎,今馬列十五。」的通衢大道。「天下貨物,聚於兩都,而商賈出入居庸關者,識而不征(看一下證明,不收關稅)。」大道上達官貴人,軍卒商旅,車水馬龍,絡繹不絕。 蒙古皇子拖雷監國元年(1328)始於居庸關南北口屯軍,各設千戶所,徼巡盜賊。忽必烈至元十七年(1280)命樞密院調兵六百人守居庸關南北口。至元二十五年(1288)以南北口上千戶所總領之。 武宗至大四年(1311)誕生於縉山縣(今延慶縣)的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當了皇帝。樞密院以居庸關原置上千戶所位輕責重,乃置隆鎮上萬戶府於居庸關。第二年,皇慶元年(1312)升隆鎮萬戶府為隆鎮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隆鎮衛城在八達嶺南青龍橋東山下,下轄鎮撫所一,千戶所十一,千戶所東在山海關、西在山西應州、朔州,南在紫荊關,是一個很大的皇室衛戍區,把大都和仁宗皇帝誕生地縉山置於一個衛戍區之下,隆鎮衛取隆大金鎮州之義。 清《延慶衛志略》說:「隆鎮衛在今青龍橋,元世建衛於此,東山麓有城垣舊基。元萬戶指揮哲顏不花有善政,明末尚遺有哲顏不花善政碑,今沒無存。」 九、納缽關 在元代社會長期和平繁榮環境中,居庸陘比較寬闊處出現了廬井、廛市、佛寺、水磑,蒙古人篤信佛教,在關溝崖壁上刻鑿了佛像(如五郎影、六郎影)和梵語(阿彌陀佛),以求行人旅途吉祥如意。出入關需要住宿,在居庸關(上關)南8里坡道上開設了許多車馬大店,因名該地為長坡店。 致和元年(1327)大都燕鐵木兒利用居庸之險阻擊上都諸王兵,及破上都兵後,命也速答兒及僉院徹里帖木兒統兵三萬守居庸關,並詔居庸等關皆穿塹壘石為固,詔丁壯守之。 順帝即位之時,天下太平,年年巡幸上都經過居庸關。有一次。「帝攬轡度關,仰思祖宗勘定之勞,俯思山川拱抱之狀,聖衷惕然,默有所禱,期以他日即南關紅門之內,因山之麓,伐石甃基,累甓跨道,為西域浮屠,下通行人,皈(歸)依佛乘,普受法施。」這就是順帝建永明寺和過街塔的動機,說行人經過塔下,信奉佛教,受到佛祖普度。乃於至正二年(1342)命大丞相阿魯圖、左丞相別兒怯規劃創建。至正五年(1345)建成。北為永明寺,南為過街塔,西有花園,寺前立穹碑二座,南北建兩座大紅門,設扃鑰,置斥候。永明寺之壯麗,莫之與比,寺里設有御榻,車駕往還或駐蹕寺中。每歲聖駕行幸上都,率以夜度居庸關,蹕止行人,籠燭夾馳道而驅。南龍虎台,北棒槌店(在今里外炮),皆有次舍(行宮),國言謂之納缽關,由隆鎮衛領之以司出入。這年車駕由上都還。因成績昭著,親自作佛事行慶講儀,賜其額曰大寶相永明寺。至正六年(1346)命翰林學士承旨歐陽玄撰《過街塔銘》立碑於永明寺前。(見《析津志輯佚》) 南紅門在永明寺南五里,北紅門所在不明。從過街塔基(雲台)結構造型、雕製圖像文字可見這組建築的豪華壯麗。納缽,契丹語,凡車駕行幸宿頓之所,謂之納缽。蒙古、滿洲也用之。又作納寶、巴納,滿洲語地方之義。元順帝改防禦性質的居庸關為巡幸性質的居庸關。好景不常,由於政治腐敗,民族壓迫矛盾激化,全國爆發農民大起義。至正十八年(1358)紅巾軍劉福通部潘先生、破頭潘等由大同直犯上都。十二月初九焚毀上都宮殿,留七日,轉遼陽而至高麗。上都宮殿盡廢,從此元帝不再北巡。永明寺、過街塔是第一次建在長坡店的建築。元末這組建築全毀,只留下過街塔塔基。有說在塔基上建有三座白色石塔。迺賢《居唐關》詩序說:「原有三塔跨於通衢,今蓋亡其二矣。」應以迺賢之說,居庸關大道上建有三座過街塔為是。其它兩座:一、是至元五年(1339)建的伯顏南口過街塔;二、或者是至正十四年(1354)建的盧溝橋過街塔。 耶律柳溪《南口永明寺過街塔》詩是這組建築的寫照;「驅車犖确上居庸,古澗流泉拂曉風。當道朱扉司管鑰,過街白塔聳窿穹。碑鐫贔屓朝京闕,仙與彌陀峙梵宮。巡幸百年冠蓋盛,六龍行處五雲從。」 明代行人車輛仍須經過過街塔基雲台洞券下。現在大石頭道上車轍溝深度足有半尺,可見往來車輛之多。 十、明建今居庸關 明代以前八達嶺、上關之居庸關,只建有關,沒有城。 明洪武元年(1368)征虜大將軍信國公徐達、副將軍鄂國公常遇春收復大都,二公因舊關(上關之居庸關)地狹人稠,度關南八里許古長坡店,創建城垣,為石城,即今居庸關城。城橫跨東西兩山,周圍一千二百八十七丈,合七里二十七丈,建南北二門。我曾到居庸關去,居庸關人程熙也說居庸關古名長坡店。 洪武三年(1370)徙山後保安諸州民於關內,於居庸關立守御千戶所。洪武四年(1371)徙龍慶諸州民三萬五干八百戶於關內三河、固安、昌平等縣,龍慶州遂廢。 十一、隆慶衛、延慶衛 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奪取皇位,升居庸關守御千戶所為隆慶衛,以為京師北面之固。次年,永樂元年(1403)以北平為北京。永樂二年(1404)建南口堡城,周圍二百丈五尺,南北二門,名之曰南口門。同年重建上關城,周圍二百八十五丈,南北二門,名之曰上關門。同年置隆慶左衛、隆慶右衛於居庸關。 宣德三年(1428)命行在工部侍郎許廓修居庸關及水門。 宣德五年(1430)徙隆慶左衛於永寧城,以防陵寢之後;徙隆慶右衛於懷來城,以防西北咽喉。 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之變,五十萬軍隊全軍覆滅。右副都御史羅通率軍民死守居庸關,挫敗瓦刺三萬餘眾圍攻,保衛了北京。從此居庸關派駐經略大臣、鎮守內官及巡關監察御史。 土木之變後,景泰元年(1450)僉都御史王鋐鎮居庸,擴建關城,景泰六年(1455)完工。城東跨巽山之上,西跨兌山之顛,南北兩面築於兩山之間,周圍一十三里三十七步有奇。《西關志·居庸》作,東築於翠屏山,西築於金櫃山,南北兩面築於兩山之下,周圍一十三里有半二十八步有奇。 隆慶元年(1567)避年號諱,改隆慶衛為延慶衛。 崇禎十二年(1639)重修南口東西城及南北城門,顏其額曰:「關南鎖鑰」。南口已成民廬市廛頗稱稠密的城鎮。 十二、裁撤延慶衛 滿清入主中原,對蒙古族實行懷柔籠絡政策,順、康、雍、乾四代武功顯赫,北方邊境安定,居庸關及長城均失去防禦作用,朝廷詔令裁撤衛所。雍正二年(1724)奉文裁延慶衛,以八達嶺為界,嶺東南歸併昌平州,嶺西北歸併延慶州。延慶衛士民余兆龍、王廷立.陳世維、楊天標等將種種不便情由籲請仍舊。制院李公維鈞題留,仍保持延慶衛建制。主要原因是延慶衛在關溝有七個村,關南昌平州只有一村,而關北延慶州有六十七個村子,當然不願劃歸昌平州。 乾隆二十六年(1761)宣化府境諸衛皆裁,唯延慶衛仍設。乃決定歸併延慶衛於延慶州,在延慶州添東西二衛以領衛所村莊。(因為順治八年並隆慶左衛於隆慶衛。延慶衛中還有左衛之屬村)改延慶衛學為延慶鄉學,移延慶州學訓導管鄉學事,駐居庸關。 嗣後直至民國年間,居庸關、南口一直歸延慶州、延慶縣管轄。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6月居庸關、南口才劃歸昌平。晉長城 第二道修到朝鮮古碣石的長城 一、唐彬築長城 晉修築長城是防禦鮮卑的。鮮卑世居北夷,邑於紫蒙之野(遼寧朝陽一帶),號曰東胡,與匈奴並盛,控弦之士二十餘萬,風俗官號與匈奴略同。秦漢之際東胡為匈奴所破,分保鮮卑山。因以為號。《清一統志》鮮卑山在內蒙古科爾沁右翼西三十里,土人呼為蒙格。 《晉書·唐彬傳》:「北虜侵掠北平1,以彬為使持節、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丸校尉2、右將軍。彬既至鎮(今北京),訓卒利兵,廣農重稼,震威耀武,宣喻國命,示以恩信。於是鮮卑二部大莫廆、擿何等並遣侍子入貢。兼修學校,誨誘無倦,仁惠廣被。遂開拓舊境,卻地千里,復秦長城塞,自溫城洎於碣石,綿亘山谷且三千里,分軍屯守,烽堠相望。由是邊境獲安,無犬吠之警,自漢魏徵鎮莫之比焉。鮮卑諸種畏懼,遂殺大莫廆。彬欲討之,恐列上俟報,虜必逃散,乃發幽冀車牛。參軍許祗密奏之。詔遣御史檻車征彬付廷尉,以事直見釋。百姓追慕彬功德,生為立碑作頌。」 唐彬,字儒宗,魯國鄒人。平吳有功,封右將軍,監巴東將軍。官終前將軍、西戎校尉、雍州刺史。 注釋: 1北平郡:西晉改右北平郡置,治徐無,在今河北遵化縣東。轄今河北興隆、遵化、豐潤、唐山市以西及天津薊運河上游以東地區。 2護烏丸校尉:即護烏桓校尉,持節,秩比二千石,漢武帝置以護內附烏桓,駐寧城,在河北宣化西北。 二、長城建築年代 唐彬築長城年代史無明文,按太康元年(280)晉平吳,統一中國。太康二年,冬十月,鮮卑慕容涉歸始寇昌黎(遼寧凌源縣)。太康三年三月,安北將軍嚴詢敗鮮卑慕容涉歸於昌黎,斬獲萬計。太康四年,慕容涉歸卒,弟耐(北史作刪)篡立,將殺涉歸子慕容廆,廆逃亡匿於遼東徐郁家。太康六年(285),慕容耐為部下所殺,部眾復迎涉歸子廆而立之。 遼東慕容氏世系如下: 慕容涉歸—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 慕容耐 前面說的大莫廆當是慕容耐,唐彬築長城之年當在慕容耐篡立之年,即太康四年,公元283年。 三、晉長城走向 晉長城西起溫城,理清溫城在什麼地方是關鍵問題。《水經注·灅水》459頁引《魏土地記》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溫湯,療疾有驗。」溫城當是桑乾城,因那裡有溫湯而名溫城。桑乾城在蔚縣代王城北90里,即今陽原縣東80里大田詿鄉之老東城。陽原縣東70里三馬坊鄉有兩個溫泉療養所,一屬軍隊,一屬鄉政府,前來療疾者遠近聞名。三馬坊鄉在溫泉西北4里,老東城距溫泉10里。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溫湯。」據此老東城正是桑乾城。老東城還是西漢桑乾縣治和代郡治。《中國地名大辭典》說,「西漢代郡治桑乾縣,在今河北蔚縣東北。東漢移郡治高柳,在今陽高縣西北。」桑乾城是因匈奴頻年入侵毀棄的,久想到老東城看看,迄未成行。 唐彬起築長城倉促,不久被問罪,不可能另起新線,當是完全利用了西起河北省陽原,東至朝鮮古碣石的秦始皇萬里長城東段。晉長城是第二道修到朝鮮古碣石的長城。
推薦閱讀:
※用對偶,層遞,迴環,排比,雙關,拈連,仿詞,反語有關我心中的長城的
※金山嶺長城`
※2億「單身狗」築成新的經濟長城
※河防口長城
※北京八達嶺長城導遊詞
TAG:中國 | 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