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寫「愁」
且看古人如何寫「愁」
——古代描寫「愁」的詩詞名句輯錄
愁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情感,古代一些詩詞名家,卻往往善於通過修辭手法,將「愁」這種抽象的、難以言狀的心理活動化為形象生動的、具體可感的東西,不僅寫出自身的情感體驗,而且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愁,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嗅不出,聽不到的情緒。古代詩人卻運用種種修辭手法,將愁緒轉化為有重量,有長度,有色彩,有音響,有生命的形象,並與詩人的情感結合,構成新的意境,妙言迭出。
一、「愁」的長度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李白將抽象的愁轉化為「三千丈」白髮和一線萬里長江,「愁」有了長度。
這到了南唐後主李煜筆下,又翻新意出新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比「白髮三千丈」更為深遠廣闊,不僅有了長度,而且有了動態。不可見的愁緒成為流不盡,淌不完的滔滔江水。
「若問此愁深淺,天闊浮雲遠。」鄭城將愁緒引向高遠莫測的蒼穹和流動的浮雲,寫出了愁的新意境。
二、「愁」的體積
「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趙嘏的筆下,蜿蜒起伏層巒疊嶂的群山高峻突兀,卻抵不上「愁」的一半,「愁」的體積有多大?世間無物可比。
三、「愁」的重量
「愁」在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筆下更有一番新的情趣:「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愁」竟會有重量,凝聚,滯重,連船也載不動。詩人超常的想像力可察可見。
四、「愁」的數量
朱敦儒的「莫將愁緒比飛花,花有數,愁無數。」漫山遍野的飛花襯托出「無數」之愁,無盡的愁思立刻化為可見可感的形象。「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眼中,春江水是愁人淚,怎流得盡淌得完呢?
賀鑄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以反問呼起,以系列比喻自答,將愁思之多而紛亂、迷茫無邊、連綿不休,漫無目的,漫無邊際,飄飄渺渺,捉摸不定,卻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形容曲盡,且切合時序,襯映心境,情景渾融,語意精新,故成絕唱。
附:古代描寫「愁」的詩詞名句輯錄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
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落萬點愁如海。——秦觀《千秋歲》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及春愁,黯黯生天際。——晏殊《蝶戀花》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
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半多。——趙嘏
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頎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
時節慾黃昏,無聊獨倚門。(溫庭筠《菩薩蠻》)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裹朱顏瘦。(歐陽修《蝶戀花》)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烏夜啼》)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木遮》)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留春住。(王觀《卜運算元》)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卜運算元》)
…………
推薦閱讀:
※[轉載]誰也別攔我,就讓我在響沙灣的蒙古人家做一天蒙古新娘吧!
※太有才了,古人反盜墓設計的十大「毒招」!-頭條網
※古人九大雅事,一舉一動皆風雅!
※古人一字詩
※古人論對一二三
TAG:古人 |